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无间道》后无“警匪”,双影帝梁朝伟、刘德华打造的巅峰之作


《无间道》后无“警匪”,双影帝梁朝伟、刘德华打造的巅峰之作


"无间道——八大地狱之最,为无间断遭受大苦之意。"

——《涅槃经 十九》

从佛教的角度看来,杀父母和罗汉级别以上的"人"都属于"上杀",会下地狱,但这个地狱就不是普通地狱,是阿鼻地狱。("阿鼻"是音译,意译是"无间地狱"。)"无间地狱"是佛教八大地狱最底层的地狱,关的全是罪孽深重之"人"。


《无间道》后无“警匪”,双影帝梁朝伟、刘德华打造的巅峰之作

18年前的双十二,这部被寄予"救市"希望的悬疑犯罪警匪片《无间道》上映了,彼时正是梁朝伟和刘德华的"盛年",刘伟强导演就这么领着双男主的加持,不负期望地打造了这至今都难以被超越的经典港式警匪大片。

这超过80万人都打出的9.2分的超高分,一举入选豆瓣TPO榜第20位,若说影片的内容和人物分析,以及背后体会的道理等,其实很多观众都分析地很透彻了。


《无间道》后无“警匪”,双影帝梁朝伟、刘德华打造的巅峰之作

不过这段难得的休息时间里,再次重温《无间道》,尤其是用专业"技术流"的方式去解构这部电影时,会发现很多绝妙的小细节,抛开直接的感性看法之后,反过来去探寻导演和编导的创作思路,或许就是另一种看电影的乐趣。



是黑?还是白?

反向二元对立下——黑作白时白亦黑

警匪片一向在悬疑犯罪片的类型元素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巅峰"地位。

原因很简单,既然是悬疑犯罪片,那演绎这类片最重要的核心表现手法,必然要么偏悬疑制造,要么偏各类型的"犯罪"氛围,要么就是合二为一,尽量融合两者的平衡。

但想要达到以上三种方式的优秀演绎,最直接而简单的办法就是加入所谓警、匪二元对立的设计,既可以让观众一目了然地进入其中,选择"立场"带着情绪观看,又可以把诸如"正、邪"、"生、死"等,让人紧张刺激的元素发挥地淋漓尽致。

但如此一目了然的警匪对立设计,看多了也缺乏新意,因为通常来说,如此设计的剧情,到最后必然邪不胜正,是个欢乐的"正面"胜利的结局。

就像是一个把结局写在开头的严肃纪录片一样,很容易让人失去兴趣。


《无间道》后无“警匪”,双影帝梁朝伟、刘德华打造的巅峰之作

于是,如《无间道》一般,在最直接简单,且最受欢迎的警匪对立设计上,进行反向操作,把所谓"黑、白"的正、邪对立,反向设计成以"卧底"为核心的,警中之匪,匪中卧警的反向二元对立剧情。

如此一来,就直接把天然的黑白警匪的矛盾冲突,上升至绝妙地"局中局"的你看我猜般的反转对立剧。


影片从一开头,就把《无间道》的意义,给观众展现其意义,配上极具讽刺意味的,在佛寺中,烧着香求保佑顺利的,黑道匪徒的"自己人"计划,那番看似豪气万丈的慷慨陈词之下,是对所谓正邪之分的天然挑战。


《无间道》后无“警匪”,双影帝梁朝伟、刘德华打造的巅峰之作

而与之对立的更是尤其"可笑"的,警方选卧底的"打赌"计划,在嬉笑怒骂中,似乎警、匪双方的刻板印象,被完全颠覆,黑道匪徒正经严肃地在挑选不畏牺牲的"战士",而反观应该是正义凛然的警方这边,却嘻嘻哈哈地在"考验"学警的能力,是否胜任"卧底"之职。


《无间道》后无“警匪”,双影帝梁朝伟、刘德华打造的巅峰之作

更别提,一向"反派"专业户,长相"不正直"的黄秋生扮演的警长,从一开始,给观众的感觉就是如此违和,加上选卧底的一番"不靠谱"的演绎,更是会让观众先入为主地陷入纠结"是黑?是白?"般的反复纠结中。

而反之,看似"油腻、可笑"的曾志伟扮演的黑道匪徒大哥,则更像是充满正义感的正面角色,尤其那段慷慨陈词的激情演绎,如果换个场景,换个身份,或许比警方选卧底走的过场,显得更为正式。


而之所以导演刘伟强如此设计,正是想要打破以往"经典"而无聊的,一见就黑、白分明的警匪形象,如此可以让观众陷入一种你演我猜的纠结中,体验一种"猜不到",被制造悬念的乐趣

更是为后续,卧底黑道匪徒中,"三年又三年"不得脱身的警察陈永仁的无奈、挣扎、坚持和反抗做铺垫,更是为了潜藏在警局中,"现在,我想做个好人"的刘建明的认知偏差、纠结和反叛,做两者关于"非黑即白"的道德冲突,爆发的引线基础。

那座天台,"警察"陈永仁和"匪徒"刘建明的对枪,不仅仅是为观众演绎"邪不胜正"、"非黑即白"的普世道德,更是一种对所谓人性的根本思考。


《无间道》后无“警匪”,双影帝梁朝伟、刘德华打造的巅峰之作

在永远的二元对立之下,披着"正义"或者"邪恶"的黑、白外壳的"人",抛开那些无奈、挣扎和普世的价值观后,留下的,是什么......

或许,这才是《无间道》最富有魅力之处,黑不是黑,白也可能不是白,反向操作设计的二元对立,太刺激,也太有趣了。


"一将功成万骨枯"

线性叙事中的"闪回"时空交错演绎的潜在隐喻

如果说,在悬疑犯罪片中,对警匪元素,用反向二元对立法处理,是一种跳出"正常"思维的,优秀悬疑制造设计,那么在其中"常规"线性叙事里,打破空间线,以"闪回"的方式,让回忆与现实交错,从而增添剧情的丰富性,就是更加绝妙的"创举"。

是的,以往对这类警匪元素的悬疑犯罪片来说,要么极其正规地以线性叙事,加入两者视角的不同解读,或者非线性并行叙事,增加矛盾冲突的看点等等。

其实不外乎都是把警匪对立的天然矛盾,给升华到激烈的"巅峰",让其自然而然地爆发,从而让观众产生,诸如逆袭、绝地反击、善恶到头终有报等,压抑后的剧烈反扑的"爽快"感。


《无间道》后无“警匪”,双影帝梁朝伟、刘德华打造的巅峰之作

但《无间道》不一样,虽然依旧遵循所谓警匪黑白对立的"原则"设计,但是其本身,反向操作设计的情节,就看点十足。

尤其最开始的一小段,十年警、匪的互相"卧底"和"潜藏",都如时光飞逝般浓缩在一幕幕两者,或偶然,或必然的对立局面中。


《无间道》后无“警匪”,双影帝梁朝伟、刘德华打造的巅峰之作

一眼十年

如其中对两者镜头特写的"闪回"设计,披着黑道匪徒"外壳"的陈永仁,不管看起来如何"痞"、"坏",纹身、打架等样样特写在他诸如被抓、被"追杀"等场景中,透过镜头看,居然是充满"温暖"感觉的"正面"演绎。

而反之,即使顺利进入警校,以优异成绩毕业,前途一片大好的"黑道匪徒"刘建明,镜头每每给他的特写,诸如抓"坏人"(陈永仁),办案立功等等,即使警服革履,他还是只能透过"扭曲、反射"的镜子,去看真正自己的样貌,显得如此凄凉。


《无间道》后无“警匪”,双影帝梁朝伟、刘德华打造的巅峰之作

导演刘伟强更是极富心机地把整部影片的调色,大胆地分割,把室内室外,把警、匪双方身处之地,把"闪回"里的回忆片段,把打乱的时空线中的所有"正常"色调,统统都特写改变。

尤其其中重要的几场,带着深深隐喻的戏,诸如陈永仁与心理医生李心儿的几次"推拉"般,真假难辨的对话戏,刘建明和作家Mary带有"识破真相"小说内容的对话戏,以及最具广泛讨论,看点十足的荒诞"天台戏",其实都是一种游走在"真假"边缘,试探、挑逗观众兴趣的"戏剧大爆发"之作。

其实,说句导演"戏耍"观众智商也不为过,或许也是后续收到,诸如"傻子卧底才会在天台见面"、"黄Sir,我信你个鬼"、"十年混黑道,不犯重罪,真的可以爬上高位"之类的诟病的原因。


其实,这部《无间道》看似讨论的是个"非黑即白"的人性坚持问题,但实际上,却是在批判所谓"非黑即白"观念的扭曲,以及普世对所谓正义与邪恶的刻板看法。

导演精心地把黑、白两者的代表的线性叙事中,插入各种"闪回",时空交错的"回忆",就是想为大家呈现最原始的"理由",或者说,为"黑"者辩白,为"白"者抹黑的解释。


《无间道》后无“警匪”,双影帝梁朝伟、刘德华打造的巅峰之作

用各种看似荒诞、立场对调、力量对比悬殊等等的,不太符合逻辑和常理的情节,去演绎这两者的本质"不同"。

其实无关于所谓的"洗白"或者"抹黑",更多的是想要把扁平单一的对立"黑、白"观念,设计地立体而丰满一些,然后把这些摆在"台上",融入具体情节,展示给观众,让千人千面的观众,自己选择视角和立场。

(PS:这里要吐槽一下版本问题,建议收看未剪辑的原始粤语101分钟的版本,结局更为符合人性自然之道......)


正如影片一开头,黑道匪徒大哥韩琛说的:"一将功成万骨枯"一样,说得不仅是所谓黑白对立,必然要面对的"结果",更是一种隐喻存在于人性中,天然对"欲望"的追求。


《无间道》后无“警匪”,双影帝梁朝伟、刘德华打造的巅峰之作

线性叙事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很明了地"看"到,故事所有的前因后果和发生与冲突是怎么产生的,但坏处是,主观视角的叙述,或者说描述故事的角度太过单一。

此《无间道》加入各种"闪回"的,被打乱的空间片段,就进一步加深了各种视角的主观描述,看似把简单的故事拉入复杂化的表现中,实则是把决定"对、错"、"是、非"的判断,交给观众。

那些化为镜头特写语言、道具和场景色调的潜在隐喻,更是给以观众们更为丰富的角度演绎。


由此,对于《无间道》的解构其实个更添趣味,和可供商榷的"道德"判断,也为千人千面的是非曲直价值观,提供了相应的"空间"。


"对立"的黑、白选择悖论

《无间道》的两层现实"对立"含义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港片的黄金时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极盛必衰的自然规律也随之而来,正如月有阴晴圆缺一般,没有永远"黄金"的时代,如此千禧年的到来,更重要的是,回到祖国怀抱的香港,正面临着必须经历的"阵痛"。

这个被英国占领百年,以英语为母语的现代化城市里,传统与现代的东、西方观念的融合与冲突之下,也造就了《无间道》这部充斥着"势不两立"般矛盾重重的警匪悬疑犯罪片的出生。


《无间道》后无“警匪”,双影帝梁朝伟、刘德华打造的巅峰之作

其实,最开始看这部片时,观看故事情节,以及演员们的演技,是非常紧张刺激的,尤其那段你来我往,你卧底,我潜藏,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猫鼠游戏",尤为记忆深刻。

至于后续看到那些代表着或黑、或白的警察、卧底、大哥、"黑警"等的结局,是非常意难平的,不是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吗?为什么善恶到头,却是如此"邪恶战胜正义"的两败俱伤的结局?


《无间道》后无“警匪”,双影帝梁朝伟、刘德华打造的巅峰之作

但多年后的今天,再去以导演创造思路的角度去解构此片,却看到完全不一样的,所谓"非黑即白"的价值判断了。


因为其实在导演的创作角度看的话,人(人性)区分"黑、白"的立场,本身就极为荒谬,即使所谓身份上天然带来的桎梏所限,也是如此。

所以《无间道》其实想表达的观点,有两层意思:

一层是表面上的把"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观点,背后深藏的种种本质,追根溯源地一一剖析,展现在观众面前,由观众自行选择属于自己的理解;

而另一层,正如刚回家的香港一样,在传统与现代的激烈冲突之下,是否存在一种可以快速适应,平稳度过"阵痛"的方式,去让两者更好地融合。


除去极端的"黑、白"观点的悖论之后,留下的,是否是指向未来的光明大道......


《无间道》后无“警匪”,双影帝梁朝伟、刘德华打造的巅峰之作

回眸一笑



写在最后:

或许,好的电影,就是即使"老去",任就可以每每观看,不断更新各种不同的角度,焕发新的光彩。

而从前的初看,和现在的观看,虽故事情节历历在目,但看到的"世界"却完全不同,不管是所谓过度解读也好,还是感性归感性,理性归理性的所谓娱乐流,技术流的"争辩好坏"也好,总之,千人千面,笔者提供个人看法。

当然,最后还是大力为《无间道》推荐一番,9.2分,超过80万人好评的电影,你确定不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