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容器時代的HCI


容器時代的HCI

IDC在2019年7月底發佈的一項調查報告[YS(1] 顯示:2019年上半年,超融合市場較去年同期實現了56.7%的增長;軟件定義存儲市場達到了52.8%的同比增長率。從硬件市場角度來看,超融合系統硬件在中國整體存儲市場的市場佔有量為17.6%,市場總額達到4.06億美元;軟件定義存儲硬件佔整體存儲市場的17.9%,實現3.94億美元的市場總額。同時,報告還預測,在未來五年,中國超融合存儲系統市場將達到25.8%的年複合增長率(CAGR),2023年超融合市場規模將達到近25.6億美元。

事實上超融合基礎架構(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簡稱HCI)越來越受到用戶和市場關注,很大程度上與混合雲成為當今企業級雲計算應用的主要模式有很大關係——HCI對於企業級用戶的價值,早已經不再僅僅是“通過在數據中心運行虛擬化軟件(Hypervisor)將計算和存儲整合到同一個系統平臺”這麼簡單。其更大的價值,是利用HCI的靈活性和延展性,將企業本地數據中心與公有云實現統一平臺管理,從而為企業滿足混合雲應用和越來越複雜的業務需求,提供最根本的基礎架構支持。

“我們的客戶,他們都在尋求一些策略實踐對混合雲的部署:把本地的部署和公有云上的部署橋接起來。”Lee Caswell,VMware超融合基礎架構業務部產品營銷副總裁,日前在北京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隨著容器化帶來的雲原生應用趨勢越來越明顯,容器化應用開發的速度和靈活度,對於存儲的管理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時由於容器很多時候部署在公有云環境中,複雜程度也進一步提高。“目前也只有VMware能夠跨越混合雲,對於容器化的應用和傳統虛擬機運行的應用提供一個統一的運行模式,同時還可以橋接傳統存儲和新的vSAN存儲。”

Lee Caswell強調,VMware預計在未來五年,將會有5億個新應用通過雲原生工具進行開發。這些應用加起來的數量,超過了過去40年構建應用的總數。“有很多客戶問我們,在一個容器化的應用開發的環境當中,VMware還有沒有容身之處?雖然事實上,80%的容器今天都是跑在虛機裡面的。”

雖然如此,但是由於雲原生應用興起,企業級用戶不得不瞭解:在哪些環境之下能夠更好去運行這些應用?“因此他們希望有一個統一的、共同的運營模式,能夠跨越混合雲,囊括到傳統應用和新工具開發的雲原生應用當中。”Lee Caswell說。

熟悉VMware的人都知道,在軟件定義數據中心(SDDC)戰略的框架下,VMware超融合架構的構成主要是存儲虛擬化軟件vSAN、計算虛擬化軟件vSphere,以及在此基礎上拓展到全棧的網絡虛擬化軟件NSX,以及相關管理軟件和平臺SDDC Manager、VMware Cloud Foundation……覆蓋計算、管理、網絡和存儲等多方面軟件定義和管理能力。

而對於容器化趨勢的響應,是在今年早些時候,在VMworld 2019大會上,Pat Gelsinger宣佈推出全新產品和服務組合VMware Tanzu,包括:Project Pacific太平洋計劃和VMware Tanzu Mission Control。

“這對我們很重要,就像當年雲計算、JAVA能夠帶來的震撼性一樣的,是一個很大的機會:能夠讓VMware在多元管理領域,擁有一個更具遠景的戰略。”當時的Pat Gelsinger對Tanzu重要性的表述不遺餘力:“VMware Tanzu、Project Pacific和Tanzu Mission Control,能夠給用戶提供一個完整的環境,幫助用戶將開發和運營結合在一起,這就是我們對其定位的獨特之處。”

Lee Caswell認為,就如同當年VMware開始向公有云拓展,是為了利用本地系統管理公有云的運營模式一樣,VMware Tanzu的價值,就是將VMware的HCI基礎架構,向雲原生做更近一步的延伸,從而讓容器開發管理也可以與傳統虛擬機開發管理保持一致性。

“在開發者這塊和基礎架構的構建者和運維者之間總是有這麼一個鴻溝,當存儲是分離存儲的時候,這個鴻溝就會更大,就是存儲的配置、管理與企業應用開發兩者之間存在巨大距離。現在,我們找到了一個辦法,使得容器化應用的開發速度能夠跟vSAN所提供的基礎設施的敏捷度相匹配。”Lee Caswell如是說。

事實上,Tanzu可以被理解成是一個新的、既支持vSAN又支持VCF和傳統存儲的工具層,因此是一個跨HCI系統和傳統存儲系統的共同、統一的管理層工具,從而以超融合架構的方式為用戶提供一種跨雲的、標準化的管理。

“Project Pacific實際上是提供了一個與vSAN所提供的基礎設施相似的架構,因此可以在Hypervisor層面進行集成,並且提供對於容器的細粒度控制、管理和部署,這與對虛機的控制、管理和預配置是一樣的。”Lee Caswell說:“因此Tanzu就是跨越超融合架構和傳統存儲的一個統一管理層,能夠做到:使本地或者公有云上容器開發的應用擁有一致管理,因此可以在混合雲的環境之下,使得容器和虛擬機肩並肩地跑在一起,擁有高度一致性的運營模式,同時使成本最小化。”

寫在最後

企業越來越明確的現實業務需求,與越來越複雜的基礎架構、來源越來越廣的數據源、越來越多的解決方案和新興技術,都使得整個IT行業顯得頗為“擁擠”。

而從技術角度看,隨著IT新興技術被廣泛、深入地應用,來自用戶端的需求正在不斷推動技術本身的進步。因此無論是混合雲、容器、雲原生,還是HCI,實際上正在表現出從技術到應用、從IT到業務場景的高速轉換當中。在這一過程中,系統提供商如何高效、敏感地應對市場和用戶的需求,成為新興技術能否可持續發展,並真正改善企業用戶業務邏輯的關鍵——因為能夠滿足企業現實業務需求的IT技術、應用和邏輯,從來都不是唯一的。

從虛擬化到跨雲解決方案,從軟件定義數據中心到超融合解決方案,VMware實際在架構上覆蓋了從數據中心、公有云,一直到雲原生等各個領域和範疇。“VMware其實在儘可能地為給客戶開放一些自由度,尤其是對客戶最重要的那些方面:比如說vSAN,我們的理想部署方式當然是客戶用全堆棧的vSAN,加上VCF,但他們也可以把VCF部署在其他存儲上。”Lee Caswell在回答筆者提問時強調,對於企業用戶最在意的一些自由度,包括對於不同的雲的選擇,以及對於不同的服務器、不同應用的選擇,VMware都會通過vSphere,從VCF等角度提供最大的靈活度。

“超融合架構起源於數據中心之外,但現在已經逐漸進入到企業,它需要具備非常強的彈性。VMware能夠提供這種彈性以及基礎架構的可靠性。”Lee Caswell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