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70多岁是不是意味着人生走到尽头了?

猫婶陛下


我是假语勿言:一老者;“年过七十,已到生命的尽头,没错。这是自然规律,人人无法抗拒,无法逃避。”

古语”人生七十古来稀”,现在人活七十已是不稀罕了。但是老了,人生路将走完了,这个事实,你最不愿承认,也必须得承认。到了七十多岁,已是风烛残年了,容貌长得非常年轻化。一陈“风雨”过,摧残了,熄灭了的人并不少见。

现在的老年人,总是说自己身体如何如何的好,是越活越年轻了,做事赛过年经人了。就是不愿承认已老了,幻想着自己能活百岁,梦想着自己的寿命能创造历史。还自认为自己心态好,活的自信,活的明白。

其实这人活的一点也不自信,也没能活出个明白来,只是不愿意去思考,人是一定要死的这个理,也不愿承认人是要死的这件事。过了七十,总在想我还能活多少年,多少年。想太远了;人的生命只是在一呼一吸之间,你呼了这口气,不吸了,生命就结束了。你吸了这口气,且不呼了,生命就完蛋了,生命竟是这么的简单。

人生,特别是已到老年,一定要坦然面对死亡,才能活的明白。老人能有质量(不求人,能自理)地活着,当然是寿命越久越好。若是一旦没了自理能力,早走迟走沒有区别。

到了老年,千万不可用抢救的方法来延续生命。这是我本人的想法,也可算作我生前遗嘱;靠着抢救回来苟延残喘地活几月或几年,还不如早早往生。到了该放弃的时候,就用不着留恋世间的一切。





假语勿言


一个烂了许多的大苹果,一个还算完好鲜亮但不大的苹果,你喜欢那个?其实,七十、八十、九十岁……等都不重要,某种意义上寿命长短并不重要,至关重要是包括自理能力和活动能力在内的生活质量是否能象不大的苹果那样完好!我相信,寿命很长,只不过后半生总被疾病折磨着(就如烂了许多的大苹果),这并不是人想要的!一句祝贺的话语:活得健康快乐是我们的人生意义和终极目标!这是我一一即将滿七十岁的感悟。与所有七十岁以上的老朋友共勉!


卓伟章


谈谈我70岁以后的退休生活

我是2003年正式退休的。女儿和儿子的孩子陆续出生。我和老伴儿基本上把全部的时间投入到了这两个下一代的抚养当中。女儿的孩子就生在我家,一直没有离开。儿子的孩子出生以后,我们开始跑海南。到70岁的时候,女儿的孩子上中学了,开始住校。儿子的孩子才上小学,需要我们接送,比以前轻松多了。这时我们开始考虑自身余生怎么过的问题。

头几年我们开始一省一省的旅游。反正每年都要往返海南,就利用这个机会,来时游一个省,回去再游一个省。国内游了十几个热门省市以后,开始参团国外旅游。目前欧洲去过了,美国去过了,东南亚各国基本都去了。旅游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使我们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受到人生的幸福和美满。

大前年我查出了肺癌,切掉了一叶右肺。由于发现的早没有转移。出国游对年龄和身体的要求越来越高。儿女们就安排我们就近旅游。踏青游,采摘游,美荷游,赏枫游等等。公休日有时间,他们开车带我们出去。没时间让我们自己跟别的人搭伴出去。可还有很多时间。老伴就提醒我,你年轻时不喜欢写诗吗,现在何不捡起来?遇到中专时教我的语文老师,提醒我当时和我差不多的几个同学现在是省的作协会员,埋怨我从政耽误了自己。我不觉得耽误了自己,但是有一个爱好总是好的。我又开始读唐宋诗词。有时在微信朋友圈发表一些自己的作品。这时接触到了今日头条。今日头条的亲民性开放性广博性吸引了我。我开始尝试着在这上面写一些东西。在头条上发表作品,能得到广大爱好者的点评,促进自己的提高。由于没有系统学过中文,开始不知道古七律五律是要求平水韵的。在头条朋友的批评下,我知道了,学习了,也逐渐掌握了。以前也不知道古诗词创作要押《词林正韵》或者是新韵。通过学习别人的作品,自己也摸索着开始用新韵。现在有了《中华通韵》,基本上是按这个韵来写作了。与头条交往这一年多来,感到每天都在进步。进步是令人快乐的。不仅我快乐,老伴儿,儿女们也跟着快乐。家里弥漫着强烈的学习气氛。学,然后知不足。现在每天基本是晚九点前睡觉,早四点起床,起床就开始看头条上关注的作者作品,或者研究一两个词牌曲牌。到目前我已经尝试着写了近20种词牌和元曲了,其中大部分被推荐到头条首页。这更加坚定了我继续学下去写下去的决心。

人活着总得干点儿事。干自己喜欢的事是最幸福的。说也怪,这样起早贪黑,感到身体反而更好了。由于年龄的老化,还会增加一些疾病。如耳聋,眼花,腰腿疼,行走困难等等。但只要正常对待,就不会感到特别痛苦。因为这些都是人生必须经过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有自己喜欢的事儿陪伴着,痛苦常常减轻许多。

啰啰嗦嗦谈了这些。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批评指正。


手机用户爱晚年


此言差矣!人家特郎普70多还竞选美国总统,这不还要竞选连任呢?怎么能说意味着人生到头了呢?

再看看我们周围,70多,80多的老人比比皆是。我对楼的那位老大哥,70多了照样干清洁工,每天天刚明蹬着三轮车就出发,赶到两公里开外的龙头路上工作,无论刮风下雨、酷暑严寒从末影响过工作。

我原来的工友、现在的酒友加好友刘大哥,今年也是70岁,原来是子弟中学校长、高级教师,现在每天赶集上店、收拾家务,周末骑车出游,10公里、20公里根本不在话下。我们月末聚会时,老哥酒杯一端说:现在生活条件这么好,我们都要好好活,争取再聚20年!这是什么精神?

据有关资料,中国人的人均期望寿命为76岁,

而我在头条里结识的网友s20190987654321s,今年98岁了,他说:我明年99岁了,我喜欢上头条,喜欢和人每天抬抬杠。而且我发现,抬抬杠更高兴,抬抬杠更健康。与这位老者相比,70岁是不是算“小轻年”?

由此可见,人活一世,关键是活的个心情。你整天觉得老了、不行了、快完了,那可能不到70就到“终点”了;而你若抱着活到老、学到老,有所追求、老有所乐的心态,专注于某项事务,或像那位清洁工老人一心把道路扫干净,或像很多老人一天四出勤接学生,或到老年大学学书法、学绘画等,每天充实的活着,你就觉得越活越有活头!

人生一世,活就是活个精气神,只要身体健康,能自已伺候自已,能在不麻烦他人的情况下还对家庭、社会有点滴贡献,活到百岁,看到两个100年的大中国,岂不快哉?





峄县西门里老李


人过70古来稀,如果在以前,能过七十岁年龄坎的人确实不多。一般的活到60多岁,也就算是高龄了。

我的爷爷奶奶是六几年去世的,一个活了63岁,一个活了67岁,这对当时的人的寿命来看,应该是高寿了。

可是现在呢?人的平均寿命都是74岁了,如果你现在刚刚70岁,身体健康,无病无灾,注意锻炼,注意保养,那你活到八十,九十,甚至100都没问题,怎么能说你是到了生命的尽头啊?

从你的问题看,你的思想有点低沉,悲哀,缺乏对自己以后生活的希望和信心。这是不可取的。希望你振作精神,提高信心,开阔心怀,自寻其乐,搭配伙食,注意锻炼,防治疾病,那我们的生命,还会伴随我们很久。





石韮花开放的季节


70多岁是不是意味着人生走到尽头了?

70多少的人确实老了,和年轻人相比也走过人生大半,但是不是人生尽头确实和年龄没有多大关系,所谓黄泉路上无老少,就是实际情况。今天父亲还感叹说:七十多岁的人都很年轻,何况六十岁的!

前几天四十三岁的同事去世,是这几年单位去世的第七位年轻人,他们都没到退休年龄。同事的父亲刚退休就去世,退休金都没拿上。我的小舅和童年伙伴去世时五十多岁。他们都是因为病,得上不好的病就是麻烦!

身体健康的老人现在越来越多,老胡今年整八十,每天步行两三万,在朋友圈里争第一。他还是个手机控,白天晚上都在看手机,坐在路边看,见了朋友指着看,走在路上自己看,有一次被路上的石头拌了一下,整个人就向前冲去,跑了五六米,竟没绊倒,一起走的人都感叹他的身体好!

九十岁的杨大爷,每天除了外出闲逛之外,还经常到老年活动中心去下棋,由于他思维敏捷,能下过他的人不多,今天我又可见他在自家厨房做饭吃。

老年人生活规律,不要讳疾忌医,坚持锻炼,心情舒畅,就是70岁也没到人生的尽头,放心大胆地往前走啊!


Elegant


“人活七十古来稀”,这是一句老古话。那时候人的寿命,大多是五六十岁。所以七十就是古稀之年。我们小区,早晨和傍晚,有不少八九十岁的人,还牵着绳子溜狗呢!

现在九十多岁的人,都不能算古稀。所以谈人生尽头还早呢!只要心态好,身体好,不要考虑尽头不尽头的问题。


高友德


70岁只要身体健康,心态好,就不显老,我今年68岁,还在一停車场上班,每天工作十一小时,按时上下班,我觉得过的很充实。

人,不在年龄大小,主要是要健康,要有一个好的心态,要自信,乐观向上,不要自我认为自老了,不能以老卖老,要相信,夕阳也发光。


用户4228705816872


人走到尽头,不看年龄大小,自古黄泉路上无大小,人到七十,看你身心健康与否,身体健康,心里没有那些污七八糟的想法,你可能活八九十岁,而有的人,己七老八十了,身体很好,但一说话,却满嘴污言哕语,为老不尊,我想,向这样的人,多活也无益,而我六十有余,在医学上己被判定到生命的最后一步,17年抢救回来一条命,18年,同一个小区的,只有五十多岁,能吃能喝,一天中午,和妻子伴几句嘴,睡了一觉,再没醒来,所以,年龄不意味是人生的尽头。


正必压邪


不是吧,我觉得70岁刚刚迈入老年化,只是步入老年化的一个开始,我觉得这个年纪还不算大,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百岁老人比比皆是,特别是南方的老年人,因为空气好,气温适宜,百岁老人到处可见,我老公家安徽的,平常我去街上买菜,经常会碰到老爷爷老奶奶,他们在街上卖自家的小青菜,算账称菜可麻利了,算得还准确,一问年纪,都快八十岁了,不得不说真的太厉害了,所以说啊,年纪大了不要紧,心态很重要,有一句话说的好啊,人老心不老嘛,意思就是说不管你的年纪有多大,只要保持一颗年轻的心态,你就永远没老去,所以年纪只是个数字而已,重要的是我们不必去在意数字的大小,只要心态好,我们就永远都年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