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4 一位重度抑鬱症患者的自救感悟|渡過

一位重度抑鬱症患者的自救感悟|渡過

我是一名重度抑鬱症患者,曾經不能正常工作,幾乎喪失了生活自理能力。可以說無數次看到死神向我伸出手來,並能清晰地感受到它的氣息與溫度。

後來我暫時放下工作,全方位積極治療與自我調整。經過半年努力,我好了很多。醫生說我是他接診的同等程度患者中好得最快的。現在能把經歷和體會寫出來,也是我重病時不能想像的。

每個人的情況或多或少都有些差別,我寫出來只是為大家提供思路及借鑑,請勿生搬硬套。

首先要及早自我察覺,才能及早預防和治療。

但做不到這一點並不容易,只有具備相關知識的人才能自我察覺。這是因為,抑鬱症初期有一個普遍規律:你只是感覺自己身體某一局部有病症表象,有些人表現為頭痛或胃痛,有些人皮膚騷癢或胸悶……每個人症狀各不相同,我稱之為“抑鬱前兆身體表徵”。

因此,其次要學會鑑別“抑鬱前兆身體表徵”。這個“表徵”千奇百怪,但有一個共同點:你去醫院就診,查不出真正病因;接受治療中偶有一定效果,但不能徹底治癒。這個過程會經歷很長時間,日積月累,從量變走向質變,直到被某一個外界誘因激發,造成抑鬱發作。

我的經歷是這樣的:剛開始只是經常胃痛或拉稀,去了不少醫院,該檢查的都檢查了,吃了不少藥,都不見好多少。這種狀況持續了五六年,在此過程中,我的體質在緩慢變差,但自己並未察覺。很多人和我一樣,都是在這樣“誤治”與“失治”過程中,一步步滑向了抑鬱深淵。

等到真正感覺到和別人不一樣了,我才去醫院精神科做對症檢查。這時我直接被醫生直接診斷抑鬱重度,已經不能正常工作,甚至連日常生活自理也很難做到。當時的感受用八個字可以形容——生無可戀,暗無天日。

總體而言,“抑鬱前兆身體表徵”與正常的身體病症主要區別有二:前者查不出原因,且長時間治不好,後者能找到原因能治癒;前者一定伴生著個人思想情志無法排解情況,後者沒有思想情志干擾。

所以,當“抑鬱前兆身體表症”伴隨個人思想情志無法排解時,就要及早警醒。一旦調整無效或效果不明顯,就必須治療。治療越早越好,好得越快。

我的病是被耽誤了的,但治療後恢復得很快。其中,方法很重要。

第三,一定要進行正規藥物治療。當時我病得很重,所以別無選擇,只能聽醫生的,一開始就採用藥物治療。我對藥物敏感,很快用藥就見效了。有也有患者服藥兩到三個星期沒有效果,只好考慮換藥。這沒有辦法,因為因為現代醫學還不能準確分析出對症的抑鬱症用藥,只好象小白鼠一樣用自己的身體去試驗對自己合適的藥。當然經驗豐富的醫生準確性相對會高些。

第四,要進行心理治療和世界觀重建。從中醫的角度,抑鬱症屬情志疾病,起因是思想與情志,這是主要矛盾屬內因;後來病情發作,一般由某些外界其它因素引起,是外因,我叫它“誘因”。

世界上最難的有兩件事:一是把思想裝進別人的腦袋;二是把別人的錢裝進自己口袋裡。我做過心理治療,也見過別人做心理治療,效果因人而宜。我理解,解決問題要從解決主要矛盾入手,這樣才能徹底,才能事半功倍。歸納起來還是一句話,“解鈴還須繫鈴人”。

從心理層面講,自救才是王道,但一定要先問自己:我的問題出在哪裡?一把鑰匙只能開一把鎖。如何才能有效自救?要進行世界觀重建。

這話說得有點大,但確實是我的體會。要徹底解決問題,就要把原有的一部分造成你思想糾結與情緒波動的部分價值觀與人生觀清空,然後用另一種有利於抑鬱好轉的思想和觀點來替換它。

這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困難,要花很長時間,因為一個人的世界觀形成與改變不是一下子的事情。

第五,有必要做很多其他輔助性措施。

比如說食療。按中醫理論,食藥同源,我用的是芡實、山藥、薏米,以1∶1∶0.7的比例,每天做一頓飯吃。三個月後效果比較明顯,但一定要堅持。需要注意的是,材質一定要好。

針炙。我買了個電針炙,只扎兩個穴位:印堂與百會。

按摩。去醫院按摩掛號排隊太費時,私人太貴,也可以自己做。我每天睡前躺床上推腹,可緩解身體不適,後來在體質恢復期也有很好的效果。

氣功。我主要睡前躺床上深呼吸,儘量做到“知息入,知息出,知息長短”。但做氣功,要防止出現偏差,即“走火入魔”。

鍛鍊。這也屬中醫範疇。一定要遵守“先臟腑後肢體”,就是說要在臟腑功能好轉到一定程度才可適當鍛鍊,不然適得其反。主要原因是:如果自身能量不足,強行鍛鍊會消耗本來不足的陽氣(也就是生命能量),可能狀況會變得更糟糕。要做到由少到多,循序漸進,持之以恆,才能不走或少走彎路。

對上面我的治療過程做一個行歸納:一要正規治療,該吃藥就吃藥;二要世界觀重建,從思想根源來一個徹底解決(有人去信教或誦經信佛,會起作用,這是同一個原理);三要多管齊下綜合治療,擴大治療效果,不能單靠藥物。

在綜合治療過程中,能用傳統治療儘量用傳統,不要過於激進去嘗試稀奇古怪、沒有獲得廣泛療效證明的方法(死馬當活馬醫例外)。

蘋果手機用戶讚賞二維碼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本公號圖片除註明外皆由張進所攝。文字、圖片版權均為作者和公號所有,未經同意禁止商業應用。本公號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掃描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