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1 戚国,戚姓始祖,曾搅乱卫国政局,中原文化政治交流的重要枢纽

戚国(今河南濮阳市戚城)是春秋卫国大夫孙林父的封地,其国人为姬姓孙氏,属卫国的一个子国。关于戚国“戚”字由来,从字面上解释,戚是由“尗(shú)”和“戉( yuè)”两个汉字组成。戉是一种古代类似斧钺的兵器,而尗是由“上”和“小”组成,意为自上而下,由大到小的排列,结合起来的意思就是一批从大到小排列而成的兵器,《诗经》中有“干戈戚扬”的诗句。冷兵器时代,一个国家的强盛靠得就是兵器的多寡,戚地的命名似乎映衬着人民对国家强盛的渴望。而“尗”的意义后来也被引伸到兄弟排名,古代兄弟以伯仲叔季排行,但古代兄弟往往多于四个,所以仲和季之间的排行就由尗来代替,就好像豆荚里面的豆子,因为这个,戚字也被延伸为亲戚(一大堆)的意思。

戚国,戚姓始祖,曾搅乱卫国政局,中原文化政治交流的重要枢纽

严格地说,戚国不能称之为国,充其量只是卫国一个小小的邑,但孙林父的名气比较响亮,曾在卫国叱咤风云,春秋中期孙林父执政期间,戚国与各地诸侯的来往非常频繁,戚国一度成为当时中原文化政治交流的重要枢纽,许多诸侯会盟都在戚国举行。

比如《左传·成公十五年》记载:“春,会于戚,讨曹成公也。”说得是公元前576年,鲁国、晋国、卫国、郑国、曹国、宋国、齐国、邾国在戚地会盟,商议讨伐曹成公一事。同年十一月,戚国又与齐国、卫国、郑国、邾国、宋国一起与吴国建立邦交。由此种种,戚国无疑是借助大国抬高身价,从而在政治舞台上一展身手的。

戚国,戚姓始祖,曾搅乱卫国政局,中原文化政治交流的重要枢纽

关于孙林父其人,《左传》、《史记》都有记载,孙家世代为卿,在卫国权倾一时。孙林父的权力大到何重程度呢?《史记-卫康叔世家》记载:“(孙文子)攻出献公。献公奔齐”,说得是孙林父因为卫献公对他不礼貌而将他赶出卫国,卫献公只好投奔齐国。于是孙林父立卫定公弟弟公子秋为国君,为卫殇公。可见孙林父的权力已经大到可以随意更替国君的地步了。

戚国,戚姓始祖,曾搅乱卫国政局,中原文化政治交流的重要枢纽

孙文子之所以能在卫国长期专权而屹立不倒,那是因为靠背后大国的支撑,孙文子的靠山是晋国。戚国作为卫国的封邑,与晋国的关系很铁,早在卫定公时,因为与卫定公不和,双方发生矛盾,孙文子害怕,于是逃奔到晋国,还把自己的封地戚邑也一并带了去,归附晋国,以求晋国庇护,这是戚国唯一一次脱离卫国而独立的明文记载。后来在晋国的帮助下,迫使卫国接受孙文子重返卫国执政。这就是《左传-成公七年》记载的“卫定公恶孙林父。冬,孙林父出奔晋。卫侯如晋,晋反戚焉。”孙文子得以依仗晋国继续在卫国专权。卫定公死后,卫献卫就不行了,孙文子越来越强横,甚至凌驾到了卫君头上。

关于戚国的灭亡,问题主要还是出在孙林父的身上,因长期在卫国弄权,树敌颇多,自己国内不守规矩胡作非为倒也算了,还把这股不良风气带到了鲁国。据《左传·襄公七年》记载:“卫孙文子来聘……公登亦登。”说得是孙文子访问鲁国……当鲁襄公登上台阶时,孙文子也并肩而行。孙文子作为使者代表卫国访问鲁国,这是极不礼貌的行为。此举被当时同在场的鲁国大夫叔孙穆子嗤之以鼻,事后预言“

孙子必亡”。

戚国,戚姓始祖,曾搅乱卫国政局,中原文化政治交流的重要枢纽

果然,到了卫殇公十二年(公元前547年),孙文子的政敌甯(nìng)喜在卫殇公的指使下攻打戚国,孙文子再次逃到晋国,并请求晋国出面废掉卫殇公,重新迎立卫献公。上一次,卫献公被他逐出卫国,这一次又要迎他前来复位,孙文子这一回自己搬石头砸中自己的脚背。卫献公复位后,并不讨孙林父的好,与当时的卫国卿大夫宁喜联手,给孙文子来了个措手不及。孙文子逃回戚国,与儿子孙蒯(kuǎi)坚守戚地。说到底,孙文子还是有晋国撑腰的,卫国要去攻打戚地,自然得经过晋国的点头。孙文子也知道这一点,因此一点也不担心卫国打进来。

《左传-鲁襄公二十九年》记载:“(季札)自卫如晋,将宿于戚。闻钟声焉,曰:‘异哉!吾闻之也,辩而不德,必加于戮。’”说得是春秋的吴国贤士季札从卫国去晋国,打算在戚国境内过夜,却听到孙文子正在击磬,深懂音乐的季札感叹道:“奇怪啊,孙文子犯上作乱,已是不德,竟然没有半丝悔改之心,如今大难临头,居然还在寻欢作乐。”

戚国,戚姓始祖,曾搅乱卫国政局,中原文化政治交流的重要枢纽

大概过了几年,由于列国政治格局的变化,晋国内部权力的更替,晋国解除了对戚国的庇护,卫国一举入侵,驱逐年老的孙文子,落得个凄凉的结局。孙文子虽然强横,甚至霸道,但不可否认其出色的外交才能,他终身亲附晋国,择一而终,使得小小戚邑在历史的舞台上活跃长达数十年,其在诸侯中的份量甚至超过了卫国。孙林父被逐后,戚国灭亡,其地划入卫国,但创造了一个姓氏:戚姓。戚姓名人有民族英雄戚继光等。

更多方国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