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8 长沙唯一的青楼博物馆,望城古镇上的旧时月色

湘江北去,相对中国其他江河,个性显明。望城区是长沙门户,湘江两岸有许多古镇,自北而南,依次是

乔口、靖港,铜官。其中乔口、靖港在左岸,铜官位于右岸。这三个古镇,各有特色,可以来个“周末文化之旅”。



长沙唯一的青楼博物馆,望城古镇上的旧时月色

一、 乔口古镇,杜甫曾在此作《入乔口》

古代的乔口是繁荣的商贸重镇,水陆码头。乔口老街也叫百寿街,因麻石路板上刻着100个不同的寿字而得名。老街二边以香烛闻名,现在依然繁荣。

长沙唯一的青楼博物馆,望城古镇上的旧时月色

与老街平行的柳林江,曾是杜甫南下湖湘,弃舟登岸的地方。当地人建起一座杜甫码头,以示纪念。“贾生骨已朽,凄恻近长沙。”诗人最后的两年漂泊于湖湘,极度潦倒。

长沙唯一的青楼博物馆,望城古镇上的旧时月色

此外,乔口书院、三贤祠、万寿宫,都是有些年头的古迹。现在的乔口是鱼都,当地人将其打造成钓鱼和吃鱼的地方,以吸引那些追求口腹之欲的饕餮之徒。

长沙唯一的青楼博物馆,望城古镇上的旧时月色

二、靖港古镇,最后的青楼

从乔口镇溯湘江往南约十来公里,即达靖港古镇。按照导游的说法,靖港古镇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南临沩水,其得名与唐朝名将李靖有关。

长沙唯一的青楼博物馆,望城古镇上的旧时月色

靠谱的说法,靖港应该兴起于明清,为湖南四大米市之一,也是淮盐主要经销口岸。当时商贾云集,市场活跃,为湖南省第一繁荣集镇。

长沙唯一的青楼博物馆,望城古镇上的旧时月色

有民谣曰:“船到靖江口,顺风都不走。”当时从南来北往的船只,都要在这里停留,可见靖港的风月最是宜人。

长沙唯一的青楼博物馆,望城古镇上的旧时月色

如今的靖港老街,还保留着许多旧时遗迹。宏泰坊就是一座清朝时期的青楼遗址,现被辟为青楼汗青文明博物馆,以豪华粉饰重现旧社会的风花雪月。

长沙唯一的青楼博物馆,望城古镇上的旧时月色

芦江里有艘仿造的战船,是为曾国藩靖港水战遗址。据说曾国蕃曾在此与太平军作战,结果大败,便在靖港对岸铜官渚愤而投江。幸好被人捞上来,否则也就写不成家书了。

长沙唯一的青楼博物馆,望城古镇上的旧时月色

隔壁是中共湖南省委旧址,估计当时为掩人耳目,才在这里办公。

长沙唯一的青楼博物馆,望城古镇上的旧时月色

三、铜官老街,火与土的艺术

靖港对面就是铜官老街,店铺林立,瓷器琳琅,价格也比较亲民。

长沙唯一的青楼博物馆,望城古镇上的旧时月色

铜官窑是世界陶瓷釉下多彩发源地。与“釉上彩”不同,“釉下多彩”是在瓷器透明釉层以下施彩的所有彩瓷的统称,如青花五彩、素三彩等,在工艺上釉下多彩通常为一次入窑烧成。初唐还是“南青北白”一统天下,长沙窑首创釉下多彩,从众多名瓷中脱颖而出, 形成“南青北白长沙彩”格局,被誉为 “汉文化向外扩张的里程碑”,在世界陶瓷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长沙唯一的青楼博物馆,望城古镇上的旧时月色

早在唐朝,长沙铜官窑产品已经远销海内外。相对后来的官宦和贵族把玩的瓷器,铜官窑所出产品更实用更亲民,普通百姓也能用得起。

长沙唯一的青楼博物馆,望城古镇上的旧时月色

沉没于印尼勿里洞岛海域“黑石号”(Belitung)商船就是最好的证据。这艘船从广州出发,计划到达波斯湾,但在印尼海域遇上风浪触礁沉没。1999年,被一个德国人打捞起来,船上文物集体落户于新加坡。

长沙唯一的青楼博物馆,望城古镇上的旧时月色

“黑石号”打捞出来的陶瓷制品多达67000多件,其中98%是中国陶瓷,其中长沙窑瓷约56500件,以碗为主,其次为执壶。铜官窑博物馆陈列着打捞出来瓷器,还有一艘仿造的阿拉伯“缝制”船。

长沙唯一的青楼博物馆,望城古镇上的旧时月色

四、书堂山,欧阳询故里

铜官街道书堂山,被认为是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故里。欧阳询号称“初唐四大家”,“唐人楷书第一”。上山的路现被打造成书法一条街,文风蔚然。

长沙唯一的青楼博物馆,望城古镇上的旧时月色

书堂山不高,有欧阳询采用八分书体书写的“洗笔泉池”摩崖石刻,至今还有三字清晰可辨。上面有座欧阳阁,里面塑欧阳询像。

长沙唯一的青楼博物馆,望城古镇上的旧时月色

欧阳阁旁边有家饭馆,环境优雅,价格适中,值得推荐。

长沙唯一的青楼博物馆,望城古镇上的旧时月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