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庞统明知落凤坡有埋伏,为何还要去送死?

杨晨予


庞统人称凤雏先生,在三国演义中,可是和诸葛亮相提并论的人物,素来以足智多谋而见称。

我一直在幻想,庞统在蜀中,诸葛亮在荆州辅佐关羽,刘备居中指挥,卧龙凤雏分别从荆州以及四川,同时杀向曹魏,那将是多么美好的画面啊!可是历史不容假设,庞统在取西川之时就已阵亡了。


庞统作为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人才,大风大浪都经过了怎么就会栽在落凤坡这个小水沟呢?   

其实我们应该从庞统的个性着手分析。记得庞统到刘备处求职,他没有拿出身上的鲁肃以及诸葛亮的推荐信,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他这个人极为自负,心高气傲!对自己的才华信心爆棚!然而他第一次求职没有取得预想中的效果,只是得到了一个地方官的官职,他为了吸引刘备的注意采用一种更为奇葩,甚至于极端的方式,怠政!

他的玩忽职守被人告发了,刘备派人去调查,庞统这才显示出自己的真才实学,小小秀了一把自己处理政务的才干,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把堆积如山的公文处理完毕,这件事情让庞统狠狠地出了一把风头。从此他进入了刘备视野,但也仅仅是进入视野而已,离重用还很远。

刘备直到诸葛亮来到,经他推荐这才封庞统为副军师!


然而坏就坏在这个副字上!

当时庞统所在部门的负责人是诸葛亮,这是一个再坏不过的人事安排。在当时有一句歌谣:“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诸葛亮和庞统是齐名的,其实这种齐名人物的关系很难处理,他们之间往往存在一种明里暗里的竞争,都想把对方压过一头。

以庞统这样的自负,以他这么爱出风头的个性,他怎么能够忍受自己在职务上要接受诸葛亮的领导?

这不是在向全世界宣布凤雏不如卧龙,这是在狠狠的打庞统的脸啊!所以庞统一直以孔明作为自己的假想敌,在找机会证明自己比诸葛亮更强。这就使得庞统在处理事务时显得比较激进。


  

我们再来看看落凤坡至战前发生了什么?

孔明修书一封明确指出了此战的风险,孔明不愧是孔明。对形势的判断洞若观火。可是坏就坏在了这封信上。没有写封信。以庞统的智慧,肯定能够分析出此番作战的凶险,毕竟连常败将军刘备对比都有所察觉!

可是有了这封信则不同,前面已经分析了庞统是个非常自负的人,再加上他和诸葛亮处于同业竞争的状态,庞统会对诸葛亮的建议产生逆反心理。这会影响他对事务的判断,有一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气势。

更何况,只要打赢这一仗,他就能拿孔明写封信来说事,连孔明都没有把握做的事情,我做到了!这就等于向全世界宣布我庞统才是才智无双的当代第一人!


再加之一连几个胜仗下来,庞统颇有几分看轻蜀中豪杰之意,所以在几番权衡利弊,他选择了最激进的方案。这最终决定了他折翅落凤坡的命运。   

可以说庞统死在了自己的私心上,如果他能够和诸葛亮一样,大公无私,不计较个人得失,他肯定能够取得更大的的成就,可惜历史不容许假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