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5 青海人天天吃的"尕面片",到底有什么神奇?

(餐宝典编辑部的小宝是土生土长的青海人,这次春节回老家,他第一时间又吃到了自己从小吃到大的那一碗面片。)


尕面片,是青海人最"日常"的一道美食,没有之一。

没有哪个地方的人对于尕面片像青海人这么情有独钟。

离开青海去到外地的人,最思念的,肯定是尕面片。

青海人天天吃的

在当地的方言里,"尕"是小的意思,放在"面片"之前,表达出了人们对它的喜欢。在传统的中国人心中,越喜欢一个东西,越喜欢用名字来"糟践"一下,比如"狗不理""狗蛋""二蛋""胖妮"等等,青海的尕面片也是一样的,"尕"中包含着对于面片的"大爱"。

因为够接地气,所以尕面片的做法也非常简单。几乎每个需要下厨房的人都会做,而且必须要会做,不然对不起青海人的胃。

尕面片做起来虽然比较快,却是非常考验妇女们的手艺的。面片的大小是衡量这个手艺的关键因素,下得好的面片如手指甲那么大,薄而匀称,叫作"指甲面片";下得不好的的面片大而厚,并且大小薄厚不一,形状也不正规,人们讥之为"拦嘴面片",意思是面叶大得放不进嘴里。

面片虽然是一样的,但是可以做出不一样的风味,这就要看往面片里面放什么"料"了。如果放入菜瓜,就是"菜瓜面片";面片下好以后,打上鸡蛋,则叫"鸡蛋面片";加入新鲜的羊肉,一锅羊肉味,又叫"羊肉面片";如果把面片用漏勺打上来,放入肉和和炸酱,就叫"烩面片";打出来又用粉条和肉混着炒,则称之为"炒面片"。别看面片虽然小,但吃起来还是很讲究的。

青海人天天吃的

全中国那么多的兰州拉面馆,其实大多数都是青海人(主要是循化和化隆)开的,在这些兰州拉面馆中也经常会看到面片。不过,一般人不知道,如果有人在这些兰州拉面馆里点上了面片,那么十有八九就是青海人。另外,面片的制作需要一个"揪"的工序,比较耗时,所以很多的饭店内面片的价格也是比较高的,一般人比较少点。

面片是青海人都喜爱的一道美食,在此基础之上,也有许多"少为人知"的风俗,在过去,如果男方到女方家求婚,女方家如端上面片,男方家就知道什么意思了,说明遭到了拒绝,因为面片是揪断了的;如端上来的是长长的拉面,表示婚姻可成。不过这些风俗,已经成为了过去,现在的人已经不怎么在乎了,很多年轻人甚至基本没听说过。

在青海当地,很多的面馆,如今用上了机器,通过机器来做面片。说实话,机器虽然提高了效率,能够批量生产,但是从口感来讲,确实不如手工的。纯粹手工制作的尕面片,那味道简直就是一个字:绝。

青海人天天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