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天后土金生水起
這裡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
這個問題其實有點不嚴謹,因為無論是契丹建立的遼,還是女真建立的金,還是蒙古建立的元在歷史上都是中國的正統王朝。
如果按照問題的意思來講,我想題主想問的是為什麼宋朝幹不過契丹,女真,蒙古。
我認為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太祖重文輕武埋下禍端,五代時期,武人地位空前高漲,太祖為了保證國內安穩,讓宋朝不至於成為第六個短命王朝,於是便定下重視文人,打壓武人的政策,其目的就是想通過重視文人重拾儒家文化,將忠君愛國思想重新灌輸回去人們的腦子裡。這個政策在太祖朝實施是一點問題都沒有,因為太祖本身就是個武人,自己就會打仗。那些個武將只要聽他命令就能打勝仗。但是到了他的弟弟那裡,侄兒那裡就不行了,由於武人地位被過於輕視,國家的作戰計劃通常都是一幫天天躲在樞密院,不識刀兵,不懂軍陣的人制定的,前線武將明知不對,卻也無可奈何。只能硬著頭皮上,幹不過很正常。
二軍制有問題
宋朝時期,軍隊採取強幹弱枝,內外相維的原則,這樣導致地方軍隊太過弱小,再加上開封無險可守,僅有一條黃河作為屏障。所以每次件國南下,在宋朝邊境兜一圈就能直指都城開封。對宋朝的影響是想當大。
而且宋時實施募兵制,所謂豎起招兵旗,自有吃糧人。宋朝前期還有所謂的“兵樣”讓地方照著兵樣募兵。但是到了後期,軍制腐敗,什麼地痞流氓,乞丐餓漢為了吃一口飯都紛紛加入軍隊,那軍隊的戰鬥力可想而知。
三養馬之地盡失+無險可守
宋朝建立的時候,燕雲十六州就已經在遼的統治下了,要知道,燕雲十六州是華北平原的屏障,過了燕雲十六州就是一望無際的大平原。以前歷朝歷代為了防禦遊牧民族南下,都在燕雲十六州那裡修長城,可這樣到好,到了宋朝,長城居然成了遼國境內的了。而且,中原不產馬,以前的朝代的軍馬一般都產自燕雲十六州地區和河套地區。到了宋朝,燕雲十六州成了遼國的,河套地區有個西夏。搞得宋朝從來就沒有過像樣的騎兵,因此在對抗遼國軍隊是總是先天不足。其實宋朝為了奪回河套產馬地,曾經不止一次試圖覆滅西夏,但是每次都因為種種原因(文臣攪局)功虧一簣。
四對手不一樣
漢唐時期的北方遊牧民族,不識耕殖,不識制器,過的是逐水草而居,看天吃飯的日子。所謂的突厥,匈奴都只不過是部落聯盟而已,漢朝匈奴人甚至拿的兵器都是骨制的,這樣的遊牧民族,中原王朝只要強大,就一定能消滅他們。可是到了宋朝時期,無論是遼,西夏,金還是元,這些個國家可都是實打實的封建王朝,他們有自己的常備軍,有自己的生產體系。反正是中原朝代的優點他們是盡數拿去,再結合他們自古以來的弓馬嫻熟,能吃苦,不怕死的優良傳統。宋朝對付起來自然是異常費勁。
不過即使是這樣,宋朝在對外戰爭中也是敗少勝多。從太祖朝開始到徽宗朝,宋朝的版圖每時每刻都在增加。
守仁讀仁
有隋災亂,憑陵轉甚。疆場之萌,曾無寧歲...
自去歲迄今,降款相繼,不勞衛霍之將,無待賈晁之略,單于稽首,交臂藁街,名王面縛,歸身夷邸。襁負而至,前後不絕。
被髮左衽之鄉,狼望龍堆之境,蕭條萬里,無復王庭...
——【克突厥赦天下詔 貞觀四年二月】
是不是很出乎意料?現代人多數人覺得無比恢宏的李靖千里奔襲滅突厥的戰爭,在唐太宗看來其實“降款相繼,不勞衛霍之將,無待賈晁之略”的結果。贏了固然好,固然高興,但也是理所應當的。
而在戰後李靖等人的封賞上更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加左光祿大夫,賜絹千匹,真食邑通前五百戶”,李靖在戰前已經食實封四百戶,所以“滅突厥”後,李世民實際上只給李靖加了一百戶食邑罷了。
其他將領有如李勣,戰前已經是幷州都督,戰後再給他加“光祿大夫,行幷州大都督長史”,這種封賞說是畫蛇添足都不為過。
出擊突厥的六道總管中,暢武道行軍總管薛萬淑跟金河道行軍總管柴紹更是沒有留下受到任何封賞的記載,【兩唐書內二人的傳記甚至壓根沒提此次戰爭】。此外,幽州都督兼恆安道行軍大總管衛孝節更是連相關事蹟都不甚了了。
與唐軍將領堪稱寒酸的封賞相對的是主動投誠唐朝的突厥貴族們得到的厚待:
突厥大行臺苑君璋主動歸降後“拜隰州都督,封芮國公,食邑三千戶”。
突利可汗“授右衛大將軍,食邑千戶,封北平郡王”,阿史那蘇尼失“封懷德郡王”,阿史那思摩“懷化郡王”。
其他突厥顯貴降唐者“皆授中郎將,佈列朝廷,五品以上百餘人。”
其實,李靖兩次與突厥主力交戰的兵力一次是三千,一次是一萬。這樣的軍隊規模就消滅了突厥王庭。與其說是李靖用兵如神,倒不如說此時突厥幾乎已經失去了抵抗的能力。
由此,其實我們可以得出一個很多人並不想承認的結論:唐軍在東突厥滅亡中所起的作用非常有限。渭水之盟後唐朝在四年時間內逆襲的本質是由於東突厥在貞觀四年前已經因內部矛盾崩潰。
正如吳玉貴在【突厥汗國與隋唐關係史研究】中所說的“唐朝軍隊所起的作用與其說是消滅了東突厥汗國,倒不如說是收拾了東突厥分裂後的殘局更為貼切。”
這點在唐朝出兵前代州都督張公謹的上書中也可見一斑,張說此時伐突厥有“六可取”,除了說天災的一條之外,其餘五條都談的是突厥內部分裂的問題。
而突厥為何在隋末囂張一時後短短數年就變成如此?這其中有一個貫穿全劇幾乎所有矛盾的靈魂核心人物——義成公主。(她的人生軌跡就是一部突厥亡國史)
作為隋朝和親公主,義成在始畢可汗之時對突厥內部的影響是非常有限的。隋朝北部風起雲湧的叛賊起事後,義成不但不能說動始畢可汗協助隋朝,反而此時始畢可汗積極與隋室叛軍合力南下侵略。
大業十一年秋天,始畢可汗發動十萬大軍突襲煬帝御駕,將隋煬帝圍困在雁門。當時雁門郡下轄41城當中被突厥所佔者39,煬帝嚇得抱住趙王痛哭到雙目盡腫也無可奈何。
像是劉武周受突厥封號“定楊可汗”,郭子和的“平楊可汗”,都能看出此時突厥對隋室頗為不屑的態度。北方各反隋勢力此時多奉突厥為主,共同對抗隋朝,也是理所當然。
但是非常神奇的就是,唐朝武德二年二月,始畢可汗去世後,其子年幼,所以其弟即位為處羅可汗。義成公主可能是於繼承過程中施展了某些手段,主導廢子立弟,所以在新可汗即位後成功把控了東突厥的內政。
始畢可汗去世僅僅兩個月,義成就派人將蕭皇后及隋朝皇室接到突厥,她的新丈夫處羅可汗更是大方的同意立隋朝皇室楊政道為隋王,置百官,內地人民逃亡到突厥的全部交給隋王管轄。
由此,突厥的國策全面轉型為復興隋室。北方如劉武周,原本在處羅可汗時期已經準備共同南下攻滅李唐,剎那間失去了突厥的支持,乃至最後死於突厥之手。這一政策的轉變讓李唐成為了最大受益者,原本依靠突厥得以立足的劉武周還沒來得及反應便被李唐突厥一同吞併。
此後處羅可汗乃至想出兵襲取幷州以安置隋王,“平楊可汗”郭子和就在此時與突厥決裂,當是不滿突厥扶持隋室所致。
換言之,因為義成掌握突厥大權,改換親隋政策,導致了當時初以反隋起兵的各軍閥與突厥反目,最後由李唐打破了平衡局面,一頭獨大。突厥對南方的影響力開始衰退。
處羅可汗在即將出兵南征李唐之時莫名暴死(有說被義成公主毒殺)後,義成公主將處羅可汗的兒子鬱射設的繼承權廢除,立處羅可汗之弟為頡利可汗。自己第四次嫁給了新可汗,掌握權柄。
因為這幾次由義成公主發起的廢立事件,突厥始畢可汗嫡子突利可汗,處羅可汗長子鬱射設跟頡利關係勢同水火。突厥王族由於義成完全分裂。
貞觀二年,突利可汗與頡利開戰,次年突利入朝降唐。突利管理突厥東方各部,東突厥由此失去東部江山以及與高句麗方面的聯絡。
幾乎與此同時,貞觀三年,被義成公主廢除繼承權的處羅可汗長子鬱射設也以自己的勢力範圍河南地降唐。
在王族分裂的時候,突厥各屬國,契丹,奚,鐵勒薛延陀集體反叛。突厥徹底失去漠北控制權,頡利可汗與義成公主實際上只能僻處漠南。
【舊唐書】載在貞觀三年一年之內,自塞外四夷回到唐朝的中國人多達一百二十餘萬。可見這次突厥分裂讓唐朝得益之巨大。
講了這麼多,很不厚道的說,義成公主真乃天地一奇女子,滅突厥之功比李靖之輩高出不知道多少。可惜大唐居然把這個最大的功臣殺掉了,真是太恬不知恥了!
世祖大王
小編“津城沐雨”總結了以下6條原因,歡迎大家積極評閱。
第一,唐代以前,中原封建王朝屬於上升階段,而北方遊牧民族依然是部落時代,傳統的逐水草而居,難以形成長久的優勢。
第二,唐代以後,中原封建王朝開始走下坡路,以及宋朝的重文輕武,以文治武,使宋朝的軍隊戰鬥力比較薄弱。
第三,燕雲十六州的丟失,以及西北地區的丟失,一方面使中原王朝失去了地利上的優勢,沒有了屏障,一方面失去了優良的軍馬場,難以組建大規模的騎兵部隊,而步兵對騎兵始終處於劣勢。
第四,經過唐朝的各民族大交流,中原文化遠播周邊少數民族,優秀的中原文化被少數民族學習,促進了少數遊牧民族的進步,實力增強。
第五,唐以後的遊牧民族已經不再是鬆散的部落狀態了,不管是遼和西夏,還是後來建立起的金和蒙古,都有了強有力的中央統治,有了先進的國家制度,能夠更加強有力的統治和作戰。
第六,遊牧民族向農耕文明過度,少數民族政權有了自己的物資儲備,這就改善了自然災害一來就面臨生存危機的情況,能夠有穩固的後勤補給支援。
因此,處於上升階段的北方遊牧民族和處於衰落階段的中原封建王朝的差距逐漸拉大,甚至被趕超,唐朝以後就難以徹底征服北方遊牧民族政權,甚至遊牧民族直接入主中原,取代漢人政權。
歡迎大家積極評論,發表自己的高見,如果喜歡歷史,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津城沐雨”。
津城沐雨
我從內因與外因兩個方面解釋這個問題:內因是中原王朝武衰文盛;外因是遊牧民族文興武強。實力中原消而遊牧漲,因此唐以後中原很難打敗遊牧民族。
唐以前,中原王朝自信豪邁,有開疆拓土之志,有四夷來服之心,因此文武並重,文人騷客都有從戎之心。國民有戰心,國家不怒自威;人民不畏死,外強難以取勝。遊牧民族當時生產力與文化水平都不及中原王朝,儘管悍不畏死,全民皆兵,但在與中原王朝對抗中,還是因為綜合實力不濟而處在下風。因此唐之前,中原王朝能對遊牧民族保持優勢,往往能戰而勝之,就算一時處在下風,時間久了也能搬回勝居。
宋朝總結唐亡經驗,歷經五代十國混亂,認為軍閥割據是內因。因此宋朝重文貶武,加強了皇權對軍隊的控制,限制了軍隊的靈活性。不僅單兵單兵素質低,戰略佈局也差。而契丹,女真,蒙古在保持戰力的同時吸收了中原的先進技術和文化,因此在武力上一直處在上風。中原王朝的武力優勢不存在了,加上內亂頻發,就打不贏新興的遊牧民族。
大秦鐵鷹劍士
因為,隨著文化交流,北方遊牧民族有了很多的進步,從過去的原始部落聯盟,進入草原封建帝國的級別。其社會生產和組織都不是匈奴和突厥可比的。
以匈奴為例,匈奴崛起於冒頓單于時代。冒頓在擊敗東胡王后,相繼併吞樓煩、白羊河南王,接著攻克蒙恬所奪的匈奴地及漢之朝那(今寧夏固原東南)、膚施(今陝西榆林東南)等郡縣。最終,北方及西北一帶的丁零、渾庾、屈射、鬲昆、薪犁等部族先後臣服於匈奴。
注意,匈奴的勢力不同於漢朝,它是由很多部落加入和臣服,而組成的一個部落聯盟。因此,隨著伊稚斜單于被漢武帝擊敗後,匈奴很多部落不是歸依漢朝,就是自立門戶相互攻殺。如:前121年,漢武帝派霍去病奪取河西走廊,受降匈奴右部十萬人,設武威、酒泉、敦煌、張掖四郡。
事實上,匈奴、突厥等遊牧民族,我們可以理解為天生的戰鬥民族。他們在物資匱乏的草原上生存,每個男人都是上馬能戰的。但其部落聯盟最終還是敵不過中央集權的中原王朝。所以,漢朝和唐朝強盛時期,都能通過龐大的人力物力的調動來戰勝他們。
到唐以後,崛起的契丹經過多年的發展和對漢文化的吸收。他們建立起來的國家已不是一個鬆散的部落聯盟,而是一個集權的草原帝國。他們定國號“遼”,效仿唐制建立一套國家管理體制,置百官,設五京,還率先實現“一國兩制”(契丹制度治契丹人;漢制治漢人)。後來滅遼敗宋的金國就更進一步。作為第二個入主中原的外族王朝,其漢化程度更高。看看海陵王和金章宗的文學素養就知道了……
這樣的草原帝國,對中原王朝而言,是更為可怕的對手,所以征服難度更大。
當然,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就是,宋代過於重文輕武,雖然創造了空前的文化繁榮,卻削弱了漢族的血性。而後來的明朝在這方面就做得比兩宋好。在武功上頗有成就,其強盛時期也算上一度征服過這些遊牧民族。
這些歷史要讀
唐朝的核心區域是關中地區,自從天寶年間幾十萬關中青壯年和幾乎所有大牲畜都葬送在南詔的大山裡,中原農耕地區的主力軍隊就失去了可以和北方遊牧民族抗衡的戰略機動性。
秦,漢,唐之所以在關中定都,除了地形優勢,關中地區馬匹數量的優勢也是關鍵,秦朝滅六國,依賴的就是“車騎之眾,士卒之勇”,漢武帝經營上林苑,關中地區大量養馬,用騎兵對攻,消耗幾十萬戰馬打垮匈奴,唐朝初期也是憑著善於騎兵遠征的關中子弟兵打下天下。
這一切的根基隨著天寶戰爭的慘敗化為烏有了,失去了關中的馬群和一整代青壯年,安祿山手裡的河北曳落河精銳騎兵,在中原已經沒有對手,唐朝不得不依賴回紇人,契丹人的騎兵來平定安史之亂。
在後來,當沙陀人從西域來到中原,他們彷彿個個都是高科技人材,倍受厚待,這說明中原的騎兵文化已經衰落了,騎兵人材極其稀缺,以至於後來沙陀兵頭換個皇帝,甚至當個皇帝,都跟過家家一樣。
契丹,女真,蒙古,通古斯都是東胡系統的遊牧民族,他們的馬是蒙古馬,鄂溫克馬一類的血統,這種馬最大的優勢就是適應能力強,能在寒帶野外自己繁殖成大群,契丹有馬“數萬群”,每群“不下千匹”,女真騎兵能在戰場上衝殺上百個回合,蒙古人更是把騎兵的戰略優勢發揮到極致,短短几十年征服大半個世界。
蒙古一統天下,在漢族農耕地區到處設置馬場,安徽淮西,湖北荊襄,雲南,海南都成了養馬基地,漢人紛紛做了馬奴,騎兵文化在中原又興盛起來,元末明初的中原合路武力,騎兵戰力已不在蒙古兵之下。
明朝後期山東,遼東,四川,河南都出現大量響馬,其戰鬥能力已經超越蒙古高原上的騎兵了,漢人武術的入門動作就是馬步,舉國上下到處都有馬匪,各種大馬棒佔山為王。
中原的騎兵戰文化復興了,雖然經常被稱作流寇,但是作為一種戰略機動的運動戰文化,得到了發揚光大,精於此道的騎兵戰,運動戰大師,名人比比皆是,直到現代。
莫折念生
這個問題問的並不準確,北方遊牧民族對於中原王朝的威脅一直存在,勝敗都是根據雙方的實力對比而來。
以題主說的唐朝為界,看一下,前後中原王朝與遊牧民族的情況。
1、縱觀整個中國歷史,遊牧民族的威脅雖然一直存在,除個別情況外但是與中原王朝的對抗中大體呈現弱勢,無論唐朝前後。
如果中原人當真怯懦打不敗遊牧民族,如何佔據最豐腴的土地幾千年傳承?
遊牧民族對於中原王朝產生大威脅,主要有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五胡亂華、遼金蒙崛起、滿清入關。其他時間的歷史長河中,即便偶爾遊牧民族佔據上風,也無法持久,最多的就是進行邊關侵襲騷擾,這是遊牧民族所擁有的客觀資源與條件形成的。
2、唐之後,中原王朝也打敗很多次北方遊牧民族
唐之後中原王朝對於遊牧民族的戰爭策略一如唐之前的朝代一樣:
我強敵弱時採取攻勢;如宋一直孜孜不倦的想要滅亡西夏,明朝幾次北伐以及萬曆年間的寧夏戰役。
- 實力相當則相持;
- 我弱敵強則採取守勢。
唐之後最為詬病的就是宋朝先天不足以及對武人極大限制導致的弱勢。先天不足導致宋朝軍事防禦尚可,進攻不足。
如果將中原王朝的歷史比作一個大漢,此時正是這個大漢久病之後虛胖之際,而契丹、女真、蒙古趁機崛起。
唐之後,宋朝積弱、元清都是外族建立王朝,唯一的中原漢人建立的王朝就是明朝。朱元璋起兵將蒙古人趕回大漠,徐達北伐、明成祖5次北伐都成功消弱北方遊牧民族,明英宗北伐失敗後,明朝轉為守勢,但是即便如此到萬曆年間,依然平定蒙古叛亂。
直到薩爾滸之戰前,明軍對於北方遊牧民族都有威懾力。
清朝入主中原後對蒙古各部採取分化的政策,讓北方的蒙古始終沒有完全團結起來成為威脅。
唐之後中原王朝也並沒有那麼不堪,主要是有兩個外族建立的朝代,所以感覺唐之後就變弱了。
3、北方遊牧民族吸取漢文化,建立自己有效的統治。
從宋朝開始北方遊牧民族開始建立穩固的政權。唐之前,無論是匈奴汗國還是突厥汗國,都是部落聯盟式的國家。
遼、金、後金都積極吸取漢文化,建立自己的封建制國家。相比早期的匈奴、突厥等部落聯盟國家,凝聚力、戰力、經濟實力等都要更為強大。
妖鬼雜談錄
大約4000多年前,中華民族的祖先華夏族崛起於黃河流域。從商周時代一直到隋唐時代,中華民族始終保持著農耕民族的尚武精神,直到宋代才發生變化。宋代以前,中原文明屢屢戰勝了匈奴、突厥、高句麗等少數民族,而兩宋卻維持歲幣制度,並且兩次被崛起的少數民族所滅。對於這種現象,筆者認為應該分別探究內因和外因兩個方面。
上古時期的禹供九州圖(華夏起源)
西漢討伐匈奴、東漢討伐羌族、曹魏討伐鮮卑、隋唐討伐突厥等一系列戰爭無一不彰顯了古代中原文明的剽悍尚武的一面。這種風氣在盛唐時代達到了一個高峰。“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洮”、“將軍三箭定天山,戰士長歌去漢關”都是唐人開疆拓土的真實寫照。不過在唐代以後,中原文明的軍事力量大幅度下降,遊牧民族卻強大到了空前的地步。
日本人繪製的唐朝地圖(662年)
內部原因
第一、尚武傳統的丟失。中華民族的祖先也是具有好戰性質的農耕民族,但在經過數千年的發展以後已經褪去了骨子裡的野蠻習性,演變為重視生產、推崇文化的民族。新興的蒙古、女真等民族由於處於初級文明階段,骨子裡的侵略性和掠奪性都非常強烈。
第二、統治階級的壓抑。由於晚唐的藩鎮制度荼毒深遠,後世不斷有武將奪權的慘劇發生。宋朝為了維護長治久安,對內防範甚嚴。兩宋在軍事上始終以文臣牽制武將;在文化上用儒教駕馭百姓。後來的明、清兩朝也基本貫徹了這個方針,維持“強幹弱枝”的局面。宋朝開啟了重文輕武的先河,削弱了中華民族的好戰基因。
外部原因
6世紀的突厥汗國形勢圖
第一、少數民族的封建化。漢唐時期面對的匈奴汗國、突厥汗國都是落後的奴隸制國家,無論是生產力還是文化程度都不如中原。兩宋時期,契丹族建立的遼國已經是統一漠北的封建王朝,無論是生產力、文化實力、軍事實力都遠遠不是突厥、匈奴等落後民族可比的。遼太祖曰:“吾修文物,彬彬無異於中華”《遼史·太祖本紀》。宋朝時期的党項、契丹、女真也都掌握了先進的生產方式,建立了封建化帝國。
第二、少數民族人口的增長。秦漢時期,世界的主要人口分佈於四大文明產生的區域。其他邊遠地區還沒有經過大開發,人口稀少。隋唐以後,中國的蒙古高原、東北平原、河套地區已經分佈了大量的少數民族,部落眾多。人口的增長是少數民族能夠崛起的關鍵原因,後來的遼國、西夏都曾發展到了甲士數十萬的程度。面對這樣龐大的軍事集團,中原王朝再想要一戰而滅其國就幾乎是不可能的了。
11世紀的遼帝國形勢圖
世界人文通史
國史君(國史通論)想嘗試從宋朝與其面對的遊牧政權兩個角度來解釋這一問題:
遊牧政權方面
第一、文明程度不同
“塞北三朝”都曾經仿照漢字創造了自己民族的文字,且都沿用了數百年。他們也都曾重用漢族士大夫階級,使用漢人的政治制度,仿建漢人的城市,甚至建造孔廟、佛寺以及道觀。比起匈奴、突厥等民族,契丹、女真儼然已經是農耕民族了。
第二、軍事策略不同
匈奴、突厥、回紇之所以入侵中原,根本原因是他們沒飯吃了,並且搶夠了就跑。而契丹、女真則有國家及城市的概念,並且加強防禦。燕雲十六州一旦落入他們手中,就再也沒有被拋棄。並且,匈奴、突厥中像冒頓單于一樣的軍事家是比較罕見的,但耶律阿保機、完顏阿骨打、成吉思汗等等都是軍事天才。
宋朝方面
之前文章中,國史君(國史通論)曾經講到了宋朝立國的幾個“先天不足”:
第一、生不逢時
相比於宋朝,漢、唐運氣比較好。它們之前的秦、隋都結束了數百年的分裂狀態,統一了全國,並且二世而亡,還留下了無數寶貴的遺產。而宋朝立國時,中原仍然四分五裂,在太祖太宗兩代皇帝的努力下,才勉強把這個爛攤子收拾出來。
第二、強敵環伺
漢朝面對的主要是匈奴,唐朝面對的主要是突厥,而兩宋基本上要同時面對契丹、党項、女真、蒙古幾個強盛政權。
第三、無憑無據
宋朝在版圖上最大的缺陷就是沒有燕雲十六州及河套平原,這一方面讓宋朝無險可守,另一方面讓宋朝缺乏戰馬。
第四、自我限定
宋太祖開國之後針對唐朝藩鎮割據的局面定下了“守內虛外、重文抑武”的基本國策,後世皇帝也沒有多少突破,這一方面讓宋朝冗兵冗費,另一方面讓宋朝缺乏血性。
國史通論
這個問題問的有點讓人懵圈,唐以後的中原王朝指的是漢族王朝還是包含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如果是漢族王朝,那就是五代、宋朝、明朝。
就單單題目中問題,我想你應該想問的是宋朝吧!那麼我就簡單說下我的看法。
首先,儒家思想決定了宋朝君臣的外交手段。
儒家思想,或者說孔子的思想其實並沒有那麼迂腐,相反更具有“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意味,只是經過歷代文人們的閹割、曲解,使得儒家思想外交的第一手段就是懷柔。
宋朝是趙匡胤通過陳橋兵變建立的。基於此,以文御武就成了宋朝的主流思想,“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在宋朝得到了實現。
所以宋雖然不懼外族政權的軍事威脅,但在戰爭中見好就收,或者通過錢財獲得安寧,然後拉出孔夫子的“仁”來墊背就成了主流。
其次,經濟建設讓宋朝君臣更善於打經濟戰。
宋朝的富裕在中國曆代王朝中是罕見的。她的財政收入最高曾達到16000萬貫,即使是徽、欽二帝,財政也能維持在8000萬貫左右。佔據半壁江山的南宋,財政也能達到10000萬貫。
宋朝製作的銅錢是當時的硬通貨,類似今天的美元。遼,金,朝鮮,日本等都停止鑄錢,改用宋錢。
經濟如此發達的宋朝,才有對遼、金的歲貢。正因為通過歲貢,讓宋朝君臣發現金錢能夠讓來自北方的遊牧民族喪失進取的勇氣,既如此,又何苦再和異族拼個你死我活。
最後,軍事力量讓宋朝君臣明白自身的不足。
宋朝缺馬這是眾所周知的。因為幽雲十六州的丟失,讓宋沒有了大規模的養馬基地;西北邊陲又遭到李元昊的背叛,吐蕃也成為挑釁大宋的一員。
在這樣的周邊環境中,讓缺馬的宋朝君臣頭疼不已。而中原的一馬平川,正是縱馬馳奔的最佳場地,戰馬不足的宋朝就只能發展步人甲,以抵抗北方軍隊的入侵。
軍事上的力量,只能讓宋朝和北方政權打個平手,所以才有了宋遼之間數十年的安寧,宋金之間的對峙!宋也就沒有了反攻的信心和想法。
至於蒙古,在北宋時相隔太遠,在南宋時唯有南宋堅持抵抗了四十年,成為蒙古征戰史中抵抗最久的政權。
【我是江東汪郎,帶給你不一樣的歷史視覺!喜歡我就請關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