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 難怪不買俄羅斯轟炸機,這才是最適合中國的機型,簡單粗暴又高效


難怪不買俄羅斯轟炸機,這才是最適合中國的機型,簡單粗暴又高效

圖為轟-6N空中受油管特寫

眾所周知,自轟-6家族以簡單粗暴又高效的改進方式壯大後,中國空軍的遠程作戰能力便有了質的飛躍,而當決勝海疆的撒手鐧轟-6N於前段時間曝光,網友們紛紛感嘆:難怪不買俄羅斯轟炸機,原來我們的航空工業界有更合適的產品,在新一代隱轟服役之前,這才是最適合中國的機型。

除了出色的彈藥掛載能力外,轟-6N身上最令人讚歎的就是機頭的那根“長鼻子”了,在這個機型早期試飛的時候很多人都把它當成了空速管,後來事實證明,那是不折不扣的受油管,因而轟-6N也成為了中國空軍目前唯一一型具備空中受油能力的大型作戰飛機,那麼,具備這一能力的意義何在呢?

難怪不買俄羅斯轟炸機,這才是最適合中國的機型,簡單粗暴又高效

圖為準備接受空中加油的圖-160戰略轟炸機

眾所周知,飛機上的載油量是有限的,而且在作戰時還需要掛載航彈或導彈等任務載荷,這些載荷的重量和外掛阻力也進一步影響了續航,然而,在實戰環境下並不是總能找到可以降落加油的己方場站,所以,對於需要執行長途奔襲任務或者長時間滯空待命的轟炸機來說,如果能夠通過己方的加油機進行空中受油,就能在很大程度上省去這樣的麻煩了。

其實,縱觀全世界各大國空軍的現役戰略轟炸機便會發現,空中受油如今幾乎是這一機種的“世界標配”了,從俄羅斯的圖-95與圖-160到美國的B-52與B-1B都不例外,不過如果論戰略轟炸機空中加油技術的實戰運用經驗及成就,如果英國空軍及如今已退役的“火神”轟炸機敢稱第二,恐怕全世界無人敢爭第一了。

難怪不買俄羅斯轟炸機,這才是最適合中國的機型,簡單粗暴又高效

圖為起飛的英國空軍“火神”戰略轟炸機

在1982年與阿根廷的馬爾維納斯群島戰爭中,為了能在主要攻勢開始前對阿根廷控制下的斯坦利港機場實現壓制,依靠連續不斷的空中加油,英國空軍飛行員們以距離目標還有單程6300千米之遙的阿森松島為基地,駕駛著“火神”實現了史無前例的遠征,7次飛抵馬島上空執行任務,在單次轟炸行動中,需要多達11架加油機為2架火神轟炸機提供任務保障,執行最後一擊的轟炸機則需要6至7次受油才能安全往返,這幾次來回航程超過1萬公里的奔襲也隨即成了全世界戰略轟炸機運用的標杆。

難怪不買俄羅斯轟炸機,這才是最適合中國的機型,簡單粗暴又高效

圖為飛向遠海的中國空軍轟炸機

如今,隨著制敵於百千里外的空射巡航導彈乃至彈道導彈技術蓬勃發展,戰略轟炸機已經不再需要飛臨目標上空投彈了,但遠程作戰能力仍然是這一機種重要的性能指標,如今轟-6N鼻子上長長的受油管,可謂這型轟炸機及其用戶飛向遠海、突破島鏈之決心的最佳體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