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我》這本書主要講的是自我發展、自我轉變、自我突破。在讀這本書的時候總會有很深的代入感,裡面講的的很多情況自己都深有體會。
“有意義的轉變很難。當我們想要朝著某個方向前進時,總會遇到很多阻力。這種阻力不是來自外界,而是來自我們內心。就好像,理想中的自己是一個人,現實中的自己是另一個人;嚮往改變、突破的自己是一個人,阻礙改變、突破的自己是另一個人。”
看到這句話的時候就讓我想到了自己,理想中的自己一直想要改變現有的處境,希望自己能夠有所提升、進步;而現實中的自己總是因為這樣那樣的理由把想做的事、學習計劃無限延期。
“關於改變,你其實一直都有選擇。”
“很多人說自己沒有選擇時,其實是說:‘這不是我想要的選擇。’ ”
“如果想要有所改變,我們就必須明白,選擇要基於當前的現實,而不是頭腦中的理想。我們要選擇的,不是未來的結果,而是此時此地的行動。”
有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做一件事之前都會各種猶豫,會想著如果這件事做不好怎麼辦?如果失敗了怎麼辦?現在我還沒準好,要不等準備好以後再做吧?然後找各種理由說服自己放棄,但自己又不甘心。比如創業,關於創業我想很多人都會說:等我有錢了就創業。馮侖曾經說過:“創業的人都是先有夢想,再去找錢,想辦法實現夢想的。有了錢才去創業,那就不叫創業了。”
“改變的本質,其實就是創造新經驗,用新經驗代替舊經驗。創造新經驗需要通過新的行為,獲得新的反饋、新的強化,並切身體驗到它。切身體驗的經驗,信息濃度是非常高的,這跟聽來、看來的道理很不一樣。如果只有想象中的期待,而沒有新行為帶來的新經驗,改變就很難發生。”
如果不滿足於現狀,想要改變就一定要有行動。這個行動可能不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但你不行動肯定不會有效果。只有堅持去做、持續去做,總有量變引起質變的那一天。
“在改變的過程中,我們在往前看和往回看時,看到的東西經常不一樣。往前看,會看到困難;往回看,會看到方法和路徑。”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樣的感覺,在你正經歷一個很糟糕的事情的時候,你會覺得沮喪、悲觀甚至絕望;但一旦你跨過了這個坎,事後回顧的時候就會覺得其實也沒有那麼的艱難,甚至會覺得輕鬆簡單。那不妨在處於困境的時候多想想一旦過了這個坎你將如何看待這件事。如果還不知道,不如把一切交給時間,時間會告訴你最終的答案,而你只需要做好力所能及的事,靜靜地等待時間的答案。
“不要去想未來太過巨大的任務,而是專注於眼前能做的一小步,並把它做好。”
這和我們說的腳踏實地一個道理,我們要的高樓是由一磚一瓦建成的,而不是空中閣樓。只有做好眼前的事才能走的長遠。
“如果我們覺得一件東西很重要,就要自己去爭取,而不是在背後抱怨。哪怕時間很緊張,我們也要堅持自己的想法。只有自己認真對待自己的東西,別人才會認真對待。在背後抱怨,等於把責任推卸給了別人。”
在對待很重要的事情的時候,如果你自己都不夠重視,你如何期待別人能重視。其他人會根據你不重視的態度來對待這件事,最後這件事處理的結果可能會差強人意。與其到時候抱怨,不如在做的時候多用點心。
“越是自責,一個人越容易放縱自己,陷入‘放縱——自責——更嚴重放縱’的惡性循環。”
這是一個很常見的現象,我讀書的時候每次臨近考試,都會發現自己還有很多內容沒有複習。然後就會開始後悔自己為什麼沒能早點開始複習,然後開始自責、焦慮,最後乾脆破罐子破摔。
幾乎每個人都會有類似的經歷,為自己的準備不充分自責,然後破罐子破摔,最後搞砸一切。能避免這種惡性循環的只能是在一開始的時候就不放縱自己,靜下心來做好眼前的事。
“學東西最重要的事要過腦,而不是過心。把批評當作技能的反饋,而不是對自我的評價。”
在成長過程中我們會收到很多來自外界的評價,批評、表揚、認可或者反對。這種時候我們要學會認真接受別人的批評,從別人的批評指正中獲得成長,而不是一旦有反對的聲音出現的時候就認為別人在針對你,對你個人有意見。你要知道,每個人都很忙,沒有人會那麼無聊的整天關注你哪兒做的不好,所以善於接受別人的意見會讓你成長更快。
“努力控制我們能控制的事情,而不要妄圖控制我們無法控制的事情。(專注精進,順其自然)”
不是所有事情我們都能掌控,我們能掌控的只有自己。所以我們要學會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其他的順其自然。
“有時候,我們需要先相信、先投入,才能看見想看到的東西。”
如果一件事情你自己都不相信、沒辦法投入,怎麼能讓自己做好這件事,怎麼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很多事情我們是先相信它,才會為它全力以赴,最後才會得到想要的結果。即使最終的結果不是自己最初追求的,但你要相信,在你努力付出了這麼多以後,你終會收穫一些意外的驚喜。
“我們寧可忍受內疚和自責,也不想承認,在一段重要的關係中,我們居然是無能為力的。”
“所有的糾纏,究其本質,就是我們既不願承認對方跟我們有差異,也不願就此放手。既不願意承認我們滿足不了對方的期待,也不願意承認對方滿足不了我們的期待。”
“原諒不是給對方寬恕,而是給自己空間。”
其實道理我們都懂,只是很難做到。有時候我們寧願忍受傷口慢慢惡化帶來的痛苦,也不願忍受切除腐肉、縫合傷口帶來的劇痛。明明後者可以讓傷口癒合,但由於太痛了,很多人寧願傷口惡化也不願切除縫合。
最後,用書裡的一句話結尾:“你要走多少路,才能成就你的了不起。”
閱讀更多 小狐狸的日常讀書分享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