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如果討伐東吳的是諸葛亮,劉備留守後方,陸遜還有機會贏嗎?

姒莞萱


諸葛雖強,終必敗也。吾料之,蜀有九敗,吳有九勝,雖兵廣,無能為也。

出師無名(報私仇說不過去)此名敗一也。

吳國將士保家衛國,進吳境內(非偷襲荊州之地)必將死戰,此時孫權尚未年老,可比赤壁之時,三軍用命,此道敗二也。

蜀國雖是國力恢復一些,但拿舉國之力,報一己私仇,將士必不用命,此得敗三也。

諸葛用兵謹慎,而備必催急勝,必有岳飛十二道金牌催命之感,主帥雖能,吳堅壁清野,稍加時日,備必將多疑,用人而疑之,不間遠近,此度敗四也。

陸伯言非無能之輩,據險而守,你奈我何?以逸待勞,應變無窮,此謀敗五也。

蜀國全國之力,給養浩大,不得速勝,久必生變,此治敗六也。

蜀國聯合吳國尚且不敵魏國,舍魏以伐吳,兵勢一交,豈能驟解。此勢敗七也。

恢復漢室遙遙無期。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何期???

劉備數年躬行仁義,此戰一開,大義將失,存小義舍大義,此義敗八也。

吳國水軍精銳,足以自守。勞師遠征,轉運萬里,欲收全功,雖吳起不能定其規,孫武不能善其後也。

舍鞍馬,仗舟船?此明敗九也。


石家莊洋洋水果店


十幾歲時,我喜歡關張趙馬黃,不服就幹!

二十幾歲時,我喜歡諸葛亮,我如此如此這般。

三十幾歲時,我不再喜歡諸葛亮,因為發現做事總是事後諸葛亮!

後來我更喜歡呂蒙鄧艾,我知道很多人不喜歡他倆,但人的成長總是有過程的!



蕎麥花991


什麼也不要問!如果諸葛亮伐吳!就是和東吳對峙!絕對不打!因為這場戰爭諸葛亮不願意打!


王醫5


很多人都為劉備惋惜,讓他不該發動夷陵之戰。而且在戰役中沒有按照諸葛的作戰計劃,蜀軍在山林中安營,連營八百里,才會被陸遜一把火燒個乾淨。

還有人認為,如果不是劉備自已帶隊,而是讓諸葛亮去,也許夷陵之戰會是另外一個結局。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是這樣嗎?



其實正史上的諸葛亮沒有小說中那麼神奇。他不是一個百戰百勝的神,他多次北伐都沒有成功,就是很好的例子。而且當時劉備伐吳,諸葛亮並沒有反對。易中天先生說過,劉備當時已不會聽任何人的意見,這一點倒是有可能。

總之在伐吳這個事上,諸葛亮就算不支持,也沒有反對。真正反對的是大家想不到的趙雲。劉備在世的時候,諸葛亮只是個後勤管理員,相當於劉邦的蕭何,重要是重要,但打仗一般劉備仰仗的不是他。你看劉備入川帶的是龐統,打漢中帶的是法正,說明了諸葛亮在劉備心中的地位。



那麼要是孔明先生帶兵伐吳,能不能勝利呢?

三國有一個很奇怪的怪圈,至少在後期之前是這樣的:誰挑事,誰兵多誰就死得快。官渡之戰,袁紹兵多敗給了兵少的曹操;赤壁之戰,曹操兵敗給了兵少的孫劉聯軍;合肥之戰,孫權兵多敗給了張遼。夷陵之戰,傾巢而出的蜀軍一樣敗給了兵少的陸遜。

夷陵之戰發生在盛夏,蜀軍很多人都受不了天氣炎熱,士兵們紛紛中暑,所以天時不在劉備這邊。天氣炎熱,為防止士兵中暑,劉備把軍營建在林中,為東吳放火創造了條件,他又失了地利。雖然蜀軍是為報仇而來,是所謂的“哀兵”,但東吳上下都知道這一仗關係到東吳的生死存亡,士氣方面不會比蜀軍低,人和方面就算打個平手。“天時、地利、人和”,蜀軍都不佔優,你讓諸葛亮來,他又能怎麼樣?



關於戰爭的進程,《三國志》中是這樣記載的:“(遜)乃敕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一爾勢成,破其四十餘營。備升馬鞍山,陳兵自繞。遜督促諸軍四面蹙之,土崩瓦解,死者萬數。備因夜遁,驛人自擔燒鐃鎧斷後。”也就是說,劉備僅被東吳方面燒了一些營寨,但是當時還沒有一敗塗地,只是劉備指揮失誤,把大軍拉到了山上,被陸遜包圍,劉備為了逃跑,自己放火燒了營寨。後來火勢控制不住了,越燒越厲害,劉備徹底玩完。

如果是諸葛亮,不會幹這種傻事,蜀軍不會敗得這麼慘。但失去天時地利人和的蜀軍,想要取得戰爭的勝利,幾乎是不可能的,哪怕是諸葛亮帶兵。何況正史上的諸葛亮並不是神。


歷史漫談君


諸葛丞相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政治家,他最擅長的是治國安邦,而非打仗出奇謀,這點從他七出祁山,少有勝績,可以看出。不過孔明有個特點,那就是“謹慎”。


夷陵之戰,劉備敗在焦躁。公元221年,他在成都稱帝,六個月後,劉備禦駕親征。本來他想跟“三弟”張飛在江州(今重慶)匯合,誰知,張翼德,還沒動身就被手下砍下腦袋,首級也被“郵寄”到孫權那,供大臣參觀。

這當然是凶兆!

老將趙雲對“劉皇叔”這次東征持保留意見,劉備直接讓他不得隨軍。這下可好,這次東征竟沒有可用的猛將:關羽陣亡,黃忠病故,張飛被殺,馬超要防魏於北。還有更可怕的—軍中沒有一流的軍師:龐統戰死,法正過世,諸葛亮要守成都走不開。

於是劉備帶兵一股腦越過長江三峽,衝到東吳西大門夷陵。

陸遜早年幫孫權打土匪起家,同時他又是孫策的女婿,可說是皇親國戚。他這人有個特點,就是能沉得住氣。

陸見劉備來勢洶洶,且劉備佔據地利優勢。想到的是先挫其銳氣,試圖跟劉備來一場持久戰,然後等其疲軟,再伺機行事。

果不出所料,劉備被陸遜堵在猇亭前線,這地方是陸遜主動讓給劉玄德的,從夷陵到猇亭方圓數百里都是崇山峻嶺,當然不是福地,是進退兩難的墳地。劉備不會等死,一連好幾次想激怒陸遜跟他決一死戰。但陸穩坐釣臺不為所動。

因一連數月,蜀軍找不到敵人,士氣低落。加上糧草運輸困難,給養不足。天氣漸熱,人心渙散。此時劉備大軍已成為強弩之末。作為吳國一流的軍師,陸遜哪會放過天賜良機。直接拔了蜀軍四十大營,士兵屍體塞滿長江。

若換成諸葛亮帶兵打夷陵之戰,隨行大軍裡頭,當然少不了趙雲。一開始趙雲作為急先鋒去試探軍情,發現夷陵一帶地勢險峻。不易強攻,諸葛丞相帥軍遠途奔波,心想不如坐等時機。由於,雙方都是“慢性子”,這場大戰就成為“靜坐戰”。


諸葛亮怕等太久,人心渙散,便班師回朝,說是軍隊疲弊,久戰不力。畢竟聯吳防魏,一直是諸葛亮的主張,只不過他不好跟坐鎮成都的劉備重申。

戰局諸葛亮對陸遜,以平手告終。


本草百曉生


諸葛亮剛開始也就是搞搞後勤。


科技創客243294038


諸葛亮不會伐吳!諸葛是反對劉備伐吳的


用戶19780506


陸遜頭腦冷靜,分析能力強。諸葛亮處事謹小慎微,穩紮穩打。可能與七出祁山結局一樣,無功而返。


用戶2671466052738



回味人生183012133


諸葛亮用馬謖,結果不但全軍覆沒,然後益州也丟了,直接吐血而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