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1 高育良為何升不上去

高育良為漢東省副書記兼政法委書記,實際為漢東省三把手,而且本身也頗受當時省委書記趙立春的信任,趙在調離漢東時,也是極力向中央推薦他任漢東省委書記,但是最後還是不能如願。

高育良的位置很尷尬,在省部級副職裡,它的地位最高,可以說是副職裡最有權力的,但並不等於最有希望晉級的。其主要職能是協助省委書記、省長處理各種行政事務,在上傳下達中起到關鍵性作用。他的工作只有書記和省長了解得最清楚。雖然屬於中管幹部,但是距離太遠,難免會出現看山不是山的情況。他的直接上司才是最瞭解他的能力和政績的。如果他們不推薦,上邊很難看得到。這個位置往前一步是正職,正職也分為兩種:一種是實職的書記省長,另外一種是虛職的政協主席。正如李達康在劇中講到,我們的幹部是寶塔型的,越往上位置越少。同樣的道理,高育良這個級別的副職很多,但是往上的正職卻比副職少很多,這意味著競爭會很激烈。如果贏得這個職位,光有能力和上級舉薦是不行的。另外,高育良除了擔任漢東省副書記之外,他還兼任了政法委書記,政法是一個專業性很強的工作,能夠擔任此職,需要有一定的政法知識,高育良具備這方面的能力,在這個崗位上也是如魚得水。但是書記省長這些崗位更需要綜合性人才,需要有駕馭全局的能力,而高育良只是專門性人才,可能上面認為他不具備這方面的能力。

高育良本身是漢東政法大學教授,在學術上頗有造詣,桃李也是滿天下,後來步入官場,也是收穫不少,如果不發生後來的事情,他是學場、官場、情場都得意了。在官場摸爬滾打多年,他已經丟了書生的靈魂。所謂的正義、為民請命這些高大上的理想,曾經可能出現過他上課的地方,但是不如官場後,他把這些東西都丟了,換成了謀取高位,結黨營私,為自己撈錢等等,正直的教授成了噁心的政客。書生一般都是聰明的,將聰明才智放到正道上,可以收穫美名。高育良這個書生卻沒有這樣,他將聰明才智都放在以權謀私的上面了,路越走越歪。丟了書生的靈魂,不僅保留了書生的聰明才智,而且書生的軀殼也沒丟。書生一般都是瘦弱的,表明身體不是太強壯。高育良在劇中表現得特別突出,沙瑞金和李達康在林城騎那麼久的自行車,汗不出,氣不喘,而高育良在自家院子裡刨了幾下土就氣喘吁吁,汗流浹背。體力明顯不如前者,而擔任實職領導,工作更繁重,沒有好的體能又怎麼能勝任了。

高育良走上仕途離不開梁璐的父親,當年漢東省政法委書記梁群峰,他是高育良步入仕途的伯樂。沒有他,也就沒有後來的高育良,但是人家的實力畢竟有限,高育良在他的關照下,最多隻能做到呂梁市長,一個正廳級的幹部。他能做到後來的省委副書記兼政法委書記離不開時任漢東省書記趙立春的支持。沒有趙,高育良很可能會在地廳級位置上結束自己的政治生涯。如果梁群峰是高育良的伯樂,那麼趙立春就是他的大貴人,他倆共同造就了現在的高育良。除了他倆外,高育良似乎沒有其他的靠山了。他的升遷與前面兩位領導的升遷有密切關係。他的命運已經跟兩位深深的綁在一起,特別是跟省委書記趙立春。他們是一損俱損,一榮俱榮。本來趙立春高升,高育良為可以高升的。事實上趙立春在高升的時候確實推薦了高育良,不過因為上面有了其他想法,高最終沒有升上去,而且還被拿下來。

高育良如果有更高的靠山,他的職位可能會升的更高。如果他的靠山是正直的人,那麼高育良為可能會善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