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為戰友千里掃墓30多年,倖存老兵戰友墓前依碑而睡催人淚下


“弟兄們,我來了。又一年了,你們還好嗎?”灑出一瓶烈酒,奉上一盒香菸,燒完一堆紙錢,給每一個長眠在此的戰友獻上一束鮮花後,朱豫剛閉目端坐,默默與九泉之下的戰友神交。30多年了,戰友們的神情還一直儲存在朱豫剛腦子裡,朱豫剛說:我想他們啊,就想看看他們,和他們說說話。朱豫剛已堅持為戰友掃墓三十多年。湖南到廣西,千里之遙,但他風雨無阻。

1979年初,不到17歲的朱豫剛成為了駐紮在廣西某部隊的一名偵察兵,滿懷“殺敵衛國”的一腔熱血,奔赴“對越自衛反擊戰”前線。激烈的戰鬥中,朱豫剛和王幼連、周幸福、小高等人成為最親密的弟兄。1981年法卡山主攻的前一夜,四位年輕人對天盟誓:活下來的人要代犧牲的戰友照顧好家人,要為犧牲的戰友掃墓。

在慘烈的戰鬥中,朱豫剛最親密的三位戰友血灑山岡,長眠邊陲。朱豫剛也身負重傷,一隻耳朵失聰,但幸運地活了下來。朱豫剛沒有忘記誓言,退伍一年以後考上了大學。朱豫剛第一時間前往廣西,把喜訊告訴犧牲的戰友。他坐了一天一夜火車,又疾走了十幾裡小路,來到法卡山英雄紀念碑烈士陵園。


來到烈士陵園時,已是夕陽西下。看到英雄紀念碑的那一剎那,朱豫剛頓時淚流滿面。“碧血盡,忠魂泣。頭顱懸,國門立。莫道他無名,青山作證。”在告慰戰友的在天英靈後,朱豫剛打開特別準備的桂林三花酒,斟滿兩杯酒。左手一杯,右手一杯。“戰友們,朱豫剛看你們來了!請與我乾杯!”他把兩個酒杯一碰,酒水和著淚水一飲而盡。

朱豫剛一會喃喃自語,一會痛哭流涕,朱豫剛不知不覺中,兩瓶55度烈酒灌入衷腸。這一夜,他倚碑而睡。直到一個冷顫把他驚醒,睜眼一看,已是第二天晨曦初露。三十多年過去了。每年的清明節,朱豫剛都千里迢迢趕赴廣西緬懷戰友,向戰友們彙報一年的情況。當初的熱血青年,如今已兩鬢泛白。

戰友的家人就是我的親人,在他看來,這是他的承諾,也是他應肩負的責任。朱豫剛幫助眾多戰友家人渡過難關。“不求大富,但求大愛。”朱豫剛先後資助了湖南湘西龍山縣、瀏陽農村、邵陽等地多名困難兒童,幫助他們走出貧困和病痛的折磨。


朱豫剛在他企業最困難的時候,也沒有向國家、組織伸過手。他的右耳在戰場上致殘,也未向國家申請過傷殘補貼。他視自己為“永遠的戰士”。戰魂早已烙到了骨子裡。直至今日,他仍習慣性地關注邊疆局勢。“我是一個老兵,仍能上陣殺敵,願隨時聽從國家召喚。”朱豫剛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