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4 如何應對產業轉型?張海亮:“到用戶中去”

1月10日-1月12日,以“把握形勢 聚焦轉型 引領創新”為主題的2020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隆重召開。天際汽車科技集團攜旗下天際汽車品牌首款豪華智能電動SUV ME7,及電咖品牌商用車首款旗艦物流車ER600亮相百人會。無論是“5+X屏即時互聯”新奇娛樂體驗,還是懸浮式科技中控臺“太空駕駛臺”般的未來感,天際ME7成為現場最具科技感的新能源汽車。而作為增程式城市物流車的引領者,電咖品牌商用車首款產品ER600是基於全新平臺打造的新一代智能定製增程式純電動城市物流車。現場,其以充滿未來感的外觀造型、可個性化定製的18方超大純平寬體貨廂、高效增程式純電動技術帶來的600km+超長續航里程,呈現出耳目一新的新能源物流車體驗。作為高端出行科技探索者,天際汽車在電動乘用車及增程式商用車領域前瞻佈局,積極迎接汽車產業百年大變革。

本次百人會論壇聚焦汽車產業發展轉型期,政府有關部門和汽車、能源、交通、城市、通訊等領域的行業機構和領先企業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新能源汽車產業當下的發展形勢及未來的創新之路。天際汽車董事長、CEO張海亮博士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會議暨新能源汽車十年發展總結與未來五年趨勢研討會》上表示:“剛剛培育起來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和產業鏈還依然脆弱,需要百人會這樣的行業風向標機構來正面引導,堅定大家的信心,同樣需要企業之間整合資源,加強協作,共同促進車輛智能化水平的提升。”


如何應對產業轉型?張海亮:“到用戶中去”


據乘聯會數據,2019年1月-12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106萬輛,同比增幅5.1%,而2018年全年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100.8萬輛,同比增幅88.5%,新能源乘用車增長態勢明顯放緩。更值得關注的是,受補貼退坡等因素影響,自2019年7月起電動汽車市場迎來“五連降”,後補貼時代國家的跟進政策成行業焦點。對此,全國政協副主席萬鋼在會議上指出,建議2020年前,穩定現有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政策,也不再對補貼產品的技術指標做新的調整,讓企業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補貼退出後的產品規劃和研發工作。


如何應對產業轉型?張海亮:“到用戶中去”


在市場築底、長期勢能向好的發展轉型期,什麼樣的電動汽車才是市場真正需要的產品?成為企業首要思考的問題。對此,張海亮博士表示:“要回到用戶中去,思考用戶需求,是當前所有車企在面向市場時的優先戰略定位。除了塑造產品本身,完善充電基礎設施、打造用戶體驗中心、健全客戶服務流程、全方位提升客戶滿意度……都是在以用戶為核心促進市場成長升級。”


如何應對產業轉型?張海亮:“到用戶中去”

天際汽車致力於成為一家“被用戶定義”的公司,希望深刻洞察新時代用戶出行需求,以“有品有趣”的“產品+服務”為出發點,構建用戶全維度生活場景的服務生態。張海亮博士在論壇上指出:“當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蓬勃發展,汽車與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領域加速融合,百年汽車行業正在經歷著最深刻的變革,用戶滿意門檻也在不斷提高。要在這場產業革命中脫穎而出,跟上用戶時刻變化的用車需求還不夠,必須走在用戶前面。用心經營用戶,也是迴歸行業本質。”

據張海亮博士介紹,為滿足用戶不斷變化的需求,天際汽車針對高度智能化汽車自主研發iMA智能數字化架構。該架構自下而上由網絡架構、硬件、驅動層、應用層及雲端5個維度組成,將賦予車輛“智慧大腦”,讓出行場景變得輕鬆有趣。


如何應對產業轉型?張海亮:“到用戶中去”


去年百人會,全國政協副主席萬鋼、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等領導觀摩了天際ME7,苗部長更是饒有興致地坐進天際ME7,體驗5+X屏智能互聯等智能座艙功能。今年,苗部長再次蒞臨天際汽車展區,並對天際ME7給予高度評價:整車智能互聯應用極具人性化,車機反應速度快。“應圍繞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發展趨勢,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融合創新、高質量發展”。部長為產業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指明瞭方向。


如何應對產業轉型?張海亮:“到用戶中去”


記者現場體驗,上車前,車輛可通過手機藍牙鑰匙識別用戶,進行自動解鎖,車輛外部還配置了極具儀式感的迎賓燈光。上車後,通過人臉識別技術,可開啟個性化設置的個人賬號,中央操控大屏也自動切換到的用戶喜好的模式,帶記憶功能的座椅及外後視鏡進行自動調節,車輛為用戶做好出行準備……據介紹,天際ME7基於iMA智能數字化架構打造,配備了5+X屏智能互聯,AI精靈等多達84項智能科技配置。智能網聯推動新能源產業調整的當下,天際汽車深刻理解和緊緊圍繞用戶需求,通過軟件定義產品,實現產品創新及生態應用創新。

極致的用戶體驗,同樣與頂尖的汽車品質、嚴苛的生產工藝標準息息相關。“我們打造了一座國際一流的綠色汽車製造工廠。”張海亮博士說。這座工廠就是位於紹興的天際汽車匠心智造工廠,該工廠秉承德系豪華品質標準打造,廣泛採用汽車行業先進製造工藝裝備及環保節能新工藝、新材料,如國際一流塗裝設備供應商艾森曼EISENMANN提供的前處理電泳360°翻轉輸送系統及VarioLoc無滑橇輸送系統,精度高達±0.05mm的德國Zeiss Carmet測量機,德國博世電動高精槍,5序衝壓工藝等。

秉承以人為本、極致智造、品質至上的造車理念,天際汽車還建立了以質量為導向的覆蓋產品全生命週期的質量管理和控制體系,涵蓋產品定義、方案設計、供應商管理、製造過程管理、市場質量管理等過程,保證產品質量達到德系豪華品質標準要求。“作為‘老汽車人’,我們深知產品品質是一家汽車企業能否生存和發展的基石,對造車一直心存敬畏。”

“智能化時代,我們要在技術上實現領先,在關鍵技術上實現突破,要有領先的技術準備,有領先的基礎設施,有領先的引領性的規制”,百人會秘書長兼首席專家張永偉曾表示。以天際汽車為代表的創新型、實幹型企業,將對推動國家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如何應對產業轉型?張海亮:“到用戶中去”


在這場行業變革中,用戶消費觀念不斷變化,從成本、體驗、效率等多方面對出行服務提出了新要求。天際汽車將高質量發展理念融入到用戶服務體系建設中,全面構建了“365”全場景服務品牌和服務體系。未來,天際汽車用戶可以在E星薈用戶服務平臺(天際汽車APP)上進行充電、保險、救援、取送車、代步車、維保等服務的預約,用戶還可以在平臺上進行結算,獲得全時、全域、全程的服務。

針對於電動汽車用戶最大的痛點和難點之一——充電,天際汽車佈局了10大充電解決方案:便攜充電、私樁配套、私樁共享、移動補電、公共充電、上門取車充電、快充電站、網店專屬充電、天際中心免費充電、車主互充。天際汽車還將在全國建設100座快充電站,投入1000臺移動服務車,10000根專屬充電樁,聯合10大運營公司打通平臺,可利用超過10萬根公共充電資源,打造互通、互聯的充電體系。

“產品即服務,汽車的邊界早已從出行延伸到生活。我們將以E星薈用戶服務平臺為載體,融合線上線下服務資源,徹底打通車內、外使用場景,全面鏈接智慧生活。”張海亮博士表示。近期,天際汽車簽約多家優質服務合作伙伴,如華勝集團、聯行科技、中國人保、太平洋保險、e代駕、平安保險等,持續為365全場景服務品牌賦能,致力於為用戶帶來更高的服務效率。

面向未來,張海亮博士對於新能源車企發展極具信心,“對於企業來說,我們要堅定新能源路線不動搖,緊緊圍繞用戶需求,更大力度、更高水平地推動核心技術創新合作,為中國汽車產業崛起,為創造清潔美好的未來出行生活做出更大的貢獻。”他坦言,“我國擁有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十分完善的政策體系和齊備的配套體系,也必然會出現擁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

據悉,12月3日,工信部發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徵求意見稿) 再次明確銷量長期目標,確定新能源車在國家能源結構調整過程中的重要地位,到2025年,我國當年新增新能源車的銷量佔比達到25%,智能網聯新車銷量佔到當年汽車總銷量3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