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8 “一国两制”在民国就实践过了,不过只有两周,主角你很熟

以宋教仁遇刺为导火索,1913年5月,“二次革命”爆发,袁世凯命令北洋军大举南下,消灭造反的国民党势力。冯国璋和张勋率领的部队从徐州方向猛攻江苏。9月1日,张勋率先打进南京城,随即“三日不封刀”,放纵部下杀戮抢劫三天,连3个日本人也因为长相问题被误杀,引起日本强烈抗议,事情一直捅到袁世凯那儿。

张勋进城后,南京马上“改朝换代”,一夜之间回到大清。总办、道台、知府、知县等前清官职全部“诈尸”,再度登堂入室成为政府官员称谓;官员进入一概坐轿子,先递手本,见张大帅要行跪拜礼;数十营的辫子军官兵换上清朝的蓝底制服,运用龙头令箭下令,活像一队队僵尸先生,在当时的报道中被称为“蓝衣兵”;更离谱的是,被民国政府废弃的刑具也被张勋翻出来,重新摆到都督府的衙门里。

“一国两制”在民国就实践过了,不过只有两周,主角你很熟

张勋在南京大搞复辟活动

不仅是名号变动,仪式上也搞大清那一套。江苏都督府从建筑涂色到礼仪排场,完全恢复清朝两江总督衙门的风格。都督府大堂里的柱子全部漆成朱红色,前清时的那些吹鼓手也被请回来继续吹吹打打。以红色白边的蜈蚣旗取代民国军旗,所有官兵不许剪辫子。在官方文件中,张勋甚至严令禁止挂中华民国国旗和使用“前清”二字。民国的五色旗(国旗)、铁血十八星旗(陆军军旗)、青天白日满地红旗(海军军旗)一概不许悬挂。门前桅杆高挂一面写有斗大“张”字的红旗,黄龙旗也在辫子军的军营里飘扬起来。这位辫帅还见不得留短发和穿西装,没有辫子的人不许出现在都督府。一时间,南京城大街小巷拖长辫子东游西逛的人随处可见,假辫子盛行一时。

南京出现这样的怪胎,袁世凯不管吗?

“一国两制”在民国就实践过了,不过只有两周,主角你很熟

张勋墓

北京政府对此怪现状不闻不问,反而授给张勋嘉禾勋章和文虎勋章,同时任命他为江苏都督(事前承诺,冯国璋和张勋谁先杀进南京,谁当江苏都督)。不过,张勋在南京搞的这些复辟前清的怪异行为,还是引起各国外交使团疑惑,有的使团甚至电责张都督“为何不许挂国旗”。张勋折腾了2周多,直到17日,南京城才又见五色旗飘扬。

鉴于辫子军在南京口碑极差,后来又得罪了外国人,12月,袁世凯改任张勋为安徽都督,加长江巡阅使衔。不过,在张勋的老巢徐州,却仍然像是大清的天下。张勋住在道台衙门内,平时“头戴大红帽子,上面插着羽翎,后面拖着长辫子,嘴上留着八字胡,身穿蓝色绣花大袍子,胸前挂着一大串朝珠,脚穿黑色长筒靴子,直挺挺地端坐在敞开门的大轿子里头,气势汹汹,不可一世,”俨然一副大清朝官老爷的气派。

“一国两制”在民国就实践过了,不过只有两周,主角你很熟

张勋抱娃

张勋早年穷苦,参军入伍才改变命运,一路当到两江总督,对大清念念不忘。这次镇压“二次革命”,给他复辟前清提供了一次演练机会。1917年爆发府院之争,张勋自认为时机成熟,带领辫子军北上拥护溥仪复辟,失败后逃到租界。从此以后,他不问世事,专心商务,先后经营商店、工厂70多家,资产富可敌国。张作霖、徐世昌以高官厚禄邀请他出山,都不为所动。他一生都留有辫子。别人劝他识时务,剪掉辫子。他却说:“吾回天无力,尚可独善其身。脑袋在,辫子不掉!真吾大清股肱之臣。”1923年张勋逝世,享年69岁。各界人士纷纷发来唁电,对其孤忠之行大加赞美。灵柩运回江西老家,无数老乡为之送行,轰动一时。

参考书目:

1.《民国新闻》,古吴轩出版社,2013年

2.《民国秘史》,大众文艺出版社,2010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