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9 為什麼儒家圈(中日韓)的社會競爭殘酷,卻遠不如西方國家發達?

導讀:本文來自知乎上的一個熱門話題,提問者疑惑:一般來說,充分競爭有利於提高整體和個人的水平。那麼,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理應產生更優秀的人才、更優秀的理念,這也將有助於整個社會和國家變得繁榮發達。按照這個邏輯,儒家文化圈(中日韓為主的亞洲地區)可以說是競爭最為激烈的,遠遠勝過歐美,可是為什麼歐美反而更加發達,無論是經濟上還是文化上?

具體來說,儒家文化鼓勵勤奮,社會的競爭意識強烈。高考就是一個小的縮影。小孩一出生就被嚴厲教導,要比人家更努力更勤奮,方有出頭之日。教育方式多懲戒,少鼓勵。讀書不外乎考取功名,光宗耀祖;承擔著重大的責任,使命感強。文化氛圍比較壓抑而沉默,喜怒不形於色。經濟上,國家也是主要以廉價勞動力立足和發展,中低端產業佔多數。

而西方國家(主要參照美國)的整個社會文化顯得更加樂觀和豁達,西方人富有幽默感,善於溝通和表達。小孩的成長環境更加寬鬆,教育上也是多鼓勵和讚美,不允許體罰,不鼓勵挫折教育。尤其是,還有專門保護小孩成長和教育的法律,一旦家長不稱職,法律還會剝奪父母的監護權。西方文化的競爭意識不如東亞強烈,但我們知道,西方人卻很有創造力,整個國家在文化、藝術、經濟和科學等各個領域都居世界前列。

一個競爭激烈的國家(比如中日韓),比不上一個文化寬鬆的國家(比如美德英法和北歐)?為什麼?


為什麼儒家圈(中日韓)的社會競爭殘酷,卻遠不如西方國家發達?

第十經濟觀察室從經濟基礎和文化思想的聯繫,解答一下這個問題。

1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財富創造四要素:

資本(貨幣、設備);

資源和工業原料(石油、鐵礦、穀物...);

土地(製造場所、交通狀況)

勞動(勞工素質和勞動時間)。

韓國、日本的人均資源和工業原料是極度匱乏的,這導致他們創造1美元GDP,需要投入更多資本和勞動,利潤還沒有歐美多;更可怕的是,由於日韓作為美國的經濟附庸國,這不多的利潤,還被華爾街拿走一大部分。

為了相同的GDP,只能投入更多勞動,能不累嗎?

為了提高勞動這個財富要素,一方面要增多勞動時間,另一方面就是提高勞工素質;而在人口高密度的日韓,教育資源有限,只好內卷-競爭殘酷化,遴選出高素質的勞動,或者把你逼成高素質的勞動。

這是日韓的情況,中國比較類似,但人均資源上比日韓好一點。

2

儒家文化能最終成為中日韓的主流,是它更適合農耕社會的統治和穩定。

人生而有欲,貧者願貴,貴者願更貴,如果慾望得不到滿足,完全順從本性,那就必然是爭奪無度,以至演化成暴力和戰爭,但如果完全壓制本性,則會演化成更大的暴力。

所以,一個國家,無論是經濟制度,還是文化制度,都是為了調和:人的無限慾望和有限的資源之間的矛盾。

一般都用兩招。

一招是努力增加財富,另一招是調和人對財富的渴望,用道德和法律限制人對財富不擇手段的獲取。

而在土地肥沃,但技術、交通嚴重不發達的中國古代農村:以孝道、宗親為代表的仁愛文化,可以讓一個家庭或宗親成為一個小型協作組織,男耕女織,充分發展生產力,增加財富。

因為技術不發達,所以家庭為單位的協作組織足夠支撐生產;因為交通不發達,人員流動不變,仁愛孝道,可以讓宗親內部之間對財富的爭奪烈度下降,更加有序,有效率的組織生產。

同時孝道倫理再和君父文化融為一體,成為君權神授、中央集權的天然法統;你反對皇帝,就是反對你爸爸,非常有利於大一統和中央集權。

同時,孝道仁愛文化也讓人只關心私德,不關心公德,只關心小家庭,不關心大階級;

只仁愛(愛父母,愛兄弟,愛宗親...),不博愛(不愛同是窮人的長工弟兄們,不愛鄰村受苦受難的異姓人...),甚至為了仁愛(光宗耀祖,人上人),要把博愛們(對所有人都愛)全部壓下去。

這就讓基層對財富的爭奪欲,從階級矛盾轉移到底層人自己的內卷,變為家庭和家庭,宗族和宗族之間的戰爭,但卻打著光宗耀祖,奮鬥成為狀元宰相的牌坊,並拿出科舉大法,給出向上層躍遷的少數名額,讓這個牌坊顯得名正言順。

這就大大減輕了精英層統治的壓力,讓精英階層的財富和權力得以保全,社會也超級穩定,這樣的儒家,皇帝和官僚都大大的喜歡,也確實起到了社會穩定,江山一統的積極正面意義。

3

儒家文化為什麼在近現代落後了?

因為在農耕時代,不需要非常複雜的分工,一個家庭至多一個宗族足夠.

而隨著商品經濟和資本主義的到來,商品的生產需要越來越複雜的分紅:

17世紀的明朝蘇州織造廠,來自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絲綢和棉布訂單,由來自兩湖的棉花、江浙的繅絲,在近十萬人的分工協作下,經過二十幾道複雜工序製成,然後運到寧波港交貨。

十萬織工,已經遠非家庭和宗親文化可以維繫,更何況這還只是資本主義萌芽的明朝。

而隨著上百萬、千萬工人的出現,就需要一套文化,去增強彼此的認同感,以有利於更復雜的分工協作;也需要一個組織和制度,為這個階層爭奪財富和利益,這就是博愛文化(對工人階級一視同仁,不因姓氏和宗族有所區別)和工會組織出現的經濟基礎,在這之上,甚至出現了馬克思主義。

當然了,數量龐大的資本階級也需要用自己的商業組織-企業和工廠摧毀農業家庭和宗族,建立全新的經濟權力體系,自己充當領導者,於是也誕生了自己的文化和制度:自由-平等-博愛、市場經濟、企業家精神、資本主義商業道德&法律..,甚至建立了目前全球最多的資本主義國家。

所以,以孝道和宗親為紐帶,以仁愛為核心的儒家文化,很大一部分不再適合工業化的資本主義制度:

對財富和經濟的控制、分配權要讓位給資本家。

仁愛為名的私德主流價值觀,要讓位於公德(法律、公共規則、商業道德、職業道德...);

只愛家人的仁愛要讓位於平等-自由-博愛。

孝道最後也被被責任與義務替代。

總之,是以家庭宗族為核心的社會組織,讓位於以謀取財富為目的階級組織、商業組織以及更復雜的興趣、職業等個性組織。

而由於中國農耕經濟太過於發達,儒家文化獨霸華夏至少1000年,保守勢力太過強大,導致商品經濟和資本主義萌芽成長緩慢,又加上蒙古和滿清多次的打斷進程,導致當我們還在農耕經濟時代緩慢前行時,歐洲已經吹響了工業革命的號角。

至於歐洲能夠誕生工業文明和資本主義,得益於它一直沒有統一的中央集權,農耕經濟又不甚發達,一部分人為了生計,寄希望於海外拓殖和搶劫,一不小心,點開了工業革命的科技樹,甩開了我們,誰也無法預料。

PS:歐洲工業革命誕生的原因非常複雜,具備非常大的偶然性,這裡不再詳細論述。

4

最後回答你的問題,為什麼儒家文化圈競爭殘酷,卻遠不如西方發達?

經過前面的論述,答案已經呼之欲出了。

第一:我們沒有先發優勢,愛因斯坦發現狹義相對論時,我們還在考四書五經。

數百年的積累,讓歐美的人均資本、人均科技和知識(勞工素質)、人均土地以及人均資源和工業原料全方位領先我們,你靠著殘酷競爭和996,只是改變了勞動這一個財富要素,且從數據上,並未超過歐美,所以你憑什麼比歐美髮達。

才趕了70年,就讓達到別人400-500年的領先優勢,有點太心急了。

慢慢的,我們的人均資本和人均知識和科技會趕上來。

第二:儒家的殘酷競爭和內卷,是封建農耕經濟的文化思想,並不天然適合工業時代,有利有弊。

重視教育和勤奮,這是有利的;但不懂分工協作,只愛家庭,不愛階層的整體利益,不尊重中下階層的人,甚至都不尊重自己,是極大的弊端。為什麼美國和德國給予技工和工程師這些中低端職位以極大的尊重和薪資待遇,而我們目前對這些人,無論是尊崇度還是薪資待遇,都遠遠不夠。

第三:殘酷競爭放到企業之間才能促進科技和經濟的進步,而不是人與人之間的殘酷競爭,特別是一個企業之內,需要的是分工協作,創造最多的財富和最高的生產效率。

殘酷競爭是可以提高一定的國民素質和造就一批中高級人才,但過猶不及,太過殘酷,就會迎來日本的佛系文化和少子國情,且如果殘酷競爭,競爭的是權位和財富,而不是科技和知識,那麼會適得其反,競爭出一些沒什麼進步意義的東西。

更何況,偉大的科學者和重大理論突破,都不是靠殘酷競爭得來的。

第四:殘酷競爭過於慘烈,會導致社會過於功利化,一切以變現為目標,那麼一些開創性的、基礎性的科技創新,就會無人問津,導致一國,只有應用科技,沒有基礎科學。

要知道工業革命前的一些重大科學理論創新,都是務虛和憑藉興趣,創造出來的。

牛頓為了證明上帝是如何控制宇宙運行的,改進了力學,自創了微積分,開拓出了偉大的牛頓三大定律;亞當斯密基於對道德和財富的研究興趣,撰寫出資本聖經《國富論》,而這兩樣,直接導致了後來的工業革命。

可以肯定的是:這兩位,都不是殘酷競爭出來的。

最後總結下:首先,中日韓的工業化成就並不是儒家文化帶來的,至少不是明清時代的儒家文化,否則就沒必要新文化運動,沒必要明治維新,大動干戈,用暴力和鮮血去滌除儒家文化的大量糟粕。

其次,必須要承認的是,工業化成就,和學習蘇聯,美國的制度有很大關係,包括工業體系建設,教育,市場經濟以及商業文化等等。

第三,中國傳統文化中,其實孕育出過適合工商業的思想,如墨家的分工與兼愛(博愛),如名家的哲科思維,如荀子的經濟人(慾望和禮制)...,只是由於過於超前,不太適合中國大一統農耕經濟,逐漸被遺棄。

經濟基礎決定文化思想,我們要相信,新時代下,我們在融合傳統文化和西方思想之長,誕生新的文化。

但這個新文化,一定不是儒家文化,它過時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