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8 抗战中最真实的肉搏:川军超水平发挥,200人也只能拼掉80名鬼子

抗战中最真实的肉搏:川军超水平发挥,200人也只能拼掉80名鬼子

(电视连续剧《壮士出川》)

1937年11月29日,日军经过周密的空中侦察,对唐集团在泗安的军事部署已经基本掌握。他们出动一个旅团以上的混合兵力,循昨日故道,再次向泗安方面猛攻前进。午后两点,上中下泗安相继失守。敌人在占领泗安后,除留一部扼守泗安要点外,其主力继续向广德推进。

得知前线形势危急,潘文华急忙通过电话向刘湘进行报告,刘湘传令刘兆藜师出马,包围泗安之敌。

刘兆藜接到命令后,将所辖各旅、团分开,连夜向泗安进发。时值初冬,虽然唐集团与北方的邓集团一样,官兵都还穿着夏装,但人人精神抖擞。在崎岖的山路上急行军,特别容易磨鞋,加之连日阴雨,很多人脚上的草鞋已经磨穿而没有更换,导致脚裂出血,然而大家也只是在休息时用麻线将裂开处予以缝合,然后又继续赶路。

最早到达泗安的是潘寅久团,该团一到泗安,就与两百余敌骑兵发生了激烈的遭遇战,敌后续部队闻声而至,分两路对潘团实施包围夹击。潘团抵敌不住,只得向公路两侧高地撤退,由于他们占据了居高临下的地形,敌人一时也不敢再强行进逼。

抗战中最真实的肉搏:川军超水平发挥,200人也只能拼掉80名鬼子

(电视连续剧《壮士出川》)

“摸螺丝”是川军最为擅长的战术之一,晚上七点,潘团悄悄地从高地上下来,向泗安之敌发动了突袭。他们先甩手榴弹,继而用马刀肉搏,夜色中白刃相向,如同砍瓜切菜一般的爽利。日军仓惶溃逃,阵地上遗留下不少血淋淋的日军头颅,一名日军军官因来不及脱逃,甚至在现场剖腹自杀。

泗安就此克复,部队随后立即破坏了泗安公路桥梁以及一切军事设施。刘兆藜令梁泽民旅以一部扼守泗安要点,其主力向广德靠拢。

梁泽民依令率部向广德进发。在部队到达界牌附近时,他们忽然听到公路上传来了机车的声音,官兵们连忙分散开来,在公路两侧高地进行隐蔽埋伏。

声音越来越近,原来是二十余辆满载军用物资的装甲车。梁旅在太湖战役中就有打敌车的经验,当即便以重机枪、迫击炮、手榴弹等向车队实施猛击。一阵弹雨过后,先头两辆敌车触火燃烧,两辆弹药车也随即发生爆炸,车队陷入了瘫痪。

抗战中最真实的肉搏:川军超水平发挥,200人也只能拼掉80名鬼子

(电视连续剧《壮士出川》)

车上的三百名日军被迫下车应战,日军打白刃战是很厉害的,尤其是困兽犹斗的情况下更加疯狂。如果说日军靠的是拼刺技术、体力和所谓的武士道精神,川军更多凭借的则是一腔热血和义愤。自开赴前线后,官兵们亲眼目睹了日军的种种非人暴行,例如将俘虏和负伤人员浇上汽油烧死,任意屠杀平民百姓等等。大家对此早就悲愤填膺,看到日本兵,人人争先恐后,咬牙切齿,以手刃敌人为快。

现场一片喊杀声,梁旅以伤亡两百余人的代价,歼灭了八十余名日本兵。在官兵们不顾一切的冒死冲杀下,其余日军心胆俱寒,再不敢端着刺刀逞能了,最后均落荒而逃。

这一战共计焚毁敌车二十一辆,由于敌辎重车队载运的是军用物资,所以部队缴获的战利品也极其丰厚,除两门野炮外,其余像军大衣、军毯有几百条,子弹、罐头食品等物品更是以万计数。野炮无法及时运走,只能将重要零件卸去,梁旅最后将所有带不走的战利品全都焚之一炬,一时间火光烛天,“哔哔叭叭”响声不断,就像在燃放鞭炮一样。

收复泗安和界牌遭遇战当时被合称广德大捷,是川军在江南战场上取得的重要战绩之一。后来陈诚在给川军将领进行讲评时,认为刘兆藜在调动兵力和战术运用上都极其灵活,是值得各部学习效仿的经典范例。

抗战中最真实的肉搏:川军超水平发挥,200人也只能拼掉80名鬼子

(电视连续剧《壮士出川》)

今日荐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