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4 1959年以前,曲阜的主要名胜古迹是这个样子的

曲阜的文物古迹众多,其中以孔府、孔庙、孔林、颜庙、周公庙、少昊陵

等最引人入目。现存的古迹,经过文革的创伤,有的已是面目全非。今撷取部分1959年底前拍摄的曲阜名胜古迹照片,让我们来体验一下原汁原味的名胜古迹给我们带来的不同感受吧。

1959年以前,曲阜的主要名胜古迹是这个样子的

曲阜古道

曲阜正南门外,古道与两边古老的柏树。(如今是道路硬化,两旁店铺林立)

1959年以前,曲阜的主要名胜古迹是这个样子的

万仞宫墙

正南门,专为进出孔庙之用,门上“万仞宫墙”四个大字,原为明代胡缵宗撰写,后来由乾隆手笔代替。(这地方,现在基本上保持原样)

1959年以前,曲阜的主要名胜古迹是这个样子的

棂星门

进入孔庙的第一道大门。“棂星”是古代天文学上“文星”的名称,这里用来尊崇孔子,喻之为天上的文星。(现在也是基本未变)


1959年以前,曲阜的主要名胜古迹是这个样子的

道冠古今

孔庙内第一道东西门,东为“德牟天地”,西为“道冠古今”,门为木质结构,这是1959年重修后的样子。(以后又经多次维修,原来的雕梁画栋已经不见了)

1959年以前,曲阜的主要名胜古迹是这个样子的

汉石人亭

亭中石人二尊,系曲阜南乡出土。一尊刻有“汉故乐安太守庶君亭长”,一尊刻有“府门之卒”,皆为篆书。1953年移至孔庙,并建亭加以保护。(现基本保持原样)

1959年以前,曲阜的主要名胜古迹是这个样子的

璧水桥

因“壅水环绕如璧”而叫璧水,水上之桥,因而名曰“璧水桥”。(下面的河水,已经是人工注入的了)

1959年以前,曲阜的主要名胜古迹是这个样子的

成化碑

明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宪宗朱见深重修孔庙时御制。碑高6.05米,宽2.26米,厚0.4米。(文革中被拉倒摔断,现已修复)

1959年以前,曲阜的主要名胜古迹是这个样子的

奎文阁

又名藏书楼,金代明昌元年(公元1190)年所建。(现外观保持未变)

1959年以前,曲阜的主要名胜古迹是这个样子的

碑林

孔庙大成门外的碑林一角。

1959年以前,曲阜的主要名胜古迹是这个样子的

先师手植桧

相传此桧为孔子亲手所植,尚存朽木一段,高约二尺许,为妥善保护,特制小亭复盖。(现如今,石栏犹在,小亭无存)

1959年以前,曲阜的主要名胜古迹是这个样子的

孔子塑像

大成殿内正中,有一座雕龙贴金巨盫,内供孔子塑像,这是最标准的孔子像。(现在大成殿内的孔子塑像,为1982年重塑)

1959年以前,曲阜的主要名胜古迹是这个样子的

四配

孔子塑像两旁,各有巨盫一座,东是颜回、曾参,西是孔伋、孟轲,叫做四配。(文革被毁,现已修复)

1959年以前,曲阜的主要名胜古迹是这个样子的

古乐器

1959年以前,曲阜的主要名胜古迹是这个样子的

古乐器

大成殿内,古乐器很多。图为部分古乐器。(现在你看到的,已经是全新的了)

1959年以前,曲阜的主要名胜古迹是这个样子的

东庑

是供放孔子弟子及历代先贤木主牌位的地方。分东庑、西庑。(现已按原样修复)

1959年以前,曲阜的主要名胜古迹是这个样子的

圣迹殿

位于大成殿后,内有圣迹图等石刻。(现基本上保持原样,布局有所改变)

1959年以前,曲阜的主要名胜古迹是这个样子的

孔子故宅门

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曾住在这里。(现在也是基本未变样)

1959年以前,曲阜的主要名胜古迹是这个样子的

孔宅故井

系孔子故宅之井,石栏为明代添置。东面石栏,用手拍之,能发出清磬之声。(故井碑被砸坏,现已修复)

1959年以前,曲阜的主要名胜古迹是这个样子的

钟楼

孔府门外西,阙里街北首。元代建筑,楼上设铜、铁大钟各一口。(钟楼依在)

1959年以前,曲阜的主要名胜古迹是这个样子的

古楼

孔府门外东,明代所建,清代重修。过去曾在楼上设有更鼓云牌,专为起更点等用。(鼓楼已经焕然一新,大街南北相通,紧贴鼓楼的建筑也早已拆除)

1959年以前,曲阜的主要名胜古迹是这个样子的

孔府大门

孔子后裔长房袭封衍圣公的住宅。(现在大门也是原样,不过门口挂的牌子更换了不少)

1959年以前,曲阜的主要名胜古迹是这个样子的

后花园

孔府最后边,园内有假山水池、凉亭花坞、竹林铁山,另有盆景数以千计,也叫“铁山园”。(铁山石犹在,只是朱颜改)

1959年以前,曲阜的主要名胜古迹是这个样子的

复圣庙

通称颜庙,内祀孔子的学生颜渊。颜渊家贫好学,极为孔子赞扬、喜爱。(庙门前已不是土路,周围也加上了铁护栏)

1959年以前,曲阜的主要名胜古迹是这个样子的

陋巷井

此处为当年颜渊居住之地,现存水井一口,称“陋巷井”。

1959年以前,曲阜的主要名胜古迹是这个样子的

古泮池

明故城内东南角,池水终年清莹如镜,中间有“四明亭”一座。传为鲁公伯禽诗书旧址,乾隆帝曾在此设行宫。(如今古泮池周围居民早已搬迁,新的设施正在规划建设之中)

1959年以前,曲阜的主要名胜古迹是这个样子的

林道

北门外文津桥至至圣林这段路称“林道”,苍松翠柏,夹道而立,枝干盘曲,如虬似龙。树多为金、元时所植。(林道依旧在,已成商业街)

1959年以前,曲阜的主要名胜古迹是这个样子的

洙水桥

洙水河,是为了保留洙水古迹而用人工挖掘的,东西穿越孔林,水上架桥,叫做洙水桥。桥为明代所建。

1959年以前,曲阜的主要名胜古迹是这个样子的

孔子墓

孔子墓原高一丈五尺,南北五十尺,东西五十九尺。墓前石碑篆刻“大成至圣文宣王”,系明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所建。(文革中,孔子墓被挖,那墓碑也不知被砸碎了多少块)

1959年以前,曲阜的主要名胜古迹是这个样子的

子贡手植楷

子贡,孔子的学生。孔子死后,他曾在孔子墓旁结庐守墓六年。子贡当年所植楷树,仅剩朽木一段,已建亭予以保护。(如今,你也看不到原样了)

1959年以前,曲阜的主要名胜古迹是这个样子的

周公庙

庙在汉灵光殿故址。图为周公庙大门--棂星门。(如今门旁,已立起了保护碑)

1959年以前,曲阜的主要名胜古迹是这个样子的

周公像

周公姓姬名旦,是武王之弟,成王之叔,曾制礼作乐,他的儿子伯禽为第一任鲁公。(现在见到的,是文革后新塑的周公像了)

1959年以前,曲阜的主要名胜古迹是这个样子的

少昊林林道

1959年以前,曲阜的主要名胜古迹是这个样子的

少昊陵

在曲阜城东八里。少昊是传说五帝之一。陵为纯石砌成,所以又叫“万石山”。陵宽八丈九尺,高两丈,顶方两丈一尺,为宋代所建。顶有小庙,内祀少昊石像,为宋代雕制品。(如今陵未变,林道大体也在)

1959年以前,曲阜的主要名胜古迹是这个样子的

梁公林林道

1959年以前,曲阜的主要名胜古迹是这个样子的

孔子父母合葬墓

梁公林是孔子父母葬地。孔子父亲叔梁纥,所以称此地为梁公林。林距曲阜城东二十五公里,面积约九十余亩。松柏茂密,南对防山,北临泗水。(林道的树根再也难见了)

1959年以前,曲阜的主要名胜古迹是这个样子的

尼山

孔子降生地。在曲阜城东南五十五华里,有夫子洞、尼山孔庙、观川亭、尼山书院以及颜母祠、扳倒井、五老峰等名胜古迹。此处有大片柏林,山脚即是小沂河,风景优美。(这些年,尼山是大变样,新的景区已经初见规模)

1959年以前,曲阜的主要名胜古迹是这个样子的

1959年9月1版1印《曲阜名胜》

注:以上所有图片及文字资料,均来自1959年9月《曲阜名胜》,略有修改。(老书有老味,只不过不可多见了)

1959年以前,曲阜的主要名胜古迹是这个样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