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为什么老交易员都不愿意谈论技术指标?也不愿意讨论行情?

八位数花园


哈哈!我知道!老交易员不谈技术分析的原因。

第一,装B。装价值投资者嘛!

技术分析是投机是短线,基本分析是价值是长线。其实在美国,高频量化交易占比已经在80%以上,都是使用技术分析的原理,一个公司今天和昨天基本面没有什么区别,但是,股价在变动,只有技术分析才能解释短线的波动。

我去很多阳光私募基金管理公司调研,他们大部分都标榜自己是价值投资,其实很多都是做短线的。徐翔是价值投资吗?不是,别人照样做的很成功。

国内现在的投机观,还没有转变过来。

第二,概率。技术分析是概率,没有百分百成功,不懂的人,你很难和他交流。比如说,我上周五,通过短线分析,得出结论,空仓比满仓有利,不是百分之百对的,你非要和别人交流,拉住别人不准买,周一突破上去了,别人骂死你。51%的胜率,虽然就能打造出金碧辉煌的澳门,但是,你能引导一个迷茫的赌徒吗?

懂的人,即便是看法完全相反,都不会影响在市场上赢利,交流也不会改变各自的看法。很难理解吧,比如,上周五,我看空、我另一个朋友看多,我放空了赢利了,他肯定要等市场突破阻力位才进场,没有突破阻力位,他没有买进,没有损失。交流半天,浪费时间,不如一起出去浪。

第三,你没有掌握市场的真谛,交流会误导别人走向失败。你掌握了市场真谛,又有什么交流的意义呢?

所以。。。。解释。。。。清楚了不!


奔驰在股市


我认识一个操盘手,我跟她经常交流但是总感觉她说一个问题时基本上都是点到为止剩下的就看我自己的理解,比如上礼拜我说牛市估计还要四五年后才会有,她就只回了我一句真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微笑),我说了一大堆的想法及看法她就是回了这么一句所以我想操盘手喜欢安静独立思考问题没必要交流,老板下一只目标后剩下的都是她自己把握。


还我一个明天88


美国传奇的短线之王李弗摩尔几乎终身不和人谈股票。

我接触股票二十年了,经历和见证了太多的好或者坏,现在也基本不和人聊股票。

不是我水平有多高,只是经历多了,就漠然了。就像医生,看多了生离死别,再也难以动容。

去年上半年的时候,我和一个朋友说,今年会有股灾,被他怼了一句,沪指都3000多了,你和我说股灾。我马上就闭嘴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路径依赖,有什么可说的呢。

我曾经做过三年销售,回家基本都不想说话,因为上班时和客户说了太多的话了。

那些股票老交易员们,大脑整天围着股市在转,你让他在工作之外再去聊这个,除非必要,几乎没有人愿意聊这个。


杭州保合太和


股市上的指标,各种线,有用吗?当然有用!但是是起关键性作用吗?负责任的告诉你,不是!作为一个老骨头,经历过六千多点跌到一千多点,当时的技术性指标是那么的漂亮,所有的该死的线都指向一个方向,奔着一万点过去!当时所有的专家,所有的财经节目,都是一片向红,欢呼着大盘要上一万点!结果应声而下毫无征兆!你们说在这样的情况下,什么样的指标,什么样的技术有用?在那个信息没现在这么发达的时候,连卖菜大妈都炒股了,最后是死伤一大片,甚至有人直接从证券公司大楼跳了下去,我相信一些和我一样的老骨头肯定都见过的!在当时可以说在身边除了一些比我们还老的老骨头有逃了一些出来,几乎像我这样的80后几乎全军覆没了,都被当菲菜一样无情的割了!时过境迁,90后长大了,离上次正好第十一年!恭喜新的一批菲菜入市!放心!一定又会牛市一下的,不然无法吸引新的90后菲菜进来!奉劝一下新菲菜们,且炒且珍惜吧!多向你身边的老骨头请教请教,心存敬畏,不要太自信!


善良但不愚蠢


不算老交易员,但也入行快四五年了~

说说我的经历吧,一开始,入迷状态,疯狂看书,浏览网页论坛等等,学习交易理论以及指标什么的~经常以为自己找到了圣杯……结果都是空欢喜一场。经常和别人讨论行情,各个群里争得面红耳赤……

目前状态,已经从指标、形态过渡到裸K,基本达到稳定状态。目前基本不看什么交易群,也不和别人讨论行情怎么样~因为这些对于中后期没有任何意义。但有时候还是会和一些朋友说一说宏观上的消息自己生活中的哲理和想法。

有人说是因为那些指标简单,有延迟,所以老交易员不用也不去讨论。其实这是个误区,指标不是没用,是看不同的人用~那些看上去满屏幕都是指标的,看上去很专业的指标的,实际上都是一些刚入门的找存在感而已……由简入繁,再由繁入简,方是大道。就好比简单的均线,老手照样用的顺风顺水~虽然我自己是裸K交易,但我一直不反对指标交易~因为这就是工具而已,刀可以杀人,弓箭可以杀人,拳头可以杀人……你因为自己技术不行,用刀伤了自己,却要说刀不行?

交易本就是一场修行,哪有那么简单的事,把心静下来,再去慢慢进步。


小财迷Vayne


我认为不是老交易员都不愿意谈论技术指标 和行情,应该是实现了稳定盈利的交易员都不愿意谈论技术指标和行情。

至于为什么不愿谈论,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 1、因为盈利的交易员都知道:交易盈利靠的并不是表象的技术指标,而是指标背后所体现交易理念。

你的交易理念正确与否直接决定你的交易结果能否实现盈利。

只要你形成了自己的、具有正期望值的交易逻辑/理念,那么交易指标就只是交易理念的代码化而已,到那时你会发现就算不用任何指标、就算只用一条均线,你也照样可以在交易中赚钱了。

  • 2、因为盈利的交易员都知道行情是无法预测的。不随意的谈论行情是他们与分析师的根本区别。

所以大家都不愿意谈论行情,因为毫无意义。我记得曾经看过这样一句话,我觉得有一定的道理,这里请大家一起品鉴。

交易的目的不是预判行情,而是实现价差,价差的来源主要依赖“做错了少亏,做对了多赚”这个最基本的原则,同时还得注意自控风险。

这就是交易员和分析师的最大差别。

既然交易盈利靠的不是技术指标和预测行情,那交易盈利靠的是什么呢?

我个人认为靠的是"两个耐心"。

  1. 第一个耐心就是耐心的等待符合你交易系统的交易信号的出现。而不是随意的开仓进场;
  2. 第二个耐心就是对于盈利的持仓也要有耐心坚决持有,直到平仓出场的信号出现。

OK,以上就是我关于这个问题的一些理解,不知道大家读后是否会有所收获,但我是真的毫无保留的倾囊相授了。

如果有不清楚或没读懂的地方,大家可以在下方留言交流,我会第一时间回复大家的留言的。

看完两件事: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挺有启发的,我想邀请你帮我两个忙:

  1. 点赞, 让更多的人也能看到这篇内容(收藏不点赞,都是耍流氓 -_-)
  2. 关注我, 学习更多交易干货,让我们成为长期关系吧。

谢谢你的支持!


资本总部


每个人由于自己不同的经历不同,对市场的认知不同都会有着各自独特的对指标的看法和使用方法。

有的人会觉得MACD是指标之王,有的人认为MACD不过是均线加权后得出的数据,只不过可以在副图上以具体的形式提现出来而已。

有的人认为KDJ在短线中制胜法宝,但是有的人却认为指标的钝化背离经常失效因此放弃KDJ。

有的人说我可以只用一根均线就可以盈利,但是又会有人站出来反对说参考指标越多才能越发的提高交易的准确性。

上面这几种类型的人谁对谁错呢?

事实上,他们都对,只是大家的经历不同而造就了不同的认知而已,以上的几种指标或者思路只要运用得当都是可以达到盈利的目标的。

只是大家赚钱的具体方法各不相同罢了。既然方法不同,那又有什么可讨论的呢?反正最后都能赚钱不就行了吗?

当然,最重要的是当你对市场的认知达到一定程度后你会忽略指标的差异,因为,你可以以任何指标为基础制定属于自己的可盈利的交易模式,因此,讨论指标貌似已经没有多大的意义了,不是吗?

至于行情的讨论,仅以K线为基准

当前棕榈05日线多头趋势

小时线震荡

十分钟下跌

以上是棕榈05最新的不同周期的走势图,日线明显多头趋势,小时震荡,10分钟下跌。这个时候做多做空或者观望都没问题,大家没有异议吧?

你看,同一时间不同周期处于不同的走势,那么讨论多空行情又有多大的意义呢?


期海月圆


绝大部分的股票投资者都是以技术分析为基础的,什么MACD,KDJ,BOLL等等软件自带指标,还有很多自编指标,其实这些都是股票操作过程中分析的手段,这点是要明确的,但是往往真正理解股票更深层意义的老股民很少在分析这些指标了,有很多新入行的股民也不看这些指标了,原因何在,根据自身的理解,阐述一下本人的观点:

第一,股票是以资金为动力的,指标永远是在股票交易完成之后才确定,滞后性无可置疑,所以这有很大的局限性

第二,炒股方式与以前发生的很大的变化,比如很多投资者靠消息面,比如某只票借壳上市,什么样的技术指标都不管用,有些投资者是完全研判消息面的,当然要把指标抛出去

第三,政策面,这是对股市影响最大的,但是这些不是普通投资者能先知先觉的,这些老股民最原因分析的,也是很多大咖在分析盘面上涨时提到最多的因素,有些老股民就是研判政策面的

第四,资金面,对于老股民来讲,研判指标或者行情,不如研判股票资金的流行,市场以资金为主导的,即便上市公司业绩再好,无资金介入,股价一样碌碌无为,资金是动力,这是老股民先知先觉的因素

第五,操作手法,对于老股民来讲,禁得住时间的考验,承受的住股价下跌的所带的市值的减少,这些都是新股民所不能承受的

总之,技术指标作为参考工具还是有一定作用的,这不否认,但是对于以股价去赚取盈利的老股民来讲,指标的作用已经不如股票初始阶段那么重要了,其实对于指标来讲,对于目前的市场行情及以后分析股价来讲,已经落后了很多,现在的市场操作手法还用几十年前的锁研判的指标,已经落后了!


品味道


古来圣贤皆寂寞。

一个能够持续稳健盈利的老交易员不愿意与人谈论股票,讨论行情,不是不想谈,而是找不到可以探讨的人。身边股市里的“三季人”太多。

股市长期以来“一赚一平八亏”的定律决定了股市高手注定是孤独的!在这10%的长期以来能够稳定持续盈利的高手来看,和周围人探讨股市行情或者股票涨跌简直就是浪费时间和感情。

《夏虫不可语之冰》的故事大家都听过吧:

有一天,孔子的一个学生在门外扫地,来了一个客人问他:“你是谁啊?”

他很自豪地说:“我是孔先生的弟子!”

客人就说,“那太好了,我能不能请教你一个问题?”

学生很高兴的说:“可以啊!”他心想:你大概要出什么奇怪的问题吧?

客人问:“一年到底有几季啊?”

学生心想,这种问题还要问吗?于是便回答道:“春夏秋冬四季。”

客人摇摇头说:“不对,一年只有三季。”

“哎,你搞错了,四季!”

“三季!”

最后两个人争执不下,就决定打赌:如果是四季,客人向学生磕三个头。如果是三季,学生向客人磕三个头。

孔子的学生心想自己这次赢定了,于是准备带客人去见老师孔子。

正巧这是孔子从屋里走出来,学生上前问道:“老师,一年有几季啊?”

孔子看了一眼客人,说:“一年有三季。”

这个学生快吓昏了,可是他不敢马上问。

客人马上说:“磕头磕头!”

学生没办法,只好乖乖磕了三个头。

客人走了以后,学生迫不及待地问孔子:“老师,一年明明有四季,您怎么说三季呢?”

孔子说:“你没看到刚才那个人全身都是绿色的吗?他是蚂蚱 ,蚂蚱春天生,秋天就死了,他从来没见过冬天,你讲三季他会满意,你讲四季吵到晚上都讲不通。你吃亏,磕三个头,无所谓。

股市里的三季人太多了,夏虫不可语冰,股市高手与其和这些夏虫们讨论股市行情,还不如坐下来聊聊其他,喝点小酒,瞎扯扯淡为好。

或者同为股市高手,由于盈利模式不一样,也不会交流到哪里去。

我的一贯主张是:股市盈利模式不同的人尽量少交流,以免互相受伤害。

能够在股市实现长期持续稳健盈利,绝对是把一种模式发挥到了极致。和别人讨论多了,难免互相受影响,有时可能会陷入“邯郸学步”“东施效颦”的尴尬境地。

总之,作为股市高手,只需把一种模式精进到极致即可,无需与人太多交流。


独孤剑


作为十年老鸟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大家说的都不在一个点上。

老手和新手讨论根本不在一个点上。前几天有个人加我微信,一直追问我关于斐波那契的问题。我实在烦不胜烦就说一些斐波那契的要点。但是我发现,我们谈论的根本不在一个点上。我说的一些关于斐波那契的使用核心关键,但是他一直追问我的却是一些无关痛痒的细枝末节。他认为这些细枝末节很重要,那我无话可说,更不想再去重复的告知你。这种事情发生过很多次,那也就实在懒的一而再的去说了。


还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腻了,且毫无价值!

每个刚进入市场的人都喜欢研究、讨论、思考交流。希望从交流中得到一些思维碰撞,或者什么新的讯息。每个老交易员也都是这么过来的,时间久了也就懒的说了。交流多会发现根本没有意义,讲来讲去都是那些东西。而且根本碰撞不出什么新的东西。我一直有一个观点,除非遇到比你更厉害的人不然交流不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比如你让数学考30分的人和一个考35分的人交流怎么考95分,怎么做题。这没有价值!

行情是不可预测,即使老交易员也没法预测行情也是根据自己的交易系统给出的信号布局。未来怎么走,那是交给市场,不是我们讨论的结果!

每个人的时间都很宝贵,如果我们不熟,没有特殊的关系或者不是付费咨询,干嘛要花大量的时间给你去分享呢。这很市侩也很现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