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你如何評價美聯儲的最近三次降息以及第四輪量化寬鬆(QE),是否有效?

淡淡禪風


首先糾正一個說法,2019年美聯儲只採取了三次降息,並沒有進行第4輪量化寬鬆。美聯儲確實擴張了資產負債表,並且增加了對短期國債的購買,但是擴張資產負債表本身並不等同於量化寬鬆,量化寬鬆最基本的定義是針對長期國債進行超量的購買,而短期內擴張資產負債表卻是有目的的,對美元流動性短缺進行補充,而且購買的主要是短期國債,因此不算是量化寬鬆。

美聯儲在2019年進行了三次降息,並且重新開啟了資產負債表的擴張,購買了大量美國短期國債,對經濟進行了支撐。事實上這樣的寬鬆操作對美國經濟確實起到了一定的支撐作用,但是效果卻相對有限,不能說完全達到了預期。

一、提振股市,避免衰退提前出現。

美國股市是美國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承擔了經濟增長中財富分配的職能,所以如果股市出現比較明顯的動盪和下跌的時候經濟往往會因此受到重創。

事實上美聯儲在2019年的三次降息,更多是為了維持美國股市的平穩。因為即便是2019年下半年,美國經濟出現了明顯的下行趨勢,但是這樣的趨勢還不足以讓美聯儲啟動降息進程,然而同時美國股市出現的動盪則威脅到了美國經濟的平穩運行,這才是美聯儲開啟降息的最直接原因。

2017年美國採取了稅改計劃,以刺激經濟增長,這為美國企業大量帶來了海外迴流資金,然而這些資金更多被用在了美國企業回購自己的股票上面,因此拉動了美國股市的上漲開始。到了2019年上半年回購對於美股市值的貢獻已經超過了50%,可以說美國股市已經建立在泡沫之上了。圖為美國股市上半年回購,對於eps貢獻超過了50%。



2018年底美聯儲進行了一次加息,這次加息之後維繫美國企業借貸進行回購的低利率環境結束了,因此導致了美股上漲的乏力以及五六月份美股市場的動盪,這讓美聯儲緊急開啟了降息。可以說美聯儲的降息正是被美股的風險所啟動的。

那麼從這個角度來說美聯儲做的如何呢?可以說美聯儲降息效果顯著。

我們可以回顧一下美股的走勢,美聯儲的三次降息之後美股連攀歷史新高,創造了一波強勢的上漲,全年的上漲幅度達到了資產市場中的冠軍地位。但是問題也就在這裡,全年每股上漲動力100%來自於估值擴張,盈利對於市值的上漲貢獻為負值,這就是說上漲的動力幾乎全部來自於美聯儲的寬鬆政策和金融的炒作。圖為美國股市上漲動力全部來自於估值擴張。


那麼,我們可以下結論,從穩定股市的角度來說,美聯儲的三次降息效果明顯。

二、擴張資產負債表,緩解美元流動性危機。

9月下旬美國隔夜回購利率出現了異常波動,這是美元流動性危機的開始。為了緩解流動性緊張的情況,美聯儲重新開啟了資產負債表的擴張,對美元的錢荒問題進行補充。如圖。

不過對短債重新的購買,好像並不能直接緩解美元流動性短缺的問題,因為在10月份,隔夜回購利率再次出現了異常波動,這也加大了市場對於年底出現錢荒的擔憂。圖為異常波動的持續。



好在美聯儲還有接下來的措施,通過增加回購上限,美聯儲陸續為12月底和1月初的單日回購市場提供了超過5000億美元的流動性。於是隔夜回購利率並沒有再次出現一場波動的現象,美元流動性短缺的危機可以說被緩解了。

那麼是不是降息和擴張資產負債表在這個方面得到了滿分呢?也不是。

首先,美聯儲既然採取了回購對市場的流動性進行了補充,就說明正常的操作沒有滿足,市場需要擴張資產負債表本身沒有消化掉,市場上更多的債券也沒有對現金進行補充,因此才有市場,對於12月份錢荒問題的擔憂,以及12月上半月回購市場的供不應求的現象。圖為12月份回購市場供不應求。



其次,即便是目前錢荒的問題暫時緩解了,但是從回購市場的情況來看,問題的根源並沒有被解決。現在超額準備金已經回升了17%,並且在持續回升當中,似乎問題不會在短期內出現,不過並不能這樣樂觀。

最後,回購帶來了其他的副作用,市場發現利用美聯儲的回購可以以低成本換取大量的現金,轉而投資股市,也因此為美股市場帶來了更多的泡沫,等到回購停止的時候,這樣的泡沫會導致怎樣的衝擊就是另一個問題了。

因此,在美元流動性市場上的得分,美聯儲的降息也只能拿到60分的及格分而已。

三、美聯儲降息,只能算是部分有效。

第一、通脹未被推高。

美聯儲最初採取降息的目標是為了支撐經濟,也是為了達到推升資產價格和通脹的目標。從資產價格的角度,美聯儲的降息可謂是效果顯著,股市連續的升高就證明了這一點,但是推升通脹卻沒有什麼太多的效果。

降息外加資產負債表的擴張,為美國市場注入了大量的美元流動性,讓美元的貨幣供應量立刻上升。然而在此同時,美國的核心cpi卻依然保持了低位運行,這代表著貨幣供應量沒有帶來物價的上升。
很多人認為通脹低是一件好事情,但是在整體經濟當中低通脹容易引起投資意願降低帶來經濟增長速度的放緩,這在美國市場也是被重視的事情,而連續的降息沒能刺激通脹,這就說明降息沒有達到既定目標。

第二,沒有改變美國經濟下行的趨勢。

無論是從GDP增速,製造業PMI的下滑以及就業市場的變化來看,美聯儲三次降息之後對於美國經濟的支撐並不充足。12月份美國製造業PMI得到了2009年以來的最低數值,並且非農就業新增崗位人數也創造了14.5萬人的低位。這兩個重量級的數字都代表美聯儲的降息,可能並沒有達到應有的效果。圖為製造業pmi的明顯下滑。

第三,推高了股市泡沫。

無論是降息還是資產負債表的擴張,都對美國的股市進行了主推,然而這也並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目前美國股市中泡沫已經非常充足,再加上持續到今年6月份的回購,美國股市的泡沫只會被持續的推斷,當美國經濟真正迎來拐點的時候,這些泡沫可能對美國經濟產生更劇烈的衝擊。圖為美國上市公司中不掙錢的比例已經超過了互聯網泡沫時期。



綜上,雖然美聯儲這一次降息和擴張資產負債表都反映即時,但是對於經濟的支撐作用卻不明顯,只能算是取得了部分的效果。在降息以後,美國的經濟下行趨勢仍然持續,並且還助長了國內的資產泡沫,新的降息在2020年仍然會發生。


諮詢師天生


2019年10月31日凌晨2點,美聯儲宣佈再度降息25個基點至1.5-1.75%。


一、本次降息是美聯儲在7月和9月之後第三次降息,符合市場預期。去年以來經濟一直很有韌性,美國商務部公佈了2019年3季度經濟數據,三季度GDP增速為1.9%,高於市場預期的1.6%,但增速下滑。而一二季度的增速分別為3.1%、2%,這表明美國經濟增長在外部貿易局勢變化和內部減稅效應弱化的共同作用下開始趨緩,美聯儲預計經濟以溫和的速度擴張,但沒有通脹大幅上升的風險;美聯儲目前沒有考慮加息,但未來如果通脹大幅走高,可能會選擇加息。

二、9月份以來的信息顯示,美國經濟活動保持溫和擴張,家庭支出增長強勁,個人消費支出在第三季度中的年化增長率為2.9%,政府支出的年化增長率為2%,但企業固定資產投資和出口仍然走弱。美國整體通脹率和剔除食品和能源價格後的核心通脹率仍低於2%的目標。另外美國國家債務總額達到創紀錄的22.94萬億美元。從2018年10月到今年10月份,美國總債務增加了1.2萬億美元。這個債務總額已經是美國GDP的110%。未來,美國政府債務還會持續以每年1萬億美元的速度繼續膨脹。鑑於全球形勢對美國經濟前景的影響和溫和的通脹壓力,美聯儲決定降息。

三、除了採取降息措施,美聯儲近期也加大了“擴表”行動。短短几個月內,美聯儲便從“縮表”轉為“擴表”,表明此前“縮表”“走得太遠”,給經濟帶來一定負面影響。美聯儲仍在努力釐清何種水平的流動性適合金融市場,但美聯儲一再強調,上述行動不是重啟量化寬鬆政策,不代表美聯儲貨幣政策立場改變,而是為了確保貨幣政策效果而實施的技術性措施。

四、在三次降息之後,美聯儲2019年12月份的議息會議維持關鍵利率不變,暫停了降息進程。但美聯儲對於未來三年的通脹預期均出現了下調,這表明美聯儲仍然認為現在有降息空間。只要2%的通脹水平的目標沒有達到,美聯儲仍然傾向於降息,未來利率下調的通道仍然保持著開啟,因此美聯儲未來政策傾向性已經更偏向於寬鬆。


五、雖然2019年12月份的議息會議沒有降息,但出臺了其他寬鬆的手段。首先,美聯儲重新確認了繼續購買短期國債。其次,在議息會議之前,美聯儲放出消息稱正在考慮未長期國債利率設定上限,因此美聯儲可能在近期重新開啟長期國債的購買。所以即使美聯儲沒有降息,採取的寬鬆政策也絲毫沒有縮水。


六、美國等主要發達經濟體央行近期採取降息等寬鬆貨幣政策,會給亞洲經濟體帶來積極溢出效應。美聯儲降息可能驅動國際資本繼續流向亞太地區;全球金融市場高度關聯,主要發達經濟體央行進一步放鬆貨幣政策為亞洲經濟體央行放鬆貨幣政策、支持本國經濟增長提供了政策空間。


紅牛財經一號


美聯儲最近的三次降息分別是2019年7月,9月和10月,目前聯邦基金利率區間是1.5%——1.75%。作為量化寬鬆的一部分,購債方面,從2019年10月15日起至2020年二季度,購債規模為每月600億美元短期國債,以此來維持準備金供給維持在或高於2019年9月之前的充裕水平。2月份美國財政部還將發行20年期長期國債,預計美聯儲依舊是購債大頭。


我們如果從美國政治層面來解讀,美聯儲的操作就比較好理解。為什麼這麼說呢?川普大統領上任以來廢除了奧巴馬時期的金融監管條例,金融投機大幅增加,美股屢創新高,而川普將美股的繁榮當作自己的政績,多次公開為自己拉人氣。


今年又恰好是美國大選年,現在的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川普大統領僅微微低於前副總統拜登。只要今年經濟不至於大幅度的陷入衰退,川普有很大的幾率能夠連任成功。(儘管目前還深陷彈劾案風波,不過共和黨佔據多數席位的參議院有足夠票數保住他不至於被罷免。)


要確保經濟活躍,至少短期好看,利率要低,流動性充足,於是美國總統多次施壓美聯儲戲碼一再上演,以至於在去年8月,耶倫以及其他三位美聯儲前主席聯合撰文,呼籲維護美聯儲的獨立性。


因此,美聯儲現階段政策很大程度上受美國國內政治的制約,雖然一再說明美聯儲具有獨立性,但現階段貨幣政策獨立性確實受到巨大挑戰。


政金看世界


2019年,美聯儲加息後三次降息,主要出於全球經濟下行和貿易戰的影響,對宏觀經濟進行調節所採取的預見性措施。

通過三次降息,加速了美元流動,拉動了股市,降低了融資成本,達成了川普政府的意願。

從2012年12月12日美聯儲宣佈實行第四輪量化貨幣寬鬆政策後,美聯儲每月資產採購額600~850億美元。2019年10月11日,美聯儲為確保銀行準備金重組,宣佈“擴表"和“輸血",從10月15日起每月購買600億美元短期美債擴表,將持續到2020年第二季度。同時,把每次750億美元的隔夜回購操作和每次350億美元,一週兩次的定期回購延長至2020年1月。這就意味著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在4個月裡暴增過4000億美元。

應該說,美聯儲的這次操作主要解決了美元流動性的問題。


為未來準備


美聯儲降息來看我個人來看認為來看如下

第一中美雙方的貿易戰以來讓美聯儲很累吧…… 美國總統的做法讓美聯儲之前加息貨幣收緊 ,資產負債總額的縮減開支計劃落空……

第二美國總統加徵關稅讓人民群眾買了單而這次美聯儲必須降息量化寬鬆來維持美國民群眾購買力來維持經濟增長。

第三美聯儲決議決定美國經濟增長速度持續和消費能力提高 ,就業的增長, 必須來降息量化寬鬆政策保持穩定發展,

第四 美聯儲做法讓美國的本土企業迴歸來增加美國就業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