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 董鄂妃临终前恳求薄葬,顺治却给了她大清200多年最高的后妃葬仪

顺治帝和董鄂妃的故事,一直被后人当作一场凄美的皇室爱情佳话。董鄂妃的骤然陨落,将所有的矛盾激化到了顶点。董鄂妃重病之后,顺治帝屡屡颠覆典制,以表达对董鄂妃的爱意,殊不知这样的宠爱,给了董鄂妃偌大的精神压力,也间接加速了她的死亡。

董鄂妃临终前恳求薄葬,顺治却给了她大清200多年最高的后妃葬仪

顺治皇帝是满清入关之后的第一位皇帝,他即位之时仅仅六岁,年幼的他亲眼目睹自己的手足和长辈为了这个皇位剑拔弩张。母亲孝庄太后忍辱负重,为了让他早日掌握实权,她对儿子管教十分严厉。顺治帝是一位优秀而勤勉的帝王,但十几岁叛逆期受到叔叔多尔衮的钳制,内心压抑苦闷,性格消极阴暗,甚至一度自我放弃。

顺治帝14岁那年,孝庄太后为他选择了自己的亲侄女蒙古科尔沁部卓礼克图亲王的女儿为皇后,这便是顺治帝的孝惠皇后。孝惠皇后是大家闺秀,娇生惯养,自然有些小脾气,顺治帝本希望她能体谅他一些,而两人见面大多争吵挖苦,这让顺治帝对她极为不满。后来,17岁的顺治帝就遇到了董鄂妃。

董鄂妃到底来自于何处,官修史书对其避而不谈,只有在《汤若望传》之中能够寻找到一丝线索——顺治帝对一位满籍军人的夫人燃起了火热的爱恋,这位军人因为夫人的不贞和夫人起了冲突。听闻此事之后,顺治帝气得将这个军人打了一巴掌。这位军人因此愤懑而亡,也有人说他是自杀而亡的。这位夫人后来就被顺治帝接进宫中,成为了顺治帝的贵妃。

董鄂妃临终前恳求薄葬,顺治却给了她大清200多年最高的后妃葬仪

有人说,这位满籍的军人是顺治帝的弟弟襄亲王博穆博果尔。根据《清世祖实录》记载,博穆博果尔16岁就薨逝了。他死后一个多月,内大臣鄂硕之女董鄂氏被立为贤妃。一个月之后,董鄂妃直接晋升为皇贵妃,顺治帝还越制"大赦天下",在清朝近300年历史之中,从没有过立皇后或者妃嫔大大赦天下的,董鄂妃完全成了不是皇后的皇后。那么,顺治帝真的抢了弟弟的媳妇儿吗?

其实,如果查阅《爱新觉罗宗谱》就不难看出,博穆博果尔的嫡福晋是孝庄皇太后的亲侄女博尔济吉特氏,他一生没有娶侧福晋,所以和董鄂妃也没有什么关系。而且博穆博果尔尚且年幼,并没有上过战场,也非军人。汤若望是顺治的近臣,经常和皇家人接触,定然不会将一个小亲王误说成一个"军人"。所以董鄂妃也不是顺治帝的弟媳,只是这位满籍的军人因为皇族的刻意隐瞒,现在已经很难查出到底是谁了。

顺治十一年,孝庄皇后突然废止了一条旧例——不允许朝廷命妇入侍后妃。《清史稿》之中记载着:"国初故事,后妃,王、贝勒福晋 ,贝子、公夫人,皆令命妇更番入侍。 至太后孝庄始命罢之。"有学者认为,孝庄太后之所以废止这条旧例,就是要阻断顺治帝和命妇"董鄂氏"的恋情,但顺治帝已经和董鄂氏私定终身,孝庄太后发现得太晚了。

早在博穆博果尔去世之前,董鄂氏已经进宫并且宠冠后宫,只是暂时没有妃位罢了。贤妃尚未册封,董鄂氏的父亲鄂硕封官加爵。后来,乾清宫、交泰殿相继建成,在祭祀官员的名单之中,鄂硕已经排在了大臣索尼之前。

董鄂妃临终前恳求薄葬,顺治却给了她大清200多年最高的后妃葬仪

娶了董鄂妃的顺治帝算是十几年来唯一一次遂了自己的心愿,为了表达自己的爱意,他几乎不顾任何人的想法,将所有自己觉得好的给董鄂妃。董鄂妃做了贤妃没多久就成了皇贵妃,地位仅仅次于皇后。然而董鄂妃真的幸福吗?

董鄂妃少女时期随着父亲南征,在江南一带停留数年,因此,董鄂妃深受汉文化影响和熏陶。因为其知书达理,富有才情,也曾被一度被误传为董小宛。董鄂妃的这种灵秀,在满洲世家子女之中寥寥无几,因此被顺治倍加呵护。董鄂妃好读史书,也通儒学,知忠义廉耻。所以当她间接害死了自己第一任丈夫,又被顺治帝如此招摇地捧到后宫的顶端,她十分惶恐,日日不得安心。所以即便顺治帝爱得坦坦荡荡,她依旧觉得有愧,也在竭力去证实自己可以成为一个好妻子。

顺治帝翻看奏章,有时马虎潦草,董鄂妃会提醒他不能忽视;而当顺治帝要她一起看奏章时,她忙跪拜拒绝,说"后宫不得干政";皇后甚至妃子病了,董鄂妃一定去探望侍奉;皇太后病了,她日日夜夜在旁照看,不顾自己刚刚生孩子没多久;宫女太监们犯错了,她不忍心责罚,还会在顺治面前为他们求情……董鄂妃一直活得小心翼翼,史书之中的字字句句都可以看到她的用心,她希望融入这个家庭之中,只是后宫嫔妃们,早就将她视为眼中钉。

很多电视剧将孝庄太后和董鄂妃放在敌对的位置上,甚至有野史传闻,董鄂妃是孝庄太后设计害死的。以孝庄太后的为人,她的胸襟,绝对不可能以下作手段对待儿子深爱的女人。虽然从顺治帝的种种行为上来看,董鄂妃已经让他失去了一个君王应有的沉稳从容,孝庄对顺治多年呕心沥血的的培育化为乌有,但孝庄从未对董鄂妃有半句抱怨。董鄂妃薨逝后多年,她的弟弟费扬古还成了平定三藩之乱与征讨噶尔丹的大将军,被封为一等公。

董鄂妃临终前恳求薄葬,顺治却给了她大清200多年最高的后妃葬仪

顺治十四年,董鄂妃生下皇四子,顺治帝称他为"朕的第一子",并且毫不掩饰想要封第四子为太子的意愿。孝惠皇后大概已经对这段婚姻绝望了,无意再和董鄂妃争抢。后来孝庄太后病重两个多月,董鄂妃日夜照顾,她却不来探望,更没有派人来问一句。顺治气怒之下想要以"不孝"的罪名废后,在孝庄太后的一再干预、董鄂妃苦苦哀求之下,孝惠皇后才保住了自己的后位,只是孝庄太后已经对她极其失望,接下来三年都不曾和孝惠皇后见面。

顺治帝大概以为,只要董鄂妃有了孩子,孩子成为储君,他最爱的这个人就一辈子享受荣华,与他携手一生。但很可惜,皇四子出生104天之后就夭折了,董鄂妃悲恸成疾,两年后也突然病逝。

宠冠后宫的红颜知己香消玉殒,给痴情天子留下了无尽的悲思,顺治帝写下了四千字的文章悼念董鄂妃,她不答应董鄂妃薄葬的遗愿,而是以大清后妃最隆重的葬仪下葬了董鄂妃——他要求给董鄂妃十二字的谥号,下令太监宫女殉葬,要求朝廷二、三品大臣为董鄂妃抬棺,四品以上的官员和皇室子弟都要去给董鄂妃哀悼,只要哭得伤心就有赏……

董鄂妃临终前恳求薄葬,顺治却给了她大清200多年最高的后妃葬仪

做了无数荒唐的事情,董鄂妃终于入土为安,而顺治帝的心似乎也死了,他三番五次要出家,让玉林琇的弟子给他剃度,玉林琇扬言只要顺治出家就将弟子烧死,顺治才打消了出家的想法。顺治十七年,他根据董鄂妃的遗言,减等发落囚犯;顺治十八年,他因染天花驾崩,年仅24岁。康熙二年,顺治帝和董鄂妃合葬。

顺治帝死后,董鄂妃的族妹贞妃自尽殉葬,她是顺治帝后妃之中唯一从殉的人。史学家们猜测,因为董鄂妃薨逝葬礼逾度,顺治帝为其出家,又郁郁而亡。为了平息皇家对董鄂氏的怨恨,她自愿殉葬,以保住娘家。她也是清朝最后一位殉葬的妃嫔。

董鄂妃临终前恳求薄葬,顺治却给了她大清200多年最高的后妃葬仪

董鄂妃和顺治帝的悲剧是皇家的悲剧,如果顺治帝不是一朝天子,董鄂妃能够在出嫁前认识顺治帝,也许他们能够安然携手一生。董鄂妃香消玉殒,唯有她曾住过小院之中,还有一棵梨树,在每年的春季,这棵梨树开满如雪的梨花,好似这对佳人的纯洁坚贞的爱情。也许从前,顺治帝和董鄂妃也曾在这棵梨树下静看云卷云舒。"捻字为花,落字为香;折一枝花,寄一抹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