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 1778年,乾隆皇帝下令:在此地建一城市!200年後,成一國首都!

中國北部鄰國蒙古的首都烏蘭巴托,是蒙古最大的城市,也是蒙古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烏蘭馬託蒙語譯為“紅色英雄城”。這個名字的由來與蘇聯有關。

1778年,乾隆皇帝下令:在此地建一城市!200年後,成一國首都!

烏蘭巴托雖然是一個年輕的城市,但在240年前,這裡是清朝屬地。當時清朝在這裡設立城防,才逐漸有人定居。1639年,烏蘭巴托所在地是活佛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駐地,不過那只是一個移動式蒙古包,並沒有人在此定居。

1778年,乾隆皇帝下令:在此地建一城市!200年後,成一國首都!

1778年,乾隆皇帝給蒙古的哲布尊丹巴下令:要求他在北京到恰克圖的路上設立一處城防,並取名的“庫倫”,蒙古語的意思是“大寺院”的意思。這就是烏蘭巴托最早名稱。清朝也在庫倫設置辦事大臣,管理庫倫當地事務。

乾隆起了“庫倫”名以後,蒙古的活佛和貴族逐漸來庫倫聚居生活,這裡逐漸形成了一個比較大的城市。

1778年,乾隆皇帝下令:在此地建一城市!200年後,成一國首都!

據史料記載,中國古代建城市,都有很多講究,首要條件要依山傍水。所以建“庫倫”時,乾隆也很看重風水。因為庫倫南靠肯特山脈,北依鄂爾渾河,地理位置在草原上屬於風光寶地。

1778年,乾隆皇帝下令:在此地建一城市!200年後,成一國首都!

乾隆自從建立庫倫後,當時中原商人藉助貿易在庫倫建立商鋪,主要從事大宗物資轉運。據記載,清末民初時,山西商人在庫倫建的商鋪最多,主要從事茶葉、毛皮以及銀票匯兌業務。成為當時中國與沙俄貿易的一箇中轉城市。不過沙皇俄國僑民區也建在這裡。

1778年,乾隆皇帝下令:在此地建一城市!200年後,成一國首都!

從庫倫到烏蘭巴托變化,期間還有一些插曲。1911年,當時八世哲布尊丹巴博克多格根自立為皇帝時,還把庫倫改為“京都庫倫”,因為那時庫倫人口在蒙古最多,有6萬多人。

1921年,蒙古革命成功後又建立一個短暫的君主立憲制國家,也把庫倫作為首都,直到1924年蒙古國成立,庫倫才改為“烏蘭巴托”。從此“庫倫”這個名字消失了,但是人們並沒忘記。

現在烏蘭巴托已經叫了90多年了,作為蒙古國的首都,人口不斷向此地聚集。另外,烏蘭巴托也是資源較為豐富的地區,石油、煤礦等較多。

1778年,乾隆皇帝下令:在此地建一城市!200年後,成一國首都!

更多精彩歷史,請關注【泥腿看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