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亲戚不亲,农村现在的“断亲”现象越来越普遍,这是怎么回事?

新大风歌


现今社会大家越来越忙,走亲串户越来越少了,物欲横流,亲情淡薄,断亲潮涌现,既正常也惋惜。

二十年前

那时候走亲戚真的是“走”亲戚,公路不通全靠步行,走山路。亲戚家过大事小情都要去,随礼也不重,一般过生日、端午、拜年等节都是一把二斤挂面、一斤白酒、一袋一斤白糖。大家境况差不多也不存在互相嫌弃。平时过个生日(一般都是50以上的过生日)家里都要摆几桌。一天来回不了的还要住一夜,亲戚之间的感情要深很多。


现在走亲戚

交通便利了,走亲戚的形式也变了。亲戚家办酒席都是开车或者摩托去,当天去吃了午饭当天回,拜年时多数饭都不吃,而且拜年也只去最亲近的那么几家。比如,我堂姑家的老表一年记不到面,就过年时能说几句话。

也有当年局限而断了联系的亲戚,我很小时认的干爹,因他家离我家比较远,当时也没通电话,只去过他家一次,后来他一家都去新疆打工,有条件时已经无法联系了。

不论多么亲近的亲戚,如果不常走动,慢慢也会不亲的。条件差距较大的亲戚自己走着也没意思,自然走着走着就断了。“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出现断亲潮也就正常了,现实如此夫复何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