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9 說說腦線的粗細,長短和魚鉤大小對魚獲的影響,你有重視過嗎?

釣魚人總難免有遺憾。釣小魚要錯失大魚上鉤的機會,釣大魚又可能落了空。但是世界就是這樣的,哪有魚和熊掌兼得的道理?

說說腦線的粗細,長短和魚鉤大小對魚獲的影響,你有重視過嗎?

每個釣魚人都有痛失大魚的經歷,沒有別的,只因為線組和鉤的搭配不能也無法十全十美。有些釣魚愛好者一 到水邊,短竿細線小鉤,快速上餌入水,動作連貫,幾乎是一氣呵成,小魚兒一條接一條好不愜意。但懊惱正在靠近,忽然揚竿竿卻沒有起來,而線“嗖”的一聲響,還沒有來得及豎起來,線已經斷了或是鉤沒了或是墜彈了回來。怎麼回事?遭遇大魚了。因為是意料之外的,所以起竿力度不夠,鉤沒有掛牢彈回來,當然支線斷,主線斷都是有可能的。如果你換上大線,可能再也不見漂動了,長久長久的寂寥,你能耐得住嗎?

當然過分追求細線還有一個不足就是小魚出水時一蹦噠,線就變形了,或者打結了,這非常的麻煩。還有鉤和支線的損失都需要浪費你的時間,出釣時鉤要儘可能呆在水下,而不是在換這換那中空置於炮臺上曬太陽。

說說腦線的粗細,長短和魚鉤大小對魚獲的影響,你有重視過嗎?

如果是野釣,我們這裡通常1.5主線是可以接受的,這樣不是特別大的魚都能儘可以收入囊中,(大魚極少)而腦線呢?如果不掛底的水域,你可以採取倒拉牛的配置。腦線在水中關鍵是要柔軟,那麼大力馬就很好,或者是補鞋攤上用的小號棕黃色線,看起來它有些硬,但入水卻非常軟。這樣不是太大的魚可以直接飛魚,不必在水下浪費時間,總之就是支線比主線更結實的那種。如果水下有樹枝或別的什麼易掛底,那腦線就要細,起碼應該是主線的一半,如果主線是1.5,那腦線用0.8或是0.6即可。

那腦線多長合適呢?釣小魚時8-15公分就非常實用,(我說的是單支線的長,下同)如果是坑塘裡釣鯉草,我見過有老師傅用到40-50公分長。當時很驚異,但想想也是,大魚警惕性極強,何況是坑裡的魚,必須要長支線才能最大限度的減少墜兒對魚的影響。

說說腦線的粗細,長短和魚鉤大小對魚獲的影響,你有重視過嗎?

那麼鉤呢?野釣你用伊豆7-8號或是伊勢尼4-7號都可以,這樣一般的鯽魚,5公斤以下的鯉魚也都可以拿下。野釣不同與坑塘,漂根本不用調的那麼精細,也不要釣的那麼靈,野魚吃口力道大,所以不靈不頓或是稍微頓一些都好。野釣多上魚又不必頻繁換線,非常實用,這也是我

的經驗之談,有不 同意見的希望說說你的看法或是留言討論。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