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堇年
没办法,高阳公主犯了两个错误,一是跟辩机和尚私通,这个李治还能容忍;二是参与谋反,这个就是可忍孰不可忍了,但谋反一事很可能是李治和长孙无忌的诬陷。
高阳公主的风流情事
说来奇怪,唐朝的公主们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不是风流多情甚至滥情,就是权力欲爆棚,比如太平公主、安乐公主,而高阳公主也有这个潜质。
唐太宗李世民有很多女儿,最受宠爱的还是高阳公主。高阳公主天生丽质,性格活泼,长大后被嫁给唐初名臣房玄龄的儿子房遗爱,这是一次典型的政治联姻。
高阳公主从小被宠惯了,但在结婚这件事上,却不得不听李世民的话,不过她对房遗爱这种世家子没有感觉,喜欢追求独立、自由的爱情,所以她和房遗爱没有什么感情,两人的婚姻有名无实,高阳公主过的很苦闷。
一年春天,高阳公主和房遗爱到郊外春游,高阳在一个茅草屋,偶遇一个俊美有才的辩机和尚,两人一见钟情,二话不说,便就在茅屋内巫山云雨了。房遗爱呢,不敢对高阳公主有任何怨言,就站在茅草屋外,忠实守卫,以免别人发现。
高阳公主很讲究男女公平,她不愿意自己单方面劈腿,于是赐给房遗爱两个美女,两人就此达成默契,大家保持婚姻关系,但各玩各的,互不干涉,倒也相安无事。
辩机和尚的不幸死亡
但纸包不住火,高阳公主与辩机和尚的私情还是暴露了。
官府在调查一次盗窃案时,在盗贼手中发现一个珍贵精致的玉枕,一看便是皇家之物。
经过审讯,窃贼承认这个玉枕是从一个和尚屋里偷来的,官府顺藤摸瓜,就发现了辩机和尚与高阳公主的私情,因为这个玉枕就是高阳公主送给自己这个和尚情人的。
皇家出了这种丢人的事,李世民十分恼火,下令腰斩了辩机和尚,并以知情不报为名,杀了高阳公主身边的数十个奴婢,此事让高阳公主十分痛心,只能一人默默流泪。诗云:
巫山云雨入禅房,藩篱情深卧鸳鸯。辩机腰斩刑场日,长歌当哭美娇娘。李世民死后,李治继位,是为唐高宗。为了安抚这位姐姐,李治身为一国之君,还亲自跑到高阳公主的府邸探望,姐弟两人的关系应该还过得去,至少没有利益冲突。
高阳公主的谋反疑云
但好景不长,李治登基的第四年,高阳公主遭遇了灭顶之灾。
这一年,高阳公主和房遗爱发生矛盾,一向骄纵的高阳公主不依不饶,非要把房遗直的爵位给撸掉,于是向李治告状说房遗直对自己无礼,李治下令让长孙无忌调查此事。
这一查不要紧,长孙无忌查出了一件惊天大案:房遗爱参与荆王李元景谋反!
摊上这种谋逆大罪,谁也跑不了,而且这件谋反案越查水越深,牵连的人越多,除了房遗爱、高阳公主夫妇外,巴陵公主夫妇、吴王李恪、江夏王李道宗等等皇族宗室都被扯了进去,最后这些天潢贵胄全被处死!高阳公主就此香消玉殒!
很明显,这件惊天大案是李治主导、长孙无忌谋划的政治大清洗,也是皇族内部权力之争的爆发。李治为巩固皇位,彻底清洗了皇族宗室中的异己势力,顺便打击房玄龄为代表的前朝功臣,而这正是擅长权谋的长孙无忌之特长。可怜的高阳公主不过是权力斗争的牺牲品,她没有任何参与谋反的动机。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公元653年的一天,倍受父皇唐太宗喜欢的高阳公主被自己的弟弟唐高宗李治赐死。提起这位金枝玉叶的高阳公主,人们总联想到她与俊朗儒雅、玉树临风的才子辩机和尚通奸的事。她的死因却少有人过问。现在来说说高阳公主为什么会被李治赐死!
1.高阳公主捏造事实,惹火烧身。
高阳公主是唐太宗最喜欢的公主,从小就娇生惯养,形成了唯我独尊,颐指气使的个性。早先,与和尚通奸已经丢了皇家的脸面,但她丝毫没有收敛。依然我行我素,嚣张跋扈。她为了争得房遗直(她丈夫的哥哥)的世袭爵位,居然捏造事实,诬告房遗直对自己无礼。可惜,她的设计能力比弟媳武则天差了好几条街,这事漏洞百出。可能是她觉得反正深爱自己的弟弟李治一直对自己疼爱🈶加,会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为自己说话的。又弟弟日理万机,不会细查这件事的。
但是李治偏偏在这件事上没有听信她的一面之词,经过初步调查,他得出结论,高阳公主有诬告房遗直的嫌疑。🈶点书生气的李治对高阳公主这个姐姐的好感骤降。又经历了辩机和尚一事,他知道这个姐姐是翻云覆雨的高手,并不简单,于是,他要彻查!
2.高阳公主🈶谋反嫌疑,成为了她被赐死的直接原因。
高宗令自己的舅舅长孙无忌负责此事。经过长孙无忌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竟然得出了公主与其老公遗爱谋反的结论!本来,长孙无忌是奉命调查诬告这件事的,他却在查案的过程中发现了高阳公主与老公意图拥立李元景上位的事!嘿,唐朝好多事就是这么奇怪,如女人武则天能当上皇帝就是一例!
高阳公主以前偷情就让皇家难堪了,又有目空一切的毛病,尽管朝臣对她腹诽的人好多,李治对她还是再三宽容。可这事呢,不是忍让就能过的呢。你偷情就偷吧,反正老爸已经处理了,我可以佯装不知。你以前对公婆不孝顺,我李治当时还小,也可以睁只眼闭只眼。父皇驾崩你没有哭,姑且看作你心情不好,我也不与你计较。
但,这事是关系到自己的生命安危啊。关键是长孙无忌说她参与谋反的事🈶头🈶尾,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李治不敢细想,他懂得政治斗争的残酷性!也懂得高阳公主谋反的多少🈶点水分,但,长孙无忌在,🈶些事高宗也作不了主。于是,这是这事成了唐高宗李治赐死高阳公主最直接的原因。
3.高阳不懂世故,率性而为,也是死因之一。
高阳公主无法无天,以前,曾让陈玄运帮助她向鬼神祈福,还要陈玄运先生为她求测星宿。在她可能是出于好奇,无其它深意。但,在唐代,测星宿属窥探天意,这无异于想窥测天子天威。上纲上线地说是有谋反的意图,叹!高阳公主太无知了。
希望星晨58298869
高阳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十七女,虽然是庶出,但却是李世民最宠爱的女儿。聪明伶俐,千娇百媚。由于父皇的过度宠爱,也养成了心高气盛,刁蛮任性的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她这种性格为以后的人生悲剧埋下了伏笔。
高阳公主长大成人后,李世民为他做主,将她许配给开国元勋房玄龄的次子房遗爱。同时,李世民对这个女婿也非常宠爱,比其他女婿好很多倍。
与父亲房玄龄的满腹经纶不同,房遗爱高大英俊,却不学无术,只知享乐,高阳公主压根没有看上她。
但父皇之命不可违,高阳公主无奈出嫁了。面对自己不爱的人,她选择了冷战。
房遗爱使出浑身解数想讨公主欢心,经常带公主出去打猎,一来可以游山玩水,二来可以显示自己的男人气概。
一天,公主累了,房遗爱看到附近有一个小庙,就安排她到庙里休息,自己继续去打猎。
这个庙里的和尚不简单,是风度翩翩、玉树临风的辩机和尚。他不仅容貌清秀,而且才华横溢,在佛学上颇有造诣,年纪轻轻就受邀参加玄奘从西方取回经书的翻译工作。
高阳公主看到面前的和尚英俊潇洒,不卑不亢,彬彬有礼,出口成章,超凡脱俗,立刻眼前一亮,自己心中的梦中情人就应该是这样的!
于是公主不再矜持,眼里冒的都是小星星。在妩媚性感,眼含秋水,投怀送抱的美艳公主面前,辩机和尚把持不住了,两个人如干柴烈火,你侬我侬,拥抱在一起。
以后,高阳公主一有时间就去庙里与辩机约会,很快被房遗爱堵在床上。
高阳公主二话不说,给他从宫里挑了两个绝妙的美女,让他以后不要再烦自己。
房遗爱左拥右抱,兴高采烈,不再管公主的事情,有时候还给公主与辩机约会打掩护。
此时,房玄龄去世,房遗直是嫡长子,继承了“梁国公”的爵位。
高阳公主非常气愤,自己贵为公主,应该由老公房遗爱继承爵位。她闹着要分家,好让老公继承爵位,还找到父亲李世民那里,说房遗直对皇帝不敬,心怀不轨。李世民知道自己的宝贝女儿是什么样的人,根本没有相信。
房遗直吓坏了,急忙上书,要将爵位让给弟弟。李世民知道是女儿在中间搅合,将高阳公主狠批一顿,此事才作罢。
同时,纸包不住火,公主与和尚的风流韵事终于败露了。
长安巡捕在一个小偷家里找到一个皇宫的玉枕,经过审问,是在辩机和尚的庙里发现的,原来是高阳公主送给辩机的定情信物。
私藏皇家用品是大罪,惊动了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让彻查此事,辩机和尚在酷刑下交待了与高阳公主的私情。
唐太宗大怒,将辩机和尚腰斩,还杀掉了高阳公主身边的几十名侍女,同时不准高阳公主进宫。
高阳公主恨透了父亲,直到李世民去世,她也没掉一滴眼泪。
当然,她也没闲着,又找了一些帅哥代替辩机,都是和尚和道士。如果说她与辩机是真正的爱情,最爱的人惨死,让她彻底放浪形骸,玩世不恭了。
唐高宗李治即位后,高阳公主又开始闹腾,要求房遗直让出爵位给自己的老公。
李治很头痛,于是对房遗直和房遗爱各打五十大板,分别贬到隰州和房州为刺史,一个山西一个湖北。
高阳公主这口气没出来,一计不成又生一计,这次把自己和老公的性命作没了。
永徽三年十一月,高阳公主跑到李治那里,告大伯子房遗直非礼自己。李治知道又是一场闹剧,高阳公主非礼房遗直还有可能。可是又不能不理睬,于是就让宰相长孙无忌审理,没想到折腾成为一场惊天大案。
长孙无忌一直与房玄龄不对付,虽然此刻房玄龄已死,但家族势力还在,他终于找到了对付房家和其他仇家的机会。
长孙无忌首先找房遗直闲聊,循循善诱,诱导房遗直揭发弟弟房遗爱。房遗直在气愤中想到了一件以前的事情。
永徽二年,大将薛万彻被贬为宁州刺史以后回京,因为与房遗爱私交很好,吐露出对朝廷的不满。
房遗爱说,以后如果有变化,咱们应该拥立荆王李元景为主。
这句话房遗直应该是偷听到的。
长孙无忌大喜过望,这是谋反大罪!立刻将房遗爱、李元景、薛万彻、柴令武、巴陵公主等列入谋反大案中。
同时,长孙无忌也不会放过高阳公主。他听说高阳公主曾经指使掖庭令陈玄运,窥伺宫中的动向,并观察星象变化。这也是谋反!
在长孙无忌的严刑拷打之下,这些人为了保命,互相揭发,谋反的人越来越多,连吴王李恪也被房遗爱揭发,基本上都是子虚乌有的事情。
唐高宗李治看到这一系列谋反名单,呆若木鸡,这些人很多都是皇亲国戚。他是仁厚之人,想对其中有些王爷法外开恩,被长孙无忌和褚遂良这两个托孤大臣拒绝。
李治性格软弱,也只好按照所谓国家律法秉公处理。
最后高阳公主和老公房遗爱都被杀。估计此时高阳公主的肠子都悔青了,可是已经无力回天。
最后,害人者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也落得同样下场。褚遂良先被贬出京城,到广西和越南,最后死在任上。
长孙无忌因为得罪了武则天,以谋反罪被发配黔州,被逼自缢,子孙流放岭南为奴。
子龙威武煮酒谈史
公元653年的一天,对高阳公主失望至极的李治赐死了他的这位姐姐,方式是勒令其自尽。
但李治杀姐和父亲李世民杀兄之后情况有很大不同,因为他下令杀死自己的姐姐后,并没有人去指责他。原因是为何呢?因为他这个姐姐在很多人看来完全是死有余辜。
对于高阳公主这个人物,相信我们大多数人的印象还停流在她的风流艳史上,她的风流是出了名的,在有了自己的驸马之后,还选择了和辩机和尚私通。
在古代的时候,公主代表的是皇家的脸面,公主作出私通的举动,确实有点打了皇家的脸。
但李治是因为这个才对她作出惩处的吗?显然不是。私生活这档子事,在整个大唐都是特别糜烂,倒不是她高阳公主一人,很多时候都见惯不惯了,李治显然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就要杀她的。
李治的脾气非常好,这是公认的事实。史书记载,其:仁孝,公辈所知。他有时候给人的感觉甚至仁孝到有几分懦弱,他不是会暴怒的人。
他这样一个人他突然下令杀死高阳公主,肯定是因为高阳公主做了一些无法被原谅的事情,我们通过还原史料来分析一下。
一、主使掖庭令陈玄运伺宫省祥
高阳公主第一次惹怒李治是她曾让陈玄运帮助她向鬼神祈福,还有观测星宿。
这个行为在今天看来可能没有什么,但是在古代时候星宿即天意,天意即天子,这种行为无异于想窥测天威,也就是有想谋反的意图,这是让高阳公主后来死亡的一个导火索。
二、主既骄恣,谋黜遗直而夺其封爵,永徽中诬告遗直无礼于己。
而且高阳公主不仅做出窥探天机这种不过脑子的事,还仗着自己是公主相当的嚣张跋扈。
她为了篡夺房遗直的爵位,居然诬告房遗直对自己无礼。她没有做周密的布局,她觉得疼爱自己的李治肯定不会仔细查证这件事。
但是聪慧的李治一向知道自己的姐姐是个什么人,所以并没有听信她的一面之词,而是很快就还原了事情的真相,认定了高阳公主诬告房遗直的罪行。而这次诬告也让李治对高阳公主这个姐姐再次好感骤降。
三、高宗令长孙无忌鞫其事,因得公主与遗爱谋反之状。
接下来的事情就有些魔幻了。长孙无忌本来奉命去调查诬告这件事,但是他在查案的过程当中却偶然发现高阳公主意图拥立李元景谋反,这纯属意外收获,高阳公主此举相当于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高阳公主本来就一身毛病,李治对她是再三忍让,可她如今却还想着谋反,这再怎么老实的人我相信也会爆发。
而且如果说之前的事李治出于感情还能够原谅的话,但最终这个证据确凿的谋反之事是无法被原谅的,即使是公主,也没有特权,这次证据确凿的谋反,也是李治最终赐死高阳最核心的原因。
高阳公主可以说精准地给大家诠释了什么叫不作死就不会死。高阳公主生在皇室,还赶上了李治这么好的哥哥,本来只要她没有做大逆不道的事情,就能享受最美好的生活。可是她酷爱作死,最终把自己送进了深渊,这怪不了别人,只能怨她自己。
夏目历史君
高阳公主,李世民第17女,美艳大方,聪慧伶俐,为了给宝贝公主一个幸福的未来,象天下所有父亲一样,李世民亲自为爱女选择了门当户对的高、富、帅——宰相房玄龄次子房遗爱,作为她的驸马。
房遗爱,长得高大威猛,出身豪门,绝对是现代女人的理想男人,但萝卜青菜,各有所爱,高阳公主对小房同志完全没有感觉,只有洞房一夜花烛,房遗爱就彻底被“遗爱”,过起了自摸的悲催生活。
但这并不妨碍他“夫凭妻贵”,李世民不断给他加官进爵,先封为太府卿,接着又升为散骑常侍,后来又封为右卫将军。
公元648年,房玄龄去世,嫡长子房遗直按规矩承袭了“梁国公”的爵位和家业,不知中了哪门邪的高阳公主硬逼着房遗爱去和大哥闹分家,结果可想而知,任性的高阳公主便在李世民面前诬告房遗直,说他对皇帝多有怨气,图谋不轨。李世民调查后发现是高阳公主任性胡为,骄蛮公主被训了一顿。
高阳公主为了发泄对婚姻、对父亲的不满,整天游山玩水,纵马打猎,而房遗爱象个小怨妇似的无奈跟随。
一天高阳到郊外打猎,碰上正在草庐内读书辩机和尚,高阳顿时眼光发蓝,我的乖乖,这才是姐的菜,赶紧到姐的碗里来。
辩机和尚俊秀英飒、器宇不凡、少有高志,精通经书,26岁就成为《大唐西域记》执笔人。
20出头的辩机极少接触女性,现突然看见美如天仙的漂亮少妇,荷尔蒙暴涨,发出异样火辣的目光,两人同时被对方征服并软化。
高阳长期的性压抑让她饥渴难耐,她手捂砰砰跳动的小心脏,表明身份,向辩机诉说爱慕之情。辩机被高阳的美艳冲昏了头脑,忘记了佛门清规戒律,两心相悦,随即三下五除二,宽衣解带,共赴巫山云雨。史书记载:“见而悦之,具帐其庐,与之乱。”
两人颠鸾倒凤时,房遗爱乖乖守在草庐之外,绿帽萦头。为了弥补,高阳公主给他找美女陪侍,两人是人后各自找乐,人前夫妻恩爱如初。
两个痴男怨女,一个抛弃了有夫之妇本该恪守的礼仪,一个忘却了和尚本该遵守的清规戒律,如胶似漆地痴缠在了一起,高阳将自己用过的宝枕送给辩机做了定情信物。
649年,因辩机玉枕被偷,奸情败露,李世民大为恼怒,腰斩辩机。“主与辩机私通,饷遗亿计,更以二女子侍遗爱。太宗怒,腰斩辩机”。
高阳闻讯,悲痛欲绝,心灰意冷,辩机死了,高阳的心也死了,父女自此失和,在父亲葬礼上滴泪未见。
公元649年4月,唐太宗临终前,太宗把太子托付给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太宗死后,22岁的李治继位,是为唐高宗。
653年,高阳公主谋求罢黜房遗直的爵位不遂,诬告房遗直对自己非礼,李治派长孙无忌调查事,硬生生凭空生出一场大案。
李世民当初先立8岁嫡子李承乾为储君,但因承乾行事荒唐,被小人蛊惑谋反被废;四子李泰为皇位臭招频出,导致出局。在国舅长孙无忌、大臣褚遂良和房玄龄的大力支持下,643年李治被立为太子。
李唐皇帝对长孙无忌宠眷甚隆,李渊封其为齐国公,李世民封其为宰相,李治即位后,封其为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但长孙无忌以天子舅父、开国功臣、顾命大臣、首席宰相的特殊身份,处处压制李治,在朝堂之上公开自比隋代的越王杨素,其傲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
李恪时居高位,处事稳妥,作为曾经的太子人选,在宗室诸王中较有名望,成为长孙无忌在朝中为所欲为的障碍。长孙无忌又一向和房玄龄是朝堂上的死对头,房玄龄虽已去世,但他在朝堂上的势力依然枝繁叶茂,长孙无忌为永保富贵荣华,对李恪、房玄龄等人是伺机打压。
长孙无忌抓住高阳公主一事,刻意将案件扩大化和严重化,硬生生凭空生出一场大案,大肆打压政敌,将李元景(李渊之子)、房遗爱夫妻、薛万彻(妻为李渊之女高阳公主)、柴令武夫妻,李恪等处死,李恪的同母弟受牵连被流放,李恪的四个儿子也全被流放岭南。与长孙无忌不和的江夏王李道宗也被牵扯进来遭流放,在途中病死。
但这也许就是个政治迫害!
李恪在临死之前放话:“长孙无忌窃弄威权,构害良善,宗社有灵,当族灭不久!”没想到一语成谶。
659年,武则天授意许敬宗诬陷长孙无忌造反,长孙无忌在流放地被逼自杀,他的儿子们也都流放岭南。
美丽青春您真痘
不是李治要杀,是长孙无忌杀的。
高阳公主生活不检点,养和尚自己用,估计大秃头小秃头用起来爽吧。驸马房遗爱养女人,俩人大战一场,最后各玩各的。老大房遗直劝弟弟和弟媳,人家不听还跟房遗直干,气得房遗直不管了。闹到李世民那,被臭骂了一顿。
后来李世民死了,李治继位了。首辅顾命大臣就是李治的舅舅长孙无忌。长孙无忌表面上不干预李治,但所有的势力基本都握在长孙无忌手里。
高阳公主浪得不轻,每日里跟一帮酒肉朋友谈天说地议论朝政,房遗直认为这样早晚会连累整个房家,他爹房玄龄的遗荫早晚被高阳公主败光,房家早晚全家灭门,所以房遗直公开发表声明,跟房遗爱断绝兄弟关系,不跟他再发生任何瓜葛。
没有了老大的约束,这夫妻俩更浪了,弄了点人就要造反,结果被灭了。造反是个大事,得由重要的大臣坐镇亲自审理。长孙无忌抖擞精神,想给当时一心相当皇后的武则天看看,老夫尿性到什么程度,也想震一震李治,你舅舅还是你舅舅。
长孙无忌干脆利落地给高阳公主夫妇定了谋反的嘴,本来要诛九族的,但房遗直早就声明跟老二没有任何关系了,于是就直接把高阳和房遗爱弄死了,这还不算,顺带把平日跟长孙不太对付的几个大臣也直接给扣上同党的帽子给诛了。这还不够,把那个拥有隋唐两朝皇家血统的楚王李恪给判了同党的罪,给杀了。这本来就跟李恪没关系,李恪当时已经不得势了,李治已经当皇帝了,他对李治没有威胁了,但长孙无忌认为他活着就是李治的威胁,捎带就把李恪杀了。李恪临死前,说长孙一族不得好死。
这事处理完了,干脆利落,一举弄死一个公主一个驸马,一个皇帝的亲哥哥亲王,还有一帮捎带脚的反对大臣。李治求情放了高阳公主都没管用,这敲山震虎干的漂亮。
当初李治和武则天亲自去长孙无忌的府上送礼,又封长孙无忌的宠妾生的三个儿子做大官,好让他点头同意李治立武则天为后,长孙无忌顾左右而言他,收了礼儿子当了官,就不答应让武则天为后,所以武则天恨他入骨,李治烦他如蛊。尤其这次高阳谋反罪,实际证据并不完整,但他硬是给定了谋反,还顺带杀了一个亲王,来让李治和武则天知道这个朝廷谁说了算。作为帝王,李治虽绵,但他的皇权是不容挑战的,于是武则天出面,李治松绳子,武则天撺掇人告发长孙无忌,以便除掉他。
因果轮回,长孙无忌被告谋反,杀了全族,长孙无忌一家被流放。流放途中,李治下旨让长孙无忌自尽,长孙无忌上吊自杀。
高阳公主的死,只不过是个偶发事件,是他们斗争的牺牲品
老夫会天降插
1.高阳公主风姿绰约,是李治的姐姐,赐死的原因是一件由“公主惨遭性骚扰事件”引发的惊天大案。
△剧照:高阳公主
2.长的漂亮也有罪么?原本没罪,用来进行政治陷害就有罪了。具体说来:
作为唐太宗李世民二十一个女儿中的第十七位,高阳公主是李世民最宠爱的五个女儿之一,但她却面带桃花,与帮助玄奘西天取经回来经书的辩机和尚有染,被李世民严加训斥。不过李世民驾崩后,她仍然没有改掉刁蛮公主的脾气,作为房玄龄第二个儿子房遗爱妻子的她,与房玄龄的大儿子房遗直争起房玄龄死后的可承袭的爵位来。
- 高阳公主不断怂恿房遗爱和房遗直争夺爵位,惹得唐高宗李治烦了,各打五十大板,房遗爱和房遗直都贬到地方去当刺史。接下来就是高阳公主的表演时间了:有那么一天她满身凌乱、衣冠不整的跑到皇宫告御状,说是房遗直非礼了她。唐高宗一看这事情闹大了,于是派人严加审理。此时,长孙无忌却自告奋勇,愿意查个水落石出。
△剧照:高阳公主
- 原来长孙无忌查案是假,借此打击政敌是真。这话从李治和李泰争夺储君之位说起,长孙无忌作为李治的舅舅,是他一手把李治扶持起来的;而房遗爱却是魏王李泰的心腹,长孙无忌不会忘记这些政治的反对派当初给他造成的阻碍。
- 偏偏长孙无忌挖出了高阳公主曾指示宦官陈玄运窥探皇宫中动向以及观察星象的变化。这可是死罪!皇宫是天子居住重点,观察天象也只能由朝廷解释,岂能由公主胡来。这是政治犯罪,房遗爱也难辞其咎,同时房遗直也对这对夫妻进行检举,房遗爱为自保把好多大臣都揭发了,诸如薛万彻、李元景等人。“房遗爱谋反案”最终落下尾声,高阳公主也被赐死。
△剧照:长孙无忌
3.综上,高阳公主难改其刁蛮任性的脾气,捏造“性骚扰”事件,终于为长孙无忌这位政客所利用,成功将房遗爱一党铲除,达到了政治上的目的。高阳公主目光短浅,毫无政治眼光,在长孙无忌这只老狐狸面前还是太嫩了。
文\\燕山史话
燕山史话
趣谈答案:因为源于一次非常奇特的政治斗争,这次政治斗争有两个主要人物分别为:长孙无忌和房玄龄。
高阳公主的小可爱
在唐朝历史上,有无数的史学家对于高阳公主描绘得滋滋有味,这是非常罕见的,也是非常难让人理解的。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高阳公主的确非常的漂亮,甚至那些史官也都希望能够和高阳公主参上一腿。
而高阳公主和李治虽然不是同一个母亲生出来的,却有着同一个父亲,那就是李世民。
因为高阳公主长得比较可爱,而且非常的机灵,又很懂得拍马屁,慢慢的李世民对他也越来越好,在后来李世民直接把高阳公主赏赐给房玄龄的二子房遗爱。
这也能够看得出来,李世民对房玄龄是非常看重的,甚至与房玄龄的关系非常的好,要不是如此的话,也不会把自己最宝贝的女儿嫁给房玄龄的第2个儿子。
高阳公主的糊涂账
在房玄龄去世之后,高阳公主就曾经怂恿自己的夫君和他的大哥分家。
之所以分家是因为分家之后有很多的好处,房遗爱听从了自己媳妇的意见,并且最终把自己的大哥告上了衙门。
而房玄龄的长子及时的回馈给李世民真实的情况,自此开始李世民有意无意的疏远高阳公主,并且认为她品行不佳。
也就是在这个时间段,高阳公主非常的生气,非常的伤心,通过借助某些欲望来让自己忘却伤心的事情。
高阳公主先后和多个人发生过暧昧关系,为了弥补自己的夫君,高阳公主甚至主动的找到两个妙龄女子,给自己的夫君送了过去。
一次奇特的斗争
再后来李治开始上位,李治当上皇帝之后,对于朝中势力进行了一次大洗牌,这个时候因为房玄龄已经去世,所以房玄龄原有的势力出现大幅度缩水。
而李治比较信任长孙无忌,长孙无忌为了抵消房玄龄的势力,开始了一系列攻击房玄龄的行为。
尽管房玄龄已经去世了,但是房玄龄的孩子尚在,慢慢的长孙无忌就发现,通过高阳公主来击溃房玄龄的家族势力会有很大的突破。
也正是这样,高阳公主仅仅是因为放荡不羁犯了一个小错误,却糊里糊涂的把自己的命也搭了上去。
欢迎大家关注@趣谈唐宋元明清 ,历史研究者,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每日分享新鲜历史冷知识,解决历史趣问题,爱你们!趣谈唐宋元明清
本文六千字,将给您仔细扒一扒,从香艳事件开始,以政治清洗告终的“房遗爱谋反案”,顺便回答作风泼辣的高阳公主是怎么死的!
高阳公主剧照
公元650年(永徽元年),唐高宗李治开始了他的帝王生涯。老爸李世民对自己这个有点窝囊的儿子很不放心,特意给他选了两个很有能力的大臣辅佐——长孙无忌和禇遂良。
《旧唐书·褚遂良传》:(贞观)二十三年,太宗寝疾,召遂良及长孙无忌入卧内,谓之曰:“卿等忠烈,简在朕心。昔汉武寄霍光,刘备托葛亮,朕之后事,一以委卿。太子仁孝,卿之所悉,必须尽诚辅佐,永保宗社。”又顾谓太子曰:“无忌、遂良在,国家之事,汝无忧矣。”仍命遂良草诏。
这两位赫赫有名的大臣算是没辜负李世民的殷切希望,在岗位上干的兢兢业业,完美的继承了李世民留下的各项政治经济制度。唐朝的经济、文化、军事一路高歌猛进,灭西突厥(657年)、灭百济(660年)、灭高句丽(668年)。
唐帝国的版图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一说里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极大值。人口从贞观年间不满300万户,增加到了380万户,史称“永徽之治”。
一切看上去都很美好,帝国艳阳之下,王公贵族们熏熏而卧,没人感觉友谊的小船会说翻就翻,有些人马上就会万劫不复。
永徽四年(653年),一桩惊天大案爆发。在两位史称“同心辅政,上亦尊礼二人,恭己以听之”托孤老臣有意无意的推动下,唐朝宗室贵戚被大量清洗,涉案人数之多、人员等级之高,为唐初以来罕见,这便是轰动一时的“房遗爱谋反案”。
我们先来看看,此案中命归黄泉的贵戚都有哪些,房遗爱(房玄龄次子)、高阳公主(李世民爱女)、荆王李元景(李世民六弟)、吴王李恪(李世民三子)、驸马都尉柴令武(唐太宗的外甥、霍国公柴绍的次子)、巴陵公主(唐太宗的七女,柴令武之妻)、武安郡公薛万彻(右武卫将军、驸马都尉)。
因牵连此案,被贬官流放的名单也足够长,蜀王李愔(唐太宗六子)、江夏郡王李道宗(李渊的侄子)、安国公执失思力(驸马都尉、左骁卫大将军)、谯国公柴哲威(安西都护)、宇文节(宰相)、梁国公汴州刺史房遗直、尚书奉御薛万备(薛万彻的弟弟)、朝散大夫房遗则(房遗爱三弟)、谷州刺史房遗义(房遗爱四弟)。
可以这么说,房遗爱案后,宗室成员中堪用的人才萧然一空,李恪、李道宗、薛万彻、执失思力等人不是被杀,便是在流放中草草去世。
以至于武则天弄权,开始残害李唐宗室的时候,已没人有能力站出来阻止,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也最终被武则天清洗。
那这桩“惊天大案”是如何诱发,又是如何酝酿的呢?
永徽三年(652年)十一月,房遗爱的老婆高阳公主,让人跑到皇帝哥哥面前告御状,说大伯子房遗直非礼她。(“使人诬告遗直无礼于己。”)
李治听完后,一脑门子不相信,心里说:“高阳公主啥成色谁不知道?要说她非礼房遗直,我真相信!”
李治还真不是埋汰高阳公主,唐朝的妇女们确实很开放,公主们各自都有些香艳故事可讲,而这位高阳公主算得上香艳群的群主了!
高阳公主为唐太宗第十七女(存疑),生母不详,可能是庶出。出身虽不算最高贵,但高阳公主却最受李世民宠爱,下嫁初唐名臣房玄龄次子房遗爱时,李世民高规格的办了婚礼。(“礼异它婿”)
凭着皇帝爸爸的宠爱,高阳公主恃宠娇纵,把房家折腾的够呛。(“公主,帝所爱,故礼异它婿,主负所爱而骄”)
等到房玄龄一死,嫡长子房遗直继承了“梁国公”的爵位。高阳公主跳出来闹着要分家,并要让自己老公继承爵位和官职,还跑到宫里向李世民诉苦,说房遗直对皇帝口出怨言,心怀不轨。
把房遗直吓得赶紧上书,要把爵位让给弟弟,李世民经查发现是女儿在里面瞎搅和,便把她找来痛斥了一顿,让她以后老实点。(“房遗直以嫡当拜银青光禄大夫,让弟遗爱,帝不许”)
这事儿过去没多久,长安城里抓住一个小偷,起获的赃物里发现一个“金宝神枕”。小偷说是从名僧辩机(玄奘弟子,《大唐西域记》的作者)家偷的,结果找辩机一问,辩机说是高阳公主送的。(“会御史劾盗,得浮屠辩机金宝神枕,自言(公)主所赐”)
堂堂一个公主送和尚一个香艳的枕头,要是背后没点香艳情节,谁都不信。李世民知道后勃然大怒,直接腰斩了辩机,还连杀奴婢数十人,从此对高阳公主便态度非常冷淡。
情人被一刀两段,让公主非常怨恨,她变本加厉找了一堆人代替辩机,其中有善于“占祸福”的和尚智勖,有“能视鬼”的和尚惠弘,还有医术高明的道士李晃。(“又浮屠智勖迎占祸福,惠弘能视鬼,道士李晃高医,皆私侍主”)以至于,当李世民去世时,高阳公主脸上都没有哀容。(“帝崩无哀容”)
高宗继位后,高阳公主又开始折腾,逼着房遗直让出爵位给老公。李治被刁蛮的妹妹搅合的心烦意乱,干脆各打五十大板,将房遗爱贬为房州(今湖北房县)刺史,房遗直贬为隰州(今山西隰县)刺史,全都轰出长安,眼不见为净。(“上即位,主又令遗爱与遗直更相讼,遗爱坐出为房州刺史,遗直为隰州刺史”)
这回房遗爱还没离京呢,高阳公主又来了这么一出,李治看见她就脑袋疼。
但公主上告了,总不能不了了之,李治就让时任宰相(太尉、同平章事)长孙无忌来审理,这个“非礼公主案”。
估计以李治的性格,也就是让长孙无忌随便审审,有个结果就得了。他根本不相信,房遗直会闲着没事儿非礼高阳公主。
但心里揣着事儿的长孙无忌,把房遗直找来一番深聊,整个事件遽然改变了轨迹,一干人等的命运迅速向深渊跌落。在长孙无忌有意识的引导下,悲愤之余的房遗直抖出了一桩旧事。
永徽二年(651年),名将薛万彻因事被贬为宁州(治安定,今甘肃宁县)刺史。次年,薛万彻以足疾回朝,因其与房遗爱关系颇佳,闲聊时便对房遗爱表示了对朝廷的不满,说道:“今虽患脚,坐置京师,诸辈犹不敢动。”
而房遗爱则接了这么一句,“公若国家有变,我当与公立荆王(李)元景为主。”
为什么房遗爱要推倒李适,拥立荆王李元景(李世民六弟)呢?
因为,房遗爱的三弟房遗则娶了李元景的女儿为妻。
按说此事极为机密,不知如何被房遗直得知,当他被诬告“非礼”后,悲愤交加便将此事说出。
长孙无忌听后大喜过望,百寻不得的机会,终于让他找到了。一张弥天大网旋即张开,房遗爱、李元景、薛万彻、柴令武、巴陵公主尽数落入毂中。
与此同时,长孙无忌还打听到另一条证据。
高阳公主曾私自指使掖庭令陈玄运(内侍省的宦官),暗中窥伺宫禁中的动向,并观察星象变化。(“主使掖廷令陈玄运伺宫省禨祥,步星次”)
这下“非礼案”的原告高阳公主也跑不了了,私自窥视宫中情况,还观察天象的变化,足以扣上一顶有“不臣之心”的大帽子。
随着,一个又一个大臣落网,参与“谋反”的圈子越来越大。到后来就变成了“需要谁谋反,谁就是谋反”。(“上令长孙无忌鞫之,更获遗爱及主反状”)
在长孙无忌的威胁利诱之下,落网之人不断咬出其他人,但长孙无忌始终没有听到,他最想听到的名字——吴王李恪。说实话,“房遗爱谋反案”已经落网的人,在长孙无忌看来都是打酱油的。他真正的目标,始终都是李世民那个叫李恪的儿子。
长孙无忌对李恪的忌惮,还得从李世民晚年说起。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626年),“玄武门之变”爆发,李世民杀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老爸李渊一生气不干了,专心致志回后宫造小人。
李世民随即继位,改元贞观,立自己的嫡长子李承乾为太子。当时,李承乾时年八岁,聪明可爱,也算少年英才。
可惜,李承乾长大后,越长越歪,对父亲阳奉阴违、对师长劝勉不耐,甚至曾派人刺杀自己的老师。(“玄素谏之,承乾不纳,乃遣刺客将加屠害”)
李世民对这个不成器的儿子越来越不喜欢,这时四子魏王李泰异军突起,主持编撰了《括地志》。
李世民如获至宝,不但将其书收入皇家藏书阁,还接二连三地大肆赏赐,先是赐“物万段”,而后又调高了李泰每月的用度,甚至高过了太子的规格。
受到了威胁的李承乾,谋划派人杀掉李泰,但没有成功(“又尝召刺客张师政、纥干承基,深礼赐之,令杀魏王泰,不克而止”)。便又勾结汉王李元昌(李渊第七子)、城阳公主的老公杜荷、陈国公侯君集等人,打算走李世民的老路,先下手为强逼宫上位。
结果,犯案被抓的太子卫士纥干承基,为了保自己小命将李承乾谋反的计划和盘托出。参与谋反的汉王李元昌被赐令自尽,杜荷、侯君集被杀,太子李承乾被废为庶人。(“废承乾为庶人,徙黔州;元昌赐令自尽,侯君集等咸伏诛。”)
太子被废后,魏王李泰变得炙手可热,身边迅速聚集起了一票政治人物,宰相刘洎、岑文本、房遗爱、杜如晦之弟杜楚客、柴绍之子柴令武都是其入幕之宾。
李泰也觉得太子之位非其莫属,因为他虽只是李世民的四子,但却是长孙皇后所生,在嫡子中位列第二,地位高过庶出的三子吴王李恪(母为隋炀帝之女杨氏)。
这时,如果李泰继续保持自己文风斐然的人设,说不定真就当上太子了。可惜志在必得的李泰膨胀了,居然跟老爸玩起了心眼。
一次,他跟李世民说道:“如果我继承大统,百年之后将杀了自己的独子,传位给弟弟晋王李治”。(“臣唯有一子,臣百年之后,当为陛下杀之,传国晋王。”)
李世民一听心里想,“都是千年的狐狸,你跟我讲什么聊斋呀”。这小子心思太深,不可信,如果他当了皇帝,估计李治哥几个都没好儿。
就这么着,在一边悄悄躲着的晋王李治成了太子,而站在李治背后的,正是长孙无忌和褚遂良。
其实李世民心里,太子人选并不只有李泰和李治。当李世民幽禁了李泰后,曾担心李治太弱,做不了好皇帝,便对长孙无忌说道:“你劝我立稚权(李治)为太子,稚奴懦弱,恐怕不能守的住国家,吴王李恪英武之风很像我,我想立他为太子,如何?”
(上疑太子仁弱,密谓长孙无忌曰:“公劝我立雉权,雉奴懦,恐不能守社稷,奈何!吴王恪英果类我,我欲立之,何如?”)
长孙无忌马上表示坚决反对,李世民不无揶揄的说道:“是因为李恪不是你外甥吧?!”(“公以恪非己之甥邪?”)
这话其实已是诛心之言了,但长孙无忌也是千年的老狐狸,没接话茬儿,而是悠悠说道:“太子仁厚,乃守成之君;如此重要的位置,怎么能随便改变?希望陛下深思熟虑。”
(“太子仁厚,真守文良主;储副至重,岂可数易?愿陛下熟思之。”)
正因为有前面这些曲折,李恪一直都是长孙无忌心里的一根刺。尤其高宗继位后,李恪作为兄长,收开府仪同三司,官拜司空,授太子太师,这愈发让长孙无忌忌惮。
现在他手里捏着房遗爱这张牌,自然要打个王炸出来。
他在提审房遗爱时,“无意”中聊起了纥干承基(揭发太子谋反后,免死,授祐川府折冲都尉,封爵平棘县公)。
房遗爱一听到这四个字,眼睛都绿了,马上表示坚决向纥干承基学习,需要咬谁就咬谁!
永徽四年(653年)初,当一本厚厚的案卷放在高宗御案上时,李治眼睛都快掉地上了。
他看着案卷上的一长串名字,房遗爱、李元景、李恪、李愔、李道宗、薛万彻、高阳公主、巴陵公主、柴令武、执失思力、柴哲威、宇文节、房遗直、薛万备、房遗则、房遗义,差点崩溃了,心里说“尼玛,这都是活人呐,一个非礼案至于办这么多人吗?”
有司把处罚的建议都写好了,李治也不是那种甩开膀子乾坤独断的君王。但还是想试着能不能捞几个出来,便点名要房遗爱上殿问讯。
见到房遗爱,李治问道:“咱俩实在亲戚呀,你为啥这恨我呢?”(“与卿亲故,何恨遂欲谋反?”)
房遗爱也知道了有司的判决,自己难逃一死,良心发现之下,他重重叩首答道:“我良心大大滴坏了,确实罪该万死,但我告发吴王李恪是为了免罪。因为贞观年间,纥干承基与侯君集、刘兰共同谋反,后来承基告发侯君集、刘兰,自己得以保全首级,并得到了官爵。”
(“臣包藏奸匿,诚合诛夷,但臣告吴王恪,冀以赎罪。窃见贞观中,纥干承基与侯君集、刘兰同谋不轨。於後,承基告君集、刘兰,并全首领更加官爵。”)
李治听后,无奈的摇摇头,“大哥呀!你啥身份?都尚公主了!咋能和纥干承基这种小吏比?现在说这事儿已经太晚了。”
(帝曰:“卿承藉绪馀身,尚公主岂比承基等。且告吴王反事无乃晚乎!”)
转过头,李治垂泪对身边人说道:“我活着的兄弟没几个了,荆王是我的叔父,吴王是我的兄长,我想请各位高抬贵手,替他们讨个活命,可以吗?”
(“朕兄弟不多,荆王是朕长叔,吴王是朕兄,虽犯国经,欲就公等,乞叔及兄姊等命。”)
长孙无忌站在一边不说话,其他大臣也不敢吱声。
这时,兵部尚书崔敦礼站出来说了一句:“过去周公诛除管叔、蔡叔,汉景帝平七国之乱,然后是汉昭帝的时候,燕王和盖长公主谋逆,都以国家法度处以应有的刑罚,这些前事都不远,陛下怎么能改动法律,就为了施舍恩情呢?”
(敦礼进曰:“昔周公诛管、蔡,汉景夷七国,至於孝昭之时,燕王盖主谋逆,皆正刑典。此乃前事不远,陛下岂可屈法申恩?乃从之。”
说起来,李世民特意挑选了性格仁厚的李治,就是为保全其他儿子的小命。
李治确实没对兄弟下手,但他也没能力阻止别人下手。(“泰立,则承乾与治皆不全;治立,则承乾与泰皆无恙矣。”)
永徽四年二月初二(653年),猛将薛万彻伏诛,临死前他厉声断喝:
“万彻大健儿,留为国家效死力固好,岂得坐房遗爱杀之乎!”
刽子手一刀砍下,用力不足,薛万彻怒喝一声:“何不加力!”
如是连砍三刀,方得断首。
同日,吴王李恪在长安宫禁内被缢杀,四个未成年的儿子,全部流放岭南。
李恪临死前,怒骂长孙无忌弄权,必遭族灭。(“吴王恪且死,骂曰:“长孙无忌窃弄威权,构害良善,宗社有灵,当族灭不久!”)
蜀王李愔与此案没有任何关联,仅仅因为和李恪一母所生,便被废为庶人,流配巴州。
而在李世民口中,与李勣、薛万彻齐名江夏王李道宗(疑为文成公主之父)流配象州(今广西柳州),途中病死。
时任宰相(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宇文节流配桂州,次年死。
左骁卫大将军,驸马都尉执失思力,流配巂州(治今四川西昌)。上述三人皆文武干才,不过是因为与房遗爱关系好,全部受到牵连。
令人感动的是,执失思力的妻子九江公主(李渊第八女),本不在株连之列,但她主动上表要求削去封邑,跟执失思力一起流放。到达流放地后不久,这位贞烈的公主就病死了。
房遗爱谋反一案,在长孙无忌的推动和褚遂良的默许下,大肆株连,李承乾、李泰、李恪的党羽被彻底清洗干净。
但李治一党就此安全了吗?并没有!
正如李恪临死前诅咒的那样,短短六年后,显庆四年(659年)七月,在废后之争中得罪了武则天的长孙无忌,便流配黔州,被逼自缢,子孙皆流放岭南为奴,罪名同样是谋反。
褚遂良则倒得更早,三年后(唐永徽六年,655年)便被赶出朝廷,到潭州(湖南长沙)赴任,而后又连续被贬桂州(今广西桂林)和爱州(今越南清化),直到死于任上。
党争亘古未绝,以唐太宗之能,尚不得护佑子嗣周全;以无忌、遂良之贤,亦不能脱伐异之梏,千载以降,冠带之间,何人敢称独善?!
白发布衣的藏地读行
在风气开放的唐代历史上,美艳且胆大的高阳公主,是个出名的“红人”,这位唐太宗的宝贝女儿,唐高宗李治的姐姐,直到今天还是好些野史小说里的“熟脸”,其“奔放”的私生活,更叫多少野史粉们津津乐道。可这样一位“大唐名媛”,却还是在永徽四年(653)被“赐自尽”,死在自己弟弟唐高宗李治手中。
作为一位生年都不祥的公主,深受唐太宗娇宠的高阳公主,在唐太宗在位的贞观年间,就是相当“走红”:她被唐太宗安排嫁给了大唐名臣房玄龄之子房遗爱,在唐初诸多公主里,是出名“嫁得好”的一位。脾气自然也刷刷涨,平日里飞扬跋扈成习惯,还一个不小心,与僧人辩机(《大唐西域记》执笔人)闹出了丑闻,还伙同老公房遗爱一道,与大伯哥房遗直争家产,闹得鸡飞狗跳。
要知道,这高阳公主,可是个不屈不挠的脾气,当年她与僧人辩机的丑闻事发,惹得唐太宗一怒处死了辩机,还杀了数十个婢女。可她却是再接再厉,继续闹各种丑闻。争家产的事儿,那岂能甘休?特别是房遗直继承的世袭爵位,那更是充满诱惑力。那怎么争?高阳公主想了个“高招”:姐当年不是因为“丑闻”栽的跟斗嘛,那就拿丑闻做文章。
于是,永徽三年(652),大唐政坛上平地一声惊雷:高阳公主愤怒揭发大伯哥房遗直“无礼于己”:一代名相房玄龄家的长子,竟然敢性骚扰身为大唐公主的自家弟妹?这还了得!震惊的唐高宗李治,连忙命自己的心腹重臣,亦是大唐政坛的头号人物长孙无忌,负责审查此案。
好好的“性骚扰”案,怎么就跑偏到“造反”上去了?因为这为争家产泼脏水的高阳公主,引爆的却是一枚危险的哑弹:唐太宗晚年的夺嫡之争。
顺着这个思路,这件案子的“画风”也就陡然突变。胆怂的高阳公主老公房遗爱,更是说话不把门,几乎是长孙无忌暗示招啥,他就乖乖说啥。比如战功卓著的大唐名将薛万彻与执失思力,甚至还有李治的堂叔江夏王李道宗。而除了荆王李元景外,吴王李恪,这位李治当年“上位”太子的最强竞争对手,也跟着悲催躺枪,被房遗爱胡乱攀诬,做实了谋反大罪。
而高阳公主,也被赐自尽,以作死的方式,结束了这场折腾。与她一同被赐自尽的,还有李恪李元景两位王爷。以大唐的法律来说,这桩案子,确实是百分百的冤案。
而对于唐王朝来说,这桩冤案的伤害,不止是几个家庭。大唐的诸多文武英才,都在这场案子里蒙冤,看似依然蒸蒸日上的唐王朝,其实元气遭受了一次重创。而从唐高宗晚期起,后来者们也是有样学样,一次次罗织罪名兴起大狱,还差点叫上升期的大唐,一不留神就改了姓。这样的争斗,伤害的是国家,最终,也不会有真正的赢家。
参考资料:《新唐书》、《旧唐书》、江润南《从房遗爱谋反案看封建法律的工具性》、郑敏《高阳公主谋反案辩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