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今年的考研录取名额增加20万人,将达到110万人,对于研究生本科化,你有何看法?

快慢有序


关键词:本科化?20万?110万?

个人观点:这些用词都极其不准确,数据偏差过大!

01 题主问题提出背景

在回答该问题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清楚该问题提出的背景:

2月26日,教育部副部长表示,教育部将拓展毕业生升学深造渠道。今年将着力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和专升本规模,重点向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倾斜,预计同比增加18.9万人、32.2万人。

研究生计划增量,重点投向临床医学、公共卫生、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专业,而且以专业学位培养为主,以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专业学位为主。

背景关键词硕士生扩招,18.9万,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专业硕士

02 2020年硕士扩招是18.9万人,而不是20万人;今年硕士录取总量是约100万,而不是110万!

首先,从前面的背景我们可以看到,今年硕士扩招人数是18.9万人,而不是20万人!

其次,通过往年的录取数据我们可以预计今年的硕士录取用量。2019年,考研人数为290万人,录取人数大约为83万人,因此加上今年扩增的18.9万人,预计2020年录取人数约为100万人。

下面我们说说硕士研究生怎么从2010年的47.44万人增加至100万人的。 从2010年开始,硕士研究生招生就在持续增加,增加比例不是太稳定,但是大部分年度都在5%左右,因此是稳步增加的,这与教育部制定的我国研究生在校教育人数增至200万人的目标有关。

同时,除了今年因为疫情原因新增18.9万人致使本年度同比增长22.7%外,2017年同比增长也高于20%。这个主要原因是:2017年,国家将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也纳入了研究生统考中,所以数据增加了很多。

【点评】因此可以看到,研究生录取人数逐年增加的趋势是有计划性的,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题主的110万人是站不住脚的!!

03 研究生本科化?这种说法不敢苟同!

  1. 人数还是偏少

首先我们先看看截止2019年,全国本科生、硕士和博士在全社会所占的比例:本科生约占5%,硕士约占0.64%,博士约占0.06%。

解读一下】在10000万人中。才500个本科生,62个硕士,6个博士。那么大家可以看看自己周围,很多时候,我们周边的单位是达不到这种比例的!

看这个数据,大家有可能觉得10000人中,62个硕士还是蛮多了,但是实际情况是绝大部分硕士研究生毕业后都去国企、央企、大型企业了,而很中小企业,想要都招不到人!

2.研究生不可能本科化,因为结构不同,导师数量足够!

根据教育部最新数据,我国现有硕士生导师约为44万人,平均一个导师今年也就只能分到2.3个学生,1个导师一年带2.3个有问题吗?显然没有,因为他有项目,有资金。

在这儿我为什么说有项目有资金呢?这是因为近年来,国家加大了科研经费投入,大学根本就不差钱,不差项目。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本质不就是靠项目、金钱堆起来的。

此外,大家需要考虑到另外一个因素,44万个硕士生导师,只是学校或者科研机构的硕导,不包括参与专业硕士培养的企业联合导师。

从近年数据可知,专业硕士和学术型硕士录取比例已趋向于1:1,也就是说,今年即使只有50万专业硕士,别人用的硕士导师名额是22万加上另外22万的企业联合导师,这样的比例可是接近了导师学生比1:1了!!这样的培养,还是本科化吗?

最后,我知道很多人关注的研究生质量下降是基于搞学术研究的那部分研究生,也就是学术型研究生。但我们可以看到,今年扩招的研究生是定向投放专业硕士,且近些年学术型硕士录取是不增反降的。在大学导师逐年增加的情况下,学术型硕士的培养是完全有导师保障的!

结论本人以为,在今年研究生大幅扩招的背景下,硕士研究生也不会本科化,国家会保证学术型研究生的质量,同时也会逐步增大专业硕士的数量和质量!


傻傻安好


我几位同事家都有正在上大学的孩子。所以常常听她们议论,说考研是必须的。

选择考研的为啥越来越多

自从1999年大学扩招后,大学生的录取率逐年在上升。2019年的实际的率取率达到了81%。大家知道1977年刚恢复高考时,那时的高考率取率仅仅为5%。那时考上个大学,真心的不容易,出个大学生都是全村人的骄傲。现在几乎很多家庭都会供养着孩子上个大学。所以大学生这块金字招牌已经没有过去那么有吸引力了。

现在大学上的是所普通大学的孩子,毕业后等于失业,找到合适的工作很难。当然了,大家都想找一份既比较舒适,又工资待遇好的单位,可是这样的单位对于学历要求真的是很看重的。985、211或者省内重点的大学才会有点竞争力。其他的人家用人单位都不屑于顾。为了增加自己竞聘时的竞争力,很多大学生都会选择考研。

2020年研究生扩招的消息

现在考研的人数也是逐年增加。2016年研究生报名人数为177万人,2017年研究生报考人数首破200万大关,达201万人,到2018年,考研报名人数升至238万,2019年全国考研人数规模达到290万人,到2020年的341万,5年时间,考研报名人数已接近翻番。考研热也就说明了就业的压力大。今年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高达874万人,这本来就存在着不小的就业压力,加上今年的疫情的突发,今年毕业生的压力前所未有的大。为了缓解压力,国家也开出了许多的优惠政策。而扩招也是其中一项。

2月28日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发布教育部的通知时说,今年将扩大研究生招生,预计同比增加18.9万。专升本32.2万。硕士研究生扩招向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人工智能等专业倾斜,以专业学位培养为主。扩招的地区以我国中西部省份为主,其中中部包括: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江西、湖南六个相邻的省份。

扩招后的研究生是否会本科化,失去其招牌作用。

很多人看到研究生扩招的消息,喜忧参半,喜的是研究生录取的人数多,那么自己考取的几率就会大点,同理,对于你的机会大了。对于别人的机会也同样大了,研究生过后的几年,这批人同时毕业,那时他们在同一线竞聘,那么优势就又没有了。接着在考博士吗?


那么我们的研究生真的也像本科生一样,没有“金字招牌”了吗?当然不是的。其实我们现在的研究生所占的比例不是很大。据统计局统计,2019年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91.7万人,在校研究生达286.4万人,而普通本专科招生914.9万人,在校生则高达3031.5万人。从这比例来看,研究生人数相比本专科录取人数还不足十分之一。就算今年在扩招18.9万,研究生所占的比例也不是很多,绝对不会出现研究生烂大街,本科化的现象。

人们认为的大学生烂大街,其实我国大学生占全国人数的比例不到10%,如果去掉专科只算本科,也就是4%左右,那么研究生只占全国人口的0.54%,换句话说,也就是一万个人里面才有54个研究生,你还说研究生到处是,烂大街吗?就算是根据国情和我们现在需要的人才的实际情况进行扩招,研究生也不会本科化。扩招只是我们国家更加需要一些高端人才罢了。


浅浅的教育


今天考研名额增加20万,你就可以知道现在就业市场多么困难。

今天下午我去修电脑时,看到我几年前一个学生,他大学期间曾经去当了两年兵,回来之后修完学业,毕业之后在两家企业干了两年,今年回来考警察,据他说,一个县招收2名警察,报名的人竟然超过了200人,盐城还有一个县公务员岗位更夸张,招1人,竟然有1956人报名。

这已经不是能力问题了,而是运气问题了。

因此说,今年考研录取名额增加20万,不过是暂时缓解一下就业岗位的压力。

但是中国研究生培养模式是饱受诟病的。为什么这样说呢?

参照美国做法,我有一同事家孩子去年考取了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是从天津大学考取的直博资格。

他说:如果从事学术研究,那么是从本科一直要到博士毕业,非学术研究的研究生美国一般是注重职业技能培训的。

这一点,我们国家研究生教育做的却极不到位,基本上没有技能培训,毕业之后,到了工岗位和本科生并无优势,甚至不如本科生。

因此说,如果单价减轻就业压力而增招研究生,那么几年之后博士是否扩招呢?如果不改变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研究生心理落差又如何解决呢?


青衫李探花


heheh,才明白过来,事实就是工具和骗局


管你信不信


无他 掩耳盗铃耳


其修远兮上下求索


以后都直接念研究生嘛。


用户4483878665936


你用脚想的110万人,最多90万人好嘛,麻烦你先搞清楚在说话,再者研究生本科化你先考一个再来讲[抠鼻]


哔哔吧啦波


说明就业形势严峻


anoldbaby


无话可说,有点淡淡的悲哀。


大不有为


研究生变本科水平,扩招就是降标准求数量降质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