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如何找到一本喜欢的书?

哲妖


而且,也不必认为喜欢《红楼梦》就比喜欢《心灵鸡汤》更高级,大胆地,开心地去享受读书就好了。

消遣的书怎样找

消遣的书,也就是“没用”的书,当然首先看个人喜好,和电视剧、电影是一个性质的。

但不管是读书,还是看电视消遣,经典的文艺作品,不只是会让人享受一时的快感,还会有沉淀下来的心灵力量。这就是读书的“长线投资”。所以读经典作品是一个很好的开始。读书时尽可能全身心去和作者感同身受,就越可能发现自己喜欢的点。

“有用”的书怎样找

一要明确读书的目的。在美国畅销70多年的阅读经典《如何阅读一本书》中,作者艾德勒就指出,开始主题阅读,“主题”是比“书”更重要的。



书都是有价值的,只是对不同的对象来说。要明确我们的问题,才能更好的找到答案。

二是要实践运用。看任何谈“如何做……”的书,包括这个“如何找到喜欢的书”的回答,都不能真的让我们变得会做某件事。

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中提出了著名的“一万小时定律”。任何专家都是经过一万小时的练习才走到现在这一步的。



没有经过实践,是读不到书里的精华的。同样一本书,有些人读就是干货满满,有些人读就是心灵鸡汤。没有实践,就缺少感同身受。

所以有段子说,治疗拖延症的书,很多人因为拖延都没读完。

最后,还是要多读。看的多了,当然找到喜欢的概率就大了。而且,我们读的书,会在脑中综合反应,产生更多的能量。

自己的薄见,不知道说的对不对,请大家指出意见哦。


一直燃烧的小太阳


我一般是在《书单来了》那个公众号里面找,书单狗每天都有推荐,不同类型的书本。有空的时候就去看看有没有我喜欢的书。看到有合适的书,我会在网上在线导读一下,看适不适合我?如果那里面的文字介绍,能让我一眼就爱上了它,那么我会立马把他收录在我的书柜里。我家里存下的几百本书籍差不多都是从这个公众号里面看到的。

喜欢我的阅读,可以关注我。


农夫随笔



栖哈丶


人与人有不同的阅读方式,喜欢那一方面的书籍各有千秋,难于统一回答。再说,你喜欢什么类型的书就去找什么书即可,无需询问大家。

不知你是喜欢阅读科学知识、言情故事、军事理论还是其它有关写作方面的书籍?这个范围可大了,他人无法猜测。请有目标的选择,不要是书就行,含含糊糊,让人摸不清头脑。

同时,问问题要有明确性,如果自己不知道如何试问,就请去书店、图书馆根据科门导引选择。


992舒畅


文化的理想国,让每一个诗意的灵魂,都有栖身之地。关注即可订阅!



首先我为自己打个call,想要找到自己喜欢的书,请大家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文化的理想国”,那里有我推荐的书单和书籍,也会有相关书籍的书评,并且我会将每篇文章都读出来,如果诸位没时间看文字的话,那么可以去听一下我的声音。



关于如何找到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我想我们首先明确自己想要阅读什么样的书,比如文学经典,或是悬疑推理,又或外国小说,当我们有了目标之后,我们可以先从这个领域的大家开始读起,因为他们的作品已经过了时间的检验,也已获得世人的认可,一般来说,他们的书也都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比如你想读文学经典,你可以先从莫言、路遥开始看起,当你读了《红高粱家族》《平凡的世界》后,你就会知道接下来去找什么样的书读,也更会容易遇到自己喜欢的书。

此外,你也可以关注一些专门推荐书单的公号和微博,譬如“书单来了”“书单狗”等等,但这些只是关于书籍的推荐,也不一定就能遇到自己喜欢的。



同时,你也可以关注京东、当当等网站的图书频道,这些网站上面一般会有各种门类齐全的榜单,不论是新书榜还是类别榜,都会罗列出来,供你选择。

文化的理想国,让每一个诗意的灵魂,都有栖身之地。关注即可订阅!


文化的理想国


去图书馆,听人介绍。然后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择在学术、艺术上有成就货直价实的而不是炒做出来的学者、作家的论述著作就可以了,最简单的方法是去读名著,建立起一个标准后,对那些靠攒靠东抄西挪又会炒作的作品就有了甄别的能力了。也不会误入歧途!


徒步背包休闲游


根据需要去找你要的书。

现在找到一本你想要的书并不是什么难事。电子书网络上到处都有,纸质书如果不挑拣的话,盗版书随处可见。

如果你以写作为目的,大量的阅读是必不可少的。不过想在文学方面有所发展的,国学经典类里的诗词歌赋,四书五经,优秀篇章都应该读一读。还有两本书绝不应该无视,《红楼梦》和《百年孤独》,前者时刻鞭策你努力,后者鼓励告诉你写作并不是一件高不可攀的事情。很多现代文学作品都是仿照它们来写的,或者说能在书里找到它们的影子。

如果你喜欢读玄幻小说,那可以说信手拈来。

如果你喜欢历史类,不建议你到图书馆或者书店去找这类书,所谓千古文章一大抄,在历史类书籍里表现得特别明显,都是你抄我,我抄你,避不开了就美其名曰“引用”,其实你看各部分章节,内容都差不多。那么学习历史应该怎么办呢?首先应该掌握历史的大体脉络,然后对某一部分进行深入的研究,可以翻阅一些书籍的有关内容进行参考,听一听某些名家的讲座,这些名家应该是有独到的深入的见解,也可以查查百度。

如果你需要专业方面的书籍,这类书很丰富,大型书店里可以说是应有尽有。

重要的是找到适合你的书,不是所有的你想找到的书都是适合你的。


来自月亮的他



哈呵熙


跟着感觉走

找到一本书喜欢的书,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感觉,喜欢一本书不一定非得了解了内容或是作者,就是偶尔看到一本书,因为它的封装,书皮,很有质感,你就会喜欢它,然后忍不住去购买,阅读和珍藏。我喜欢的书是牛皮纸封装的,看着就很有年代感和文化气息。最近我从图书馆借了一本《非虚构——时代记录着与叙事精神》,讲述的是在这个纸媒渐薄的时代,如何作时代的记录者,让今日之新闻成为明日之历史。就像《冰点周刊》他们关注的就是最小人物的故事,时代的发展永远不是某几个伟人在推动,而是一群看似平凡,但却真实生活着的人的历史,他们说,“再广大的悲伤,也比不上一个小人物最具体的悲伤”。


读这本书,首先不是因为内容,是因为封皮和质感,然后我就爱上了这本书,故事很小,很真实,就是你伸手可触的,但是却是那些和你一样的人经历的。我相信每一个媒体人或者作者,都有一个高洁的梦想,做一名记者就要成为无冕之王,只关乎时代大势。其实真正的声音是发自普通人的内心,时代在变,媒介在变,有一种东西永远不会变,就是永远有一群人在为了某种认为值得的东西坚持着,我是新闻人,我为真实坚持!

跟着作者走


人生活中总会自觉或是不自觉的听到关于某某名家,某某作家的一点或半点讯息,不是刻意,就会留在你的记忆中,突然有一天想找一本书来读一下,你可能就会想到某一个作者,比如路遥,比如余华,比如林语堂,然后翻一本书,读着入了味,就会去读他的第二本、第三本,甚至是所有的书。往往这样的读书方式,体现的是某一作者的珍爱,也是对作者所经历的时代的一种纵向而深入的了解,每一个时期的作品,都体现了不同时期作者的心理、态度和经历的变化,但是整体的鱼体和风格是不会变的。这样深挖,是将自己的知识填充起来,系统化的过程。如果你想像这方面发展,你可以这样试着学习一下,形成自己的一套语言系统。慢慢坚持,总有收获。

跟着系列走

“系列”就是通过对书目进行分类,比如中国近现代文学,其中又包括散文、小说;比如杂志,包括时尚类、励志故事类的;比如世界文学名著,小说、戏剧、诗歌等,小说又分为浪漫主义小说和现实主义小说,根据篇幅分为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突然想起来契诃夫的短篇小说三部曲《醋栗》、《套中人》、《有关爱琴的故事》,才发现从高中之后再没有接触世界文学了,尽管高中时候读书显得更加功力一些,为了升学考试,但是正因为时间被无尽的试卷所挤占,才会在课余时间读点小说放松心态,偶然寻之为乐。而且,高中的语文教材也有很大的导向型,告诉你该读点什么。最近五六年感觉什么都在加速度,生活节奏、工作节奏、天堑变通途,沟通和交流越来越快,距离被不断缩短。同时读书的时间也被压缩的没有了,生活中只剩下紧张的工作和电子媒介的消遣娱乐,再也没有了名著和文学的概念。


若是你有幸读到了我这篇推送,那么不妨去找一本你书柜中已经放了很久的书,或者是图书馆你从来没有去过的角落里,或者是从购书网站上找一本,记住这本书必须是你很久没有读过的哦!


我是雪知道,所有问题的答案“雪”都知道。一起分享阅读心得过程,也是我自己发现不足提升阅读的过程。欢迎大家一起交流!


A雪知道


找到一本自己喜欢的书,首先你得去找,去阅读。《高效能阅读》一书中,原尻淳一共总结了89条阅读技巧,其中有一条就是遇见“座右书”,这其中的“座右书”就是喜欢的书。

喜欢哪一方面的书,可以先从入门的书去看,这样遇到经典书籍才能不会感觉晦涩难懂,原尻淳一就是之前阅读了很多历史方面的入门书籍,所以在读英国历史学家E.H.卡尔的《历史是什么》和历史学家阿部谨也的《在自己的心里看历史》时觉得自己彻底被征服了。用原尻淳一的话来说,这是他有生以来首次通过读书感受到了什么叫做“恍然大悟”,这是他读书时无以伦比的原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