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1 名将风云之悲壮英雄——斯巴达克

他勇敢坚强,具备卓越的组织才能和高尚的个人品质;他被马克思称为伟大的统帅、古代无产阶级的真正代表;他领导了古罗马最大的一次奴隶起义,谱写了奴隶觉醒的悲壮诗篇。他就是悲壮英雄——斯巴达克。

公元前509年,罗马进入了共和时代,此后的三个世纪的征战,罗马人的疆土空前扩大,成为一个地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奴隶制强国。伴随着连年对外战争,大批战俘和被征服地区的居民沦为了奴隶,在各行各业中,从事着繁重的劳役。为了摆脱困境,奴隶们纷纷掀起争取自由解放的斗争。公元前2世纪前半期,在罗马腹地先后发生了奴隶起义,成千上万的奴隶和罗马军队进行了长期的顽强斗争。其中斯巴达克领导了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次奴隶起义。

名将风云之悲壮英雄——斯巴达克

角斗士

斯巴达克(约前120年~公元前71)是希腊东北部的色雷斯人,生得英俊健美,勇毅过人。公元前82年,在一次反抗罗马人入侵的战斗中受伤被俘。由于他身体强健,臂力过人,不久被卖到了罗马中部卡普亚的角斗士训练学校,成为了一名角斗士。角斗士大部分来自源于战俘,他们的命运十分悲惨,时刻受到密切的监视,一举一动都受到严格的限制,他们的脚上还被锁着沉重的枷锁。角斗士注定是悲惨的死亡,因为他们随时可能在竞技场上相互拼杀而丧生。在奴隶主的眼里,斯巴达克和其他的角斗士都是一样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野蛮人。事实上,斯巴达克不仅有强健的身体、高超的武艺,而且还具有过人的智慧和出色的组织才能,更加可贵的是,他是一个不屈的斗士,虽然沦为角斗士奴隶,不但没有扼杀他的斗志,反而更加强烈地激发他的反抗意识和对自由的向往。在角斗士学校,斯巴达克以他的勇敢和智慧,成了角斗士们的精神领袖。他利用一切机会劝说角斗士们为自由而战,而不应成为罗马贵族取乐的"会说话的工具"。

由于斯巴达克身体强健,竞技技术高超,又有着清晰的头脑,以至于在众多的角斗场上鲜有败绩,于是兴奋的罗马人解除了他奴隶的身份,宣布他为自由民。然而恢复自由之身的斯巴达克并没有选择离开,因为他要解救同他一起训练的悲惨的角斗士奴隶。

名将风云之悲壮英雄——斯巴达克

斯巴达克

公元前73年春夏之交的一个深夜,在卡普亚的奴隶训练学校,斯巴达克组织了200多个角斗士暴动。他们诱骗卫兵打开牢笼,角斗士们乘机迅速击倒他们,拨出他们身上的短剑,冲出牢门。沉重的铁门被一扇扇打开,角斗士们挥舞着镣铐向屋外冲出。由于事前不慎泄密,罗马士兵很快追杀了过来,经过殊死搏斗,斯巴达克率领的78人冲出了虎口,逃到了维苏威山。由此开始,拉开了世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奴隶起义的序幕。

维苏威山地势陡峭,易守难攻,成为起义军的天然基地。驻扎维苏威山后,斯巴达克被推举为起义的领袖,克里克斯和恩诺麦伊为其副手。起义军多次打败前来追剿的官军,他们把奴隶主的土地和财产分发给奴隶,解放他们,获得自由的奴隶争相前来投奔,起义队伍日益壮大,很快就发展到几千人。富有远见的斯巴达克决定对这些勇敢的人们进行组编和训练,他把起义军编成步兵、投枪兵、骑兵、侦察兵、通信兵和辎重队,进行严格训练。另外,除了原来维苏威山上的营寨外,又在诺拉附近建立一座长期性的大本营,互为犄角,准备迎接罗马人的大规模的武装进攻。

公元前73年秋天,罗马奴隶主贵族委派新任大法官瓦里尼为统帅,率领1.2万罗马大军向起义军发起进攻。瓦里尼采取钳形攻势,分进合击的战术。他命令部下博利乌斯率领2000名轻型步兵,从小路直插维苏威火山起义军的背后。瓦里尼则亲率主力在维苏威山正面与起义军决战,企图毕其功于一役,一举将斯巴达克起义军歼灭于此。斯巴达克很快就看清了瓦里尼的预谋,他决定避敌锐气,击敌虚弱。他首先选择有利地形,伏击兵力单薄的博利乌斯的部队。毫无察觉的博利乌斯率2000名官兵进入斯巴达克设在卡奇陵的伏击圈时,起义军突然从左右两边掩杀过来,惊慌失措的罗马人根本没有还手之力,几乎被消灭殆尽,只有博利乌斯在几十个随从的掩护下突出重围。当天晚上,起义军乘着夜色顺着野葡萄藤编成的梯子滑下悬崖,绕到罗马军营寨侧后,突然发起进攻,一举击溃罗马军,歼敌8000余人。经过两次败仗,瓦里尼的残兵败将已不足4000人,一路向北仓皇溃退。起义军乘胜追击,沿途解放了更多的奴隶,部队很快就扩大到了3万多人。

名将风云之悲壮英雄——斯巴达克

斯巴达克起义形势图

不久后,瓦里尼又得到了罗马派来的数千精锐老兵和两个军团兵力的补充,向起义军杀了一个回马枪。论实力,斯巴达克起义军已经可以和瓦里尼进行正面交锋了。但此时的斯巴达克早已不是只逞匹夫之勇的角斗士,而是一个智勇兼备的军队统帅。他并不急于和敌人决战,而是耐心地寻找更好的战机。时机终于到了,经过多天急行军的罗马军团,进入了地势险峻的考提峡谷。正当罗马人修建营帐时,埋伏在山腰灌木丛林中的起义军战士突然跃起,如猛虎下山般冲入罗马人的营地。在起义军的凌厉攻势下,罗马人成批倒下,最后全军覆没。瓦里尼带伤逃脱,他的坐骑连同全部的仪仗统统成了起义军的战利品。

两败瓦里尼后,斯巴达克的威名远播整个亚平宁半岛,起义军控制的区域空前扩大,队伍达到了7万多人。然而不幸的是,此时起义军内部发生了分歧。克里克斯等人代表当地破产农牧民的利益,主张起义军应乘胜前进,长驱直入,进攻罗马城。斯巴达克则代表起义军中绝大多数外籍奴隶,认为在意大利本土建立政权比较困难,坚持北上,翻越阿尔卑斯山,进入罗马势力尚未到达的高卢地区,摆脱罗马统治,恢复自由,并建立新政权。


为了解决进军路线问题,起义军召开了一次全军会议,虽然斯巴达克竭尽努力,但还是没能说服克里克斯等人,最终克里克斯带了一万多人脱离了起义大军的队伍。在进军罗马的征途中,克里克斯率领的起义军遭到罗马军团的重兵围剿,起义军奋战至死,全军覆没。克里克斯血战力竭,临死前说了最后一句话:"斯巴达克 你一定会胜利的!"斯巴达克听说克里克斯战死的消息后,痛哭了一夜,为了祭奠自己的战友,他下令将300名被俘的罗马官兵送到了角斗场,让他们进行角斗、互相拼杀。

这一次分裂,使得斯巴达克起义军遭到了严重的削弱,成为斯巴达克起义由胜转衰的一个转折点。起义军的分裂给困境中的罗马人以可乘之机,元老院决定由公元前72年度的两名执政官伦图鲁斯和盖里乌斯,亲自率领军队围剿起义军。两位执政官同时率部出征,在罗马共和国历史上是空前的。斯巴达克利用敌人兵力分散的弱点,先打败伦图鲁斯指挥的堵截军团,继而击溃盖利乌斯率领的追击军团。

名将风云之悲壮英雄——斯巴达克

悲壮英雄斯巴达克

公元前72年2月,斯巴达克率领起义军从阿普利亚继续北上,一路势不可挡,起义队伍发展到了12万人。20天的时间便穿过了南高卢辖区。南高卢总督贾西斯率领一万多人,企图拦截起义军。斯巴达克在一天的时间里就将其击溃。受起义军将士空前高涨的士气的鼓舞,斯巴达克认为,原来制定的冲出亚平宁的计划已经不合时宜,于是他调整战略目标,率领12万起义大军轻装上阵,浩浩荡荡地向罗马杀去。

面对所向披靡的斯巴达克,罗马奴隶主统治集团慌作一团,往年竞争激烈的执政官选举竟然出现了无人参选的尴尬局面。罗马元老院决定打出最后两张王牌:一是推举克拉苏(与庞培、凯撒并称罗马前三巨头)为统帅,授予他全权组织和领导镇压斯巴达克起义军的战争;二是急调在外征战的庞培率领罗马最精锐的远征军团返回国内作战。这样一来,斯巴达克将要对付两个可怕的对手。

经过紧张准备,克拉苏率领大军在皮塞嫩边境驻扎下来,和驻扎于阿莱季亚的斯巴达克起义军对峙。狡猾的克拉苏并不急于和斯巴达克交战,他一方面派奸细混入起义军队伍,监视起义军的行踪,刺探军事情报;一面派出副将莫米乌斯带领两个军团绕到起义军背后,牵制起义军的兵力。并再三嘱咐莫米乌斯不可轻易同斯巴达克进行交战。


名将风云之悲壮英雄——斯巴达克

斯巴达克率领起义军激战

求胜心切的莫米乌斯违背了克拉苏的命令,主动出击,企图一举击垮起义军。而技高一筹的斯巴达克将计就计,把莫米乌斯诱到了亚平宁峡谷,一举歼灭了两个罗马军团。莫米乌斯的失败使得克拉苏的部队对斯巴达克的起义军,充满了恐惧。为了克服罗马军团的沮丧情绪,克拉苏实行了极其残忍的"什一抽杀令"(即对临阵逃脱的士兵每十人抽杀一人)。当时有4000人被处死,这一措施使眼中得克拉苏在他的士兵比战胜了他们的敌人更令人生畏,在以后的战争中,士兵们表现得比过去更加凶狠了。


同年秋,经过几次交手后,斯巴达克看到进攻罗马已经不可能了,他说服部下以后,放弃了进攻罗马的既定战略目标,继续南下,准备读过墨西拿海峡,到西西里发动新的进攻,但因缺乏船舶未果。这时,克拉苏率领近10个军团追来,在起义军背后布鲁提乌姆半岛地峡处构筑一道横贯半岛的长约55公里、深宽各4.5米的大壕沟进行围困。斯巴达克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利用敌人疏于戒备之机,指挥起义军在一段不长的壕沟中填满树枝、泥土和木材等,而后以骑兵为先导突破封锁线,直奔布伦提乌姆,企图由此渡海去希腊。起义军在这次突围中付出了惨重代价,损失了近三分之二的兵力。

克拉苏看到自己苦心经营的长堤,一夜之间竟被突破,一时手足无措,不得不放下架子,主动请求元老院,命令他的政敌庞培和马其顿总督鲁库鲁斯火速率军增员。为尽快剿灭起义军,罗马当局从马其顿调回鲁库鲁斯的军队,又从西班牙调回庞培大军,协同克拉苏从东、北、南三面包围起义军。起义军接近布伦提乌姆时,鲁库鲁斯的军队已在该处登陆,庞培率军从北面压来,而克拉苏也从后面追来。在此危急时刻,起义军内部再次发生分裂,一支1.2万人的队伍脱离主力行动,被克拉苏消灭。面对强敌,斯巴达克决定在几股敌人会合前,与最近的克拉苏军队决战。


名将风云之悲壮英雄——斯巴达克

钉在十字架上的被俘起义军

公元前71年春,斯巴达克率领起义军在阿普利亚境内与克拉苏军队发生激战。在罗马人的围攻下,起义军战士英勇奋战,但终因师旅疲惫、敌众我寡而战败。激战中,斯巴达克右腿被罗马人的长矛击中,他曲着一条腿,举盾向前,继续奋勇地和敌人战斗,直到五六只长枪一齐刺中他的背部,一直到那时,这位奴隶解放运动的伟大领袖和杰出的统帅才毅然倒下。


斯巴达克阵亡后,一部分起义军拼死突出重围,撤离战场,分别转移到各地山区,继续坚持斗争达十年之久。有约6万名起义军将士战死,6000名被俘官兵全部被钉死在卡普阿到罗马大道两边的十字架上。

斯巴达克起义是何其悲壮,而斯巴达克本人又是何等的英豪!正如列宁评价所说:"斯巴达克是2000年前最大一次奴隶起义中的一位最杰出的英雄。"

(欢迎关注 古今历史风云,这里有更多精彩与您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