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5 尾閭中正≠收臀,練太極拳的你一定要明白

在《十三勢行功歌》當中有“尾閭中正神貫頂”一語。這是對練太極拳,乃至練好太極拳的重要指導。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或者有些人做了卻做的不對。



這裡的關鍵是,首先沒有搞清尾閭指的是哪裡,其次沒有正確的解析什麼是中正。當這兩點缺一個的時候,你都沒法練好太極拳,更不要提兩個都是錯的了。



尾閭中正≠收臀,練太極拳的你一定要明白



當你看到上圖,或許會驚歎的認為,原來這就是尾閭啊!我告訴你,先不要那麼高興,僅僅這個還不是尾閭的全貌。因為,尾閭一詞的出處及其描述才是它真正的所指。



《莊子.秋水》中有:“天下之水,莫大於海。萬川歸之,不知何時止而不盈;尾閭洩之,不知何時已而不虛”之句。這是尾閭一詞最早的出處。從中可知,尾閭者,海水之聚而洩之口也!



故,認定長強穴即尾閭是錯的。因為,人體之氣血猶如江河湖海,經絡血管好似渠徑溝壑。在如此對應下,任督二脈又為周身氣血的總歸之海。因此,尾閭所處之位置實際是指的是會陰。





尾閭中正≠收臀,練太極拳的你一定要明白


會陰為督、任、衝三脈的交會之處。此處又聚集在人體兩陰之間,故名會陰。所以,任督二脈為人體十二經絡之六陰經,六陽經最終的匯聚之所,其勿論任脈還是督脈,低而洩者皆在此處。故真正的尾閭指的是這裡。



在道家的丹道修行體系中,小周天是關係著整個修行層面的關鍵一環。而小周天啟動的標誌就是背後(督脈)三關會有內景效應顯現。其中,尾閭關即為啟動的第一關。



道家有“開關展竅”一說。在小周天階段,開關就是開的尾閭,夾脊,玉枕這三關。關就好像城門關,通過了就能見到城裡的景象了,這就叫做展竅。關不開,竅不展。人體內部的奧秘就無從感知得到。



尾閭中正≠收臀,練太極拳的你一定要明白



為什麼通關要在尾閭關呢?這就好比火箭發射,它的能量推動是在下端的。所以,通背後三關實際就是人體能量聚集在尾閭這個部位首先達到相當衝擊量的時候的效果。在印度瑜伽的修行體系中,對此稱之為“根達尼”。只是用詞描述的不同,實際都是一回事。



當然,這不是我們這篇推文所要表述的所在。我只是告訴大家人體還有許多我們不知道的奧秘,而尾閭到底指的是什麼。進而,我們練太極拳才能結合正確的認識理解並做對。



在開篇的時候我提到了,認定長強穴即尾閭是錯的。但這並不是說習練太極拳的時候和長強穴這裡沒有關係。且關係還非常的重要。當然了,更準確的說,是骶骨乃至骶髂關節這一塊。練太極拳,這個地方必須要能活且內收進去。



尾閭中正≠收臀,練太極拳的你一定要明白


也許你看到這裡會馬上做試驗體驗,如果是這樣,那麼你也更大的可能是感覺不到變化,或者變化後了的不是那麼的舒服。這兩種情況是普遍的大概率現象。問題其實很簡單,就出在腰這個地方。



很多人都說太極拳是很科學的,但是卻說不明白科學在哪裡。讓我告訴你,它的科學就科學在合理的運動及整體的構建。說白了,就是要到處部位產生變化。因此,上述兩個問題就是因為沒有多處產生變化,尤其是腰(命門)這個位置。



我們練太極拳應該都聽過鬆腰這個要求要領吧?在《十三勢行功歌》中開篇即告訴我們:“十三總勢莫輕視,命意源頭在腰隙。”所以,練太極拳中的要求都是有前人實踐話語依據的。因為,只有松腰才能真正的讓尾骨活起來。



尾閭中正≠收臀,練太極拳的你一定要明白


上圖右側的人像是楊式八十五的創編者楊澄甫。它的這個姿勢在現在人看來不好看,而且傾斜的很明顯。完全是不合現在的太極拳練習的規矩。但你敢說他是錯的嗎?



其實,古代的太極拳恰恰就是這麼練的!因為,當人體整體都朝著一個目標而去做的時候,它只能是這樣。這就好似百米起跑必須是“各就位”——蹲下→→“預備”——下肢角度發生變化,身體前傾→→“砰”——以最大的蹬地之力結合前傾角產生最佳的推動力。否則,優雅的站立是永遠也不會有瞬間爆發起跑的效果的。



所以,松腰才能讓尾骨活且舒服,想尾骨能做前收運動就必須要松腰。這個時候結合練拳中的不同姿勢,大多時間裡身體都不會是標版溜直的,而這反而是正確的結果。且在這個過程中有一個最為關鍵的就是虛線裡所標識的“百會會陰一線穿”——上下對正。



尾閭中正≠收臀,練太極拳的你一定要明白


太極拳是陰陽共存且還須平衡轉換的運動。可以說,其無處不陰陽。陰陽既是相對而言,也是看得見和看不見而言,也是內外而言。所以,在太極拳的正確練習中,不僅要有陽的,看得見的,摸得著的部位的整體結構變化,還要有陰的,看不見的,摸不著的玄妙變化。



而這種陰的變化是必須要藉助陽的變化而不可的。這是一切高級拳術體系的奧妙所在。也是所謂的內功的所在,更是人人可以複製,可以實操的科學性所在。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應該已經把尾閭的定義搞清楚了,如何讓尾骨動起來的原理也搞清楚了,尾骨動這個太極的陽是為了實現百會和會陰上下虛虛相對這個陰也搞清楚了,剩下的就是對這種變化後的火候的拿捏以及保持。這就涉及到了中正。



尾閭中正≠收臀,練太極拳的你一定要明白


中者,不偏不倚;正者,正正好好。周身的變化的尺度能做到不偏不倚,正正好好,即謂之中正。只要能做到這一點,則神自貫頂,則自然頂頭懸。練拳的從始到終就能感覺到輕鬆圓活了。是謂:尾閭正中神貫頂,滿身輕利頂頭懸!



所以,尾閭中正≠收臀,練太極拳的你一定要明白。希望本文能對你更加深入的練好太極拳有所幫助。如有不懂之處,可以掃下方二維碼進我們的學習平臺,我會用視頻+音頻+圖示+文字的方式和大家進行溝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