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龐統明知落鳳坡有埋伏,為何還要去送死?

楊晨予


龐統人稱鳳雛先生,在三國演義中,可是和諸葛亮相提並論的人物,素來以足智多謀而見稱。

我一直在幻想,龐統在蜀中,諸葛亮在荊州輔佐關羽,劉備居中指揮,臥龍鳳雛分別從荊州以及四川,同時殺向曹魏,那將是多麼美好的畫面啊!可是歷史不容假設,龐統在取西川之時就已陣亡了。


龐統作為一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人才,大風大浪都經過了怎麼就會栽在落鳳坡這個小水溝呢?   

其實我們應該從龐統的個性著手分析。記得龐統到劉備處求職,他沒有拿出身上的魯肅以及諸葛亮的推薦信,從這一點可以看出他這個人極為自負,心高氣傲!對自己的才華信心爆棚!然而他第一次求職沒有取得預想中的效果,只是得到了一個地方官的官職,他為了吸引劉備的注意採用一種更為奇葩,甚至於極端的方式,怠政!

他的翫忽職守被人告發了,劉備派人去調查,龐統這才顯示出自己的真才實學,小小秀了一把自己處理政務的才幹,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把堆積如山的公文處理完畢,這件事情讓龐統狠狠地出了一把風頭。從此他進入了劉備視野,但也僅僅是進入視野而已,離重用還很遠。

劉備直到諸葛亮來到,經他推薦這才封龐統為副軍師!


然而壞就壞在這個副字上!

當時龐統所在部門的負責人是諸葛亮,這是一個再壞不過的人事安排。在當時有一句歌謠:“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諸葛亮和龐統是齊名的,其實這種齊名人物的關係很難處理,他們之間往往存在一種明裡暗裡的競爭,都想把對方壓過一頭。

以龐統這樣的自負,以他這麼愛出風頭的個性,他怎麼能夠忍受自己在職務上要接受諸葛亮的領導?

這不是在向全世界宣佈鳳雛不如臥龍,這是在狠狠的打龐統的臉啊!所以龐統一直以孔明作為自己的假想敵,在找機會證明自己比諸葛亮更強。這就使得龐統在處理事務時顯得比較激進。


  

我們再來看看落鳳坡至戰前發生了什麼?

孔明修書一封明確指出了此戰的風險,孔明不愧是孔明。對形勢的判斷洞若觀火。可是壞就壞在了這封信上。沒有寫封信。以龐統的智慧,肯定能夠分析出此番作戰的兇險,畢竟連常敗將軍劉備對比都有所察覺!

可是有了這封信則不同,前面已經分析了龐統是個非常自負的人,再加上他和諸葛亮處於同業競爭的狀態,龐統會對諸葛亮的建議產生逆反心理。這會影響他對事務的判斷,有一種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氣勢。

更何況,只要打贏這一仗,他就能拿孔明寫封信來說事,連孔明都沒有把握做的事情,我做到了!這就等於向全世界宣佈我龐統才是才智無雙的當代第一人!


再加之一連幾個勝仗下來,龐統頗有幾分看輕蜀中豪傑之意,所以在幾番權衡利弊,他選擇了最激進的方案。這最終決定了他折翅落鳳坡的命運。   

可以說龐統死在了自己的私心上,如果他能夠和諸葛亮一樣,大公無私,不計較個人得失,他肯定能夠取得更大的的成就,可惜歷史不容許假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