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韓國很自大嗎?為何有人會這樣覺得呢?

牛相


日本大學生直言最討厭韓國,網友:中日友誼靠韓國

話說,韓國真是一個神奇的國度,基本上所有的“好東西”,韓國都說是自己的。對於自大的韓國人,中國人對其看法也是負面;在日本人眼中,韓國如何呢?在日本的某論壇上,這樣評價韓國:

網上有個段子,中日友誼靠韓國,可見不僅中國人對韓國有意見,日本人對韓國也是頗多微詞。日本某大學在校學生,發帖稱“韓國是所有文化和民族的起源。 無論是天皇還是耶穌,或者是馬拉多納,都曾經是韓國人” 。日本曾經有一個調查,日本人最討厭的國家,韓國居首。

韓國的自大,其實和自己在歷史上的無所作為有關,再加上世界競爭激烈,只能靠狹隘的民族主義來增強凝聚力。在韓國,不管是政府還是媒體,不管是學校還是個人,都是極為“執著”,有時候甚至是“執迷不悟”。

看到下面這張圖,大家都無語了,好吧,原來世界四大文明古國都曾經是韓國的,世界最大的文明古國是韓國。好吧,世界也是韓國人的。

為啥韓國人這麼狂呢?非要和全世界“為敵”?


塔尖


有幕後推手

我從來都不認為韓國是個主權國家,主權國家在我看來,不能有別人的軍隊駐紮,而在韓國卻駐紮著數萬人的美國部隊,而且戰時韓國的軍隊都要聽從韓美聯合司令部的命令,說白了就是聽美國的掉遣。

所以我認為韓國就是一個現代文明下的殖民地,不知道曾幾何時變的如此目中無人,在我看來就是過於自卑,請聽小編一一道來!

我們覺得韓國人比較好的人無非從美容、汽車、電子產品,韓流等。所以我們在無意中就會給韓國的東西產生好感,一部分年輕人甚至對韓流達到痴迷狀態。從而我們的推崇下,把韓國人推上了“神壇”。因此大部分韓國人就順勢覺得我們中國人不行,甚至就是覺得中國人除了擁有一些錢多的“暴發戶”沒什麼了不起的,因此在我們面前顯示出過分的自大。

所以我認為韓國自大的第一個原因就是我們一些人無腦的推崇,特別是一些沒有底線的節目。甚至在因為國土安全的局面下,一些腦殘粉,仍然都不清對錯。只知道“音樂沒有國界”卻不知道“人卻有國家”。

從換整個亞洲發達國家有幾個,沒錯就4個,韓國、日本、新加坡、以色列。事實證明韓國在各方面卻是領先周邊國家,因此自大是避免不了的,這便是第二個自大原因。

我前面說過韓國在我看來不是一個主權國家,就是有美國人的駐紮,那麼第三個原因接踵而至。論“有一個位高權重爸爸的重要性”。韓國現在和我們所認為的“官二代”“富二代”是一樣的,都是人家有個好“爸爸”。所以我們才看見了“二代”們飛揚跋扈,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自大油然而生。



第四個原因,韓國在歷史上一直作為一個彈丸之地,是沒有任何存在感的。文化,制度的基礎都來自於我們的中華文化,近現代韓國發展迅猛,一躍而起。我們都知道一個國家發展到一定程度必須要發展本國文化,來增強凝聚力,名族自信心等,不然就是一個沒有靈魂的國家。由於他沒有豐富的文化底蘊,所以必須要強拉我們的李白,我們的屈原,我們的端午節來充當自己的產物,所以一些韓國人在在他們政府修改歷史的情況下誤認為很多東西都是他們傳到我們國家的,因此就覺得他們很牛逼,所以就自大。

但是我反而認為他非常的自卑,自卑到搶啦強賣。

謝謝閱讀,希望可以勾起作為中國人的警覺。


樹先生776


韓國不是自大,而是極度自卑以後產生的扭曲的畸形的心理。

先講一個故事,才不久發生的,親眼所見。成都一個韓資工廠有一群韓國人,吃飯結束的時候拿韓元付賬。店家當然不願意啦,結果這些韓國人非常不滿意,嚷嚷著說這些錢在韓國可以用,為什麼在這裡不可以用?韓國人的這個民族情緒啊,一下就被激發了,似乎韓國受了侮辱一樣,還動手打了店家,直到警察來才告一段落。

韓國由於歷史的緣故,歷史上從來沒有形成一個正常國家的思維,以及正常國家的處事法則。因為韓國一直在他國的陰影之下,對於他的國民,用“小國寡民”來形容甚至都還不不如。

到了近代現代以來,韓國又先是被日本凌辱踐踏,接著又成為美國事實上的附庸。因而,長期以來的國際形式,導致韓國從來沒有挺起腰板,從來沒有理直氣壯地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由於這些原因,無論韓國,還是韓國國民,對所有有關韓國的大小事務,基本上都是敏感的。因為沒有,所以在乎;因為在乎,所以自卑;因為自卑,所以要刻意強調自己;因為刻意強調自己,所以看上去有些自大。這就是韓國的現狀。比如韓國的“世界名將”李舜臣,韓國對歷史的各種歪曲,韓國在國際上對大小事情的爭奪,韓國國民歇斯底里的民族情緒,全部都是出於這種情況。

而到了現在,由於韓國國內幾個國際企業的崛起,韓國的虛榮自然也就更加爆棚了。而韓國的這種狀態,是幾千年的壓抑所形成的,短時間還難以改變。


蘇綻


大家要記住,韓國只是一面鏡子,它只是某些事情的一個投影和印象!

日本人會覺得韓國人討厭,很煩,覺得韓國人不知道進退,莫名其妙,覺得韓國人自大倒是少一些,因為日本的媒體對某些方面話題炒作的興趣估計不大。而歐洲和美國人則對這些完全無視 ,因為根本不在一個層面上,不理解也沒興趣理解!歐美人對日本的文化還能有點興趣,對高麗和某些文化就完全覺得跟巫術沒啥區別了,是野蠻時代的遺存!

如果真覺得韓國人自大,那麼肯定是因為自己跟韓國人站在同一個級別或是比韓國人的級別還稍低,只有同類間才會有被傷害和侮辱的感覺!我希望國人不要再覺得韓國自大,因為那樣太low了,完全沒必要!希臘人對馬其頓人敏感,那是因為洩底就怕老鄉,他們跟馬其頓人是一路貨色,之前就是同一個地方混飯吃的,只是因為希臘人會投機,才比馬其頓人先加入歐盟和北約,導致希臘人比馬其頓人強一些!所以希臘人一定要打壓馬其頓人,不然自己就會被人看不起,洩露了自己那點不好見人的歷史!

我們在韓國人面前完全不需要這樣,我們跟韓國不應該是同一個級別的!


帝國曆史


韓國處於自身的自卑才會如此。

二百年前是中國的附屬國,一百年前是日本的殖民地,現在是美國的孫子,朝鮮半島從來就是大國的棋子和籌碼,從來沒有自主獨立過,直到現在,韓國的軍事最高指揮權還歸美國掌控。

政治,經濟,文化上的無主,使得韓國拼命在國際上刷存在感,拼命把別的國家(主要是中國)文化歸於自己所有,這不僅可悲而且可恥,世界上並沒有因為你的宣傳而認為是你的。

這種做法,讓人覺得你的小肚雞腸,好比一個矮子站在高樓之頂,天天大呼,我個子最高,人們不僅瞧不起他,而且會更加唾棄他

越缺乏什麼,韓國就越介意別人如何看他,這種不自信也是自身不安全的表現。我們大可不必在意。讓他韓國自己去表演,越是表演越是看出了韓國的無知與渺小。


清水空流


按理說,韓國不應該有這種偏執心理才對。作為國家,韓國實在不是一個很強大的存在——國土面積10萬平方公里、人口5000萬出頭,放在東亞,絕對是個小國體量;經濟水平雖則不錯,但也不過1萬億美元出頭,撐死不過中等強國水平,與中美日全不能比;即便是最為出色的人均GDP,也不過就是發達國家的中游水平,比他強的大有人在。而說到地緣格局,韓國更是糟糕至極:不僅北方有個視若仇敵的同種兄弟朝鮮,周圍更是被中美日俄這全球頂尖的四大勢力包圍——最倒黴的是,朝鮮半島還是這四大勢力地緣博弈的中心!

力不如人,又被四周虎狼覬覦,這種國家的國民別說沒有自大的本錢,連想保證自身安全,都得要看列強臉色。可現實中的韓國人,卻不但不捧著卵子過河,還表現出與自身實力完全不符的驕狂,甚至引得全世界反感也毫不在乎。這不得不讓人疑惑——韓國人這是咋了?

其實回顧歷史,古典時期的朝鮮民族,並不以偏執輕狂聞名;相反,李朝時代時,朝鮮民族一向以溫順謙和著稱。直到二戰結束,韓國獨立建國,其民族性格才一夜之間徹底逆轉,顯露出極端狂妄自大的特徵。而之所以如此,我們可以從地緣關係的歷史演化中來做分析。

元代以後,隨著中國朝廷對遼東的經營開發日趨深入,朝鮮半島與東亞大陸的陸上聯繫日趨緊密。朝鮮也不可避免的感受到中國的影響和威脅。

此時的東方世界,中國是獨一無二的主宰。無論是體量還是質量,擁有東亞大陸的中國,均遠在偏居朝鮮半島的李朝之上。在與中國地緣關係加強的大背景下,朝鮮無論是出於保全國家的目的,抑或接受先進文明輻射的需要,都只能臣服於中國。同時,朝鮮的這種臣服,也使他獲得了中國的保護。而中國令人恐怖的實力,使得它可以輕而易舉的幫助朝鮮抵禦日本勢力的侵擾。

朝鮮對中國的長時期臣服,反應到民族性方面,便是呈現出溫順謙和的性格,而中國對他的強有力保護,又使它沒有形成強硬民族性格的必要。朝鮮民族的軟弱,也就順理成章了。

只不過,隨著工業文明的到來,一切發生了變化——東方世界不再是獨立的封閉體,原先的王者中國走向衰落,新興的日本和外來的西方列強,紛紛在此擴展勢力。朝鮮面對的國際形勢發生根本性變化:

由於中國已無力再保護朝鮮,而朝鮮自身又軟弱可欺——很快,朝鮮便幾無反抗的淪為日本殖民地。

二戰後,日本戰敗,韓國獨立。但此時朝鮮半島地緣形勢更加複雜,成為中俄美日地緣博弈的核心戰場。

由於各國博弈的出發點,都是維護本國利益。韓國身處其中,很容易遭受池魚之殃。為避免成為犧牲品,韓國必須加強自身的實力。

雖說地緣實力的限制,決定了韓國不可能改變自身的弱勢地位。但如果國家實力足夠強大,那麼在這盤他國對弈的棋局中,韓國至少能夠成為一顆重量級棋子。

只要韓國這顆棋子足夠重要,那麼無論是中俄還是美日,在博弈的過程中,都必須充分考慮韓國的利益,這樣一來,韓國就可以利用自己可以決定勝負的關鍵地位,在東西兩方勢力中左右逢源:

首先,強大的韓國,有能力阻止衝突在不利於自身的情況下爆發——如果哪一方嚴重侵犯韓國利益,必將會被韓國背棄,進而導致整個博弈態勢向不利於自身的方向演進。

其次,即便衝突不可避免,一個強大的韓國,至少也有足夠的力量捍衛自身利益,不至於因為盟友的實力不濟而導致自身受難——像清朝被日本擊敗後,朝鮮輕而易舉被日本徵服的局面,會因韓國的自身強大得到改觀。

最後,一個強大的韓國,還可以保證對半島統一的主導權——美日自不必說,即便是中國,要想在驅美製日的過程中得到韓國的配合,便不能拒絕韓國主導統一的要求。而反觀朝鮮,因其自身實力孱弱,根本沒有決定自身命運的能力。為了能爭取到韓國這個重量級棋子的支持,中國完全可以在完成其歷史使命後後將其拋棄。

綜上所述,韓國要想在大國的夾縫中維護自身利益,其最重要就是確保自身的強大。這種強大不僅表現在其綜合國力方面,同樣也表現在其凝聚力上頭——一個國民深受愛國主義影響的國家,其捍衛國家利益的能量會因此加倍。

而韓國的經濟發展,同樣需要愛國主義的支撐。

韓國地域狹小、國內山地眾多平原稀少,礦產資源十分匱乏,所處的東北亞邊緣地帶又遠離任何一條世界貿易主航線。如果僅以地緣實力為標準的話,韓國不具備任何發展經濟的客觀資本。

沒有經濟發展,就沒有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沒有國家的強大昌盛。在先天不足的情況下,韓國要想發展經濟,只能靠後天因素彌補——直觀點說,就是靠韓國國民的加倍努力工作。

所以我們看到,韓國人的勞動強度,在世界可謂首屈一指——不是韓國人天生命賤,實在是手頭沒有其他的本錢。

但長期超負荷工作,畢竟是違反人的本性的。儘管韓國可以利用拜金主義來驅使國民人為財死。但拜金主義畢竟是有侷限的,並不是每個人都願意為了金錢而無止境的工作——事實上絕大部分人都不願意。

而且拜金主義還有嚴重的副作用,會引發社會道德體系的崩潰,進而導致社會的不穩定。因此,韓國在打造驅使國民高強度工作的社會氛圍時,必須採用一個正能量的文化體系——而選擇只有一個,就是愛國主義。

將國民的努力工作與愛國主義掛鉤,不僅可以激發國民的勞動慾望,還可以避免利己思潮的泛濫,使國民創造出的財富更多的轉化為現實國力,實在是有利無弊。

政治上,用愛國主義增強凝聚力;經濟上,用愛國主義增加物質積累。愛國主義對韓國的重要性可見一斑。可問題來了,如何才能培養國民的愛國主義情懷?

愛國主義情懷本身是一種感性思維的體現。要在國民中推廣愛國主義,那除了利益上的理性教育外,更要讓國民在感情上覺得這個國家輝煌而有前途——直白的說,就是要讓韓國人覺得,愛國是件光榮的事兒。

對中國這樣的文明古國來說,這不是問題。僅僅是歷史上的燦爛輝煌,就足以讓後人對這個國家充滿感情。

對美國這樣的當世霸主而言,這同樣十分簡單——現實中實打實的江湖老大地位,決定了他不用太擔心國人的背棄。

可輪到韓國,就麻煩了。朝鮮民族在歷史上毫無出彩之處,反而盡是臣服和被征服;在現實中,韓國更是在大國的夾縫中艱難求存,再怎麼努力都改變不了當棋子的命——換句話說,如果實事求是,那麼無論是歷史還是現實,韓國的境遇都只會讓國民感到洩氣和絕望,想激發愛國情懷幾乎不可能。

既然尊重事實只會起到反效果,那韓國就只能通過弄虛作假,來證明國家的了不起了。於是我們可以看到韓國的種種奇葩行為——通過篡改和編造,將中國的領土和古代文明成果竊為己有,藉以證明自己有無比光榮的歷史;通過與日本、乃至中國在領土問題上的強勢對抗,顯示自己有不亞於世界大國的現實國力;通過文化的輸出,以此證明韓國乃亞洲文明的核心;甚至在足球這個體育運動上,通過賄賂裁判,擊敗歐洲列強,來證明國家和民族的強大昌盛。

通過這樣一系列的弄虛作假,韓國構建了一整套足以激發國民愛國主義情懷的思想體系——雖是無中生有,但也確實起到了凝聚人心之效。

只不過,假的終究是假的,韓國人自己可以陶醉其間(作為韓國人,他們當然願意相信),但外人卻一清二楚。尤其是,當這種弄虛作假,是以汙衊乃至侵犯他國為代價時,世界各國人民對韓國人的討厭自然也就不可避免。而當沉浸在虛構強大中的韓國人,與生活在現實中的中國、日本、歐洲人發生碰撞時,大家對韓國無知自大的印象,也就理所當然了。

本文為雲石地緣政治系列第9章——韓國之第3節。對地緣政治與國際關係感興趣的讀者,請用微信搜索公眾號:雲石,系統收看雲石君地緣政治系列全部文章。


雲石君


自大自有自大之道理,韓國人認為韓國祖先起源與眾不同,是的,宇宙之卵——正是韓國神話中的祖先起源

李圭景《卵生辯證說》:“我東史牒,以新羅始祖赫居世、高句麗始祖朱蒙、駕洛始祖首露、大伽倻始祖伊珍阿豉、小伽倻始祖、古靈伽倻始祖、阿那伽倻始祖、碧珍伽倻始祖,並稱六伽倻始祖,俱為卵生。”

八個韓國始祖,都是宇宙下的蛋。

新羅始祖樸赫居世,韓國史書《三國遺事》是這樣描述的:辰韓當年有六個村子,六個村長帶著各自村民開會,商量該找個大當家的,成立個國家玩玩。於是大家登高遠望,看到有個地方閃電大作,趕緊跑過去一看,有匹白馬正在跪拜,它在跪拜什麼呢?是一個雲青色的大卵,馬一看人來了,喊了一嗓子,昇天了,剖開這個蛋,得到一個白白胖胖的小子,身上發光,鳥獸見了他就跳舞,天地也跟著震動,他就是新羅始祖赫居世。

高句麗始祖朱蒙:天帝(大概等同於中國的老天爺)自己化身為解慕漱,也有說解慕漱是天帝的兒子的。河伯想把自己的女兒柳花介紹給他,怕解慕漱不從,特地給他灌了點酒,酒後入了馬車廂轎,此去刪除八百九十五字後,解慕漱獨自一人升了天,留下柳花一人在世上,柳花九個多月後下了一個蛋,蛋殼裡蹦出一小孩,一蹦出來就七歲啦,這個小孩很愛射箭,大家就用朝鮮語中的神射手“朱蒙”來稱呼他,於是他就叫了朱蒙,朱蒙也叫高朱蒙,是高句麗的開國者。

其餘六個始祖的由來:一根紫繩拴著個金盒從天而降,盒子開了,露出六個金蛋。第二天,金蛋一個個開了,露出來六個小孩,頭一個露出的就是首露王,因為出身自金盒裡的金蛋,所以後來姓了金,這六個孩子並稱六伽倻始祖。

為了紀念祖先的蛋,朝鮮半島後世的君王所修陵墓,都修成了蛋形,也都表達了他們生不能從蛋裡來,但死後一定要到蛋裡去的美好願望。

上行下效,朝鮮半島的人民也把自己的房屋修成了蛋形,以紀念祖先。

太極旗的形狀,其實就是宇宙之卵,陰陽調和,具有一切生命之源,反映了半島人民樸素的世界觀和宇宙觀。


歷來現實


在和韓國人打交道的過程中,不少人都會覺得韓國人很自大。其實韓國人所謂的“自大”是有原因的。

首先,韓國的國土面積並不大,人口也不是很多,大概整個韓國也就相當於中國一個省的面積規模。不僅國土資源貧瘠,韓國的自然資源也很匱乏,礦產資源更是少之又少。朝鮮戰爭剛結束的時候,韓國甚至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但是從朴槿惠的父親朴正熙執政開始,韓國經濟實現了快速的崛起,創造了“漢江奇蹟”,甚至躋身於“亞洲四小龍”的行列。韓國在如此短的時間裡,不僅摘掉了貧窮的“帽子”,經濟發展甚至能夠比肩發達國家,自然會有“自我膨脹”的優越感。

其次,韓國是單一民族的國家。單一民族的國家其民族凝聚力一般都比較的強,但是也有很明顯的弊端——那就是包容性不夠大。國土面積狹小,民族結構又單一的韓國,坐擁這種自然稟賦,怎麼能像中國人這樣的包容大氣呢。中國民族多樣,國土遼闊,資源豐富,中國人身上天生就能夠認可“和而不同”,不會因為別人與自己不一樣就耿耿於懷,這也體現了中國人大氣的一面。韓國與中國相比,“大氣”方面就遜色的多了。當然這也不能完全怪他們,侷促的自然環境確實會影響他們的民族性格。所以,韓國人的性格相對比較敏感細膩,他們也就更加適合做一些精細的工作,韓國的高精端機械電子確實也在世界上佔據著一席之地。


元龍解局


的確很自大,有一次在單位碰見一個韓國老頭,我按的電梯,一共等電梯的就三人,電梯門剛開,他從後來突然躥了進去,我看他說話有點笨,就隨便問另外一個人說:是韓國人吧。那人答“看出來了。”。他就好像誇他是外星人那出似的,仰個脖子在那很得意的笑…


布魯克林的冬天


首先在這和韓國的教育有很多關係,大家都知道的韓國在古代一直都中國的蕃所國,到近代又被日本殖民統治,現在又是美國的跟班,對韓國來說整個歷史到現在就都是一部屈辱史,對他們的國民自信多毀滅的打擊,所以韓國要給他們的國民自信,自信哪裡來呢?先從歷史入手,太近的年代不好遍,哪就從遠古開始,自己編造歷史,意淫歷史和歷史人物,竊取近國文化,(反正離的近,又深受中國文化影響,好扯皮)當然這還不夠,必須要有本土的名人和英雄才行,於是拿著放大鏡找自己國家能上臺面的人物,於是我就經常看到他們吹噓的李瞬成,世宗大王,說來說去就那幾個,李舜成還被吹成亞洲戰神(李瞬成當年在抗倭明軍營帳中,給個面子可能也就坐個末座)韓國的宣傳機構電視臺,經常放些中國很落後的影視資料,對於韓國百姓進行誤導,給人種中國很落後,韓國很發達的感覺,韓國人在他們國家有意洗腦和宣傳的內外夾擊中,那自信還不飄飄而升嗎?再加上中國每年大量去韓國遊旅遊,和韓國代購的人,在普通韓國民眾眼中,那耿是坐實了中國落後的媒體宣傳。那韓國人的自信還不報表。(從某些方面來說韓國人的自信也是,國內那些去韓國旅遊搞代購的人的功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