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李白的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的蜀道指的那條道?具體在那?

東土大唐a


“噫籲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李白的名篇《蜀道難》,把連接陝西與四川的蜀道寫得險峻奇偉,讓人歎為觀止。蜀道,究竟在哪裡?

陝西與四川之間,隔著兩重山脈。關中與漢中盆地之間,是巍峨的秦嶺,漢中盆地往南就是奇險的米倉山、大巴山。在古代交通不發達的情況下,要進出陝川,要走盤桓於崇山峻嶺之間的小道。

如果你穿越回唐朝,要從長安去成都。你站在秦嶺北麓南下,你將有四條道路可以選擇。從東至西,分別是子午道、儻駱道、褒斜道、陳倉道。此外,在子午道以東,還有兩條道:庫穀道、武關道,只是這兩條道不入蜀。

這四條道,以陳倉道與子午道最出名。漢王劉邦拜韓信為大將,韓信率軍北上進關中,走的就是陳倉道。所謂“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震驚天下。三國諸葛亮北伐,大將魏延提出著名的子午谷奇謀。魏延希望能提兵五千,出子午谷襲取長安,諸葛亮率主力走相對比較安全的褒斜道(也稱斜谷)。

子午谷,就是子午道,南起石泉縣,北起長安區,長三百多公里。諸葛亮認為魏延的計劃太過冒險,將此計否決。諸葛亮派趙雲率兵走褒斜道,自己則西出祁山,取街亭。而諸葛亮的最後一次北伐,也是出褒斜道。諸葛亮病死五丈原後,蜀軍一直退至褒斜谷才發喪,可見褒斜谷是相對比較安全的。

褒斜道南起洋縣儻水河口,北起周至縣的西駱峪,長240公里左右。褒斜道之所以相對易走,因為這裡開發較早。早在秦國時,褒斜道就是由關中進入蜀地的主要山道。秦昭襄王嬴稷開通了褒斜棧道,從此秦蜀之間的交通壁壘被打破,促進了兩地的發展。劉邦入漢中,張良留計,說燒掉棧道,以示項羽不歸之心。劉邦放火燒的棧道,指的就是褒斜棧道。三國後期,曹魏大將鍾會伐蜀,走的也是褒斜道,以及儻駱道、子午道。

當你抵達漢中盆地後,接下來要面對米倉山、大巴山之間的三條山道。從東往西分別是:荔枝道、米倉道,以及金牛道。荔枝道通向重慶涪陵,楊貴妃要吃荔枝,新鮮的荔枝從涪陵地區走這裡入長安最近,所以稱為荔枝道。唐人杜牧所謂:“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米倉道北起漢中,南至四川省巴中。

荔枝道和米倉道的南出口是四川盆地,但不是成都。如果你要去成都的話,最近的路線就是走金牛道。金牛道如果從狹義的角度看,北起陝西省勉縣(古稱沔縣),南至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劍閣西北有一座大劍山,山口既是金牛道的南出口。而北出口附近也有一座山,就是大名鼎鼎的定軍山。廣義上的金牛道,則是指勉縣至成都的六百多公里山路。出了劍閣,地勢就變得比較平緩,從這裡去成都比較方便。

戰國時的秦惠王嬴駟志在開疆拓土,他盯上了沃野千里的蜀國。在大將司馬錯的建議下,公元前316年,秦軍南下金牛道,消滅蜀國。有了蜀國這個大糧倉,秦國的實力提升很快,越來越輕視諸侯。

為什麼叫金牛道呢?有一個非常離奇的故事。由秦入蜀,山路艱險難行。秦惠王想出一個妙計,他打造了五頭石牛,然後在牛後面放了很多金銀財寶,對外放風說這些牛能產金子。蜀王貪圖財寶,就請秦惠王把這些牛送給他。秦惠王說:沒問題,你派人來取就行了。蜀王派出五個大力士,率眾開山路來迎金牛,秦軍就沿著這新開的山路,滅掉蜀國。因為這條山道與牛有關,就被稱為金牛道,或石牛道。

現在陝川有了鐵路,西安和成都還通了高鐵。從西安到成都,坐高鐵也就4個小時,非常方便。可以假想一下,如果李白能穿越到現在,他還會寫出《蜀道難》這樣千古不朽的名篇嗎?

更多歷史地理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地圖帝


地圖帝


古蜀道,從廣義上說,南起成都,過廣漢、德陽、梓潼,越大小劍山,經廣元而出川,在陝西褒城附近向左拐,之後沿褒河過石門,穿越秦嶺,出斜谷,直通八百里春川,全長約1000餘公里。 從狹義上說,僅包括四川境內的路段,南起成都,北止於廣元七盤關,全長約450公里。 蜀道是一個內涵極其豐富的大概念,包括四面八方通往古代蜀地的道路,有自三峽溯江而上的水道,由雲南入蜀的樊道,有自甘肅入蜀的陰平道和自漢中入蜀的金牛道、米倉道、荔枝道等等,也包括蜀地範圍內的道路,這是廣義上的蜀道。而通常學術研究中提到的“蜀道”,則是指狹義的概念,即由關中通往漢中的褒斜道、子午道、故道、儻駱道(堂光道)以及由漢中通往四川的金牛道、米倉道等。


taste西安


古有詩仙李白作詩詞蜀道難,就讓我們記住了蜀道這一千古難路,這一難到底難在哪裡?讓小編為大家解釋下吧。

蜀道在歷史上是溝通四川省會程度和古長安的一條道路,大家知道,蜀道是路經四川,而四川地理是非常複雜的,整個四川多是丘陵和山地,對於整個四川而言,山勢是非常的險峻,其中這條路上有秦嶺和大巴山,一個海拔三千七百多米。,一個兩千七百多米,這對於火車和修路絕對是天塹啊,像在四川的人們在古代,與外界聯繫都是十分封閉的啊。古代的蜀道,路過成都,廣漢德陽,大小劍山這些地方,延綿上千公里i,這一路都是險峻的山地,所以險就險在這裡。

蜀道難,難就難在險這一點,因為險峻,所以上路困難,山高路陡,出行的過程是十分辛苦的,所以李白的蜀道難就是因此而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