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今天聽到旁邊一位家長說,“讓孩子那麼優秀幹嘛?將來他只會離你更遠”,你怎麼看?

一切隨風 จุ๊บ


電視劇《小歡喜》裡有一句臺詞:成績好的孩子只是路過的,成績不好的孩子是來報恩的。確實,優秀的孩子很可能會離父母更遠,尤其是小城市的家庭。因為他們不甘於自己的才華被掩埋,志向也更遠大。相反,成績不好的孩子則更願意在家附近發展。

以我自己為例,我和我哥當年都考上了211,都算是成績不錯的,但現在各自成家,都在離家鄉千里之外的地方。我在學校工作,每年寒假時間充裕,還可以慢悠悠地回家探親,我哥在企業工作,春節休息時間短,已經連續好幾年沒有回過老家了,現在,他又外派到英國工作,這幾年更沒法回家了。所以,我對電視劇裡的這句臺詞深有體會。

不過,如果把這個結論反過來說:為了讓孩子不遠離自己而拒絕讓孩子變優秀,這種想法對嗎?我認為當然不對。我作為父母,也不會對孩子灌輸這樣的觀念。

首先,這樣的想法是非常自私的。父母培養一個孩子長大,是要讓他飛得更高,而不是僅僅培養一個能為自己養老送終的奴僕。更何況,父母百年之後,孩子還有大半段人生旅程要走,不讓孩子有優秀的素質,怎麼保證孩子過上優質的生活?就算是古人常念“父母在,不遠遊”,但真正千古留名的人,沒有幾個不是遠離家鄉的。今年過年的時候,同學聚會,其中一個同學在成都上學,畢業後本可以在成都找工作,但因為家裡的一些特殊原因,他回到家鄉一個鄉鎮中學當老師,日子倒是比較舒服,但只要是跟同學們一起,他都總感覺自慚形穢,感覺自己的人生過於單調,充滿遺憾。倒不是因為他不喜歡教師這個工作,而是他原本有一顆渴望飛翔的心,現在卻被家庭的鎖鏈禁錮著。我認為,這對孩子是不公平的。

其次,這樣的想法是非常短視的。那些留在父母身邊的人,很多是因為不夠優秀,所以沒有更好的選擇,如果有一天,生活逼得他無路可走,他同樣會選擇離開父母,去外面打工。相反,越是優秀的人越有機會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傳說梁朝偉心情不好可以飛到倫敦喂鴿子,然後再飛回來,一個優秀的、實現財務自由的人,可以選擇經常回老家看父母,也可以選擇在現在生活的城市給父母一個新家,可以帶父母旅行,可以保證父母的醫療。這難道不比那些雖然在父母身邊但卻無力為父母做什麼的人強嗎?幾年前我們擬引進一名教授,其老家就在學校附近,這位教授此前離家很遠,但他可以做到每年回家4-5次(甚至都不用自己掏錢),更關鍵的是,如果他想回老家離父母近一些,他隨時可以辦理調動。這就是自由。

最後,把孩子強留在身邊,換不回美好晚年。什麼樣的孩子喜歡留在父母身邊?除了少數真孝順的,其餘多半都是啃老族、媽寶男。父母捨不得孩子遠行,孩子也捨不得父母的這個窩,父母永遠把孩子當孩子,孩子也永遠不會長大。父母不從孩子生活中退出來,時不時去幹涉孩子的生活,這必然會導致很多現實矛盾,比如婆媳矛盾等等。或許,當年父母千方百計想要留在身邊的孩子,到頭來成為想送都送不走的瘟神。倒不如與孩子保持一段距離,自己過自己的生活,這樣或許過得更滋潤。我老家裡就有不少表哥表弟,初中畢業就輟學,現在要麼在家務農,要麼到廣州深圳去打工,在外面可能2-3年不回家,孩子成留守兒童;在家待著就整天麻將,家務也不做,父母生病了也就是帶到鎮上醫院去看看。這樣的父母,能感到幸福嗎?

所以,只有孩子真正優秀了,自立了,懂事了,成熟了,孩子和父母才會終身受益的,才會有真正的幸福可言。所謂“成績不好的孩子是來報恩的”只不過是父母的自我安慰,孩子當然是越優秀越好了。


高校人才真經


但從國家的角度考慮,孩子優秀,為國爭光,也是興事,如果我孩子有那才能,我決不會為了留在身邊,而阻止他為國效力,國家的利益高於一切!或影響他的前途。我們為了孩子的發展,舉家來到首都,遠離家鄉,遠離曾經工作的地方和同事同學和朋友,做孩子的好後勤,搭一把手,間接的參與四個現代化的建設。有時也感孤單,在就醫和有些方面確實不如在故鄉方便,為了孩子,沒辦法。我真不是唱高調,確實是這麼想,也是這麼做的。

我們受黨教育多年,在大事大非面前豈能只考慮小家,而不顧大家和國家。只是希望有關部門多投入資金和人力資源,把養老的事情辦好,多向發達國家學習取經,讓老人養老無憂,老有所養,老有所依,居委會和街道最好也和相關部門配合,參與進來。全民關注養老。




文化領域創作者飛花娟


在我身邊有一個農村的孩子,父母傾盡所有讓孩子要考上好的大學,孩子也比較爭氣,考上了縣裡最好的高中,緊接著也考上了一個一本的大學,讀研,然後去美國深造,這些都一氣呵成。

在美國讀完博士後他回到中國,現在就職於某所高校。而他的父母呢,因為適應不了城市的生活,堅決不來城裡。所以他和父母就過著異地的生活,父母在一個城市,作為兒子又在另一個城市。

但是父母生病的話,這個兒子就有能力送父母去最好的醫院。

而另一邊,相同境遇的家庭,因為孩子自小也不愛讀書,父母只忙著掙錢,不關心孩子的教育問題。這個孩子沒有唸完,高中就輟學了,靠著打零工的生活勉強度日。

到了婚假的年齡,因為自己攢的錢不夠,父母又傾盡自己的所有為兒子準備婚房,準備結婚錢。本該是安度晚年的老兩口,沒有感到家庭的溫暖,還要以便節衣縮食的還賬,在這種生活下老伴兒得了重病。兒子是急白了頭,想給父親看病,但是卻是自己沒有錢。

其實我們養孩子都是抱著養兒防老的心情,太優秀,害怕離我們越來越遠。那麼不優秀,就算放在我們身邊,卻沒有能力照顧我們又有何用。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一片天地,我們不應該以自己這種狹隘的思想來妨礙孩子的發展。就算孩子有能力離開了我們,但是隻要我們需要,我想他必定會義不容辭的來到我們的身邊。

相反就算孩子在我們身邊,如果他沒有能力,在我們需要的時候卻幫不上任何的忙,甚至在晚年還要我們倒貼去幫助他。我們又為何不選擇一個優秀的孩子呢。





穆連衣


孩子優秀,不一定離你遠;孩子不優秀,也不一定離你近,即使離你近,萬一是個啃老族呢?所以,這個問題要辯證看待。

剛好,我身邊有三個真實的例子,和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個例子

我一個親戚家的孩子,特別優秀,一路從小學到大學都是名牌學校,大學畢業考取藤校研究生,出國深造,但畢業後回到國內創業,戰績赫赫,從小公司到現在的大企業,雖然忙於事業,陪父母的時間少,但也會忙裡偷閒,擠出時間陪陪父母,由於他的父母很喜歡旅行,而他兒子也說,老兩口為了他辛苦了大半輩子,現在日子熬出頭了,父母喜歡做什麼,就一定要去做,不要留下任何遺憾,因此,有時間自己一家也會帶著父母滿世界旅行,如果自己實在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候,也會為按照父母的喜好,提前定好旅行計劃,行程,確保父母在旅途中能夠儘量玩的開心。

他的父母常說,雖然兒子忙於事業,不能經常陪他,但兒子為他們做的事情,他們看在眼裡,這也叫,雖然父母和孩子相隔千里,但心卻靠在一起。



第二個例子

我老家一個鄰居,孩子從小到大,一路走來,都是那種成績不拔尖,但也不墊底的中等水平,高考超常發揮,勉強考上了一個一本,畢業後,一直在深圳發展,事業也不算突出,只能算撐不起也餓不死那種,去年父母出首付在惠州按揭買了房,現在房貸,車貸,外加孩子的教育費用,一家人過的緊巴巴的,兒子也還孝順,把老兩口接到深圳一起生活,老兩口很高興,因為這麼多年,孩子總是過年才回來一趟,有時候甚至幾年回來一趟,,來去匆匆,也不在跟前,這讓他們很是思念兒子一家,現在終於可以生活在一起,也算是了了他們的心願。

但事與願違,和兒子一家生活了一段時間,由於老一代和兒子媳婦的育兒觀念差距太大,經常因為孩子的教育問題出現家庭矛盾,因此,老兩口一氣之下,就回了老家,兒子偶爾才會給他們打一個電話,這讓他們更是心裡難受的不行,辛辛苦苦培養的孩子,卻在心理上離他們越來越遠,老太太經常想著想著就忍不住抹眼淚。



第三個故事

這也是我老家的一個鄰居,孩子從小都屬於那種特別調皮搗蛋的類型,不好好唸書,初中就開始跟著社會人士混日子,好不容易混到了高中,混進了一所專科院校,畢業後卻怎麼也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最後,家裡人託關係給找了一個還算清閒的工作,但沒幹兩年,卻不幹了,從那以後,他就整天在家裡閒著,反正閒著也是閒著,也沒啥事兒幹,於是就開賭博,沒錢了就問父母伸手要,父母因為這個不成器的兒子,簡直頭髮都急白了,四十好幾的年紀,也還沒成家,前幾年,他父母經常求著媒人給他說一門親事,也不能就這麼讓他打一輩子光棍兒吧,但媒人給說的姑娘家人只要一打聽到這人的品行,都是不同意說這一門親事的,所以,到現在還過著啃老的日子,遊手好閒。

從這三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出,孩子優秀,真的不一定會離你遠,只要心在一起,千山萬水都是近,心不在一起,不體諒父母,即使天天生活在一起,也會讓父母焦頭爛額,何談頤養天年呢?因此,父母大可不必擔心這個,用我們的心力,努力培養優秀的孩子吧,於國於家,都是好事!


艾琳媽咪日記


我姨不止一次聽過這樣的話,她兒子考上了青島的一所學校,畢業後留在了青島。所以鄰居或者熟人親戚朋友見了都會說她,孩子那麼優秀幹嘛?他離你那麼遠,你這是給別人養了個兒子啊!我姨笑笑或者嗯嗯附和一下。我的看法是:

一、父母一般都希望自己孩子優秀,看到孩子過的幸福父母就很高興了。

一般父母不怕兒子離自己遠,一般父母也不會阻擋兒子前進的步伐。父母的愛是無私的,有個別父母是自私的,孩子優秀了,他想從孩子身上索取點什麼,希望孩子給自己點錢。那是因為父母也有難的時候,如果不是難,他不會輕易向子女開口。

二、一般人看到孤苦伶仃的老人在家,而兒女在外的時候,就會對老人新生憐意,繼而發出“讓孩子那麼優秀幹嘛”這樣的感嘆!

但是父母內心是不會後悔培養出了優秀的孩子離自己遠了,所以希望在外的孩子能夠常回家看看父母。同樣也有在父母身邊守著的孩子讓父母生氣的。自己家孩子不優秀時,有些家長也會自我安慰說讓自己孩子那麼優秀幹嘛越優秀離自己越遠。但如果自己孩子真的要離開自己,父母也不會阻擋。

總之一般父母不會因為孩子優秀了就會離自己遠了而阻礙孩子的發展。孩子總有一天會離開父母,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幸福。


育兒成長法


其實這確實是一件兩難的事。

身邊這樣的例子挺多的。我住的小區這邊有很多很多的退休老人,他們的孩子很多都在國外,你能感受到他們來自的孤單和寂寞,以及生病時沒人陪伴的心疼。

樓下一位老太太今年86歲了,兒子和女兒一個在美國成家了,一個法國成家了,而且都已人到中年,老頭去世後老太太獨自一個人住,早些年剛退休的時候,老頭兒還在,年紀還不算太大,每年還能往美國和法國跑一跑,現在這種情況顯然是不可能了,即便他是想出門,估計飛機上也不會讓她獨自一個人上。

兒女跟她商量說送她去養老院,她不願意去,嫌那邊都是年紀大的人,沒有朝氣,老看著別人生病或者老去心情也不好。自己在一個人住在家裡面,請了一個阿姨在為她服務,兒女也不能常回來,歌裡唱的《常回家看看》,於她而言幾乎是不太可能的事。

這只是我身邊眾多例子中的一個,這樣的情況不乏其人。

可能我自己還沒有到這個年齡,但是我其實每一次回去的時候聽都聽我爸感慨,那些兒女靠在家門口的,有什麼事情隨叫隨到,我們現在離得雖然不算太遠,但好歹總不是那麼方便,如果孩子當時沒有上大學,個個都在身邊,也不至於有如此感慨。

也許當初看別人家孩子上大學,自己家孩子還上不了大學,確實心裡還不太舒服,但是到了七八十歲自己什麼都幹不動的時候,還是覺得孩子留在身邊越近越好,所以每次我爸說到這個話的時候,總是感慨說忠孝不能兩全,當然,這是老話,現在可能在內涵上有失偏頗,到理基本上是這樣。

偶爾在看到新聞裡面有報道說孩子在國外或者是在外地,父母獨自在家,突然走了家裡面都不知道的情況,前幾天還在頭條上看到有老夫妻兩個,老頭是老年痴呆,老太太因為摔了一跤,突然去世,老年痴呆的老頭兒就沒人服侍,最後被發現的時候已經過去了好多天,如果兒女在身邊的話,就不可能出現這樣的情況,晚景如此,想想真的是悲涼。

可是又有什麼辦法?站在兒女的角度,那些當年出息了的兒女,他們在國外也是人到中年萬事忙,外面要忙工作,家裡面要忙兒女,能夠留給父母的時間可能也是少之又少,所以有的時候想想究竟是讀得書好還是不好,順其自然吧!


蘇小妮


翅膀硬了就要遠走高飛,鳥兒長大了就要離巢。



現在還記得舅舅跟我聊天時說:你沒見過外公外婆,你知道嗎?外公以前最愛跟舅舅說,兒子要養兩個一個笨,一個有出息。出息的兒子去外面闖,笨的兒子在家裡守家,服侍二老。



這就是農村裡的傳統觀念。自從計劃生育後,沒有了幾個兒子,很多家長,把孩子培養的極致優秀。有的出息了出國了,一直各種各樣的讚美加身,迫於面子和壓力從此沒有再回國過,在國外定居。幾年不回家,二老在家守空巢。

旁人會說出:讓孩子那麼優秀幹嘛?將來他只會離你更遠。

這句話其實沒錯,毫無違和感,反而是現實的最真表現。以前為什麼沒人說,因為有幾個兒子,總會留一個笨兒子在家守著二老。這樣老人也不會孤單,說白了那就是老有所養。現在不同,跑了一個那就無所依靠了。



現在有人會說出來,那是因為這個問題已經很普遍了。刺痛了無數人的敏感神經!

記得去年還是哪一年,一位上海媽媽,把房子賣了把唯一的女兒培養出國了。結果女兒在國外和一位帥氣的老外飛了,常年不回家。老人家的生活瞬間變得越來越糟糕,過得很是悽慘。


有的人說她活該不值得同情,有的人說她好可憐。可不可憐誰說的清呢?也只有當事人明白。



江右老王


這句話很片面,而且很武斷,甚至有些自私和格局小。

孩子的優秀,前期是通過家庭的耳濡目染,潛移默化,通過父母的正確引導,後期基本上都是靠自己的讀書學習,親身經歷。

作為父母,其實最要搞清楚的一件事情是:孩子不是你們的附屬品。

這位家長說優秀的孩子將來會離父母更遠,這句話足以看出他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後離自己很遠,甚至說他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脫離他的掌控。

一般來說,一個孩子真正可以獨當一面就是在大學畢業之後,當孩子經歷了大學四年的成長潛伏期,步入社會之後,會發現自己22年以來接觸的世界只是九牛一毛,這段時間是孩子飛速成長的時候,而我們家長需要做的就是放手,讓他自己去碰壁,去成長,去更優秀。

成年之後的孩子,不再單純的是父母的孩子,他們是一個國家的公民,是別人的朋友、同事、領導等,甚至是別人的依靠。他們有了更多的社會角色,有了自己需要單獨去承擔的責任與義務,在外人看來,他已經是一個成熟的大人了,經受得起這個世界帶給他的一切磋磨。

所以父母要做的,就是放寬心,讓孩子自己發展,當發現孩子走的路不對是,及時糾正和引導。父母和老師,一生都是孩子的引路人,而路引到了,怎麼走,能走多遠,還是需要看孩子自己。

孩子長大了,父母也應該有自己的生活。前18年陪著孩子,以孩子為中心,後面的生活,也該以自己,以另一半為中心,過屬於自己的生活。

世界上的所有父母都是從孩子來的,而孩子們也終有一天會為人父母。越優秀的孩子,他們見過的世界更廣,對將來自己孩子的教育也會更好,這樣世世代代,將會更加優秀。

所以作為父母,千萬不要阻礙自己孩子的發展,不要覺得孩子是自己的附屬品,必須自己可以掌握,孩子們應該有自己的生活,而父母也一樣。

人這一生,到頭來一直陪伴自己的,還是自己。所有的情緒和經歷只有自己知道,別為了其他人,耽擱了自己本該不一樣的人生!


周思敏禮儀


稀裡糊塗的,一不小心我也邁入“中年老母親”的行列了,以我和女兒這麼些年相處得來的經驗,並不認可“孩子越優秀會離父母越遠”這種說法,反而覺得孩子與父母關係親疏和孩子本身優不優秀沒多大關係。

別人

我的高中女同學,用了3年時間考上了北師大,當時還沒有985高校這種說法,她弟弟在她考上大學的第2年考上了天津的南開大學,我同學畢業後和比她高兩屆的學長結了婚,她老公在外企工作薪酬可觀,她在孩子稍大些,在老師推薦下也找了份收入不錯的工作,過上了在北京有房有車的生活。

女同學她弟大學畢業後讀了研究生,拿上碩士學位和女友一起到北京發展,她弟和她在北京定居之後,她父母也到了退休年齡,處理了老家的房子也搬到了北京居住,這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事了。

高中同窗時我常到她家玩兒,她父母為人和氣,說話從不高聲,據說在各自單位都是技術骨幹。聽同學說,她和她弟有任何事都會和父母商量,父母對她們姐弟也是有啥說啥從來不偏不倚,姐弟倆感情非常好,和父母關係也很親厚。

親情濃厚自然會想方設法聚在一起,同學姐弟就是這樣,先是姐弟倆一起想辦法,讓弟弟一家留居北京,然後姐弟倆又一起決定接父母到北京居住,好一家團聚。

我家

我和孩兒爸在女兒大學所在城市住4年多了,親戚朋友剛開始有些議論,認為我們慣孩子,可我自己不這麼認為,剛入學的時候,女兒一個人忙上忙下的收拾打掃宿舍,我和孩兒爸袖手旁觀一點兒忙也沒幫,畢業的時候,女兒和外地同學一樣,自己打包行李找快遞往家運,我和孩兒爸自己該幹啥幹啥,也一點兒忙沒幫,說實話,女兒操心我們可比我們操心她多多了。

我們的原則就是該孩子自己乾的事,絕不干涉,更不包辦代替,孩子有事找我們商量,最多提個建議。我們和孩子相處舒服自在,沒有芥蒂和隔閡,和則聚的狀態持續了好多年了。

總結一下

我的觀點是,不要害怕孩子太優秀,不要計較孩子不夠優秀,孩子自己想成為怎樣的人,就鼓勵支持他在合適的時間做合適的事情,優不優秀是孩子自己的選擇,願不願意反哺也是孩子自己的選擇,我做為媽媽,能且只能做一件事,就是做個被孩子喜歡的好媽媽。



最好的教育是喚醒孩子靈魂的教育,我是[阿娥你好],一個擅長和孩子交流的媽媽,也是一個愛學習、愛觀察、愛思考的寫作者,[關注]我,和我一起,每天成長一點點,每天進步一點點。

阿娥你好


當初女兒出國求學,她的外公外婆挺捨不得,老是叨叨:就一個孩子,跑這麼遠……

女兒離我越來越遠,我倒是挺開心的,因為放飛女兒一直是我的夢想,再說飛得遠更需要能力。

有能力離父母更遠的,將來回家陪伴父母,不會存在問題;只能留在父母身邊的,卻難有能力離開父母獨立生存。

我身邊不少當父母的,甚至九零後父母,還有這種這種可笑的觀念:好容易養大的孩子,卻跑那麼遠,還不如不養。

有的甚至以為我會因為想女兒偷偷地哭。

為何他們不想孩子跑遠?說到底還是希望把孩子留在身邊,為自己將來養老。

這樣的父母未免過於狹隘,他們的思想還停留在封建社會,豈不知孩子已經是新世紀的孩子,這種思想養出來的孩子可以被留在身邊,但未必能夠承擔養老重任。

看看成年子女留在身邊的人,有幾個不是父母在照顧他們的?又有幾人能夠享受孩子照顧的?也許他們只是累著、快樂著,並幻想著將來孩子照顧他們,卻沒想過,孩子連自己都照顧不了,將來怎麼照顧他們?

有個朋友以前非常享受兒孫繞膝的生活。直到有一天她生病住院,兒子不知道關心她、照顧她,連起碼的問候都沒有,第一反應是家中沒人做飯、孩子沒人照顧了,她才感覺到心酸。

可是她一出院,又忍著病痛為兒孫忙活了。

多年前記得看過一期電視節目,一位大學生因為承受不了父親的養老期望選擇了玩失蹤。

現代父母養育孩子,不應該以獲取為目的,只需享受為人父母的過程。我們陪伴孩子走完一程,就應該儘量放手。至於孩子選擇留在父母身邊,還是放飛自己追逐夢想,都應該由孩子自己做決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