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的利潤很大嗎?

祁州營裡

現在白酒上市企業的2018年一季度報也公佈的差不多了,真是醉酒當歌!業績喜人!

話說頭牌自然是貴州茅臺

據報告顯示,2018年1-3月公司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85.07億元,同比增長38.93%。

緊跟茅臺的自然是五糧液

實現淨利潤49.71億元,同比增長38.35%。

縱觀榜單,以四川水井坊數據最為突出,一季度實現銷量4073.19千升,同比增長240.78%,表現不用說了……簡直是香噴噴一掐一手油

話說白酒的利潤一向很高,比如像1000多元的濃香高端酒,成本不過100元左右,筆者曾供職於某報社,受領導安排陪某三線酒企業談廣告合作時,曾經與他們的企業負責人有過交流,他們請的是某國酒廠退休的師傅調的酒,再配上了當地的泉水,其口感完全可以跟知名品牌媲美,成本其實非常低!

那麼白酒背後的高投入是什麼呢?

廣告、營銷

也就是說如果廣告、營銷投入玩得起、肯燒錢的話,那銷售量才能跟得上

而萬事都有兩面性

超高的營銷費用也有隱患,因為物極必反

假設某天白酒廣告跟香菸廣告一樣,不鼓勵或禁止在電視、報紙、網絡上等媒體推廣的話,那白酒的銷量也會發生變化!

我記得當年“秦池”、“孔府宴”這些酒都是死在了超高的廣告費用上,歷史會不會重複還真不好說

話說俄帝國嗜酒如命的習慣讓民族生育率下降得很厲害,當年唐朝的迅速衰落也有學者考證跟酗酒有關……這都是酒的負作用所在

當然,投資市場裡看的不是對與錯,看的是利益間的博弈,白酒行業裡的弊病也不是一天兩天就形成的,自然也不可能一天兩天就改變,行業目前只能被推著往前走,而企業也只能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內部調整。

你真以為頭牌就永遠可以“接客”,可以給“媽媽桑”創造永遠的收益嗎?

不會的,年老色衰是跌價的必然規律,而這個規律也讓大A股市場裡產生出非常多的投機心理的投機客,這真是件可悲的事情!

最後祝A股長虹,朋友們身體健康!


醜島君

白酒的利潤很大嗎?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中國白酒行業企業林立,既有獲得生產許可證的正規企業,又著數量眾多的作坊式企業,甚至無證作坊。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白酒企業的保守數量要在18000家以上。由於白酒企業大多采取多品牌經營戰略,導致行業內實際運營的品牌數量要遠超過這個數字,白酒行業內產品品牌總量已超過40000個。這麼多品牌的白酒,對於它們的利潤率,我們顯然不能一概而論,大品牌與小品牌的利潤肯定不同,走量產品與小眾產品的利潤也肯定不一樣。

當一瓶酒我的進價是十元,賣價是二十元時,我的利潤是百分之百;當一瓶酒我的進價是一百元,賣價是一百一十元時,我的利潤是百分之十,顯然前者的利潤率遠高於後者。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通過進價與賣價的比較,我們可以判斷某種酒利潤的高低。

銷售渠道決定利潤高低

餐飲酒店:民以食為天,而酒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佐餐,所以消費者在酒店與餐廳消費酒水是很頻繁的。酒店主要供應的是菜品。酒水在酒店裡屬於菜品的互補品,是由於菜品消費所引發的互補消費行為。菜品作為酒店的主打商品,如果菜品銷量上升,那麼酒水的銷量也會因為菜品銷量的增加而增加。所以商家會降低菜價,提高酒水價格,這樣既可以提高主打商品的銷量又可以獲取最大利益。

但是隨著“禁止自帶酒水”、“包間設置最低消費”等餐飲業的“行規”在2013年底被北京市工商局確定為霸王條款,之後最高人民法院又於2014年2月12日明確,“禁止自帶酒水”、“包間設置最低消費”等均屬於餐飲業制定的違反《合同法》與《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霸王條款,酒店渠道的白酒的利潤估計會慢慢降低。

商場超市:商場超市的白酒賣價相比進價貴很多,比酒店小,但是仍較高。目前中國酒品還一定程度是沿襲傳統銷售模式,即生產商→省級經銷→地區經銷→縣級經銷→一批分銷→二批分銷→商店(或店鋪)→消費者這一傳統的銷售模式。這種傳統的銷售模式,存在著中間環節多,層層加價,酒品到了終端消費者的手裡,價格出現了大幅增加,有的甚至達到了200%或300%的增幅。

超市在上述銷售鏈條中就處在最後一環,產品到它這個環節自然也就水漲船高為了賺取利潤也只有跟著加價賣了。超市之所以賣得貴的原因,還在於費用冗雜。不管是進入什麼樣的超市,除非有關係或者是市場供不應求的產品否則都要交“進場費”,超市美其名曰為“贊助費”,還有店慶費、條碼費、陳列費、堆頭費、新店開業費等名目繁多的費用。超市的人流量大,對品牌的宣傳有好處,所以低價不能掙錢,只能提高價格。

菸酒店:菸酒店的酒的價格是相對合理。因為菸酒店的酒直接從經銷商或者供貨商大批購買,要的多了,所以價格更低。

客戶團購:團購屬於大客戶行為,對產品的品牌、品質、包裝、公關等因素要求非常高,是酒類企業穩定發展的重大因素之一。團購的價格是最優惠的,但是一般消費者享受不到。

品牌實力決定利潤率的高低

大品牌可以有效控制渠道,嚴格把控產品價格。茅臺在近幾個月內還發布過至少三次通知,其中2月5日,對10家違約經銷商開出了罰單,並對存在哄抬價格、搭售、轉移銷售的5家經銷商進行取消經銷計劃的處罰;3月30日,該公司再次下發通知表示,將對三種擾亂市場的行為進行從重處罰;4月4日更有24家經銷商因為基礎管理問題被茅臺開出了罰單。

業內人士表示,茅臺此舉是想保證茅臺酒最終的流向是消費者,而不是一些金融機構或囤貨於個人手中,收緊對渠道的管控,避免惡意炒作導致的終端價格大起大落。

不僅茅臺如此,五糧液,瀘州老窖等對產品的價格把控的都很嚴格。而像一些小企業,沒有品牌概念,只圖快錢,進價很低,賣價很高。大多數情況下,因為小企業品牌力低,只能以更高的利潤吸引經銷商來經銷自己的產品。

產品定位決定利潤高低

白酒的產品定位可以分為高端產品,中端產品,低端產品。

高端產品溢價比較高,利潤高,更多的是體現企業的商譽與產品的更深層次的價值。

中低端產品有的就是跑量產品。所謂跑量產品就是產品流速快,資金週轉快,利潤低,通過薄利多銷賺錢的產品。這類產品利潤很低,但銷量大,二批、終端都離不了,可以疏通渠道,建立客情。

綜上,白酒的利潤的高低取決於很多的方面。可以發現的是,菸酒店的知名品牌的中低端產品的渠道利潤是比較低的。

(大家酒評內容中心周錦程回答)


大家酒評


勾兌酒和歪酒利潤大,純糧酒有點利潤。誰會無利起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