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中国的大客机进展到什么程度了?

向快乐前进


这个大飞机是我国很早就重视和研发的,因为大飞机不仅可以用于民用方面,也可以用于军用方面,关系着军用战略轰炸机的研发,所以研制大飞机是必须进行的.

早在2006年2月9日,国务院就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大型飞机重大专项被确定为16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

而之后于2008年成立了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总部设在上海,是实施国家大飞机重大专项中大型客机项目的主体,员工8300多人,设计研发中心承担了C919中型客机、ARJ21新支线飞机的研发任务。

C919中型客机,是中国首款按照最新国际适航标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干线民用飞机,于2008年开始研制.“19”代表的是中国首型中型客机最大载客量为190座,航程4075-5555公里,于2017年5月5日成功首飞,截至2018年2月26日累计获28家客户815架订单.2018年2月6日,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宣布2021年交付首架C919单通道客机.所以你问的加紧研发,主要是要赶制给这815架订单的用户,在这三年时间对整个客机进行最后的检查整改检测改进,并开始批量生产制造.

如果说有些遗憾的话,是因为C919还只能使用外国的发动机,它是由美国通用电气和法国赛峰公司合作,研发的最新一代LEAP发动机。这款发动机单台性能非常优异,推力可以达到13吨.发动机仍然是我国的短板,还没有完全匹配的,为了生产制造出售给国外的客户订单,只能先这样采购了.


新时媒


先来说国产支线客机ARJ21。

ARJ21从2002年项目立项,2007年12月首架总装下线,2008年11月首飞试验,2015年交付成都航空,一直到2017年7月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布的生产许可证,标志着ARJ21正式进入批量生产交付阶段。就在前不久的4月8日,ARJ21还在冰岛完成了大侧风包线扩展审定试飞工作,标志着ARJ21-700飞机具备适航规章要求的全部气象条件下的安全运营能力。但是由于利益上的分歧,ARJ21目前还没能拿到美国FAA和欧洲EASA的适航认证,短时间内也许只有在国内的航线上见到它。

目前ARJ21的订单数为452架。


再来看国产干线窄体客机C919

国产干线窄体客机C919于2007年立项,2015年首架机总装下线,2017年5月首架首飞成功,2017年11月首架机成功转场西安阎良,并开始开战下一步研发试飞和适航取证工作。目前第二架原型机也已经完成首飞试验,预计5月将转场山东东营,开战下一步的试飞工作。

中国商飞计划6架C919原型机供试飞研究,除第一和第二架试验机已经完成首飞试验,其余四架试验机仍在制造过程中。其中第一、二、三架试验机主要验证飞行性能、操纵性、结构性能;第四架试验机主要进行航电系统的测试;第5架试验机主要测试客舱系统、高原性能;第六架飞机主要进行可靠性试飞。

所以C919目前还处在适航取证阶段,距离正式投入商业运营估计至少还得等3~4年。

C919订单数量目前达到了815架,不过绝大多数都为国内的航空公司和飞机租赁公司。

最后来说说中俄联合研制的宽体客机CR929

2017年9月中国商飞公司和俄罗斯联合航空制造集团共同发布了中俄联合研制的宽体客机项目CR929,C和R分别是中俄两国英文名称首字母,数字“9”和C919一样寓意天长地久,代表双方合作深远而持久。“2”表示这款飞机由两国企业联合研制。这款飞机设计载客量为250-300人,航程12000公里,对标空客A330和波音787。

目前CR929仍处于设计的初步阶段,预计首架试飞要等到7年后,至于正式交付投入商业运营,估计还得等上十年。

我的微信公众号:熊猫爱飞行(ID:iflypand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