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7 學習我國古典詩詞的意境佳作,掌握取境技法

學習我國古典詩詞的意境佳作,掌握取境技法。

前言:

高爾基說:“文學是藉助語言來作雕型描寫的藝術”,作為文學作品的精品——詩,要在短小的篇幅內表現儘可能多的內容,就需要詩人運用形象思維寫出飽含意境的佳作,從而做到“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雖短,卻能做到“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景不盈尺,卻能令覽者,遊目無窮。

我國古典詩歌中有著許多飽含意境的佳作,學習我國古典詩詞中飽含意境的佳作,看看我們的前輩是如何寫出飽含意境佳作的?我想對於我們的詩歌創作肯定會有借鑑作用的。為了對詩歌的意境有一個基本的瞭解:

本文要論及什麼是意境;意境構成的意義(整合、指向、超越);意境的審美特徵等問題。

我們在詩歌鑑賞中發現,詩的意境有深有淺,有新穎有平庸。要使意境達到深邃而又新穎的地步,必須深思、精思、苦思。在這一過程中,“取境”法是至關重要的。皎然在《詩式》中談到“取境

”時說:“取境之時,須至難至險,始見奇句。成篇之後,觀其氣貌,有似等閒,不思而得,此高手也。”結合詩例

本文將就取境手法談一談看法。

一.關於“意境”的理解

(一)意境歷來說法不一。

宋朝的嚴羽在《滄浪詩話》中有一段話被人們誤認為講的是意境的話:

“盛唐諸人惟在興趣,羚羊掛角,無跡可求。故其妙處,透徹玲瓏,不可湊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象,言有盡而意無窮。”

學習我國古典詩詞的意境佳作,掌握取境技法

王國維對意境或境界的闡述,應該說是一個貢獻


嚴羽以禪喻詩,經常把可以講明白的問題說得玄而又玄。從這一段話裡我們看不出什麼“意境”。其主旨他明明是在講“興趣”不是意境。後來人們稱之為“興趣”說。

到了清人王士禎,他提出“神韻”說。他所說的“神”是景所要表現的本質。至於“韻”,他是指詩歌中所流露的個人的氣度、風格。

談到意境不能不提到清末民初的著名學者王國維,在充分汲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經過融貫中西的總結概括,對意境理論提出了自己獨異的深知灼見。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開宗明義的寫道:“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詞,所以獨絕者在此”。

他在《宋元戲曲考》中對意境這一術語解說道:“其文章之妙,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何以謂之有意境?曰:寫情則沁人心脾,寫景則在人耳目,述事則如其口出是也,古詩詞之佳者,無不如是。元曲亦然。”其中“寫情則沁人心脾”,有“意”之謂;“寫景則在人耳目”有“境”之謂。他明確的標明意境,包括兩個因素,意和境

他在託名樊志厚所寫的《人間詞乙稿序》中說道:“文學之事,其內足以攄己,而外足以感人者 ,意與境,二者而已。

他的意思是說, 文學傳達作者思想感情和感染讀者所依仗的就是意境

我以為,儘管他的一些觀點有值得商榷之處(比如對於他拈出“境界” 的含義究竟是這麼?他沒有較確切地解說。他只是說了一句

“故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否則謂之無境界。”這也不過是說出了構成境界的要素,是真情 , 真景而已,對境界這個術語仍然沒說明白。在託名樊志厚寫的一篇序裡,他不再用境界,倒是直接用了意境,但對意境這個概念仍然沒有明確詳盡的解釋,只是在《宋元戲劇考》中提到的意境時做了解說:

“寫情則沁人心脾,寫景則在人耳目,述事則如其口出是也” 這個解說, 說的還是構成意境的要素不過除了真情、真景之外,多了個真事而已)

但是王國維要比南宋嚴羽的“興趣”說,清人王士禎的“神韻”說,又有了大的突破,他強調人的主觀精神又兼其客觀物境,他所說的意境是主觀與客觀融合為一體的藝術整體,這種新的文藝觀,大大的突破了前人詩論的侷限。

我們並不抹煞前人進行藝術探索的功績,王國維對意境或境界的闡述,應該說是一個貢獻,儘管他的一些論述有偏頗之處,但他所談到的構成意境的要素和特點也還有可取之處,不過我們今天對於意境需要我們自己的理解,不應照搬,事實上也無法照搬前人的理解,因為他們沒有做出完善的解說。

意境問題顯然還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二).什麼是意境?

顧名思義,“意”就是情意,就是主觀的思想感情“境”就是境界,就是有立體感的藝術畫面,在文學作品中“意”不能赤裸裸地說出,需藉助來表現;“境”

不能是純客觀的物象,需由意所觸發

因此,所謂“意境”,可以說就是詩人的主觀思想感情和客觀事物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種藝術境界,一幅情景交融,形神結合的有立體感的藝術畫面。

學習我國古典詩詞的意境佳作,掌握取境技法

皎然在《詩式》中談到“取境”時說:“取境之時,須至難至險,始見奇句


二.意境構成的意義和取境

(一).意境的整合意義

1·首先要理解以下概念:

物象、意象、意象群、意境

自然界的萬物,日月星辰,雲霞山水,鳥獸魚蟲等,當它們沒有進入詩文中時,稱之為物象。一旦進入詩文中,便是詩人的眼中物,便著上了詩人主觀的感情色彩。這些物象便稱之為“意象”

詩文中的那一幅情景交融,形神結合的有立體感的藝術畫面。是由若干“意象”構成“意象群”經詩人精心“取境”進入詩中構成“意境”。

2·.詩人“取境”的過程

詩人“取境”的過程就是詩人構思創作“意境”的過程

我們在“前言”中說過:

意境有深有淺,有新穎有平庸。意境達到深邃而又新穎的地步,必須深思、精思、苦思。皎然在《詩式》中談到“取境”時說:“取境之時,須至難至險,始見奇句,成篇之後觀其氣貌,有似等閒,不思而得,此高手也。”

這話說得好,思考意境需從至難至險處用心的構思,才能脫出舊的窠臼,獲得新的意象,新的境界。

上文講過,

意境是由意象群構成。意境比單個的意象的內涵要大要廣,它包含著意象在內。換句話說詩的境界是由意象的系列構成意境是意象結構而成。而意象,一旦構成詩的意境,其變化並不止表面在上,更重要的是表現在上,正象是格式塔心理學家所指出的,當許多元素結合在一起的時候,就會突然出現具有全新性質的新東西——“整體大於部分之和”眾多意象結構成意境也是如此。一旦詩人“取境”成詩,形成詩的意境,詩人就向讀者發出召喚,提出邀請,誘引讀者進入一個他所規定的情境,讓你思考品味。

好的詩的

意境會使你品出象外之象,味外之旨,韻外之致,即,使詩歌達到我在“前言”中所說的審美效果——詩雖短,卻能做到“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景不盈尺,卻能令覽者,遊目無窮。

比如公認典型的飽含意境的佳作——柳宗元的《江雪》:

學習我國古典詩詞的意境佳作,掌握取境技法

柳宗元的《江雪》

千山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

獨釣寒江雪。

在沒有進入詩之前,就單個的一個個物象來說:千山、沒有鳥飛、萬徑、沒有人的蹤跡、孤獨的船、竹笠、一個老人釣魚、冰凍的河、

拿出任何一個物象沒有任何意蘊。然而,一旦將它們組合進詩中物象變成意象,這一組意象群構成“意境”

,就會整體大於部分之和”

孟子在《孟子.萬章下》中提出“知人論世”方可品詩文,我們讀者再結合詩人當時被流放的時代背景。就會在這幅融入詩人的主觀思想感情和客觀景物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種藝術境界,一種情景交融,形神結合的有立體感的藝術畫面裡體味到該首詩的象外之象,味外之旨,韻外之致——詩人那孤寂、倔強並含有淡淡的脫世情趣的精神風貌。

(二).意境的指向意義

意境是詩人從客觀現實中“取境”攝神、熔裁於意定型為詩而提供的誘發人們想象和思情的一種藝術境界。這種境界不僅僅具有整合作用,還有指向作用(審美控制作用),因為

意境”之“意”,首先是詩人之意與其描繪之境的融合

意境“意猶帥也”,境則隨而充實,而生出詩歌之魂魄。 前面我們已經提到過,詩的意境是詩人從客觀現實中“取境”並融入自己的情感,然後定型為詩。一首詩歌的創作,其意境,並不是在詩人一提筆就忽然妙筆生花生出來的,而是要精心構思才形成的,要在詩中創造出高深、完美的意境,詩人先得在內心裡孕育出高深、完美的意境。詩人要用形象思維“神與物遊”,“思與境諧”,“意”與“象”應,情與景合,在頭腦理先構思出一幅有情意有界境有立體感的藝術畫面。心中有意境,筆下才會有意境。

柳宗元的《江雪》作於柳宗元謫居永州期間(公元805年—815年)。唐順宗永貞元年(805),柳宗元參加了王叔文集團發動的永貞革新運動,改革很快失敗,這一時期的他屢遭不幸,倒黴的事一樁接一樁: 剛剛被貶,心理落差本身就很大,偏偏老母盧氏又病逝,而居所連遭大火,此時的他可以說憂鬱、孤獨、激憤至極。 柳宗元從青年時代起,就有遠大的政治抱負:“少年陣力希公侯,許國不復為身謀”(《冉溪》) 他積極參與“永貞革新”是為了“以興堯舜之道,利安元元為務”(《寄京兆許孟容書》)。 可以說“利安元元”是他政治理想的終極目標。 可惜革新不到五個月就遭失敗, “二王”被殺“、八司馬”遭貶。這沉重的一擊,怎不使他憂鬱激憤,孤憤難平! 他在政治上是一個孤傲而執拗的人,知其不可為而執意為之,“獨釣”即表現出他的獨立特行。 可以想像柳宗元剛剛被貶之後,來到這永州。他孤憤難平,提筆構思《江雪》一詩時,自己處於被管制的困境。言語稍有不慎,便會招來殺身之禍。但是執拗的他對心中的鬱結不吐不快。想到自己志同道合的人死的死,流放的流放。這場政治的高壓風暴就像是下了一場寒冷的大雪。這樣酷寒的的暴風雪以至“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然而在這樣的“白色恐怖”中卻有一位孤傲的“簔笠翁”在“獨釣”“寒江雪”。這就是柳宗元創作《江雪》時的心理路程。 所以我們說“江雪”的意境: 《江雪》用簡練的語言描繪了一幅絕域蒼茫的景象。 起句突兀,渲染了當時的蒼涼浩大的景色。末尾一句結尾結情,孤寂苦悶悲痛迴盪在字裡行間。 詩中的景物描寫暗示了詩人的不幸遭遇和當時的艱難處境。折射著詩人孤寂但志向不泯的孤傲執著的心境。 這便是《江雪》一詩意境的

指向意義。字裡行間灌注著詩人的情感,起到了審美控制作用。

在所有飽含意境的古典詩歌佳作中,《江雪》被稱為佳者,是因為它兼有:象外之象,味外之旨,韻外之致。

品讀《江雪》給與我們的這幅“獨釣江雪圖”呈現在我們視覺的象外之象:是凌風雪的傲骨;玩味這短短的二十個字,我們品到的味外之旨:是政治重壓下詩人的的孤傲、苦悶與憤懣於寒意蕭殺的孤船中我們聽到的韻外之致:是詩人倔強不屈的脈搏的跳動聲!

“象外之象”、“味外之旨”、“韻外之致”,此三者,有其一,便可稱之為有意境。所以說,大文豪柳宗元“是名副其實的

“取境的高手”

學習我國古典詩詞的意境佳作,掌握取境技法

柳宗元的《江雪》是意境美的極致


(三).意境的超越意義

前文所講的意境的整合意義;意境的指向意義;現在我們再來談談意境的超越意義

意境所以能在有限的時空裡造就無限的審美意味,構成象外之象、味外之旨、韻外之致等豐富的審美特徵,實現意境的超越意義是因為詩歌的意境是詩人“靈想之獨闢”(惲南田)的創造。

它“化實景而為虛境創形象為象徵,使人類最高的心靈具體化,肉身化”(宗白華《中國藝術意境之誕生》)以有形表現無形以有限表現無限,從而實現了——象外之,味外之,韻外之的美境。這裡的後一個

“象”“旨、“致””就是對具體的、實的、有形、有限的詩中實體形象的超越。儘管它們仍然是一種形象(虛象),但是他們卻遠遠超過其自身的構成而指向無限無垠。

但仔細推敲起來,人們會發現:

“象外之象”偏在“境”的延展方面;

“味外之旨”偏在“意的”流 轉方面;

“韻外之致”偏在情趣的誘喚方面;

學習我國古典詩詞的意境佳作,掌握取境技法

李白《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三.詩歌意境的三個主要審美特徵

(一).象外之象

象外之象是從視覺角度而言的。 第一個象是象內,是形象的實體;第二個象是象外,是依附於實體以外的虛空境界。譬如“人畫山水亭屋,未畫山水主人,然知亭屋中之必有主人也。”

1·比如:李白《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犬吠水聲中,

桃花帶雨濃。

樹深時見鹿,

溪午不聞鍾。

野竹分青靄,

飛泉掛碧峰。

無人知所去,

愁倚兩三松。

全詩無一字說“道士”,無一字說“不遇”,卻句句是訪道士,句句是訪道士不遇。這種側面取境,留出大量空白讓讀者去思考,去想象“象外之象”做到了言有盡而意無窮的境界。

2·李白的《玉階怨》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

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詩人通過:玉階、白露、夜、羅襪、水晶簾、秋月。幾處意象構成了一幅飽含意境的“秋夜女子望月圖”,二十個字的詩,無一字見人物姿容與心理狀態,而作者似乎也無動於衷,只以人物行動見意,引導讀者步入詩情最幽微處,而成就了“象外之象”,使得詩情無限遼遠,無限幽深。正所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

類似的例子還有賈島的《尋隱者不遇》和《聽蜀僧濬彈琴》等。

(二).味外之旨

“味外之旨”,是就味覺角度而言。出自司空圖之語。這裡的“味”是指詩的意象與讀者發生的聯繫。是指讀者在反覆吟詠中,體味詩中的“文外重旨”(《文心雕龍》);“念在嘴裡,倒像有幾千斤重的一個橄欖似的。”(《紅樓夢》第四十八回)

學習我國古典詩詞的意境佳作,掌握取境技法

“取境”是詩的整體構思問題,構思中取境高或逸,那麼所創造出的整體藝術世界也就髙或逸。 李賀的取境是“


1·比如李賀的《雁門太守行》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比如,詩人沒有直接描寫車轂交錯、短兵相接的激烈場面

,只對雙方收兵後戰場上的景象作了粗略的然而極富表現力的點染: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燕脂凝夜紫。”

晚霞映照著戰場,那大塊大塊的胭脂般鮮紅的血跡,透過夜霧凝結在大地上呈現出一片紫色。

這恰似一個影視劇裡常有的慢慢移動的長長的場景鏡頭,這個長鏡頭十分的有“包孕”。正所謂“詩貴含蓄”不特意說出,然而,已經暗示給讀者,攻守雙方都有大量傷亡,守城將士依然處於不利的地位,為下面寫友軍的援救作了必要的鋪墊。不寫狂風巨浪如何摧毀船艦,而寫風平浪靜後海上漂浮的毀掉的船的殘骸便可知道風暴的慘烈。這就是選取“包孕片刻”的妙處!(關於選取“有包孕的片刻”的主張萊辛在他的名著《拉奧孔》中有很好的闡述。其實我們古典詩詞以及繪畫中也經常使用此法。只不過我們沒用“包孕”一詞罷了。你看,

李賀這裡就是極佳的詩例) 後四句寫唐軍將士夜襲敵營,以死報效朝廷。“半卷紅旗臨易水”,“半卷”二字含義極為豐富。黑夜行軍,偃旗息鼓,為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備”;“臨易水”既表明交戰的地點,又暗示將士們具有“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那樣一種壯懷激烈的豪情。這些意象群都十分含蓄。做到“盡在不言中”,鑑賞這首詩歌以上幾處當是“味外之旨”。

我覺得皎然在《詩式》中說的“取境”很重要:“夫詩人之思,初發取境偏高,則一首舉體便高。取境偏逸,則一首舉體偏逸。”這就是說,“取境”是詩的整體構思問題,構思中取境高或逸,那麼所創造出的整體藝術世界也就髙或逸。 李賀的取境是“高格”的。 我們看:全詩情景交融,氣勢磅礴,雄渾悲壯,意境蒼涼。詩人用濃豔的色彩,造成一種強烈氣氛,描繪出守城戰士浴血奮戰的動人景象。讀了這首詩我們如臨其境,如見其情。在這幅浴血奮戰圖中,我們感受到了守城戰士的凜然正氣和慷慨殉國的英勇愛國精神。

清人吳喬在《圍爐詩話》中所說的“讀詩必須細密,察作者用意如何,佈局如何,措詞如何,如織者機梭,一絲不紊,而後有得於古人。”請看王昌齡的:《從軍行·大漠風塵日色昏》:

大漠風塵日色昏,

紅旗半卷出轅門。

前軍夜戰洮河北,

已報生擒吐谷渾。

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 尋常看,只覺其雄健,只有細察密識才品出該詩的“味外之旨”即作者的用意是:“蓋譏主將於日昏之時,始出轅門,而前鋒已夜戰擒大敵也。較中唐人'死是徵人死,功是將軍功'二語,渾成多矣。粗中人閱之,直以為

雄快之凱歌而已者,未嘗於'日昏','半掩','夜戰','生擒'等處,痛下兩眼看也。”從字面上隻字未提“譏主將”,未表“死是徵人死,功是將軍功”然而,你要仔細玩味“味外之旨”便會明白作者的用意了。這一詩例證明了我前文所講:“味外之旨”偏在“意的”流 轉方面。

學習我國古典詩詞的意境佳作,掌握取境技法

王昌齡的:《從軍行·大漠風塵日色昏》


(三).韻外之致

韻外之致是從聽覺角度而言的。韻外之致更偏重對情韻的召喚方面。

學習我國古典詩詞的意境佳作,掌握取境技法

唐朝詩人李頎的《聽董大彈胡笳兼寄語房給事》

“致,情趣,意態”;“韻,指氣韻、神韻、餘音”。範溫說:“有餘意之謂韻”,“蓋嘗聞之撞鐘,大聲已去餘音覆來,悠揚宛轉,聲外之音。”(《潛溪詩眼》)

我們且看下面詩例:

1·唐朝詩人李頎的《聽董大彈胡笳兼寄語房給事》:(節選)

空山百鳥散還合,

萬里浮雲陰且晴。

嘶酸雛雁失群夜,

斷絕胡兒戀母聲。

川為靜其波,

鳥亦罷其鳴。

我們節選的這段描摹彈奏樂曲的詩句,之所以具有意境的韻外之致之美的根本原因是我前文所說的意境美的形態的獲取方法是“以有形表現無形”。

樂曲之妙,難以言傳的原因,是因為它是無形的。然而,詩裡以人們熟知的空山百鳥的散合,浮雲的忽陰忽晴,雛雁失群的哀鳴,更有蔡文姬的胡兒訣別母親時的撕心裂肺的呼叫聲,還有那詩人運用想象手法“造境”,川水被音樂感動得安靜下來,不再揚波,鳥兒也被音樂感染的不再鳴叫。這一切在讀者內心構成一種撼動人心的意境,而這意境的的魂魄就是那詩人給我們的只可意會,難以言傳的韻外之致

學習我國古典詩詞的意境佳作,掌握取境技法

正是有了“東船西舫悄無言,惟見江心秋月白”這兩句,便給讀者留下了回味無窮的廣闊空間。


2·我們再以白居易的《琵琶行》(節選)來分析詩歌意境所展現的韻外之致這一審美特徵。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東船西舫悄無言,惟見江心秋月白。

我以為我們節選的這一段最能說明《琵琶行》之意境所展現的韻外之致這一審美特徵。

鑑賞白居易的這首詩,不僅要體味白居易是如何把難以描摹的音樂,用文字展現給我們,而更重要的是

白居易在描摹琵琶演奏之聲的同時,為我們展現了詩人當時聽演奏時的“情境”。“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技藝高超的琵琶女的演奏,此時把詩人帶入了這樣的“情境”:出現了先“滑”“澀”的兩種意境。“間關”之聲,輕快流利,而這種聲音又好象“鶯語花底”,視覺形象的優美強化了聽覺形象的優美。聰明的詩人把摸不著,看不見的抽象的聲音具象化了;接著“幽咽”之聲,悲抑哽塞,而這種聲音又好象

“泉流冰下”,詩人再一次用視覺形象的冷澀,強化了聽覺形象的冷澀

由“冷澀”到“凝絕”,是一個“聲漸歇”的過程,詩人用“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佳句描繪了餘音嫋嫋、餘意無窮的藝術境界,有了這兩句和沒有這兩句,大不一樣:詩人的這兩句道出了“情境”

是詩人進入品味音樂演奏的妙處時的情感抒發和讚歎。這種“此時無聲勝有聲的”的“幽愁暗恨”恰恰就是我說的詩歌意境所展現的餘意無窮的韻外之致。

而更令人拍案叫絕的是,彈奏至此,滿以為已經結束了。誰知那“幽愁暗恨”在“聲漸歇”的過程中積聚了無窮的力量,無法壓抑,終於如“銀瓶乍破”,水漿奔迸,如“鐵騎突出”,刀槍轟鳴,把“凝絕”的暗流突然推向高潮。

才到高潮,即收撥一畫,戛然而止。一曲雖終,而回腸蕩氣、驚心動魄的音樂魅力,卻並沒有消失,高超絕頂的詩人此刻又用了兩句“東船西舫悄無言,惟見江心秋月白”的環境描寫作側面烘托。有了這兩句和沒有這兩句大不一樣:白居易如果做影視導演,肯定是一流的導演,他讓攝像機對準東船西舫悄無言”的大環境慢慢拉開,隨後又慢慢向空中轉移,最後定格在“惟見江心秋月白”這一畫面上。這一切叫什麼?叫場景調度。而我們談詩歌鑑賞,其詩學理論術語正是我們本文要談的詩詞“取境”。正是有了“東船西舫悄無言,惟見江心秋月白”這兩句,便給讀者留下了回味無窮的廣闊空間

寫詩要學會此種藝術手法,品詩應當識得此中的妙處,方得審美的享受啊!

在我國古代詩論裡,詩歌韻致之有無不僅極為重要,而且有古、悠、亮、幽、清、遠等的不同風格形態,從而構成詩的不同情緒結構。陸時雍《詩鏡總論》雲:

〔相雲日以遠,衣帶日以緩〕,其韻古;

〔攜手上河梁,遊子暮何之〕,其韻悠;

〔高臺多悲風,朝日照北林〕,其韻亮;

〔晨風飄歧路,零雨被秋草〕,其韻矯;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其韻幽:

〔皇心美陽澤,萬象鹹光昭〕,其韻韶;

〔扣枻新秋月,臨流別友生〕,其韻清;

〔野曠沙岸淨,天高秋月明〕,其韻洌;

〔天際識歸舟,雲中辨江樹〕,其韻遠。

凡情無奇而自佳,景不麗而自妙者,韻使之也。

綜上所述,本文結合具體詩例,闡述了:什麼是詩歌意境以及詩歌意境構成的意義的三個方面的顯現:意境的整合意義、意境的指向意義和意境的超越意義;還重點談了詩歌意境的審美特徵:象外之象、味外之旨、.韻外之致;論及了在詩歌創作中“取境”手法的重要性。

應該指出詩歌意境的審美特徵不止象外之象、味外之旨、韻外之致幾個方面。此外還有“傳神”性和真實自然之美。因篇幅所限就不在這裡贅述了。

學習我國古典詩詞的意境佳作,掌握取境技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