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5 中國第一個奴隸制王朝一一夏朝在哪裡建都,你知道嗎?

中國第一個奴隸制王朝一一夏朝在哪裡建都,你知道嗎?

這個地方,就是河南省禹州市。

禹州,簡稱“鈞”,古稱“夏邑”、“陽翟”、“鈞州”,河南省轄縣級市,許昌代管。

禹州市被譽為華夏第一都,以鈞瓷文化、大禹文化、中醫藥文化著稱。歷史上,這裡是中國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朝的建都地、中國“五大名瓷”之鈞瓷的唯一產地,明清時期全國四大中藥材集散地之一,素有“夏都”、“鈞都”、“藥都”之稱。境內現存地面歷史文化遺存2420處,位列全省縣級市第一;擁有國家、省、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10處,1989年被命名為河南省首批歷史文化名城,2006年、2007年先後被命名為“中國陶瓷文化之鄉”和“中國大禹文化之鄉”。2008年被列入全省首批文化改革發展試驗區,2011年被命名為“中國陶瓷歷史文化名城”,2013年11月榮膺“中國中原瓷都”稱號。

中國第一個奴隸制王朝一一夏朝在哪裡建都,你知道嗎?

那麼,大禹與禹州有什麼關係呢?

在禹州城西25公里處的方山、鳩山鎮境內,有一座山,名叫玲瓏山,玲瓏山縱臥在玲瓏湖(也就是紙坊水庫)的西岸,玲瓏山下有一村子,名叫石紐。據傳玲瓏山有36洞,洞洞相連,大小不一,形態各異。後因近半數洞穴曾被湖水淹沒,部分被毀壞,現在的洞穴早已不負傳說中的模樣,但歲月的變遷似乎更增添了它的神秘,常常引得遊人至此。

其中,最大的一條洞被當地人叫做“禹母洞”,洞深30多米,分前後兩洞。前洞洞壁上刻有“鈞天”二字,據傳說為大禹所刻;後洞地平如鏡,靠左側有一巨石,10米見方,相傳是大禹母親休息的地方。禹,又稱大禹、夏禹、帝禹、禹王。姓姒,名文命,字高密。《史記》記載:“黃帝生昌意,昌意生顓頊,顓頊生鯀,鯀生禹。禹者,黃帝之玄孫也。”大禹的父親叫鯀,被帝堯封於“崇”,稱“崇伯”。崇地位於嵩山之陽,就是今天禹州西部方山附近。禹的母親是有莘氏的女兒,叫修己,又叫女志。

中國第一個奴隸制王朝一一夏朝在哪裡建都,你知道嗎?

相傳禹母修己,年齡已過三十,還沒有生育。一日,修己到玲瓏山下汲水,看到水邊有一顆紅果,隨手拾起。此時,忽覺眼前一亮,一顆流星迎面而來,修己慌亂中把那顆紅果吞入口中,回家後,沒過多久竟然懷孕了。懷胎13個月後,禹仍未出生,鯀就為修己做了剖宮產而生下禹,史曰:修己背坼而生禹。禹生下來胸口上就有狀如北斗之形的黑痣,兩足心也有個像“己”字的紋路,於是鯀為禹起名文命。

關於大禹的出生地,史籍上有多種記載,史學家也頗有爭論,依有關史籍和考古發掘,一般傾向於潁河上游,禹州西北部山區。著名古史學家徐旭生教授多次來禹考察,在1959年發表了《豫西調查“夏墟”的初步報告》,證明禹州是“有夏之居”。史學家張鳴歧在《炎黃子孫祖根在中原》一書中說得十分確鑿和具體。他說:“帝堯戊戌二十八載六月六日,修己背坼而生禹於石紐鄉,即今河南禹縣石紐村禹穴是也。”並且進一步說:“禹州城西玲瓏山腳下金盆石家峪村一帶地方,古湧泉河西來繞山匯成深潭而後東流,地稱石紐。”史籍記載:黃帝是有熊部落的首領。譚其驤先生主編的《中國歷史圖集》中指出:有熊氏之地,南有潁水,北有大隗。地理學宗酈道元在《水經注》中確切指出:“大隗山,即具茨山也”。《禹州市志》及歷代考古也證明,具茨山就在禹州城西北。

中國第一個奴隸制王朝一一夏朝在哪裡建都,你知道嗎?

又有史籍明確記載,禹的父親鯀本是夏部落首領,禹,也是夏人首領而被封於“夏地”(今禹州市),稱為夏禹國。《漢書?地理志》記載:“陽翟,夏禹國。”郭沫若在《中國古代社會研究》中,也明確指出,“禹是夏族的祖先,而禹州古稱夏地、夏邑、夏禹國,是夏部族棲息與繁衍的根據地。“近幾年,考古界經過不斷地發掘和調查,發現位於禹州潁河兩岸的閆寨、下毋、谷水河、瓦店、吳灣遺址,為4000多年前華夏文明的起源--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遺址。這也充分證明了禹州是“有夏之居”。尤其是位於禹州市火龍鎮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瓦店遺址的發掘,證明瓦店遺址是夏代早期的都城級遺址。

禹的遠祖、禹的父親及大禹本人與禹州有著密不可分的地緣和空間關係,這於史籍、於考古都有據可查。

中國第一個奴隸制王朝一一夏朝在哪裡建都,你知道嗎?

禹州,也因禹生於這裡,封於這裡,建都於這裡,興盛於這裡,而成為中華民族數千年文明史的發端,成為中華文明的發祥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