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卫子夫可谓“千古一后”,是汉武帝的最爱,汉武帝为何要杀她?

历史一书生


一、卫子夫的功绩不在后宫,而在前朝。

卫子夫算不上“千古一后”,她治理后宫无功无过,不过是一个普通的管理者。她真正的贡献在于卫氏外戚卫青霍去病等等对于大汉朝做出的功绩。

二、卫子夫歌女出身

虽然汉朝不在乎后宫出身,但是卫子夫确实出身很低,她是平阳公主引荐给刘彻的。汉朝公主好像都喜欢给自己的皇帝弟弟送美女拉皮条,前有馆陶公主送美女给景帝,后有平阳公主送卫子夫和王夫人。

不同的是王夫人早死,反而成了汉武帝刘彻心头的朱砂痣,卫子夫陪伴了刘彻一生,慢慢的人老珠黄。我们的乌拉那拉氏宜修娘娘曾经问过,“如果让你看到姐姐不再年轻,容颜老去的面容你还会爱她吗?”汉武帝告诉我们,不爱!色衰而爱驰,皇帝最不缺的就是各种美女。

三、汉武帝没有杀卫子夫,她是自杀

太子刘倨因为被江充诬陷,愤而起兵,卫子夫动用皇后的权利为太子谋反提供便利,即是出发点是为了洗清太子冤屈,但是谋反就是谋反!

所以卫子夫做了错事,她背叛了丈夫,背叛了皇帝,即是后来证明了刘倨的冤枉,卫子夫也无法平反。





月满西楼呀


我是一更历史!


也不算是汉武帝要杀她,她是自杀的。

卫子夫出身卑微,她的母亲原本只是平阳公主府的一个婢女,后来和府上的小厮结合,生下了卫子夫、卫青等人。卫子夫天生丽质,长相出色,后来被平阳公主看中,成为了府上的一个歌女。


汉武帝建元二年,继位不久的十八岁少年天子刘彻去霸上祭祀先祖,祈福除灾。在回宫的途中,闲来无事,便来到平阳公主府看望姐姐。平阳公主自然极为欣喜,这时,她便趁机将自己物色好的美女叫到刘彻面前供他挑选。


刘彻别的没看中,唯独一眼便喜欢上了正在跳舞的卫子夫,于是卫子夫便顺利获得了刘彻的宠幸,并被带进了汉宫里。


《汉书·外戚传》曾有记载:“帝祓霸上,还过平阳主。主见所偫美人,帝不说。既饮,讴者进,帝独说子夫。”


但是刘彻当时正盛宠陈皇后,对其他妃子多有冷落,包括卫子夫,虽然入了后宫,却再没有机会得到恩宠。过了一年,刘彻准备将不受宠的宫人遣出宫去,此时卫子夫也哭哭啼啼地请求汉武帝,让她出宫回家,刘彻见她哭得梨花带雨,顿生怜爱之心,便又再次宠幸了她。这一次,她却顺利怀孕了。


《史记·外戚世家》载:“入宫岁馀,竟不复幸。武帝择宫人不中用者,斥出归之。卫子夫得见,涕泣请出。上怜之,复幸,遂有身,尊宠日隆。”



当时,陈皇后虽然得到盛宠,却一直没能生下一儿半女,因此极为妒忌怀有身孕的妃子,她见卫子夫有了身孕,担心会威胁到她的地位,便加害于她。但却一次次被卫子夫躲了过去,反而陈皇后因滥用权势,还使用巫蛊之术加害妃子和龙胎,令汉武帝大为震怒。最后废黜了她的皇后之位,改立生下太子的卫子夫为皇后。


卫子夫当了皇后以后,卫氏一族也得到了盛宠。卫青、霍去病等人受到重用,多次出征匈奴,保卫边境,皆获得胜利,让汉朝江山更加稳固,同时再加上卫子夫将后宫管理得井井有条,堪称贤后的典范,这也让汉武帝对她更加宠爱了。


但是随着卫子夫的年龄越来越大,容貌也逐渐衰老,汉武帝便不再那么宠爱她了,后面又出现王夫人、赵婕妤、李夫人等人更替受宠。在这种情况下,卫子夫始终不骄不躁,荣辱不惊,为人处世依然保持着公平公正的态度,因此,即使她不再受宠,但也依然撼动不了她的地位。


随着汉武帝年迈,他愈加相信巫蛊之术,这也就给了那些眼红卫氏一族的人机会了。

奸臣江充便趁机说汉武帝病重是巫蛊之术造成的,汉武帝信以为真,便下令彻查此事,就连皇后和太子也被诬陷,太子不堪受辱,被逼起兵造反,却最终战败自杀。而汉武帝经过此事,不再信任卫子夫,并收回了她的皇后玺绶,不让她再执掌后宫。


卫子夫无法自证清白,便只好以死明志,一代贤后就此含恨而终,这就是汉武帝执政晚期发生的“巫蛊之祸”。卫子夫虽无佐君之功,却有内助之贤,在历史的舞台上也留下美名。


《汉书·外戚传上》载:“诏遣宗正刘长乐、执金吾刘敢奉策收皇后玺绶,自杀。”



那么卫子夫最终会落得如此结果呢?


当时的卫氏一族盛宠半个世纪之久,外戚家族成员不免有些恃宠而骄之人,这也就无形得罪其他权贵,当然也不可避免遭受到其他眼红之人;其次,汉武帝作为皇帝,自然以江山皇位为重,但凡听到对自己或者江山不利的言论,他肯定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卫子夫不以死明志,最终的结果,我想来也是被处死,倒不如自己主动,还能留下一个好名声。既然是含恨而死,其实卫子夫心里肯定是有怨恨的,怨恨汉武帝不查明真相,怨恨自己无能为力,不能证明清白,或许这些都存在吧!


不知道你们怎么看呢?欢迎探讨!


一更历史


相比较于陈阿娇、钩弋夫人,甚至于戚夫人、杨玉环等人的遭遇,卫子夫是更值得可怜的一个。

卫子夫的特别之处

卫子夫的出身不高,不过是个歌女,汉武帝去平阳公主家欣赏歌舞的时候,阴差阳错地选中了她。然后急色的汉武帝当时就把卫子夫办了,随后带进了宫,本以为卫子夫从此就能走上飞黄腾达之路,却不曾想只不过是在深宫之中守活寡而已。一年之后,卫子夫冲到汉武帝面前请求出宫,汉武帝才想起平阳侯府中的旧事,自此卫子夫受宠。


卫子夫先后为汉武帝生了三个女儿,汉武帝却从未想过立卫子夫为皇后,直到卫子夫入宫11年后,终于生下皇子刘据,才在此后不久升为皇后。可以说,刘据的出现终于又一次改变了卫子夫的命运,毕竟汉武帝给卫子夫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卫子夫皇后一坐就是38年,没有过后宫争宠,没有给后宫添过乱,不参与政事,不给自己的男人添堵,“千古之后”之名便因此而起,当然卫子夫不是那么有大才的贤后,但她却是最好的后宫之主,汉武帝的后宫佳丽数不胜数,走马灯一般地换,但是却从未出过问题,直到巫蛊之祸的出现。

巫蛊之祸

卫子夫皇后做了38年,她的儿子太子刘据也38岁了,太子也做了快32年了,但是一如其母一样,隐忍、善良、宽厚、仁慈,可是他的性格却引来了汉武帝身边酷吏、小人的担心,毕竟武帝年纪越来越大,太子即位时日不远了,既然无法讨好,那就只能陷害了。

于是,水衡都尉指使胡巫宣称宫中蛊气甚重,蛊气不除,皇帝的病好不了,年老多病的汉武帝竟然就信了,于是命江充彻查此案,他则跑去甘泉宫疗养。

江充从宦官、宫女查起,查着查着就到了妃子、公主,直到皇后、太子,在这场大浩劫中,身死的有数万人之多,最终太子刘据也未能幸免,在他的宫中搜出了提前放好的桐木人,百口莫辩的太子铤而走险,聚集宾客、人马,又求母后卫子夫调动了中宫的人马,然后当众杀死江充,但是却被其同党逃亡告知汉武帝“太子谋反”,汉武帝不明真相,但却接二连三收到太子谋反的消息,大怒不已,于是使人剿杀太子,太子虽逃出城,但终免不了被逼自杀的结果。

皇后卫子夫自知已无法自辩,便也自杀了。

水言水语

卫子夫虽起于微处,但却一直把自己的位置摆得很正,堪称一代贤后,但如果说她是汉武帝一生最爱,那是不可能的。对汉武帝来说,天下的一切都是在他掌握之中的,为了达到他的目的,一切都可以放弃。卫子夫如果被爱得深,便不会那么久也无法代替一个失宠的陈阿娇,更不会在陈阿娇被废后近两年的时间不能升皇后位。在汉武帝的心中,她还是需要“母以子贵”。

如果说汉武帝一生最爱的女人,也许只有那个生完儿子就过逝的北方佳人李夫人了,毕竟她还没有失宠,便已香消玉殒了,得不到的才是最爱。


水一白聊历史


卫子夫是汉武帝刘彻的第二任皇后,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谥号的皇后,她于武帝晚年的巫蛊案中受到牵连,自尽而死。

刘彻的第一任皇后是表妹陈阿娇,虽说曾经留下“金屋藏娇”的美名,但却是一桩地地道道的政治婚姻,刘彻的妈妈王美人为了儿子能够上位,费尽心力拉拢盟友,陈阿娇的妈妈窦太主很会拉皮条,因此与弟弟汉景帝关系亲密。

王美人希望儿子能做皇帝,窦太主希望女儿有个好归宿,双方一拍即合。

有窦太主这个大外援,刘彻最终击败太子刘荣,成为大汉王朝的继承人。

但陈阿娇的肚子很不争气,不知道是不是近亲结婚的关系,入宫多年没有生育。

古人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普通人家没有儿子尚且不能善终,何况是坐在龙椅上的皇帝。

不能生儿子有很多原因,但在古时候就只有一条:女人不行。

职场上有句名言:你不行,那就让别人上。

这话对皇帝不太适用,应该改为:你不能生,皇帝就上别人。

歌女出身的卫子夫因此得到了机会。

西汉公主有为皇帝拉皮条的传统,窦太主为汉景帝拉皮条,汉武帝也有御用皮条客:姐姐平阳公主。

卫子夫就是平阳公主圈养的皮条,某年某月某天被汉武帝撞见,于是天雷地火,卫子夫就此进宫。

比起陈阿娇不争气的肚子,卫子夫那可绝对是优良育儿品种,连续生了三个女儿后,生下了汉武帝第一个儿子:刘据。

此时的汉武帝已经29岁了,古人36岁就能自称老夫,再等等,汉武帝就是老来得子了。

大喜过望的汉武帝很快册封刘据为太子,生子有功的卫子夫也顺理成章的做了皇后。此后卫青、霍去病青云直上,大破匈奴,卫氏一门,极尽荣光!

如果汉武帝就此归天,历史地位可能高很多。

但这位生育能力一般的皇帝,身体素质却不是一般的好。

刘据都三十多岁了,还是太子,老爸刘彻16岁就是皇帝了。

每个皇子都想做太子,但太子却是个十分危险的职业,尤其是长期做太子,更危险。

就好比是走夜路,走多了,总会遇到鬼。

刘据就遇到了鬼。

征和二年,巫蛊案爆发。

巫蛊是一个非常有中国特色的词汇,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迷信。

无知穷苦的老百姓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把希望寄托在鬼神身上,是科技落后年代无可奈何的产物。

但中国古代的皇帝,也都信神信鬼。

在日慕乡关看来,这是一件十分精神分裂的事情。

孔子是万世师表,他曾有言在先:子不语怪力乱神。

皇帝都读《论语》,唯独对这句话不上心。每个皇帝都说自己是真龙天子,受命于天。每个皇帝都信神信鬼,疑神疑鬼。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才高八斗的贾生面对求贤若渴的文帝,本以为可以高谈阔论,为天下苍生立命,却被问了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

贤明的文帝尚且如此,暴躁的孙子就更不用说了,巫蛊就是汉武帝疑神疑鬼的产物。

大盗朱安世被抓后,咬出了太子刘据,卫青长子卫伉,还有阳石公主等一大票人,除了通奸等罪名外,还有一条:巫蛊,打小人诅咒汉武帝早死。

汉武帝虽然也不小了,但他可不想死。

即便是自己的亲生儿子让他死也不行。

刘据本是个性格软弱的孩子,但刀剑加身,不得不奋起抵抗,他趁着父亲去甘泉宫的机会,利用母亲给的令牌,调兵反抗,杀掉了企图诬陷他的宠臣江冲。

太子调兵杀掉钦差大臣,这是很严重的事情,汉武帝当然不会坐看大权旁落,于是刘据被害,卫伉、阳石公主等坐株。

苦心孤诣三十余年的儿子,就这样死了,就连孙子孙媳也未能幸免。

卫子夫心如死灰。

皇帝废后的诏书已经在路上,过不了多久就会当着她的面宣读,不仅要平静接受,还要跪谢天恩。

许多年前,她就是这样取代了不能生育的陈阿娇。

如今她的儿子死了,她是不是也要重复陈阿娇的命运,或者更惨?

人在苦难中煎熬并不可怕,至少他们还有希望。可怕的是,得到一切后又再次失去。

卫子夫老了,她虽然是皇后,但汉武帝早已不再宠幸她,李夫人,钩弋夫人,一个个宠冠后宫。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只见新人笑,哪听得旧人哭。

于是她在废后诏书到达前自杀了。

从地位卑贱的歌女到母仪天下的贤后,她的前半生很传奇,从太子的母后到失孤的妈妈,她的后半生很凄凉。

儿子死了,老公抛弃她,死亡,可能是她唯一解脱的方法。

但也正因为她先走了一步,宣帝继位后,才有了平反的理由。

她不是废后,她已经先走了。

“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后谥号,司马迁说她:嘉夫德若斯。千古一后的称号,并不为过。

武帝没有杀她,但她却是因武帝而死!



日慕乡关


卫子夫的‘’千古一后‘’称号,是后人配送的。说他是汉武帝的最爱,也不恰当,汉武帝是个喜怒无常,喜新厌旧的皇帝。作为皇帝他也有这个权力和条件,因此汉武帝并不像后来的汉宣帝刘询那样,心中时时惦记自己的结发妻子许平君。当然汉武帝并没有杀卫子夫,是她自己自尽的。



汉武帝在历史上的功绩自不必说,他是个有雄才大略的皇帝,有雄才的人,一般来说都是非常自信的,自信的人自信过头就不会相信别人,就算是对自己的女人和儿子也是如此。汉武帝刘彻之所以能做皇帝,并不是因为他有超人的能力,让父亲汉景帝刘启欣赏,主要是有高人替他运作,这个高人就是他的姑姑刘嫖,刘嫖经过运作把刘彻扶上皇位,也理所当然的成了汉武帝刘彻的丈母娘。说到底刘彻能做皇帝完全是一场政治运作的结果。



汉武帝刘彻娶了自己的表妹陈阿娇,陈阿娇也被立为了皇后,一开始刘彻和陈阿娇也是恩恩爱爱,他们还为后人留下了成语‘’金屋藏娇‘’。可时间一长,阿娇的任性性格就显露出来了,说话也毫无顾忌,加上阿娇一直没有怀孕。让汉武帝刘彻心里很不舒服,阿娇也被刘彻冷落。

在汉武帝刘彻借酒消愁的时候,他的姐姐平阳公主,不失时机的为他推荐了卫子夫,卫子夫也很争气,麻溜溜的一连给刘彻生了三个女儿,接着又给刘彻生了个儿子刘据,这下可把刘彻乐坏了,刘据被立为太子,卫子夫也母凭子贵,很快就被刘彻立为皇后。



刘据一天天的长大,汉武帝刘彻也一天天的老去。汉武帝毕竟是汉武帝,他老了也很自信,六十来岁时碰到了小姑娘(勾弋夫人),勾弋夫人又为他生了个儿子刘弗陵,老年再次得子的汉武帝,十分疼爱幺儿刘弗陵。

年纪大了,汉武帝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本来就生性多疑的他,对身边的人更加防范,正因为有这种心理,给身边的小人钻了空子。汉武帝宠信江充,江充有了汉武帝的庇护,坏事干尽。太子刘据也是看他不顺眼,但碍于父亲汉武帝的权威,也是无可奈何,只得人气吞声。没想到的是,江充坏得很,他利用汉武帝的迷信,制造了一个惊天大案,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蛊惑之乱‘’。



‘’蛊惑之乱‘’我觉得是江充等小人,有预谋的一场政变,在‘’蛊惑之乱‘’中,太子刘据被迫叛乱,最终被杀。当汉武帝刘彻缓过神来,一切都晚了,太子已逝,皇后卫子夫也因痛失儿子,也选择了自尽。太子刘据的离去,也就成就了小弟弟刘弗陵(汉昭帝)。

汉武帝的一生,为社稷做了不少有意义的事,但对于家人和子女他是有亏欠的。我一直认为汉武帝对卫子夫并没有真正的爱情,他同卫子夫,甚至后来的勾弋夫人,顶多也只能说是一时的喜欢而已。卫子夫随着年龄的增大,逐渐被他冷落,勾弋夫人的命运也是如此。汉武帝让幺儿刘弗陵继位,却毫不犹豫的赐死了勾弋夫人。这一切都足可以说明,女人在汉武帝的心中只不过是一个乐子,需要时就一起乐一乐,不需要时,就得消失。当然我们也有理由,把他的这种做法理解为有远见,但我认为这样的远见是没有人性的。


一本夏


卫子夫被称为一代贤后,却也名副其实,然其命运多舛,有着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

人物背景

卫子夫出生于汉景帝时期,家世卑微,上有一兄二姐,另外同母弟有三。因家境贫寒,年少时的卫子夫就被送往平阳侯府中,成为了一名歌姬。

初遇汉武帝

建元二年春,刚荣登大宝不久的汉武帝刘彻,去到霸上进行祭祖仪式,回宫途中,顺道去了平阳侯府,只为看望自幼交好的皇姐平阳公主。平阳公主对这位皇弟一向呵护有加,深知其与皇后陈阿娇结婚数年,至今仍无子嗣。如今恰逢皇帝到此,正好府中歌姬众多,且都有沉鱼落雁之姿,于是在府中摆起了盛宴,效仿馆陶公主,令府中歌姬精心装扮,为汉武帝献舞,其中不乏有卫子夫。宴席上,汉武帝目视一圈后,突然被一个婀娜多姿的身影所吸引,其舞姿美妙绝伦,长得更是眉清目秀,汉武帝一眼就看中了她,这应该就是所谓的一见钟情吧,此人便是卫子夫。

宫中生涯

汉武帝临行时,顺将卫子夫接回了宫中,就这样卫子夫为其生下了三位公主,直到汉武帝29岁那年,有了第一个儿子,取名刘据,这让一直没有子嗣的武帝极为兴奋,于是便册封卫子夫为皇后,不久后又立刘据为太子,汉武帝对其算是用心良苦,极为宠爱。随着卫子夫的升迁,卫氏家族的势力也随着变大,尤其是卫青、霍去病二人更是为大汉建立无数功勋。即便这样,卫子夫丝毫没有狂妄,反而时刻谦虚谨慎,将后宫治理的井井有条,免去皇帝的后顾之忧。因此汉武帝对其更加宠爱。

就这样卫子夫当了38年的皇后。此时的她容貌已不复当年,汉武帝更是位多情皇帝,身边佳丽无数,对皇后也就没有太多在乎。然其也已年老体弱,开始追求长生不老,因此也使得身边的佞臣有了可乘之机,巫蛊事件由此诞生,太子被逼谋反,落得自杀的下场,皇后牵涉其中,也选择了自缢,卫氏家族的其他人员也被株连。

后期虽得以昭雪,然生命无法重来。卫子夫虽非汉武帝所杀,却因其而死。真是伴君如伴虎,一代贤后未得善终,实为可惜。


游子dream


卫子夫是汉武帝的第二任皇后,她从一个歌姬一跃成为皇后,足可看出汉武帝对她的宠爱。

她是汉武帝的贤内助,她在后位三十八年,后宫安宁而无纷争,虽后来她年老色衰,但汉武帝对她依然信任有加。她教导出的子女宽厚仁爱,成为天下女子竞相效仿的典范,她被称为一代贤后。

这样一个贤良的皇后,汉武帝为何最后要杀了她呢?其实汉武帝并没有要杀她,只是下诏要废除她皇后的名分,卫子夫赶在宣诏之前自尽了。

那汉武帝为何要这样做呢?其中又有什么隐情呢?有书君就带着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吧。

一,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受巫盅之祸的牵连。

汉武帝晚年身体越来越差,追求长生不老,宠信术士。

他的性格也变得多疑起来,对巫盅之术更是深信不疑。

他重用小人江充,听信谗言说有人行巫盅之术来害他,汉武帝便命江充彻查此事。

江充和太子刘据之间有点小矛盾,他担心太子登基做了皇帝之后,会对他不利,所以就处心积虑地导演出了一出巫盅事件来陷害太子,想借机扳倒卫家。

汉武帝最痛恨这个巫盅,就听信了江充的话,开始对太子刘据下手。太子见不到正在养病的汉武帝,无奈之下联合皇后卫队便杀了江充,汉武帝派使者去见太子,这个使者怕死,在城外转了一圈,根本没有见到太子,就对皇帝说太子已经造反还要杀他,结果汉武帝大怒派兵征讨,太子最后兵败自杀。

卫子夫在这场巫盅之祸中始终站在儿子这边,加上武力援助太子杀了江充,汉武帝开始对她进行清算。孤零零的她也只能选择自杀来自证清白。

二,根本的原因是汉武帝害怕外戚势力危及刘氏统治地位。

汉武帝刚登基之时,深受外戚专权的困扰。刚刚独断朝纲的他又不得不利用卫青、霍去病等外戚出师远征。他们也不负众望扫除匈奴之患,为汉朝立下了不世之功。

卫家作为外戚,荣华富贵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势力也日渐庞大,其中不免有些恃宠而骄之辈横行乡里、违法乱纪,令汉武帝有所忌惮和警觉。这个时候卫子夫风华不再,卫青已经去世,汉武帝后期猜忌心日益加重,解决卫家就成了必然。

卫子夫一生可谓跌宕起伏,一波三折。

从卑贱的歌女到母仪天下的皇后,她深知幸福来得不易,从不恃宠而骄,即使后来汉武帝新宠不断,她也不去妒忌,本本分分的做好自己的份内之事,依然逃不脱悲惨的宿命。她身在政治漩涡之中,又岂能独善其身!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书共读


首先更正一点,卫子夫从来不是千古一后,也不是汉武帝的最爱。汉武帝刘彻也没杀她,这妹子是自杀的。

汉武帝刘彻有两任皇后,第一任陈氏,第二任卫子夫。

  1. 《长门赋》和“金屋藏娇”,就是刘彻的第一任皇后陈氏阿娇了,史料记载孝武陈皇后无子,刘彻登基前依靠陈氏之母姑姑馆陶长公主的力量,登基后以祭祀诅咒的名义,废除了陈氏。
    被废第二年,陈氏的爹、长公主驸马去世。
    十三年后,陈氏的娘,馆陶长公主去世。
    长公主去世后,陈氏的兄弟继承侯位,又很快被安上服丧期间的各种罪名被逼自杀。
    陈氏的侄儿,也被安上杀死公主保姆的罪名被处死。
    至此,废后陈氏还没死呢,在生前看到自己的家族没落,多年后才死去,也没能陪葬帝陵,草草掩埋在不起眼的地方,现在墓地已经找不到了。

  2. 卫子夫本身很普通,歌姬出身,老实本分,有点小心眼,还不令人讨厌。最重要的是,她能生啊!一生给汉武帝生下了三个女儿和一个儿子。
    卫子夫的亲戚也格外给力,同父异母的弟弟卫青是大将军,奴隶出身必须要依附皇帝才能出人头地。卫子夫的侄儿霍去病更是以私生子的身份,成长为了冠军侯。

从两任皇后的任命看得出,汉武帝是掌控欲很强的一代实权帝王。宠谁,那就是妥妥的给机会让建功立业,只要你不触犯他的帝王权威,能让他顺心顺意地开创大汉帝国,完全不需要注重细节上的瑕疵。卫子夫被逼自杀,就是因为她触犯了汉武帝的逆鳞。

  1. 汉武帝宠爱“佳人难再得”的李夫人,宠爱钩弋夫人,都没动过杀其母、立其子的念头。是卫子夫自己急了,在巫蛊之乱里动用了皇后权利,调动宫卫车马来支持亲生儿子刘据当太子,这是摆明车马对抗了汉武帝的权力。也因此,卫子夫的皇后玺绶被没收,太子逃走,最终卫子夫究竟是出于谢罪、还是避免自己成为人质的考虑,选择自杀这条路,已经不可考证。我们知道的是卫子夫没有葬入茂陵。

  2. 卫子夫做皇后,并不是她个人素质有多优秀,而是她和各方利益牵扯最小,最让刘彻省心。就好比娶妻娶贤,纳妾纳色。刘彻终身热爱水嫩的小姑娘,你不能指望他和低微出身的卫子夫举案齐眉,找个管家管得最好的女人做皇后,只要不出格,刘彻没觉得有什么不好,更谈不上最爱。

  3. 皇后的位置上有权利和责任,和爱不爱真没什么关系。刘彻要真爱卫子夫,不会空置多年的后位,让卫子夫白等这么多年。

汉武帝选中卫子夫,就因为她只能靠帝王的宠幸立身,本身毫无根基。历史也证明了,一旦宠爱消散,卫子夫只能悄无声息地死去。


讲故事的猫小姐


卫子夫怎么可能是汉武帝的最爱呢?

汉武帝这种权力动物,已经丧失了基本的人性。对于他而言,并没有什么爱的人,他只爱手中的权力,所以卫子夫才会有如此凄惨的下场。

卫子夫的直接死因是征和二年(前91年)的巫蛊之祸。

当时,丞相公孙贺之子公孙敬声被诬告诅咒汉武帝,且与卫子夫之女阳石公主通奸。

因此,汉武帝将公孙贺父子下处死,且阳石公主与卫子夫的另一个女儿诸邑公主,还有卫青的儿子卫伉皆坐诛。

不仅如此,汉武帝重用奸臣江充彻查巫蛊案。江充与太子刘据有仇,准备陷害太子。在这种危急情况下,卫子夫和刘据放手一搏,起兵诛杀江充,却遭到汉武帝的镇压。

最后,在汉武帝派人前来收缴皇后印玺之前,卫子夫自杀身亡。

我们来看看卫子夫的经历,这和爱情有任何关系吗?

没有。

汉武帝如果真有人性可言,就不会出现巫蛊之祸。事实恰相反,就是因为对权力极度、扭曲的爱,所以任何人只要传出威胁他的消息,就会被抹杀。

即便是卫子夫,和自己亲生的儿女也不例外。

总而言之,不要人性化汉武帝。他的职业使他成为了一个怪物。


HuiNanHistory


自古帝王何来的亲情、爱情,他最爱的只是他自己,自己的权力,要说卫子夫是汉武帝的最爱,那只是一厢情愿而已,后宫里那么多的女人,不可能独宠她一人,都是些提倒裤子不认人的玩意。


俗话说“最是无情帝王家”,汉武帝为了自己的利益,女人算得了什么,女人就是衣服,用了就扔,像陈阿娇、卫子夫、钩弋夫人都被他无情的抛弃,甚至处死了,这能说汉武帝有感情?


汉武帝的确曾经喜欢过卫子夫,那是因为卫子夫年轻漂亮,很适合他的味口,再加上陈阿娇作为皇后没能生下一儿半女,却还恃宠而骄、蛮横无理,搞得汉武帝毛焦火辣的,烦都烦死了,就到大姐平阳公主家串门,向平阳公主倾诉心中的烦闷,平阳公主便效仿姑姑馆陶公主向汉武帝进献美女。


平阳公主让府中的歌女为汉武帝起舞助兴,这些歌女都是平阳公主广罗天下收集而来的,个个能歌善舞,婀娜动人,那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汉武帝望去众人,一眼便看中了卫子夫,急不可耐的就地试用了卫子夫,果然不错,很是满意,就召入的后宫。
汉武帝将卫子夫纳入后宫,就抛之脑后,竟然忘记了还有此人的存在,卫子夫在后宫白瞎了一年多,才再次临幸了她,这一发就打中了,怀上了龙种,被封为夫人,慢慢的受到了汉武帝的宠爱,地位与日俱增。

卫子夫受宠,她的家族也跟着一起沾光,首先是她的弟弟卫青,有一名骑奴逐渐升职为征讨匈奴的大将军,还有霍去病,卫子夫二姐的儿子,更是受到汉武帝的器重,只可惜英年早逝。

另外卫子夫的长兄长姐也都得到了汉武帝的恩赐,大姐夫公孙贺高居丞相之位。


卫子夫陪伴汉武帝49年,其中任皇后38年,卫氏外戚在朝中的势力不容小觑,这也让汉武帝深为不安,庞大的外戚成员仗着卫皇后胡作非为,丞相公孙贺与卫子夫大姐的儿子公孙敬声,挪用军饷一千九百万钱而被捕下狱。

有人又诬告公孙敬声誉阳石公主有染且行巫蛊诅咒天子,汉武帝知晓后大为震惊,连带将公孙贺抓捕,后来父子二人均死于狱中。


汉武帝借巫蛊之乱彻底清算卫氏外戚,卫子夫的二女儿诸邑公主及阳石公主以巫蛊之罪处死,卫子夫的大女儿卫长公主的儿子曹宗、卫青的儿子卫伉因连坐而被处死。
汉武帝年迈生病不见好转,却听信小人江充诬告太子刘据利用巫蛊诅咒天子,太子欲见汉武帝自辩清白,却遭到了江充的阻拦,刘据被迫动用卫皇后的名义调动卫队与江充在长安城中展开了激战,杀死了江充。

汉武帝随后派兵征讨刘据,刘据害怕而自缢身亡,汉武帝又派人收缴了皇后的玺绶,卫皇后虽然没有被废,但她的儿子、女儿都惨遭杀害,汉武帝又不相信自己,卫子夫不能自明而只好以死明志,遗憾而去。
钩弋夫人是汉武帝的小老婆,生了儿子刘弗陵,被立为太子,钩弋夫人太年轻了,汉武帝认为子弱母强,势必会引起朝政不稳,硬生生的逼死了钩弋夫人。
总之,任何人都不是汉武帝的最爱,都是他利用的工具,有用的时候把你当个宝,无用的时候把你一脚踹开,有多远滚多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