03.03 匈奴军队能将刘邦的军队围困在白登山,为什么不顺势歼灭却要放了他们?

福建比美特集团


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刘邦轻敌冒进被匈奴围困在白登山(在汉平城东北三十里)达七天,天气严寒,士卒冻伤冻死造成非战斗减员非常厉害,再加上粮草匮乏(《资治通鉴》记载:“汉兵中外不得相救饷”),几乎面临绝境。

面对大好形势,匈奴人为什么不顺势灭了刘邦?

我个人看来,原因主要有三个:

一、陈平施展奇计贿赂冒顿之宠妻阏氏,阏氏劝说冒顿说放弃了围歼刘邦的念头。

当时阏氏的分析都在理,她是这样说的:一是“两国之主不相困”,我们即使占领了汉地,也不能长久占据;二是大汉国运不衰,有神灵庇佑。

由此可见,这位阏氏还是很了解单于的政策的。汉初匈奴看到大汉暂时还不像秦朝那样强大,于是开始向南劫掠,也仅仅是抢掠点粮食、牲畜等物资,根本就没有要和汉朝死磕、打个你死我活的打算。

二、除了阏氏的劝说,更重要的是汉军(前锋军和后继主力)战斗力还是比较强的,要想一举消灭掉,估计有些困难。

这就会让单于即使打算歼灭刘邦的时候,会去权衡掂量:到底自己有没有大获全胜的把握。——如果真的张开网围过去,很明显就是把刘邦往死路上逼,狗急了会跳墙,兔子急了会咬人,让刘邦面临类似项羽的破釜沉舟之境,那激发出来的战斗力将是十分可怕的。

这是其一

其二,当时刘邦只是被冒顿的“示弱计”迷惑而轻敌冒进,大概率领了一支精锐骑兵(具体人数不详)前锋急行军,他与主力部队(刘邦所率之军和后续主力部队,合计数量达三十多万,与匈奴的四十万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相距并不远。这就决定了要想干净彻底迅速消灭刘邦本人,估计不是太过于容易。

三、与冒顿约定合力攻打刘邦的王黄、赵利的军队(见第一幅截图首段内容),并没有如期而至,这让冒顿很是怀疑他们是否与汉军有什么阴谋,于是赶忙收缩兵力,“乃解围之一角”。

我们不妨站在单于的角度来思考一下:虽然王黄是白土人,但他所立的所谓赵王赵利可是地地道道的汉人,还曾经是刘邦的臣子。既然双方约定共同攻打刘邦,现在又迟迟不至,这自然会让冒顿疑窦丛生了。

心里有想法,外在就有行动。于是,他急忙收缩兵力,包围圈就留出了一小块漏洞,刘邦就趁大雾弥漫,钻出包围圈。不久,汉军主力赶到,匈奴兵就散去了。

相关链接——“白登山之围”相关历史记载:

《史记·高祖本纪》:

七年,匈奴攻韩王信马邑,信因与谋反太原。白土曼丘臣、王黄立故赵将赵利为王以反,高祖自往击之。会天寒,士卒堕指者什二三,遂至平城。匈奴围我平城,七日而後罢去。

《汉书·高帝纪》:

七年冬十月,上自将击韩王信于铜鞮,斩其将。信亡走匈奴,其将曼丘臣、王黄共立故赵后赵利为王,收信散兵,与匈奴共距汉。上从晋阳连战,乘胜逐北,至楼烦,会大寒,士卒堕指者什二三。遂至平城,为匈奴所围,七日,用陈平秘计得出。使樊哙留定代地。

《资治通鉴·汉纪三》:


根芥微尘


原因很简单,冒顿根本就不可能歼灭刘邦。

关于白登山之战,大家最熟悉的说法是:刘邦的三十二万大军遭到冒顿四十万匈奴大军的包围,被围困于白登山七天七夜,最后陈平出了一奇计,贿赂冒顿单于的阏氏(匈奴称单于妻妾为阏氏),最后单于放了刘邦一条生路。

以上的说法,有不确实之处,我试分析如下:

第一,刘邦被围的军队,并非三十二万。

自冒顿单于大举南下用兵,韩王信献马邑城投降匈奴。匈奴骑兵越过句注山,围攻太原,进逼晋阳。叛降的韩王信更是甘作急先锋,从晋阳南下,直达铜鞮。

刘邦御驾亲征,统率三十二万大军出征,直扑铜鞮,韩王信大败,一路向北狂奔。冒顿单于派左、右贤王率领一万骑兵紧急驰援,双方战于晋阳,匈奴大败,灌婴阵斩一名匈奴将领。这时,天降大雪,气温骤降,汉军冻伤人数达二三成之多。当时刘邦得悉冒顿单于驻军于代谷,且兵力单薄,便“悉兵三十二万北逐之”。后世史家根据这一记载,认为刘邦所有兵力都被围困在白登山,这是严重错误。

由于冒顿单于故意以老弱残兵示弱,刘邦严重误判,认为代谷的匈奴军队不堪一击,因此,他让周勃率领汉军主力继续追击韩王信以及匈奴被击溃的援军,自己只带一部分军队抵达白登山。

《资治通鉴》明确写道:“帝先至平城,兵未尽到。”这个写得很明白了,当时刘邦的三十二万大军,并未到齐。那么其他汉军哪里去了呢?

来看看《汉书》“周勃传”记:“(周勃)后击韩信军于硰石,破之,追北八十里。还攻楼烦三城,因击胡骑平城下。”在晋阳之战后,周勃率领主力部队追击韩王信至硰石,又攻破楼烦三城。

何以见得周勃的部队是主力部队呢?再来看看《资治通鉴》这一句非常重要的话:“(高帝逃离白登后)至平城,汉大军亦到,胡骑遂解去。”这是刘邦解围后,注意“汉大军亦到”这几个字,说明刘邦被围困的部队,并非主力部队,周勃的才是主力,是大军。

因此,刘邦被围困在白登山,远没有三十二万人之多,也许是几万,也许是十几万。

第二,陈平的奇计并不奇

史家的第二个错误,把白登解围归功于陈平的奇计。

所谓陈平奇计,就是陈平贿赂冒顿单于的阏氏,阏氏就向冒顿单于吹枕边风,冒顿单于被女人一磨,心一软,就把刘邦给放了。

这简直是开天大的玩笑。

冒顿单于这个人,是历史上罕见的枭雄,以铁石心肠而令人胆战心寒。当年为了训练一支绝对效忠自己的部队,他发明以鸣嘀为号令。为了检验士兵的忠心,他以鸣嘀射爱妾,鸣嘀所至,士兵们毫不迟疑地万箭齐发,把爱妾射成刺猬。后来,为了示弱于敌,当强邻东胡前来索取冒顿的宠妾时,冒顿二话没说,把宠妾拱手相送。

在冒顿眼中,女人只是工具罢了,他何尝有过怜香惜玉?他是爱江山甚于美人,从来不是可以被女人所左右的人。

说冒顿单于因为听了女人的枕边风而放走刘邦,这是天大的历史笑话。

第三,冒顿放走刘邦,是因为没法消灭刘邦。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且来细细分析一下。

A、刘邦虽然被困七天七夜,军队并未遭大损失。

我看了史料,没有汉军伤亡的记录,我认为损失微乎其微。为什么呢?因为白登山有坚固的防御工事,是战国时代赵国遗留下来的一段长城,原本就是为了对付擅长以骑兵发起进攻的游牧部落骑兵,在此坚固城墙之下,匈奴的骑兵的机动优势丧失了。

另外,对比当时汉匈双方的武器装备,汉军要远远占优。

汉军最可怕的武器是劲弩,其性能远远优于匈奴人的弓箭,射程远,威力大。匈奴人的甲胄多是采用兽皮,简单粗制,防御效果不理想,而汉军的甲胄继承了战国时代的精良工艺,在抗刺穿性能上,要远远强于匈奴。匈奴的盾牌大多采用木制,面对汉军的强弩,这种落后的防御武器并无太大的防御效果。

B、冒顿单于怀疑韩王信的余部,与汉军有勾结。

韩王信叛降匈奴后,部队被汉军打残了,他的部将王黄便拥赵利为赵王。王黄、赵利与冒顿单于约定,会师于平城,共同围歼刘邦。然而,到了约定的日期后,王黄与赵利的军队并未出现。《资治通鉴》说:“(冒顿单于)疑其与汉有谋,乃解围之一角。”冒顿单于怀疑这两个家伙反复无常,担心对自己不利,便主动撤围一角。

不过,这个理由还是很不充分。王黄/赵利就是残兵败将,就算两人与汉军勾结,似乎也不对冒顿构成多大的威胁。

那么,冒顿撤围的最重要原因是什么呢?

C、汉军主力赶到平城,是冒顿撤围的最大原因。

再回到《汉书》“周勃传”:“还攻楼烦三城,因击胡骑平城下。”周勃统率的大军在打败韩王信后,又追击八十里。回师时主动进攻楼烦,攻下三城。这里就要看仔细点,好好分析一下。周勃追了韩王信后,又主动打楼烦,为什么呢?显然直到这个时候,他还没有接到刘邦的命令。

从《资治通鉴》的“帝先至平城,兵未尽到”的记录可以看出,刘邦到了平城后,是要等待周勃部队前来会师,显然是派人去通知了,但周勃跑得太远,等他统领大军抵达平城时,刘邦已经被围在白登山七天七夜了。这里又要特别注意一句话:“因击胡骑平城下”,周勃大军开到平城,已经同胡骑,也就是匈奴骑兵交锋了。

直到这个时候,汉军的三十二万大军才集齐了。

好,再来分析冒顿为什么要撤围。

首先,双方兵力是势均力敌。冒顿有四十万大军,汉军有三十二万,匈奴兵力略多。但是我们不要忘了一个事实,四十万是匈奴的举国之兵,已经没有后备部队了。而汉军仍然可以增派大量的后备部队投入战场。

其次,自从刘邦御驾亲征后,汉军与匈奴骑兵几度交锋,均大败敌军。《资治通鉴》记:“汉兵击之,匈奴辄败走。”“复屯聚,汉兵乘胜追之。”从前几次交锋看,匈奴均落败。因此,四十万匈奴兵对阵三十二万汉军,并不占优势。

可以说,在周勃大军赶到平城时,冒顿单于消灭刘邦的机会已经没有了。

匈奴已经是动用倾国之兵,一旦被强大的汉军反包围,匈奴不仅将赌上军队的命运,还要赌上民族与国家的命运。这种严重的后果,冒顿即便是战争赌徒,也不敢轻易以整个民族的命运来进行一场旷世豪赌。


君山话史


白登之围,匈奴本来能消灭刘邦,但冒顿单于没有顺势歼灭刘邦。

这个说法,本身就是不对的!

冒顿是谁?他在接手匈奴单于之前,匈奴部落只是一个夹在东胡和大月氏阴影下,苟延残喘的小部落而已。但冒顿接手单于后,西击大月氏,东摧东胡,只用了几年时间就把匈奴打造成了草原第一霸主。

试问,如此雄才大略之人,他怎么可能在有把握灭掉刘邦的前提下,还放刘邦走呢?这不是在侮辱他智商吗!



事实上,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

公元前201年(高祖六年),韩王信在大同叛乱,并勾结匈奴攻打太原。一时间,大半个河东地区全部沦陷了。

刘邦为了稳住战线,便亲率32万大军,从长安出发,东渡黄河,进入河东地区,迎战匈奴和韩王信的联军。

这里要注意,是“韩王信”造反,勾结匈奴人侵犯河东。不是“韩信”。



汉军渡过黄河后,连连取胜,特别是在铜鞮一战(山西沁县),大获全胜,将韩王信的军队杀得死伤惨重。

韩王信率残部逃奔匈奴后,匈奴冒顿单于分别派左、右贤王,各带兵一万多骑,与韩王信的残兵一起南下,在太原一带布防,企图阻挡汉军北进。

匈奴军队的加入,增加了汉军收复河东地区的难度。但是,汉军并没因为匈奴人的加入就裹足不前,反而是越战越勇,在太原和楼烦两度击败韩王信和匈奴的联军。

因此,可以这么说:白登之围前,刘邦实际上是一路吊打韩王信和匈奴,接连收复沦陷的失地。只不过,接连的胜利让刘邦错估了匈奴人的战斗力,让他以为只率小股部队就能击溃匈奴人。结果,32万汉军因为前后军脱节,刘邦亲率的小股部队被匈奴40万大军围困在了白登山上。

也就是说,刘邦是在前期连战连胜,收复失地之后,因为冒进才被围的。而不是一开始就中了骄兵之计,被匈奴包围的。并且被匈奴人包围在白登山上的汉军,也不是汉军的主力,而只是刘邦率领的五万先头部队。


匈奴人将刘邦包围后,冒顿大喜,认为这是消灭刘邦,入主中原的大好机会。于是,他就部署了攻山的计划。

可惜,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冒顿以八倍的兵力优势围困刘邦,他并没有占到多少便宜。


首先,匈奴军队的装备实在太落后了。

匈奴人是天生的战士,弓马娴熟,机动作战的能力非常强。这是匈奴人在军事方面明显强于中原汉朝人的地方。但是,匈奴人也有明显的弱点:科技落后,没掌握金属铸造工艺,很多匈奴士兵的弓箭原材料还是拿兽骨磨的,刺穿能力和攻坚的能力并不强。


白登之围的第一天,匈奴人就发现汉军的机动能力虽然弱,但装备精良,作战勇猛,并非是好欺负的软蛋。运动战的时候,匈奴和汉军装备的差距还不明显。但是一旦到阵地战时,匈奴的劣势就太明显了。

这就好比,当年我军和美军激战于朝鲜,打运动战的时候,我军根本就不怕,但一旦打阵地战时,尤其是美军守,我军攻时,我军就会非常的被动。

同理,攻坚并非匈奴人的强项,况且汉军也不弱,装备还比匈奴人好的多。所以,别看匈奴人以八倍的兵力优势把刘邦围了,但冒顿对吃掉刘邦,一点把握都没有。

如果硬突,匈奴人口少,消耗不起。冒顿不希望看到这种情况。


其次,匈奴当时被反包围了。

冒顿包围刘邦后,虽然他不敢攻,但是他也不想退。因为刘邦轻骑追击,没带粮草,士兵没吃没喝,白登山上的气温又低。如果把围困白登山的时间拖长一点,刘邦到最后肯定是不战自败。所以,冒顿便在白登山下围了刘邦七天七夜。

但是,冒顿在白登包围刘邦的时候,外线的汉军主力并没有闲着。而是悄悄的对匈奴实施了反包围。

根据《史记·绛候周勃世家》的记载,就在冒顿围刘邦的时候,周勃也围了冒顿。

攻韩信军铜,破之。还,降太原六城。击韩信胡骑晋阳下,破之,下晋阳。后击韩信军於石,破之,追北八十里。还攻楼烦三城,因击胡骑平城下,所将卒当驰道为多。勃迁为太尉。

这段记载结合地图一看就明白了。周勃的援军已经杀到平城,韩王信的军队被歼灭,冒顿的后路有被抄的风险。



这种情况下,冒顿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放刘邦走,要么跟刘邦、周勃死磕。

冒顿当时怎么考虑的,我不知道。但是刘邦因为断了粮草,扛不住了,于是就先给了冒顿一个台阶下,派陈平去找冒顿的阏氏,让阏氏给冒顿吹耳边风。

后人在独到这段史料的时候,往往会认为就是因为阏氏吹耳边风,冒顿才放走刘邦。但是其实,还真不是那么回事。

冒顿是个“鸣镝弑父”,为了上位,舍得杀掉爱马、爱妻、生父的枭雄。女人,他又不是没杀过。他怎么可能会受到一个阏氏的蛊惑之语呢?

因此说到底,冒顿放走刘邦,其实就是因为双方在平城之战,打了个平手,甚至汉军还略有小胜,掌握了一定的主动权。冒顿在没有把握的前提下,不想跟汉军死磕。而刘邦也很懂事理,他先低头,愿意报销冒顿的军费,再额外送点宝贝。于是,冒顿就放走了刘邦。


事后,双方都不服气。于是,双方在平城附近又干了一仗。

复以太仆从击胡骑句注北,大破之。以太仆击胡骑平城南,三陷陈,功为多。——《史记·夏侯婴传》

根据《史记·夏侯婴传》的记载,刘邦逃出白登后,先在勾注山以北跟匈奴打了一仗,获得大胜。接着又在平城南边攻击匈奴,多次攻破敌阵。

从这里就看可以得出,白登之围,并没有打乱刘邦的计划。汉军战略意图是消灭韩王信之叛军,斩断匈奴伸向河东的爪子,收复沦陷的河东地区。白登之围虽然惨烈,但是刘邦实力还在,不达目标,不会罢休。

不过白登之围,汉军也确实是损失惨重。由于北方残酷的冬季,导致以南方人为主的汉军士兵大量冻死冻伤,减员严重。刘邦见识到了匈奴人在运动战方面的厉害,知道自己不可能歼灭其主力,后来他也就基本上不敢跟匈奴人死磕了。



总的来说,白登之围,是冒顿没打下来,刘邦扛得住,后面汉朝大军来了,莫顿因为犹豫不决,才放走了刘邦。

纵观整个白登之战,其实可以发现:匈奴人起先的优势很大,向南一直占领了太原。但被汉军一路北推,最后被打到了大同,才勉强稳住战线。而在白登之围后,刘邦继续在平城附近与匈奴人开战,最终是在彻底把匈奴人从平城附近清除后,才罢兵。

这就跟朝鲜战争一样,美军从三七线杀到鸭绿江,我军从鸭绿江又杀回三七线,并最终稳定在三八线。这能说我军败了吗?

同理,汉军在当时也没有吃亏,甚至还有点小胜。毕竟战线不会骗人,匈奴在被刘邦打出长城后,没有再杀回太原的资本。冒顿和刘邦其实打了个平手。


Mer86


匈奴军队对刘邦可是充满敌意,刘邦被围困在白登山的时候,匈奴军队没有趁势歼灭他们,不是因为不想,而是因为不能。


当时统领匈奴军队的可不是什么籍籍无名的小卒,而是大名鼎鼎的冒顿。冒顿的军事能力是获得广泛认可的,后世对他的评价也是非常高。冒顿没有歼灭刘邦的部队,可不能只是用判断失误来解释,这背后肯定有深层次的原因。

《史记》和《汉书》当中并没有阐述冒顿为何会放过刘邦,只说刘邦用了陈平的计策,才能成功脱困。

而《汉纪》交待的就比较清楚了。

即记载其用陈平谋,说匈奴阏氏夫人,得开围一角,上乃遁出。

刘邦依照陈平的计策,给冒顿的夫人阏氏送去了很多的金钱,让她劝冒顿放过自己。阏氏非常的聪明,她没有直接替刘邦求情,而是说此时杀了刘邦没有办法让冒顿的利益最大化,冒顿在听了这番话之后,这才没有对刘邦赶尽杀绝。

如果只是看上面的展开,相信很多人都以为冒顿是被阏氏给迷惑了。可大家要知道,冒顿是非常冷漠的,他就连自己的父亲都能射杀,对阏氏肯定没有什么感情,自然不存在被感情冲昏头脑的情况。他放掉刘邦,是因为这样做更符合他个人的利益。

冒顿之所以没有和刘邦死磕到底,是因为他当时面临的情况并不乐观。冒顿的确包围了刘邦,但汉军周勃此时也快把冒顿给包围了。 如果冒顿这时候没有快点离开,那么他肯定会陷入腹背受敌的状态。

冒顿知道这是干掉刘邦最好的机会,但前提是他自己不会陷入到危险当中。如果他杀了刘邦,而他带领的军队也被人瓦解,那么他做的事情就没有意义了,所以他权衡再三还是选择离开。

而此外此刻,冒顿的计划也是出现了变故。他原本和韩王信的手下约好了见面的时间,但是他们这些人并没有出现。


即冒顿与韩王信之将王黄、赵利期,而黄、利兵又不来,疑其与汉有谋 。

冒顿非常的谨慎,他开始怀疑这是刘邦和韩王信联合设下的陷阱。正因如此,他在占尽优势的情况下没有选择进攻,而是选择放过刘邦。

很多人都觉得冒顿非常懦弱,可如果我们代换到他所处的那个情境,可能就不会这么想了。冒顿当然知道上述情况发生的可能性非常低,基本是无限趋近于零,但是冒顿不敢赌。

大汉这边人丁兴旺,匈奴的人口却是少得可怜。如果士兵们全部折损在这里,那么匈奴非常有可能就此衰落,甚至有可能会被刘邦灭绝,这是冒顿不想看到的,所以他选择走相当稳妥的那条路。


夏目历史君


世人一提起白登之围,可能第一个反应就是耻辱,的确刘邦在这一战中挺狼狈的,只率领少部分兵力却被匈奴冒顿单于率领的40万大军团团包围在白登山无法突围。此战是刘邦少有的大败仗之一,恐怕也只有楚汉战争中的彭城之战,刘邦56万大军却被项羽3万铁骑杀的片甲不留可以力压一头。




最后刘邦不得不采纳陈平的建议,通过重金贿赂冒顿宠爱的女人,靠吹耳边风换取冒顿撤围。看到这里,一个问题油然而生,冒顿手握如此大的优势为何放纵刘邦,而不是歼灭? 因为冒顿应该已经清晰的认识到,这一战并不好打,反倒是不打则有利可图。

先说第一点为什么不好打,白登之围发生在刘邦平灭韩王信的战争中,的确单从白登之围这场战役来看刘邦失败得很惨,但是从整个战争的进程来看刘邦可谓战果丰硕。先是在铜鞮之战中大获全胜,基本消灭韩王信的人马,迫使冒顿单于亲自命令左右贤王各率万余精骑增援,与韩王信残余兵马组成联合军。然而这支看似强大的联军却在晋阳被刘邦迅速击溃,后联军虽然重新集结又被汉军骑兵冲垮,汉军可谓连战连捷,强大的战斗力让匈奴高层都为之震动。



连草原上的英雄冒顿单于都不得不使用计谋,选择了示敌以弱,将自己精锐的士兵和精湛的牛羊隐藏起来,每次当汉军的探马到来时,都只能看到年老体弱的士兵和瘦弱的牛羊。一次两次刘邦还顶得住,十几轮下来刘邦终于大意轻敌,只率近卫骑兵就敢孤军深入,挺进白登山。冒顿一看刘邦入了套,立刻率40万骑兵将白登山团团包围,隔绝了刘邦与汉军主力的联系。


眼见局势恶化至此,刘邦心里直后悔,同时也准备背水一战,不惜一切代价向外突围。结果虽然汉军骑兵的几次进攻均遭匈奴打退,但是双方都伤亡惨重。而且汉军大部分军队并不适应北方隆冬的天气,冻伤冻坏手指者十之二三,而匈奴骑兵早就适应。也就是说匈奴单于冒顿亲率40万骑兵在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仍然不能奈何汉军,双方一共僵持了7天,冒顿单于终于明白了光靠武力可以打疼汉朝却不可以征服,而且此时的汉朝还有余力,如果不惜血本还能征调大量的军队前来支援,而40万骑兵已经是冒顿的极限,如果不惜一战,两败俱伤是最可能的结果,正好此时被困白登山的刘邦接受了陈平的建议,贿赂冒顿单于的女人表达了服软的态度,给了冒顿单于一个台阶下。


经过了此战,刘邦也明白了想要靠武力来消灭匈奴并不可能,匈奴人上马为兵下马为民,战争成本很低,而且他们的战争工具是马匹,奉行打得赢他们就打打不赢他们就跑。而汉朝大部分是步兵,机动能力非常的差,就算能够击败匈奴骑兵也追不上。汉朝拥有数千里长的边界线,如果有一处布置重兵,匈奴骑兵完全可以绕开打击另外一处,让汉朝顾此失彼。再加上此时的中原刚刚经历了秦末动乱人口锐减,急需恢复国力。

最终刘邦服软,对外嫁公主和亲,每年再奉送匈奴大批金银布匹,对内休养生息,以待时变。八十一年后公元前119年,大将军卫青于漠北大战中正面打垮匈奴单于本部精锐,匈奴大单于被迫率百骑狼狈逃跑;在另一个方向,骁骑将军霍去病率五万骁骑重创匈奴左贤王部,斩首七万余,封狼居胥而还,算是替汉高祖刘邦出了一口气了。


龙武骁卫


白登山可以说是刘邦一生最大的污点,比彭城失败都要惨,彭城之战的失败最多只能算是内斗失败,但是白登山的失败,而且还是被围困了,可以说在当时以中原为尊的时代来说,那就是最大的耻辱,我们看到在战国时期,就连靠着边疆地区的秦国,楚国这些国家一直都是被中原国家看不上的,认为他们就是和那些蛮夷一样的,所以中原地带对于匈奴人那是相当的看不起的。那么刘邦还败给了他们,想想刘邦当时会是什么心情。

很多人都在说匈奴是不是傻,既然围住了刘邦,为什么不直接杀了刘邦,然后顺势南下灭了汉朝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匈奴根本没有这样的实力。别说是灭汉朝,就是在白登山杀了刘邦,全歼汉军了对于匈奴来说也是很难做到的。

白登山在历史上记载汉军是32万,匈奴40万,但是按照当时的人口来算的话,匈奴应该是很难凑齐40万军队的,当时虽然北方草原广袤,但是太寒冷,当时不适合人类的居住,匈奴人一直不多的,所以即使有40万的军队可以说是全匈奴的男子全部在这里了。但是对于刘邦的汉军来说32万只是刘邦带来自己的精锐部队,可以说在整个大汉帝国不说一百万,加上分封的异姓王,同姓王等等至少七八十万的军队应该是有的,

白登山围住的只是刘邦带来的先头部队,一开始刘邦去讨伐韩信(韩王信),连战连捷,当时韩信和匈奴勾结,匈奴也是直接派兵,一开始的胜仗让刘邦麻痹了,然后自己带领少数的先头部队,结果才被围住的。

如果汉军的主力部队到达了,其实匈奴是没有胜算的,所以说匈奴把刘邦围住七天七夜但是一直没有进攻,目的也只是想得到一些好处,并不想杀了刘邦,彻底和大汉结仇。

匈奴最主要的是骑兵,骑兵最大的好处就是机动性很强,但是毕竟匈奴人太少,我们可以看到到了文帝,景帝的时候,虽然汉朝和匈奴有和亲,但是匈奴也是时常南下骚扰的,匈奴骑兵的目的就是抢东西,抢了就跑,只要汉军的主力一到达,匈奴早就跑的没影了。

所以在围白登山的时候,匈奴不是不想杀了刘邦,顺势灭了汉朝,而是没有这样的实力。


中国历史研究所


匈奴军队能将刘邦的军队围困在白登山,为什么不顺势歼灭却要放了他们?

原因很简单,因为匈奴人围住的只是刘邦亲率的先头部队,而且还没能力围歼之。

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十月,刘邦亲率三十二万大军反击匈奴。战役的初期,汉军进展顺利,连续击败韩王信的叛军,以及叛军和匈奴的联军,甚至还击败了冒顿单于的先头部队。

此时已经是冬季,天降大雪。而棉花这样的重要御寒物资要到一千多年后的宋元时代才开始推广。因此,当时汉军士卒自然缺乏足够的御寒服装。普通汉军战士多被冻伤,甚至有20%到30%的士兵被冻掉了手指。汉军的行动越来越迟缓,各部队之间也出现了脱节。

同时,刘邦在连胜之后,中了冒顿单于的示弱诱敌之计,产生了轻敌冒进思想。当刘邦亲率先头部队进驻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东南30里的白登山。主力二十万汉军则还停留在楼烦、马邑一线。冒顿单于抓住汉军的这一漏洞,调集整个匈奴帝国的三十多万骑兵,将刘邦和汉军先头部队合围在白登山。汉军苦战7日不得突围,情况十分紧急。

后世人绘声绘色地演绎了刘邦脱困的过程:无计可施的刘邦向随行的谋士陈平求助。陈平建议派人贿赂冒顿单于的阏氏(皇后),让她劝说冒顿解围。汉高祖采用此计,派使者用重金贿赂求见阏氏,并送上一幅美女图。使者说“汉朝有这样的美女,现在汉朝皇帝的状况非常困厄,打算把这位美女献给单于,以求脱困。”阏氏见图,担心单于得此美女,夺走冒顿对自己的宠爱,便劝冒顿解围撤兵。她说:“汉、匈两主不应该互相逼迫得太厉害。就算你夺取汉地,可能也会水土不服,无法长住。汉帝被围了七天,军中没有什么慌乱,想必是有神灵在相助,不如放他一条生路。”冒顿听后决心动摇,于是将包围圈放开一角,汉高祖刘邦这才顺利逃脱。

但实际上,这段为后世所多为津津乐道的使者与匈奴阏氏对话,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并没有提及。相反,司马迁强调“其计秘,世莫得闻。”那个对话的版本,出自东汉哲学家、经学家、琴家桓谭的《新论》一书。至于桓谭是如何能将一件将近两百年前,当事人都不晓得细节的事情,描绘得如身临其境一般,这就不得而知了。

更有意思的是关于白登之围的记述,同一本《史记》中都展现了不同角度的细节描写,堪称汉匈历史当中的“罗生门”。

《史记·高祖本纪》“(刘邦)至平城。匈奴围我平城,七日而後罢去。”

《史记·陈丞相世家》“至平城,为匈奴所围,七日不得食。高帝用陈平奇计,使单于阏氏,围以得开。高帝既出,其计秘,世莫得闻。”

《史记·韩(王)信列传》“汉令车骑击破匈奴。匈奴常败走,汉乘胜追北,闻冒顿居代谷,高皇帝居晋阳,使人视冒顿,还报曰‘可击’。上遂至平城。上出白登,匈奴骑围上,上乃使人厚遗阏氏。阏氏乃说冒顿曰:‘今得汉地,犹不能居;且两主不相厄。’居七日,胡骑稍引去。时天大雾,汉使人往来,胡不觉。护军中尉陈平言上曰:‘胡者全兵,请令彊弩傅两矢外乡,徐行出围。’入平城,汉救兵亦到,胡骑遂解去。”

《史记·匈奴传》“高帝自将兵往击之。会冬大寒雨雪,卒之堕指者十二三,於是冒顿详败走,诱汉兵。汉兵逐击冒顿,冒顿匿其精兵,见其羸弱,於是汉悉兵,多步兵,三十二万,北逐之。高帝先至平城, 步兵未尽到,冒顿纵精兵四十万骑围高帝於白登。七日,汉兵中外不得相救饷。

……

高帝乃使使间厚遗阏氏,阏氏乃谓冒顿曰:‘两主不相困。今得汉地,而单于终非能居之也。且汉王亦有神,单于察之。’冒顿与韩王信之将王黄、赵利期,而黄、利兵又不来,疑其与汉有谋,亦取阏氏之言,乃解围之一角。於是高帝令士皆持满傅矢外乡,从解角直出,竟与大军合,而冒顿遂引兵而去。”

从军事角度分析,刘邦因为轻敌冒进,与汉军主力脱节,导致整个指挥中枢和前锋被匈奴主力合围。汉军苦战7日不得突围,所带的粮食也要耗尽。在这窘迫之时,刘邦派使者贿赂匈奴阏氏,阏氏劝说冒顿单于,冒顿单于将包围圈放开一角,这些事情都确有其事。但是如果我们只按事情表面的现象去理解,就明显背离了冒顿单于的为人性格和军事常识。

冒顿是一个性格隐忍果敢,下手毒辣凶狠的枭雄。别人珍视的宝马爱妻,他是说杀就杀,说送就送。只要碍到他了,别说随从大臣,就是后母、异母兄弟,甚至亲生父亲,他杀起来也毫不留情。这样一个枭雄,现在调动了全国的兵力与汉帝国进行战略决战,并且已经包围了对方的整个指挥中枢。他怎么可能因为在他看来可以随意杀掉,随意送人的女人的几句话,就中止这么庞大而关乎国运的军事行动?

所以,冒顿主动将包围圈放开一个缺口,明显是一个反常举动。从心理学角度,当一个人有突然的反常举动,那么他一定有更深层次的需求。其实我们综合前面的史料,同时换个角度考虑,就能发现其中的端倪。匈奴面对被包围的刘邦,可谓占据了天时:天气寒冷,汉军非战斗伤亡增多,战斗力下降;地利:将汉军重重围困;人和:兵力上的绝对优势。

虽然被围的汉军无法突破匈奴人的包围,但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匈奴人同样也无法突破汉军的防御。这就等于,冒顿单于动员倾国之兵,将刘邦和汉军前军包了饺子。但这个饺子夹生了,吃不掉。同时,后续汉军主力也在源源不断地赶来。等到第七天的时候,被包围的汉军、包围的匈奴人、前来解围的汉军主力,三方形成了一个僵持状态。之前占尽优势的匈奴人反而要担心被汉军内外夹击了。

本来冒顿单于也在等待韩王信叛军的支援,但韩王信的叛军却迟迟不到。背叛者从来都是得不到信任的,韩王信的叛军也是如此。冒顿甚至都开始担心叛军和汉军重新联合起来。因此,冒顿单于的战役决心不可能不发生动摇。但冒顿用兵一贯喜欢用假想欺骗敌人,使敌人出现误判,从而打破僵局占据主动。比如他对付东胡人就各种委屈求全,然后突然一击必杀。冒顿对汉军同样也是如此。之前匈奴和汉军的前哨战中,面对汉军战车与骑兵的正面突击,匈奴总是处于下风。因此,冒顿故意进一步示弱于敌,面对着汉朝的使者,故意将精锐隐藏起来,只显露老弱病残。于是成功欺骗了久经战阵的汉高祖刘邦,最终促成了白登之围。

因此,冒顿单于听从阏氏的劝告,主动放开围困一角,最大的可能是一个假象和烟雾,背后有着更大的杀招。《孙子兵法》曾经说过“围师必阙”。强调包围敌人时,为防止敌军产生拼死作战的决心,要虚留缺口,以动摇敌军指挥官的意志,涣散敌军士兵的斗志。更重要的是,虚留缺口并非放任不管,而是要在敌人逃跑时,发动致命一击,使敌人在仓促逃跑过程中陷入覆灭。冒顿单于够呛读过《孙子兵法》,但大草原上残酷的生存竞争无时不刻在教授在他这种战争哲学。

从军事角度分析,冒顿在白登之围中给刘邦的这个解围一角的“甜头”,更像是鱼饵。但当时僵持的战局,逼迫着身经百战的刘邦只能硬生生吞下这个“鱼饵”。这时候,陈平的身影出现了。历史上的陈平不是那个后世描写的谋士般的形象。当时他的官职是护军中尉,汉帝国军队里的高级军官。历史上记载的陈平奇计,也不是那个“宫斗奇计”,而是一个重要的战术建议。陈平建议:士兵手持强弩,以战斗队形,徐徐撤出围困。

草原上的哲学,面对强壮的敌人要主动退让,以减少己方的损害。野狼捕猎时也是让开最强壮的猎物,只攻击病弱者。匈奴的哲学更是如此。面对着围而不乱、退而不溃,严阵以待的汉军阵列,匈奴人找不到发动致命一击的契机。同时,前来救援的汉军也赶到了。因此,冒顿单于只能撤兵北返,汉匈两大帝国的第一次碰撞就这样落下了帷幕。


冷兵器研究所


冒顿不杀刘邦者,非不为也,实不能也!

历史上的误会

很多人对于白登之围都一个误解,认为刘邦中了冒顿和韩王信的骄兵之计,轻兵深入,最终失算被围,不得不乞降于匈奴,或者说使用了所谓陈平的奇计,才最终得以脱身,因此被匈奴吓破了胆子,最终不得不年年纳贡,岁岁称臣,财帛美女,尽数满足匈奴人的要求,才得以保住与匈奴人的和平。

比较可能的猜测

即便是上述误会真的成立,冒顿不杀刘邦也绝非是因为所谓陈平的奇谋妙计,更不是因为大阏氏的所谓枕边风所致,冒顿单于是可以鸣笛弑父的主儿,真真正正水里火里血水里面滚出来的,为了国家可以送出自己最心爱的女人给东胡,为了夺权可以杀掉自己的女人和老爹的人,岂能为了一个女人的耳边风就放掉自己最大的竞争对手或者说狩猎目标呢?要知道他的抱负可不只是统一漠北了事啊。所以即便真的是冒顿主动放走了刘邦,也只是他自己精打细算,深思熟虑之后,出于利益的考量放走了刘邦才是。

至于原因也很好解释,好比一个人养了一头猛虎,每天给他喂肉吃,有一天这头老虎饿了,而他的主人就在身边,请问他是吃还是不吃呢?吃了就是一顿,不吃可能一辈子都有人管饭。

如果这个老虎够聪明他就不会吃掉他的主人。冒顿就好比这头猛虎,刘邦刚刚统一了中原大地,如果他杀了刘邦,整个中原大地立刻陷于混战当中,诸侯割据,就算靠近匈奴的人扛不住匈奴的兵峰,想要讨好他,以一个地方诸侯的财力如何比得上有能力用整个天下来供养匈奴的刘邦有价值呢?

事实的真相

然而事实远非如此,匈奴连考虑利益放掉刘邦的资格都没有,因为刘邦有猴子喊来的救兵啊。

根据《资质通鉴》的记载:

上自将击韩王信,破其军于铜鞮,斩其将王喜。信亡走匈奴;白土人曼丘臣、王黄等立赵苗裔赵利为王,复收信败散兵,与信及匈奴谋攻汉。匈奴使左、右贤王将万馀骑,与王黄等屯广武以南,至晋阳,汉兵击之,匈奴辄败走,已复屯聚,汉兵乘胜追之。

在战争初期,刘邦一直是处于屡战屡胜的状态下的,换句话说,汉军是有战斗力的。

随后,刘邦才中计,轻兵前进,妄图直捣黄龙,擒贼擒王的。

帝先至平城,兵未尽到;冒顿纵精兵四十万骑,围帝于白登七日,汉兵中外不得相救饷。

这里说的清楚,汉兵中外不得相救饷。既有被围于白登的“中”,还有兵未尽到的“外”,而这在外的兵战绩如何呢?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记载:

後击韩信军於硰石,破之,追北八十里。还攻楼烦三城,因击胡骑平城下,所将卒当驰道为多。

也是所击皆破的精兵,那么如果这股在外的精兵,一旦回师来援,与中心开花的刘邦里应外合,被灭掉的可能就是冒顿了。

而且除了外患,冒顿还有内忧,《资质通鉴》记载:

冒顿与王黄、赵利期,而黄、利兵不来,疑其与汉有谋,乃解围之一角。

冒顿跟自己的盟友本来约定一起搞刘邦的,结果人都没来,他除了担心周勃刘邦里应外合,还要担心自己这边的内鬼,所以为了看看这俩人到底什么图谋,才把围困解开一角试探的,没想到他解开围困的时候天降大雾,刘邦趁机溜之乎也啦。

刘邦溜了之后,冒顿一看自己这边没问题,也没打算放过刘邦,随后追到平城,这时候人家猴子喊来的救兵也到了,阵地战他未必占的了便宜才不得不撤退的,所以根本不存在冒顿称机杀刘邦的可能,他根本就没机会!


至平城,汉大军亦到,胡骑遂解去。——资治通鉴

以上时作者的一点看法,我是盘达说,关注我一起思考有趣的历史知识!


盘达说


匈奴在白登之围中担心被抄后路,这是他们放过刘邦的重要原因之一。

《史记》中记载是刘邦采纳了陈平的计谋去阏氏让她在单于枕边吹风,放过了刘邦。

但真实的历史会这么简单吗?我们慢慢分析。

先从阏氏劝说单于的话开始。

帝用陈平秘计,使使间厚遗阏氏。阏氏谓冒顿曰:“两主不相困。今得汉地,而单于终非能居之也。且汉主亦有神灵,单于察之!”

从这一套说辞中我们可以得出三个要点。

1. 匈奴与汉朝都遇到了困难

2. 汉地不是匈奴人能统治的。

3. 刘邦有神明庇佑。

一、匈奴士兵干粮不够

这个很好理解,当时时值寒冬,刘邦带着骑兵先头部队闯入了匈奴在白登山的包围圈,而匈奴也不敢轻举妄动于是举兵围而不攻。

匈奴

此时的匈奴带领四十万大军南下,我们知道匈奴人打仗一般只带几天的口粮,以牛肉干为主,方便、耐饿。

没有后勤的困扰,匈奴人得以骑在战马上日行千里,到处搞闪电战。

但也是因为后勤补给的匮乏,也只能让他们速战速决,一旦打持久战,他们战斗力就会锐减。

而当时匈奴在白登山围了刘邦七天七夜。加上当时天降大雪,匈奴士兵和马匹都要吃饭,所以匈奴人的补给估计早已耗尽。

二、匈奴战略上的困境

自古骑兵打的就是闪电战,运用其比步兵高得多的机动性搞偷袭、包抄。

而此时的匈奴与汉军僵持在白登山,匈奴骑兵早已丧失了自己的优势。

并且如果你看地图就会发现,白登山所在平城,也就是如今的山西省大同市,山西自古以来就是抗击匈奴南下的战略要地。

民间流传杀虎口“扼三关而控五原”

如果北方的游牧民族想要南下山西,那么只有杀虎口一条路可走,杀虎口谐音杀胡口,如此命名我想大家都知道意味着什么。

如果此时汉军出奇兵把杀虎口的各处关隘一举封锁,并且在依托山脉地形据险而守,那么匈奴单于的四十万大军用俗话说就是被刘邦关门打狗。

而恰好此时与匈奴单于冒顿约定好的汉朝叛军迟迟不出现,并且还失去了联系。

于是他不得不怀疑这是不是汉朝设下的一个圈套,目的就是为了用刘邦引诱冒顿上钩,然后叛军就封锁杀虎口。

想到这里,他就不得不留个心眼。

冒顿与王黄、赵利期,而黄、利兵不来,疑其与汉有谋,乃解围之一角。

汉地不可久居

自古以来除了五胡乱华时期的胡族以及蒙元满清之外,没有那个游牧民族会以入住中原为目的而开展对中原王朝的战争。

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草原才是文化根源所在,在他们的思维当中还没有占据中原的想法。

因为一旦占据,那就意味着中原必须投放大量的军队来维稳,既然军队都投到了中原,那么草原的基本盘还要不要了?

那些大臣、士兵们愿不愿意在中原定居?

如果投入大量军队到中原,那么草原那边生变易主怎么办?

而投入大量军队的中原也趁机兴兵驱除鞑虏该怎么应对?

所以一般的草原民族都是在中原王朝的边境地区当当土匪,抢一抢生活必需品,对统治中原地区没有兴趣。

刘邦有神明庇佑

这句话很好理解,阏氏的意识是说,刘邦以一介布衣而除暴秦,平项楚,历经百战而建立大汉王朝,趁着兵分正盛,带着三十万大军前来与匈奴决战。

因不慎掉入匈奴的包围圈,但是历经七天七夜匈奴也攻不进去,说到底还是刘邦深得神明庇佑。

况且咱们为什么要和一个运气这么好的人决战呢,咱们没必要孤注一掷。

咱们回草原还是可以当草原王,要是今天死在这里啥都没了。

瞅瞅什么叫说话的水品,阏氏这话就非常有水品,一句话三个要点,而且还有力有据。但是这像是这女人说得出的?

我猜很大的概率是陈平说的,阏氏只是转告而已。

但是冒顿带着四十万大军来,总不是让别人白来吧,当这是环法自由行?

刀都亮出来了总得让汉朝出点血吧,怎么出?

合亲、纳贡。

至于和不和亲匈奴人不怎么在意,而纳贡所带来的盐和铁确实是匈奴帝国最重要的生命源。

于是解了白登之围后,刘邦听从了刘敬的建议,送宗室女去和亲,匈奴与大汉结为兄弟之邦,各自以长城为界,互不侵扰。

同时开放边市,允许匈奴人来大汉进行贸易,而大汉每年也会送给匈奴大批物资当作赏赐。

自此大汉休养生息,静待汉武帝时代的到来。


楚国八百年


“因为攻不下,所以只能放刘备离开”。公元前200年, 汉高祖刘邦被匈奴围困于白登山。当时,匈奴有着四十万大军,把刘邦围困于平城白登山,七天七夜,使得刘邦完全和主力部队断绝了联系。后来,在陈平的计谋中,匈奴同意求和,刘邦才得以脱险。


有朋友会问,为什么匈奴不顺势歼灭,反而放走他们呢?原因如下:

一:短时间内根本拿不下

匈奴围困白登山后,在七天的时间里面,发动了十几次的进攻,但是,由于白登山地势易守难攻。七天的时间里 ,匈奴硬是一步都没有推进,反而因为强攻而损失了大量的军队。


二:汉军主力的支援

匈奴围困白登山的同时,汉军主力也是马上刚来支援了。在当时的情况下,匈奴只有两个选择,要不一周之内拿下白登山,要不就是谈和。

对于匈奴而言,一周内拿下白登山明显不可能,所以留给匈奴的选择只有谈和,不谈和,等到汉军主力到了,那就胜负未可知了。


三:匈奴压根没想和汉军硬碰硬

当时的匈奴,可不止汉朝一个敌国,当时的东胡,月氏乃至羌族那可都是匈奴人的敌人。白登山之战之前,汉朝和匈奴的实力其实差不多,如果真的要打,最后的结果只有两败俱伤,便宜了别人。因此,对于匈奴来说,它要的不是灭了汉朝,而是大败汉朝,使其臣服,进贡。汉朝和匈奴求和后,每年汉朝都要给匈奴大量美女和银子。而这种情况,长达七十多年。


匈奴不灭刘邦,不是因为不想灭,而是灭不掉,双方势均力敌,谁也灭不了谁,最好的平衡就是求和,获得短暂的和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