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7 春節宅在家之如何照顧好自己身心指南

21世紀20年代的第一個春節,的確是與眾不同。正值春節,趕上全球最大的人口遷移行動——春運,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導致的武漢病毒性肺炎疫情,所引發的恐慌,似乎要遠大於03年的非典。其實它們都是由冠狀病毒引起的肺炎,只是以前都沒有被發現過。作為經歷過非典的人,我一度認為自己是很淡定的,畢竟當年更年輕,都沒有什麼慌亂,現在年紀更大經歷的事更多了,應該沒什麼,只要乖乖宅家裡,出門做好防護就行。但實際情況,好像有點不一樣……

年二八的晚上,才從杭州出差回來,在外面待了六天,接觸了不少的人。今天剛聽說營裡的孩子有來自武漢的,不由得莫名恐慌。

年二九正常工作,抽空打掃衛生、出門置辦年貨,街上人、車都很少,戴口罩的人也不多。盒馬鮮生門店裡物資充足,人也不多,只是蔬菜的種類比較少,所以回來以後又上每日優鮮補了點蔬菜。沒想起來買口罩的事兒。

年三十打算宅家裡,好好做年夜飯、聽春晚、看書、聊天的。結果中午看新聞,想起來家裡沒有口罩,遂出門想碰碰運氣,看看能不能買到。誰知把周邊的藥店全走完了,除了有一家賣三無口罩以外,全都沒貨;晚上又去了路口那家藥店,結果下午調回來的是活性炭口罩,對付2019-nCoV沒用,再一次兩手空空的回家。據說頭一天晚上還有貨。回家搜遍全網也沒有符合標準的口罩在賣了,作罷。這一天算是最淡定的了,認認真真的準備一個人的年夜飯。而且,為了實現過年好好宅家裡的目標,也為了討個年年有餘的好彩頭,菜的份量特意做了很多。晚上聽著春晚,跟閨蜜視頻連線,遙相舉杯共度新年。直到睡覺前,我都認為自己是淡定的、不擔心的。

到了大年初一,好像有點不一樣了……原本計劃是要整理報告、寫東西的,結果啥也沒幹,就光刷手機了,電影也看不進去。看的倒不都是關於疫情的,什麼都有,就是靜不下心來做事。人也不舒服,頭暈得不行,有點感冒的症狀。這一天,其實已經不淡定了,從眾效應已經在起作用了,雖然沒有出門,但現在網絡發達,足不出戶就能讓人受到影響,尤其是在信息不公開、不透明的情況下,更容易引發恐慌情緒,哪怕是像我這樣只是隱隱的擔心,也已經是停不下來的刷手機、幹不了什麼正事了。

大年初二也是一樣,白天沒幹什麼正事,電視沒有開,書也沒有看。中午發現家裡沒麵條了,又聽朋友說超市的蔬菜都被賣光了,於是上了趟超市,戴口罩的人多了很多,路過的公交車上也是空蕩蕩的。超市裡除了蔬菜和消毒水、溼紙巾基本沒貨了以外,其餘都還好,秩序也很正常,沒有看到大量囤貨的現象。對於物資供應這一塊,心裡其實不是太擔心,畢竟是在深圳,對政府的應急處理能力還是很有信心的,本來到了冬季,蔬菜的品種和數量會少一些也是正常的。一邊跟各個群裡的朋友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天,互相安撫打氣。到了傍晚時分,自覺這樣下去不行,時間浪費太可惜了。要麼就安安心心的享受放假的日子,在家好好葛優癱、刷劇、吃東西、做運動、睡大覺,正好一直以來因為太忙,這些事情都沒時間做;要麼就好好利用這些時間,把欠下的文章寫了、缺的課聽了、想看的書給看了,好好學習。於是開始整理思緒和情緒,整理思路收集資料,準備明天要發的文章。


結合目前的社會現狀、身邊朋友以及自身的情況,我想還是應該寫寫在這獨具一格的春節裡,信息不公開、謠言滿天飛,既不能出門溜達、聚會,又不能安心享樂;既寫不出東西、看不進書,又無心看劇,待在家裡也陷在焦慮恐慌裡的局,應該怎麼破?


一、直面恐懼,解決恐慌


1、首先做好個人防護:聽從號召,取消家庭聚會,不走親訪友;不聚集、不扎堆、不亂跑,不戴口罩不出門;勤洗手勤通風。

關於口罩選擇的tips:並不是越貴越好,重點是要能“防飛沫”。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分析,可以肯定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存在飛沫傳播,也幾乎可以確定存在接觸傳播,但尚不能確定是否存在空氣傳播”,所以口罩的功能最重要的是要滿足“防飛沫”,還要滿足一定的透氣性,這樣才能長時間佩戴,科學有效的保護我們不被傳染。

2、相信科學,不信謠不傳謠,更不要盲目懷疑自己被傳染,或是敵視湖北、武漢籍的人或車,出現過激的行為。

比如這位四十多歲的周先生就因為太過擔心,而出現了應激反應,需要心理援助。


春節宅在家之如何照顧好自己身心指南

而我們小區這輛武漢牌照的汽車昨天就被留守深圳過年的業主舉報了,要求社區過來登記、隔離。最後聯繫到車主才搞清楚,這是在武漢上的牌,因為深圳搖不到號……不得已,車主貼上了這樣的條幅,以保愛車安全。


春節宅在家之如何照顧好自己身心指南

異地上牌,未經武漢

當然,適度的警覺和小心還是要的,但更多的應該用於個人防護方面——儘量避免去人群聚集的地方;勤洗手勤通風;減少與他人的近距離接觸;出門戴口罩;勸說家人取消家庭聚會,改為網絡拜年等。春節年年有,不差這一年。等疫情過去了,大家都安全了,再聚也不遲。

3、篩選可靠的信息來源,減少信息輸入,不多看不多聽。只接受正規的信息來源,比如央視新聞、人民日報等官方媒體,不看手機裡無確定來源的信息,減少信息過載帶來的心理負擔。

4、合理利用互聯網,建立與人的情感聯結。通過視頻、語音等與親友們聯繫,正好補上平時工作繁忙不能經常聯繫的遺憾。聊一聊自己的變化和近況,聊一聊自己的經歷和感受,不討論道聽途說的二手信息。面對未知,大家都容易感到恐懼或是恐慌,尤其是關乎生命的大事——危機不止影響身體,還會帶來糟糕的情緒體驗。當發現我的感受你也有的時候,就會知道這是正常的,是大家都有的感覺,心裡就會踏實很多,而不會感到被孤立,焦慮恐慌的情緒就會減少。

二、分散注意力

1、放下手機,恢復規律的生活作息。按時吃飯睡覺,保持合理的運動和娛樂,保證適當的休息,儘量保持生活的穩定性。生活的穩定,可以帶來心理的穩定。保持生活作息的規律性,是處理危機的必要條件。

2、合理規劃時間,找到讓自己愉悅的方式。當你要被負面情緒淹沒的時候,這些是可以幫助你走出來、並且也是你需要去做的事情。我有幾個朋友這方面就做得特別好,依然堅持著自己平日裡在做的事:不能出去跑步就在家裡做運動;陪著孩子畫畫的時候看書;聽書學習,放假期間也不忘給自己充電;在喜馬拉雅錄音頻,繼續自己的愛好,心裡都特別平靜。這些都是可以讓自己愉悅並能帶來能量的美好的事。

3、保持正向的思維,不要只往壞處想,以合理的態度、多角度的視野看待和理解事情,保持對未來的期望。至少現在,我們的身體是健康的,而且經過這一次,相信大家對個人衛生會更為在意和小心。

不能出門,正好可以多與家人相處,或者是與自己相處;正好可以好好整理好好休息好好追劇(比如我,就積了很多好劇沒時間看,正好可以趁這個時候看了,多寫幾篇文章,一舉兩得);正好可以精進自己在專業上的能力,趁這個時間好好學習、充電……當我們正向看待事物的時候,就可以保持放鬆的心態,自然的去應對和生活了。想要放鬆、娛樂、收拾房間、陪伴家人或是運動、學習等等,都可以因人而異,自由選擇。而且,今天人民日報也發了消息,將會適當延長春節假期,調整學校開學時間,這也算是一個好消息呀,福禍總相依~


春節宅在家之如何照顧好自己身心指南

時間的虛度和浪費會帶來焦慮,讓我們不虛度不浪費,做好自己——提高身體免疫力,保護好身心健康,不焦慮不恐慌,好好過年——相信大家都能收穫一個美好的自己和春節。


最後,祝願所有奮戰在前線的醫護工作者都能“馳援而去,平安歸來”。

春節宅在家之如何照顧好自己身心指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