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4 赤峰市巴林左旗:小笤帚“掃”出的大智慧

赤峰市巴林左旗:小笤帚“掃”出的大智慧

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笤帚苗產業園裡的展臺上,一件件樸實耐用的清潔笤帚,一款款樣式精美的工藝笤帚擺件,讓觀摩成員耳目一新,讚不絕口。普通的高粱糜子如何變成手中精美的笤帚呢?走進加工車間,幾位婦女正在勞作著,看著幾根笤帚苗在她們靈巧的雙手裡初具成品雛形,也引發了我的思考……

選料:力求“精益求精”

赤峰市巴林左旗:小笤帚“掃”出的大智慧

一顆高粱糜子能否成為“好料”,最終被加工成笤帚苗,糜子的粗細、長短、形狀等都是至關重要的影響因素。正如發展黨員一樣,要嚴把發展黨員入口關,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習總書記強調:“對於那些政治上不合格,想混入黨內撈好處的人,一個都不能要”,只有從源頭把控,挑好培養對象,選好“苗”,才能做出優質的成品,才能打造一支忠誠、乾淨、擔當的黨員幹部隊伍。

摔穗:反覆“去其糟粕”

赤峰市巴林左旗:小笤帚“掃”出的大智慧

選好的高粱穗要去除多餘的穀殼和雜質,在反覆多次的摔打過程中,保留莖稈,再割去腐葉,才能用於下一步深加工。正如一個人成長為一名合格共產黨員的過程一樣,必須摒棄思想中落後侷限的“糟粕”,加強自身黨性修養的政治定力,先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在為人民服務中考驗自己。同時,黨組織也要嚴格入黨程序,加強黨員教育管理,嚴格組織生活,加強理論教育、形式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在一次次的“摔打”中磨礪共產黨員的先進品質,真正成為偉大事業建設中的“棟樑之苗”。

扎綁:追求“自我革新”

赤峰市巴林左旗:小笤帚“掃”出的大智慧

整理好的笤帚苗,經過碾壓、踩踏和泡水之後,就可以進行扎綁了,這也是普通高粱糜子一次“質的飛躍”。扎綁的過程就更加複雜,無數次穿插、繞線、旋轉,稀鬆的笤帚苗被勒緊紮實。習總書記說:“好乾部是選出來的,更是管出來的,嚴管就是厚愛,是對幹部真正負責。”對待黨員幹部更是如此,要加強全方位管理,堅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漸,發現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批評教育,經常性敲響警鐘,使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才能捆紮出群眾心中滿意的好“笤帚”。

成品:掃出“一身正氣”

赤峰市巴林左旗:小笤帚“掃”出的大智慧

作為最日常的清潔用品,笤帚應用在千家萬戶,成為百姓生活的“好幫手”;作為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共產黨員們,也要走進千家萬戶,走進群眾心窩裡,成為百姓生活富裕的“好助力”。要把製作笤帚的“匠人精神”用在真抓實幹上,要把笤帚掃汙除垢的廉潔品質用在工作作風上,要把笤帚清掃無怨的勤懇奉獻用在對待群眾上,真正掃出“一身正氣”。

赤峰市巴林左旗:小笤帚“掃”出的大智慧

“讀史使人明志,讀詩使人聰慧”,令人欣喜的是,讀讀這不起眼的小笤帚,竟也有“大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