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1 陝西訪古尋蹤:探尋“唐陵石刻藝術”

唐王朝,無疑是中國歷史上一個耀眼的王朝,是每一箇中國人提起都為之自豪的一個朝代。經過了一千多年的歷史時光,如今的我們,在哪裡還能看到唐帝國的風貌呢?無疑只有那些留下的唐代帝陵,尤其是陵前的石刻,才能告訴我們一個真正的大唐。

於是,我便和幾個朋友相約,一起踏上了探尋“唐陵石刻藝術”的旅程。

第一站:乾陵

陝西訪古尋蹤:探尋“唐陵石刻藝術”

我們按照由西向東的順序,第一站來到的是最西端的乾陵,它位於陝西咸陽市乾縣城北6千米的梁山上。從省會西安出發,一個半小時便可以抵達。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與女皇武則天的合葬墓,也是唯一一座埋了兩位帝王的陵墓。陵前的無字碑,歷經千年,依然屹立,帶給後人無數猜想。

乾陵建成於唐光宅元年(684年),神龍二年(706年)加蓋,採用“因山為陵”的建造方式。從高空俯瞰,梁山共有三峰,北峰最高,南面兩峰較低,東西對峙,中間為司馬道,故而這兩峰取名叫 “乳峰”。當地人把梁山又叫“奶頭山”。

陝西訪古尋蹤:探尋“唐陵石刻藝術”

乾陵目前並沒有開挖,所以我們參觀的主要是它陵前的石刻與陪葬墓。

從大門進入,便踏上一段石階路,共計537級臺階。走完臺階,即是一條平寬的道路,這條道路便是“司馬道”,也就“神道”。

陝西訪古尋蹤:探尋“唐陵石刻藝術”

在神道入口處,可以看到兩座用青磚壘起來的高大的建築,它們是當年闕樓的遺蹟,是陵園裡不可缺少的禮制性內容。

闕,是中國古代一種重要的建築類型,在高等級的都城、陵墓、宮殿外都有設置,它有四種作用:一是觀望、守衛;二是區別等級尊卑;三是張貼政令;四是思過反省。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是文物部門用青磚按照原來的形狀保護修建的。

神道兩旁現有華表1對,翼馬、鴕鳥各1對,石馬5對,翁仲10對,石碑2道。

陝西訪古尋蹤:探尋“唐陵石刻藝術”

我們首先看到的是華表,它挺拔高大,位居所有百雕之首。它高8米,由一塊完整的巨石雕鑿而成,渾然一體,它是帝王陵墓或宮殿前的標誌,也是皇權的象徵。其造型昭示著生命長存的理念,和古代先民對人類生殖行為的崇拜。

陝西訪古尋蹤:探尋“唐陵石刻藝術”

接著是一對昂首挺胸、渾圓壯觀的石刻翼馬,馬身兩翼雕以捲雲紋,似有騰飛之勢。翼馬又叫天馬也稱為飛馬,是人們想象當中長有翅膀會飛的馬的造型。它們頭部高高揚起,眼睛炯炯有神,頸部非常粗灶,胸部已誇張成圓形。並採用抽象誇張的手法,在馬身上粗線勾勒出雲朵形的翅膀,一遇號令,它們會勢如流星閃電,馳騁在這山樑之顛。翼馬的造型來自西方,這正是唐代中國對外開放的完全象徵,高大的翼馬造型表現出唐人神奇浪漫的想象。

陝西訪古尋蹤:探尋“唐陵石刻藝術”

翼馬之北是一對優美的高浮雕鴕鳥,是唐王朝同西域人民文化交流與友好往來的象徵。它採用了傳統的浮雕技法,只淡淡幾刀,便將鴕鳥的形象勾勒得活靈活現。雖經千餘年的風雨剝蝕,百雕上現已斑痕點點,但它不僅沒有損害鴕鳥的形象,反而使它顯得更加古樸粗擴,憨拙可愛。

據說,乾陵之所以設立鴕鳥,是因為在唐朝人的心目中,它是一種來自遙遠異域,帶有兒分神秘怪異色彩的神鳥。唐高宗生前就特別喜愛鴕鳥,所以在高宗去世後,武則天特意在乾陵安置鴕鳥。

繼續向前,可以看到五對石馬與牽馬石人像,它是帝王死後繼續擁有千軍萬馬的象徵。

陝西訪古尋蹤:探尋“唐陵石刻藝術”

再向前走,我們可以看到十對翁仲。它們雙手握劍,身材高大魁梧,是守衛陵墓的衛士。它們頭戴冠,身高約4.1米,胸寬1米,側厚0.55米。

翁仲之名來源於一位名叫阮翁仲的古人。他是秦代南海人,當時是秦始皇身邊的一員大將,身長氣勇,武藝高強,秦始皇統一六國時,讓他鎮守邊關,威振匈奴。阮翁仲去世後,秦始皇大為悲傷,為了紀念他,就按照他的原形雕刻銅像立於當時的宮城司馬門外,後世帝王便仿效秦始皇的做法,在陵墓前也雕刻翁仲像用於守陵。

翁仲又叫直閣將軍或中郎將,名稱始於唐,是侍衛皇帝的將官,體現出崇文尚武,恩威並重的封建專制精神。一千多年來,他們夜以繼日、風雨無阻,默默注視著乾陵,忠實地履行著自己神聖的職責。

陝西訪古尋蹤:探尋“唐陵石刻藝術”

除此之外,在神道的東西兩側,還分佈著兩組石人群像,東側29尊,西側32尊。石人一般高1.6米,寬0.65米,頭部已失。從服裝和現存的背刻銜名可以看出,他們不是漢族官員。有專家認為,這些石人是當時唐王朝屬下的少數民族官員和鄰國王子、使節,唐高宗入葬時前往參加葬禮,武則天為炫揚大唐威勢,將他們雕像立於陵前。人們習慣上將它們稱為“六十一蕃臣像”。

至於它們為什麼都沒有腦袋,後世有許多猜測。一些人認為,是當時唐王朝故意削去的,還有人認為是農民起義軍損毀的,最新研究認為,它們可能毀於明朝的關中大地震,說法不一。

陝西訪古尋蹤:探尋“唐陵石刻藝術”

繼續向前,在司馬道的東側,便聳立著聞名於世的無字碑。它通身取材於一塊完整的巨石,高7.53米,寬2.1米,厚1.49米,總重量98.8噸,給人以凝重厚實,渾然一體的美感。

碑額未題碑名,碑額陽面正中一條螭龍,左右側各四條,共有九條螭龍,故亦稱“九龍碑”。碑的兩側有升龍圖,各有一條線刻而成騰空飛舞的巨龍,栩栩如生。碑座陽面還有線刻的獅馬圖(或稱獅馬相鬥圖),長2.14米,寬0.66米。其馬屈蹄俯首,雄獅則昂首怒目。碑上還有許多花草紋飾,線條精細流暢。

陝西訪古尋蹤:探尋“唐陵石刻藝術”

與無字碑相對的,在司馬道的西側,是武則天親撰、其子唐中宗李顯書丹,為唐高宗歌功頌德的一通功德碑,被稱為“述聖紀碑”。碑上原刻有密密麻麻的文字6000餘個,由於風雨侵蝕及人為破壞,現僅剩1000餘宇。據說碑文刻好後,每個文字還填以金屑,不但使文氣的碑身金碧輝煌,也使整個陵園顯得更加宏偉、壯麗。

全碑由頂、身、座七部分構成,碑首象徵太陽,碑座象徵月亮,中間五節象徵金、木、水、火、土五行。古人認為,萬事萬物都是由“日、月、金、木、水、火、土”這七個部分所組成,所以,述聖紀碑又有“七節碑”之稱。七節取“七曜”之意,故立七節碑也就是寓意高宗皇帝的文治武功如日、月、星、辰一樣普照天下,光照千秋。

乾陵石刻是唐代前期石刻藝術的一個代表。

陝西訪古尋蹤:探尋“唐陵石刻藝術”

走完司馬道,欣賞完唐陵的石刻,我們幾人一起登上了陵山。雖然在山下看起來不高,但登頂還是費了很大勁。山頂的景色很好,吹著涼風,欣賞著山下的景色,整個人也變得心曠神怡。

陝西訪古尋蹤:探尋“唐陵石刻藝術”

在山下待了一會,我們便下了山,然後參觀了乾陵陪葬墓。乾陵共計有陪葬墓17座,目前開放的有三座,分別是章懷太子墓、永泰公主墓、懿德太子墓。在永泰公主墓上建有乾陵博物館,除了可以參觀地宮外,還可以看到許多精美的壁畫和出土文物。

從乾陵出來,已經到了中午時分,我們便開車返回乾縣縣城,吃了碗乾縣的豆腐腦,配上鍋盔辣子夾饃,真是十分美味!

第二站:昭陵

陝西訪古尋蹤:探尋“唐陵石刻藝術”

稍事休息,我們又開車來到了禮泉縣。禮泉有兩座唐陵,一座是唐太宗的昭陵,一座是唐肅宗建陵。

我們首先來到的是昭陵博物館。它位於禮泉縣煙霞鎮西側,距離禮泉縣17公里,是一所展示初唐文化及歷史的專題性博物館。

陝西訪古尋蹤:探尋“唐陵石刻藝術”

博物館是依託昭陵陪葬墓李勣墓而建,收藏有大量出土文物。在第一陳列展室裡,共展出墓碑20通,包括歐陽詢所書的溫彥博碑,褚遂良所書的房玄齡碑,王知敬所書的李靖碑和尉遲敬德碑,趙模所書的高士廉碑,殷仲容所書的馬周碑,高正君所書的杜君綽碑等。初唐盛行楷書,最著名的書法家歐陽詢、褚遂良、虞世南和薛稷號稱“初唐四大家”,在這裡都可以看到他們的典範佳作。

陝西訪古尋蹤:探尋“唐陵石刻藝術”

第二陳列室裡,陳列的是近40多年來發現或重新出土的碑石和墓誌銘。王行滿所書的周護碑,古樸遒勁;李玄植所書的李孟常碑,工整挺拔;還有一些無名氏所書的碑石,如吳廣碑,謹嚴敦厚;豆盧欽望碑,灑脫流暢。婉秀綽約的姜超碑原先只有半截,1974年昭陵博物館發掘出碑的另半截,使之合為全壁,一時傳為佳話。唐儉碑、唐嘉會碑則代表了盛唐書法的風格,從這些碑石上可以看出唐代書法從瘦硬向厚發展的過程。

昭陵出土的墓誌都是一流的精品。志石巨大,雕鏤華麗,書法精美,字跡清晰其中,其中最值得欣賞的是尉遲敬德墓誌。它石色晶瑩,雕刻細膩,120釐米見方,是目前所見過的最大型的墓誌。墓誌蓋上題刻的是“飛白書”,這種書法,筆畫中絲絲露白,像用枯筆寫成的一樣,雄勁剛健,是至今發現的唐墓地中絕無僅有的一件。

陝西訪古尋蹤:探尋“唐陵石刻藝術”

昭陵陪葬墓出土文物中數量最多的是陶俑。這是一批最早的唐俑,人物形象逼真,造型姿態多樣,色彩明快鮮豔。這種彩繪釉陶俑的製作工藝也很獨特。它以瓷土作胎,焙燒成型後,施以鉛釉,然後再燒製而成。它們絕大多數要經過敷彩和描繪,所以叫彩繪釉陶俑。有的並貼有金箔,叫彩繪貼金釉陶俑。

這種陶俑繼承和發展了漢魏以來彩繪陶器的製作工藝,並改進為加彩以後再用火燒,使彩繪不易脫落,所以成為唐三彩的前身。這種彩繪釉陶俑只流行於初唐,在其他地方很少見,因而更值得珍視。

陝西訪古尋蹤:探尋“唐陵石刻藝術”

昭陵博物館內還收藏有一頂“三梁進德冠”,是中國目前發現的最古老的一頂進德冠。

陝西訪古尋蹤:探尋“唐陵石刻藝術”

逛完昭陵博物館,我們開車來到昭陵陵山。昭陵是唐代第二任皇帝唐太宗李世民與長孫皇后的合葬陵墓,位於禮泉縣城西北22.5公里的九嵕山上,是陝西關中“唐十八陵”中規模最大的一座。昭陵依九嵕山峰,鑿山建陵,開創了唐代封建帝王依山為陵的先例。

整個陵園面積2萬公頃,周長60公里,是我國帝王陵園中面積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也是唐代具有代表性的一座帝王陵墓。它有陪葬墓180餘座,主要有長孫無忌、程咬金、魏徵、溫彥博、段志玄、高士廉、房玄齡、孔穎達、李靖、尉遲敬德、長樂公主、韋貴妃等墓,還有少數民族將領阿史那社爾等15人之墓。因此被譽為“天下名陵”。

陝西訪古尋蹤:探尋“唐陵石刻藝術”

九嵕山屬石灰岩質,易被風雨剝蝕,加之經過歷代的兵荒馬亂,陵山上的建築今已毀壞無遺,目前僅能看到一些零星石刻。在司馬門內列置了十四國君長的石刻像:突厥的頡利、 突利二可汗,阿史那社爾、李思摩、吐蕃松贊干布,高昌、焉耆、于闐諸王,薛延陀、吐谷渾的首領,新羅王金德真,林邑王範頭黎,婆羅門帝那優帝阿那順等。

這些石像刻立於高宗初年,反映了貞觀時期國內各民族大團結、唐對西域的開拓以及與鄰邦關係的盛況。這些石像在早年已遭破壞,今可見者有七個題名像座,幾軀殘體和幾件殘頭像塊。

陝西訪古尋蹤:探尋“唐陵石刻藝術”

昭陵最出名的莫非“昭陵六駿”了。六駿的名為“特勒驃”、“青騅”、“什伐赤”、“颯露紫”、“拳毛騧(guā)”、“白蹄烏”。其中“颯露紫”、“拳毛馬咼”二駿,於1914年被盜運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其餘四駿現存西安市碑林博物館。現在陵山上看到的都是複製品。

我們在山上轉了一下,人感覺有些累了,就沒有再爬上去。休息了一會,我們便開車前往建陵。

第三站:建陵

陝西訪古尋蹤:探尋“唐陵石刻藝術”

建陵是唐肅宗李亨、章敬皇后吳氏、韋妃合葬的陵墓,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位於禮泉縣武將山南麓,同樣以山為陵,距離昭陵只有半個小時路程。

建陵的整個建制與昭陵、乾陵類似,也是依山鑿石,陵前有眾多石刻。只是各類石刻,體型略小,但雕刻技巧,超過之前的唐陵。因沿山溝壑縱橫,交通不便,遊人較少,為現存唐關中十八陵中保存陵飾石刻最多、最完整、雕鑿最細膩的一座唐陵。

陵園內原有石刻數處,4門有石獅各1對,朱雀門外有石人10對、石馬5對、鴕鳥1對、翼馬1對、華表1對,玄武門外有石馬3對。今陵園內殘存石刻有石門獅8只,每隻石獅高1.50米、寬0.90米,石獅雕刻極為精細,肌肉強勁。

讓人印象最深的,是建陵的一對翼馬。它位於石望柱北28米,翼馬身長2.40米,身高2.45米,形制與其它陵的基本相同,唯其翼翅的三長翎尾端捲雲紋更為突出。翼馬身驅變得較小,除了和其它陵墓石刻的冀馬一樣在前肩雕雙翅外,再無別的雕飾,但從側面看屹然而立,從正面看躍然欲馳。其雕刻之精緻在諸唐陵中最為突出,使人不能不歎服,誠為高超的藝術品。

陝西訪古尋蹤:探尋“唐陵石刻藝術”

鴕鳥位於翼馬北32米,鴕鳥身高1.19米,身長1.40米,頭頸彎曲折於翅外中部,其毛羽清晰,猶如鱗狀,頭較大,眼突出,尾發達。

石馬位於鴕鳥北32米,每對石馬南北間距30米。石馬身長1.90米。身高1.80米。唯其於頸下系一圓球狀鈴,這在唐陵的石刻中是罕見的。每馬前左方各有牽馬石人一個,均系武士裝束現均已殘。

陝西訪古尋蹤:探尋“唐陵石刻藝術”

石人位於石馬北32米,每對石人南北間距30米,石人身高2.5米。

從建陵的石刻風格來看,普遍較以前唐諸陵體型略小,製造也稍粗疏,與陵墓的比例也不相稱,反映了安史之亂後的唐朝經濟由盛而衰的狀況。

陝西訪古尋蹤:探尋“唐陵石刻藝術”

總的來說,建陵石刻是唐中期帝陵的代表,保存最完好的唐代石刻藝術作品。

逛完建陵,天色已晚,我們便在禮泉縣城住宿。晚飯品嚐了禮泉特色的烙面,很滿足。

第四站:唐順陵

陝西訪古尋蹤:探尋“唐陵石刻藝術”

在禮泉休息一夜,養足精神,第二天我們繼續上路,前往唐順陵。

在前往順陵的路上,有朋友提出想去上官婉兒墓看一下,我們查了一下路線,發現剛好離得不遠,便開車前去看了一下。

整個墓已經回填,但在地表保存了墓的形制,目前可以看到整個墓的天井、墓道、甬道和墓室。這個地方現在建成了遺址公園,有一些上官婉兒的介紹和出土文物圖片的展示。我們在此唏噓感嘆了一番人生命運,便繼續上路了。

陝西訪古尋蹤:探尋“唐陵石刻藝術”

順陵,是武則天之母楊氏之墓,位於咸陽城東北20千米處渭城區底張鎮韓家村。武則天之母楊氏死於唐高宗咸亨元年(670年)九月,最初以王妃禮安葬。天聖二年(691年),武則天追尊楊氏為孝明高皇后,改墓為陵,陵名為“順陵”。唐玄宗即位後,下詔削去楊氏孝明高皇后稱號,仍稱太原王妃,將順陵改回王妃墓,但後世習慣性仍以順陵稱之。

順陵雖然不是帝陵,但它是唐代規模最大、級別最高的一處皇家外戚陵園。順陵石刻形體高大,姿態生動,異常雄健,製作精美,可謂唐陵石刻之冠。尤其以南門外的天祿和走獅最為精湛。

從景區大門進來,順著神道,一路向前。最先看到的是一對華表,它由石座礎石,柱身和柱頂三部分組成,保存十分完好。

接下來看到的是一對石天祿,它昂首端立,神態鎮靜而威猛;肩部和前腿兩邊相接處長有雙翅,翅上刻卷紋;四肢雄健,長尾拖地;其身高連底座為4.5米,長4.2米,寬1.9米,體積巨大,腹下可藏幾個人。而且這兩隻天祿石刻,均是用一整塊石頭雕刻而成的,可見唐代工匠技藝之高超!它是所有唐陵天祿石刻中,體積最為巨大,形象最為生動的。

再向前走,可以看到一對石走獅,分列在神道兩側,一雄一雌,相距約20米左右。走獅在造型上受到西亞的影響,極具寫實風格。尤其雄獅最為雄偉,它高3.15米,長3.2米,寬1.45米,重40餘噸。其體態高大,造型兇猛,四爪強勁有力,似在闊步緩行,闊口半開使人如聞獅子震撼山林懾服百獸的吼聲。特別是高高突起的腱肚胸肌和向前邁步的腿足部分,比例勻稱,富有質感,是唐代諸陵中現存形體最大、最具代表性的石刻之一。

依次往前,可以看到十來尊翁仲像。其面容各不相同,頭戴小冠,冠前低後高,髮際線明顯,後發線呈“人”字型,面部方圓,耳貼頰部,個別彎眉,杏仁眼,鼻上須上翅,有的下須濃厚,有的無下須短脖。上著拖地裙,露足履,有的足履殘。手柱劍於胸前,左手外,右手內。劍有鞘為四竹節形,劍穗兩條。

順陵前還有四隻石虎、四隻石羊、四隻石馬,它們繼承了南朝的石刻傳統,但造型更為逼真,風格更接近於現實主義。

順陵石刻藝術,繼承了昭陵開創的石刻藝術,風格上與乾陵石刻藝術相近,都是唐前期石刻藝術的一個代表。

逛完順陵,我們肚子也都餓了,便在附近找地方就餐。酒足飯飽之後,我們繼續上路,前往三原縣。

第五站:獻陵

陝西訪古尋蹤:探尋“唐陵石刻藝術”

開車一個小時左右,我們便抵達了唐獻陵。

獻陵是唐高祖李淵和太穆皇后竇氏合葬的陵寢,位於陝西省三原縣徐木鄉永合村西。唐貞觀九年(公元635年)李淵駕崩,唐太宗李世民依東漢光武帝原陵之規格修築獻陵。

陝西訪古尋蹤:探尋“唐陵石刻藝術”

整座陵墓座北朝南,封土為陵,呈覆鬥型。平面呈長方形,陵園為夯築城恆,四面各壁一門,門外各置石虎一對。四門的石虎碩大威武,高近2米,眼神機敏,四肢強健有力,形象栩栩如生。

御道的兩端有一對體形高大的石犀。南門外還立有8米高的華表,上蹲犼獸,下雕盤龍,八稜形的柱體刻滿了花紋,顯得莊嚴肅穆。除此之外,再看不到什麼石刻。

陝西訪古尋蹤:探尋“唐陵石刻藝術”

獻陵石刻,給人感覺工藝粗糙簡單,具有面貌兇悍,體積較大的特點,更多維持了前朝的特點。獻陵石刻具有濃郁的初唐藝術風格。

不過,它也有新穎的地方,便是陵前的鴕鳥浮雕,這反映出鴕鳥在隋末唐初傳入我國的一個歷史。

簡單轉了一圈,我們便離開了獻陵,開車前往渭南蒲城縣。

天黑時分,我們抵達了蒲城,晚上便住在了蒲城縣城。

第六站:橋陵、泰陵、惠陵

陝西訪古尋蹤:探尋“唐陵石刻藝術”

第二天一早,吃上一碗當地的水盆羊肉,我們駕車來到了縣城周邊的橋陵。

陝西訪古尋蹤:探尋“唐陵石刻藝術”

橋陵,是唐睿宗李旦的陵墓,也是唯一一座建於唐開元盛世的帝王陵墓,它位於蒲城縣城西北15千米的豐山西南。豐山據記載叫金幟山,亦稱金慄山和蘇愚山,當地人們依其展翅欲飛的天然形勢,稱為鳳凰山。

橋陵建制與乾陵相仿,依山為陵,鑿石造墓,繞山築城,陵區仿照京師長安建造,陵寢坐北面南,玄宮位於豐山正峰東坡,前瞻廣闊的關中沃野,後枕雄偉的山峰丘巒。

陝西訪古尋蹤:探尋“唐陵石刻藝術”

橋陵現有石刻53件,因其建於盛唐時期,其石刻藝術的雄大氣勢不僅表現在外在形式的高大宏偉,更表現於內在氣度的充實大氣,因之橋陵石刻是盛唐石刻的代表,有“橋陵石刻甲天下”之美稱。

在其朱雀門外神道兩旁,由南向北依次排列著:華表、獬豸、鴕鳥、石馬、翁仲、石獅。其中以獬豸和石獅最為精美。

陝西訪古尋蹤:探尋“唐陵石刻藝術”

橋陵東西各有1尊獬豸,身高約3米,體形碩壯,怒目露齒,身有雙翼,保存完好。東側獬豸基座刻有“富平田氏”4字。橋陵的獬豸石刻重達10噸左右,是用一整塊青石雕成,這種大型圓雕,在十八座唐陵中絕無僅有。

陝西訪古尋蹤:探尋“唐陵石刻藝術”

橋陵四門均有石獅1對,尤其朱雀門外的那1對石獅,呈蹲踞狀,雌雄分明,張目露齒,挺胸昂首,形態各異,鐫刻細膩,肌膚豐滿,造型雄偉,保存完好,體態碩大,高達2.8米,堪稱石刻藝術的珍品。

我們登上了橋陵陵山,遠遠望去,周圍眾多陪葬墓環繞,顯示出它生前的榮耀與尊貴。

陝西訪古尋蹤:探尋“唐陵石刻藝術”

從橋陵下來,我們又驅車來到了唐玄宗的泰陵。泰陵是唐玄宗李隆基和元獻皇后楊氏合葬墓地,它位於蒲城縣東北十五公里處五龍山餘脈金粟山南,是渭北唐陵中最東端的一個。距離橋陵半個小時的車程。

傳說,唐玄宗當年拜謁橋陵至金粟山,見此山有龍盤鳳息之勢,謂左右曰:“吾千秋後,宜葬此地。”於是,他為自己死後選擇了墓地,死後便埋在於此,遠遠望著自己的父親。

作為開創了“開運盛世”的一位君主,我們想象他的陵墓,應該是十分宏偉壯觀,陪葬墓眾多的。

但到了之後,才發現,他只有高力士一座陪葬墓,陵園規模相比前代小了很多。整個石刻,相比橋陵也小了許多。

陝西訪古尋蹤:探尋“唐陵石刻藝術”

其現存石刻有:華表、天馬、鴕鳥、石翁仲、石獅等。同橋陵石刻相比,泰陵石刻個體變小,精神魄力在大氣磅礴中漸趨平和。同時,它也有一些發展,一些作品保持著很強的生氣和氣勢。

陝西訪古尋蹤:探尋“唐陵石刻藝術”

比如泰陵翼馬,它表現出體態矯健,英恣瘋爽,不失為唐陵石刻藝術中的珍品;比如泰陵翁仲,文臣雍容華貴,武臣勇武剽悍,仍不失大唐風韻,只是那威風凌歷的神態,彷彿要威懾某一特定的對象,不像盛唐作品中的侍臣,倨傲天下,曠達不羈。

究其原因,唐玄宗去世的時候,雖然“安史之亂”已近尾聲,但河南、河北的戰爭仍在繼續。連年戰亂,百姓流離失所,兩京破壞殆盡,軍隊(尤其是軍閥軍隊和回紇軍隊)燒殺淫掠,社會一片混亂。唐朝國力急轉直下,幾致覆亡,從此歷史走進了中唐時代。

因此,泰陵石刻成了中唐陵墓石刻的代表。

陝西訪古尋蹤:探尋“唐陵石刻藝術”

逛完泰陵,我們返回了蒲城縣城。吃過午飯,我們便打算返程,途中恰好路過唐惠陵,我們便順便去參觀了一下。

惠陵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大哥李憲的墓地。他是長子,原本應該被立為太子,但他後來主動把太子之位讓給了有能力有才學的三弟李隆基。玄宗感他的恩德,在大哥去世之後,追諡他為“讓皇帝”,並陪葬父親睿宗的唐橋陵之旁,稱墓為惠陵。老百姓則因他主動讓位,感其誠而稱他的墓為“讓冢”。

陝西訪古尋蹤:探尋“唐陵石刻藝術”

2000年前後,陝西考古研究所進行了搶救性發掘,目前建成了一座博物館。我們可以下到墓室裡,參觀他整個墓道形制。博物館裡陳列著一些出土的文物,可以瞭解他生前故事,欣賞一些唐代壁畫和陶俑。

我們大概逛了一個小時,便將整個博物館逛完了。於是,我們便開車返回西安,結束了這次“唐陵石刻藝術”之旅。

結束:

陝西訪古尋蹤:探尋“唐陵石刻藝術”

三天時間,我們一共參觀了八座唐陵,從最西端的乾陵來到了最東端的泰陵,基本上囊括了初唐、盛唐、中唐不同時期的石刻藝術。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陵墓石刻與統治者之間有著直接關係,它本身既反映著產生時的國力,也搏動著統治那個時代的精神力度的脈象。

喜歡在路上的日子,和朋友一起探尋歷史的記憶。下一次,我們繼續上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