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兰花植料里出现的“白色丝状物”对兰花有害吗?

宋怡婷


网友没有提供图片,不过这里我用我见过的图片来和大家分享,先来看第一张图片:


从这张图片可以看出:

从1圈位置看到很多白色菌丝,放大看,可以看到2圈位置有些腐烂,说明这些白色菌丝是盆土植料没有杀菌所致,当这些菌遇到适宜得环境以后直接生长了,这样的情况是不利于兰花根系生长的,因为容易造成根系腐烂,严重发生根腐病等。

遇到兰花长势差,根部有些腐烂,兰花盆土植料有白色菌丝,正确的做法是,尽快换盆换土了,先把兰花脱盆,然后洗根消毒,进行晾根处理以后再上盆养护,这时候要处理兰花盆土植料,最好进行消毒暴晒处理,当然也可以直接换上新的兰花植料,要注意保证兰花盆土植料的透水性。

还有一种情况是,兰花长势很好,兰花盆土植料一直保持润而不湿,环境也湿润,但是兰花盆面也出现一些白色菌丝,这些菌丝该怎么处理呢?我们来用图说明,先看看下图:
从这张图片可以看出:

1圈位置也有很多白色丝线,仔细看,这些白色的丝线也是属于菌类,这是刨出来的状态,注意看左上侧,这是没有刨的状态,一样的可以看到白色菌丝体,开始以为是白绢病,但是养护一段时间以后,几乎对兰花没有影响,说明不是兰花白绢病,而是其它的对兰花生长有利的菌,虽然看起来危险,我们来看兰花的长势图:
从这张图片可以看出:

从1圈位置可以看出兰花新芽很多,而且几乎展叶正常,叶片几乎没有黄叶干尖的情况,说明盆土植料,浇水频率,环境湿度都很好,满足兰花的生长,再看花盆上的白色菌丝,虽然看起来很明显,不过嘛对兰花的生长没影响,那么对于这种情况怎么处理呢?



我的处理方法是,继续养护观察一段时间,看兰花的长势,如果长势没有问题,说明没有影响,正常养护就行,如果觉得影响美观,可以拔掉,虽然开起来是草根,其实不是草根,而是菌丝,如果影响长势,开始干尖黄叶,那么就翻盆换土吧。

结论:对于兰花盆面冒出的白色丝状物,我们先不要急着处理,先正常养护一段时间,如果兰花出现黄叶干尖,那么就立即换盆换土,换上消好毒的兰花植料,如果兰花生长正常,那么就不用管,正常养护就行,当然实在看不下去,可以去掉,直接用杀菌剂来浇灌防治,常用的杀菌剂苯醚甲环唑,醚菌酯等,当然如果是草根就直接拔掉就行了。

你们觉得呢?


植物草虫


我是好摄农夫,头条号:乡村搜罗社。一个喜欢野生兰花的农夫,用自己的实践与实例说事,如果喜欢就点个赞留下你的评论。


兰友问:兰花植料里出现的“白色丝状物”对兰花有害吗?这种白色的丝状物就是菌丝,如果你看到过香菇种植的菌棒,就明白什么是菌丝了。兰花盆中有菌丝是很正常的,对于兰花的生长不会有坏处,因为兰花根菌本也会产生菌丝。

我在本文中的配图都是刚刚倒盆的状态,其实植料中也有很多细细的菌丝,只是没有用特定镜头拍摄。看看这样的兰根与兰苗,你就放心了吧?

兰花植料中白色的菌丝不是问题,便有几种特别的东西,可能就是植料有问题了。

一、黄色的菌斑,与白色的菌丝不同,它很少呈丝状,而是在植料(尤其是树皮)上以块状呈现。在给兰花倒盆时能闻到霉菌的气味,这就是植料缺少空气的流通,导致厌氧类的菌体产生了。

二、白色的絮状霉斑点,这与白色菌丝也不一样,菌丝是细细的丝状,而白霉点则像是柳絮一样。这时候倒盆也能闻到刺鼻的气味,与上相同也是植料出现了问题。

总结:兰花盆中本是一个菌类集中营,如果实在不好判断是否利弊的话,就在倒盆的一刹那闻一下,有刺鼻气味的大多是不好的菌类。而有益菌都是喜氧类,所以在有益菌生长的土壤中,通常空气流通比较好,不会有刺鼻的味道。

以上也只是好摄农夫自己所经、所见的一些看法,见解可能有些片面与局限,仅供兰友参考。如果还有其他的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乡村搜罗社会一一回答。


乡村搜罗社


兰花植料里出现的白色丝状物,不管对兰花有没有害,我都建议清理掉,特别是在种植高档兰花的时候,要重视和注意,因为你并不知道这些菌丝到底是有害还是无害的。虽然大部分白色的菌丝对兰花都是无害的,但有一些却有害。我们可以发现在野外生长的兰花,当翻开野生兰花根系表面覆盖的落叶时,可以看到这些落叶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白色菌丝,这些白色的菌丝就是我们常说的兰菌。白绢病的菌丝也是白色的,但对兰花有害,白绢病属于真菌性的病害,在叶片基部和植料表面位置分布大量的白色菌丝,使兰花假鳞茎坏死,叶片腐烂和整颗兰花死亡。

兰花和我们日常所养殖的一些花卉绿植有些不同,兰花是靠兰根与菌进行共生来获得养分的,兰根与菌是朋友关系,互利互惠,菌从兰花的根系当中获取碳水化合物和其他营养物质,根也从菌那里得到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和水分,这些对兰花有利的菌叶叫菌根菌。盆内的白色菌丝还会使兰花盆中长出蘑菇,其实都是一些真菌孢子。在发现兰花植料中存在菌丝体,是栽种了很长时间的兰花,兰花又很强壮,也非常健康,这时候可以先不用清除,说明这些白色的菌丝在目前对兰花还是有利的。对于生病的或老弱病残苗植料里面的菌丝一定要清除,可用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等杀菌药稀释1000倍后灌根。对于翻盆换下来的植料,要进行清除,先用清水反复进行清洗,并揉搓植料,然后用用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等杀菌药稀释1000倍后的溶液浸泡30分钟以上或直接高温蒸煮就可以彻底清除了。梅飞,2019年10月30日写于湖北省京山市,兰花吧,2012年至今专注兰花知识的传播!


兰花吧


我觉得兰花根下出现白色絮状物是不正常的,就好像兰花的根发霉了,应该是没好处的。



河北芳姐在北京


兰花植料长了白色的丝状物,是有害的吗?一一一 用事实说话,用实际经验带您把家里的花儿养好。我们在种植兰花的时候,把兰花栽植上盆之后,有时会剩下一些植料。这些植料如果没能及时晾干,堆放的一处或者盛放在某个容器中,过几天之后很可能会生出一些白白的丝状物,俗话说就是“长白毛儿了”。



其实这种白色丝状物放到阳光下晒一下就没有了,这也不一定是病毒菌。很多情况只是腐殖材料正常发酵产生的一种霉菌。而这种霉菌只是在特定的湿度和温度环境下才会产生,这种发酵霉菌不仅对兰花没有伤害,而且还有很多益处。就如同我们吃的豆腐乳,在发酵过程中也是会产生的一种白色丝状物的霉菌。经过这种霉菌的发酵,豆腐乳中的蛋白质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那么,这种白色丝状物是怎样产生的呢?这种白色丝状物的产生,一是由于兰花植料中的腐植材料没有完全发酵好。二是由于在特定的是水分含量和温度适宜的情况下,植料才会产生这种白色丝状物。我们使用的一些腐植材料中,如:松树皮,花生壳等材料,在没有充分发酵完成,材料的含水量又低于30%,环境气温又高于20度的时候,在堆积状态,通风条件比较差的情况下,就很容易会产生这种白色的丝状物。

如果在上盆后通过浇水,植料的含水量在30%以上,通风条件又比较好,盆内的植料即使没有完全发酵好,一般也很少会出现这种丝状物。只要在上盆前植料经过严格的消毒,之后植料又出现了这种白色丝状物,对兰花的生长是没有害处的,这说明只是植材没有完全发酵好,对兰花的浇水量又偏少了一点。而兰花植料在夏季的含水量应该在30%一50%之间。所以,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浇水量。

如果在上盆之前植料没有经过严格的消毒,建议要把植料再进行一下消毒或者更换充分发酵和消毒的植料。注意夏季养殖兰花,在通风条件良好的情况下,盆内植料的含水量要在30%一50%之间,置兰环境的空气湿度要在70%一80%左右。这样才更有利于兰花芽苗的正常生长。

个人经验和建议,觉得有用,敬请关注点赞。多多交流,之后不断分享更多的养花知识和养花技巧。


初秋之雪


这有可能是介壳虫,轻捏絮状物,会有些微红色的液体流出。如果少可以物理清除,如果多一点则要用药杀之。它繁殖力很强,并且危害极大,要尽快除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