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1 結婚十年不容易,我踩過的這些坑,希望你不要再踩

結婚十年不容易,我踩過的這些坑,希望你不要再踩

來源:雪姨來了( ID:xueyilaile )

小婚家在這篇文章裡彷彿看到了自己。希望她踩過的這些坑也能給你帶來一些啟發~


——小婚家

都說婚姻是一場修行。我用十年的時間,終於修出了一個讓我感覺溫暖、有靠、舒服的家。

《原則》一書的作者達里奧說:“ 凡事都有原則。只有發現原則、理解原則並遵循原則行事,事情才能朝對的方向發展。婚姻也是如此。”

從一開始被性格沉穩溫和的他所吸引莽撞闖入婚姻,憧憬琴瑟祥和,到一次次摩擦、誤解、爭吵、冷戰……

最後七年之癢達到矛盾頂峰關係幾近破裂,我深夜反思:這難道就是我要的生活嘛?如果不是,那問題出在哪裡?為什麼戀愛的時候可以非常甜蜜,但進入婚姻,關係卻是每況愈下?

感恩最近參加的培訓,讓我幡然醒悟:原來解開謎題的鑰匙就在自己內心的一個個錯誤觀念裡。是

這些錯誤的觀念,導致了錯誤的行為,進而破壞了兩個人的關係。

我到底踩過多少錯誤觀念的坑呢?我梳理了其中最重要的三個,分享給大家:

01

必踩坑之一: 因為你愛我,

所以我的心思你就應該懂啊!

雖然結婚了,但我的內心其實還是一個孩子。

原生家庭的關係,我習慣把什麼心思都藏在心裡,渴望父母會像我想得那樣去做,然後失望。然後再渴望,再失望,如此往復。這就是我的模式。

來到婚姻中,也是如此:

生日,渴望老公送一束鮮花,結果只有蛋糕;


結婚紀念日,渴望老公籌備一個隆重的紀念儀式,結果和往常沒有任何分別;


情人節,渴望情侶似的浪漫,結果也是平常日子;


出差的日子,渴望老公來個電話問候關心,結果也沒有……

現在想想,那時的自己真是又可笑又可憐,那個時候我的小心臟,是強大到何種程度,可以承受這麼多的失望啊!

可是,這一切不都是我自己造成的嘛?我何曾說出過我的想法?別人又不是我肚子裡的蛔蟲,我不說別人怎麼知道呢?

那我為什麼不說呢?我花了好長時間才想明白,原來是因為恐懼,恐懼被拒絕。

我又花了好長時間練習:被拒絕會怎麼樣呢?其實也不會怎麼樣啊!

現在,我心裡的那句話,已經變成了:“有想法就提出來,同不同意都沒關係。”

同時,我還在這個過程中反觀到語言的魔力。同樣一個意思,怎麼說,效果完全不同。

比如你需要老公關心你一下,如果你開口就說:“你怎麼都不關心我一下!”和說:“老公,今天我壓力挺大的,心情有點糟糕,我能和你聊聊嘛?”

這兩種表達方式,給別人的感受、別人的回應是完全不同的。

第一種表達,對方感受到的是指責,對方肯定會“抗辯”式回應你,其實對方所有的反抗都是想證明,我是關心你的啊!

所以,不僅要會提需求,還要特別注意提需求的方式和我們使用的語言。

法則一:學會理性地提出自己的需求。

结婚十年不容易,我踩过的这些坑,希望你不要再踩

02

必踩坑之二:我要求的,

你為什麼偏偏做不到呢?

好了,學會了提需求,接著問題又來了,有些需求對方就是無法滿足,怎麼辦呢?

特別是結婚後兩個人相互開始看對方的不足了,原來的優點也變成缺點了,相互之間就開始想改造對方。

不過相比男人改造女人的慾望,女人改造男人的慾望要大很多:

進門鞋子要放整齊,我燒飯你就應該洗碗,不準玩遊戲要陪我,今天我累了應該你來拖地,每個星期至少要拖三次地,不能只拖一次……

什麼?你做不到?

什麼?你就是不願意?

為什麼呀?

陷入這種思維循環中,其實已經是個死衚衕了。讓對方痛苦,更痛苦的,其實還是自己。

那麼遇到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辦呢?

放下和接納。

四個字說來簡單,但真要做到,也要有幾番內心的掙扎呢!

之所以不願意放下,就因為心裡總有那個“應該”兩字。我們內心的邏輯往往是這樣的:

因為他是我的誰,他就應該要做到這樣做到那樣,做不到就是不稱職!可是我們忘了,沒有人是完美的,自己也有無法做到的地方,如何能要求對方完全滿足自己的期待呢?

法則二:不要期待對方能夠 100% 滿足你。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別人有權利同意和不同意。同意,感恩;不同意,接納。

结婚十年不容易,我踩过的这些坑,希望你不要再踩

03

必踩坑之三:

憑什麼先改變的是我,不是你?

好了,現在我也會提需求了,也能接受沒有人可以百分百滿足我期待這樣一個事實了。

但是,如果我想做的事情遭到他的反對,又該怎麼辦呢?難道我要委曲求全嘛?我就不能在婚姻中做我自己了嗎?

曾經執著於這個念頭很久不願意改變。直到15年參加一個活動的時候,老師說過的一句話我一直記著:“關係中,誰痛苦誰先行動”。

是啊,痛苦的是我,我不行動,誰行動?

兩次臣服的經歷,我開始改變:

事件一:有一次明知道老公反對,還把一幅畫買回家。老公看到後非常生氣,對話開始:

男:不是我說了不要買嘛?你為啥還買?


女:因為我喜歡啊!


男:那你考慮過我的感受嘛?


女:不就買幅畫礙著你什麼了?


男:你就不能尊重我的想法嗎?


女:為什麼不是你來尊重我的想法呢?


男:這件事情總有人要讓步吧?


女:是啊,那為啥不是你呢?


男:我不讓。


女:(時光凍住三秒,自我覺知開啟,怒火中燒的我第一次戰勝自我選擇放下。)好,那就我讓步吧!(現在寫起來輕輕鬆鬆,但對當時的我,卻是歷史性的時候。因為之前的N次,我都放不下小我。)

最後,我把那副畫送人了。送出去的時候,我感覺自己其實獲得了自由。

事件二:朋友拍了很好看的家庭照,我也想拍,對話開啟:

女:老公,你看這些照片拍的是不是很好看?我們也去拍吧?


男:不行,太貴了!


女:不貴啊,就五千塊,我有錢。


男:有錢也不能亂花啊?


女:哼,你同意也得同意,不同意也得同意。我就要拍!


男:你看你做事情這麼自我,考慮過我們是一家人嗎?一家人有事情要商量的,你怎麼這麼任性啊?


女:(時光凍住三秒,自我覺知再次開啟,爭強好勝的我第二次戰勝自我選擇放下。)好吧,我不拍了。(這是第二個歷史性時刻,從此以後,我就獲得了輕鬆放下的能力。)

瞧,這兩次的對話多麼像父母和孩子之間的對話啊!孩子如何處理自己的需求被拒絕?是選擇叛逆,我行我素?還是學會理性對待自己的慾望?

哈哈,顯然,我以前學習到的是前者,而且只會前者。現在,我在婚姻中,也學會了後者。我因此獲得了更大的自由。

神奇的是,去年還堅決反對專門去影樓拍照的老公,當我今年再次提出要拍十週年結婚紀念照的時候,他卻欣然同意了!瞧,我要的東西,兜兜轉轉最後又輕鬆得到了!

法則三:婚姻中不再只有“我”,還有“我們”。學會站在“家庭”的角度思考問題,往往更加容易達成共識。

结婚十年不容易,我踩过的这些坑,希望你不要再踩

04

所以,我在婚姻中學習到:

  1. 有需求要理性地、不帶情緒地提出來,這是相互加深理解的基礎。

  2. 沒有人可以百分百滿足我們的期待,放下改造對方的執念。

  3. 婚姻關係向好的轉折點,是自己先改變。放下小我,接納“家庭”這個“大我”。

同時,我在婚姻中還學習到了婚姻長久的一大基石:看見承諾。

什麼是婚姻?婚姻就是我選擇和你幸福地在一起,相伴一生。這是一份信任和承諾。

但我一開始我並不是這樣想的,我其實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跟著感覺走,所謂“合則來不合則去”,感覺好那說明能長久,感覺不好那就說明人有問題。

當我抱著這樣的心態進入婚姻的時候,可想而知地基是完全不牢固的。

出現問題的時候,我不是在問題層面去思考如何解決矛盾和衝突,而是經常去懷疑地基本身的可靠性,而且結果也肯定會朝我擔心的方向移動。

而且我還幼稚地認為其他人(包括我老公)也應該都是這樣想的吧!

但是當我們七年之癢發生的時候,我老公表現出來地對婚姻那份的堅定,讓我頓時明白,原來對婚姻沒有承諾的人是我。

其實在婚姻裡(包括在任何的關係裡),我都是缺乏安全感的那個人,我一直在試探,甚至一直在證明這裡確實是不安全的(結果肯定會如我所願啦)。

其實婚姻(包括其他任何關係)中的安全感,只有靠自己建立,紮根於深深地自信。

所以,如果我們能夠始終秉持對婚姻的承諾,建立和維繫兩個人長遠關係的目標,那麼在人生的旅途中,兩個人就不會走著走著就散了。

结婚十年不容易,我踩过的这些坑,希望你不要再踩

2017年拍攝於武夷山

感恩生命中遇到你,給我時間折騰,耐心等我回家。

在婚姻裡,除了以上3個錯誤觀念,你覺得還有哪些呢?歡迎補充~

作者:趙鳳玲,復旦新聞系畢業,做過三年財經記者,現就職諾亞財富品牌部。用寫作記錄自己的成長和蛻變,尋找生命的意義。本文來自:雪姨來了( ID:xueyilaile )。

小婚家還為你準備了更多好文章哦,點點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