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7 在一棵树下说了两句话 李世民大怒:我身边的佞臣今天终于找到了

咸丰年间的河南学政俞樾讲过一个戴高帽子的故事,这位河南教育主管官员要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尤其是在黑暗的晚清时期,多磕头少说话,说话也只说好话,是升官发财的不二法门。但是这种马屁伎俩在明君和贤臣那里是吃不开的,比如副宰相给正宰相寇准捋去胡子上的饭粒菜汤,就被嘲笑:“参政,国之大臣,乃为长官拂须耶?”溜须这个词就是这么来的。

在一棵树下说了两句话 李世民大怒:我身边的佞臣今天终于找到了

一般来说,只有昏君和奸臣才喜欢溜须拍马,奸臣拍得心甘情愿,昏君也听得喜笑颜开。但也有人马屁拍到马蹄子上,差点因为拍马而丢了脑袋,比如宇文化及的那个弟弟宇文士及。

在一棵树下说了两句话 李世民大怒:我身边的佞臣今天终于找到了

宇文化及一家本不是汉人,他们本来是鲜卑人,出身于破野头氏,因为先祖给宇文俟豆归(这名字好怪)当仆人,这才仆随主姓,冒充宇文,其实他们应该叫破野头化及、破野头士及才对。宇文士及当然是宇文化及的帮凶,虽然宇文士及是隋炀帝的女婿,但是在宇文化及干掉杨广之后,宇文士及还是当了宇文王朝的内史令,后来还晋封蜀王。但是他比较会脚踏两只船,一直跟自己的老同事李渊保持联络——李渊给隋炀帝当二管家(殿内少监)的时候,宇文士及是车队队长(尚辇奉御),俩人关系不错,所以看着大哥宇文化及完蛋了,宇文士及就赶紧跑到了李渊那里。

在一棵树下说了两句话 李世民大怒:我身边的佞臣今天终于找到了

李渊这个人是比较不会客气的,见了面先训了这位老同事一顿:“想当年你们哥们要是抓住了我们父子,能留我们一命吗?说吧,今天你想咋地(若得我父子,岂肯相存,今欲何地自处)?”宇文士及磕头如捣蒜:“臣当然知道自己罪不容诛,可是请顾念早年我给你赶车的情面上,给我个立功赎罪的机会吧!”

在一棵树下说了两句话 李世民大怒:我身边的佞臣今天终于找到了

不知道宇文士及是什么时候把妹妹送给李渊的,反正是宇文士及被老婆(南阳公主)休掉了,李渊又把本家女子(寿光县主)嫁给他当续弦,一天天得到了重用,还参加了玄武门之变,在《旧唐书·太宗本纪》罗列的“玄武门功臣”中,宇文士及的排名仅在长孙无忌、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之后,可见是出了大力气的。

在一棵树下说了两句话 李世民大怒:我身边的佞臣今天终于找到了

宇文士及的变色龙功夫修炼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但是却瞒不过火眼金睛的魏征魏玄成。魏征这位唐初第一诤臣也要顾忌宇文士及的身份(李世民的亲信、亲戚、密友),所以只能敲边鼓,话里话外暗示李世民身边有奸佞小人。李世民虽然比较听魏征的话,但是一般的时候总是以为魏征是在跟封德彝较劲——封德彝一直在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首鼠两端,让魏征很是瞧不起。

在一棵树下说了两句话 李世民大怒:我身边的佞臣今天终于找到了

直到有一天李世民闲着没事跟宇文士及一起散步,走着走着就走到了一棵大树下,李世民随口说了一句:“这是一棵好树(此嘉树)!”宇文士及像应声虫一样顺杆往上爬:“这树真好!”然后长篇大论夸奖这棵树(美之不容口)。

在一棵树下说了两句话 李世民大怒:我身边的佞臣今天终于找到了

李世民越听面色越严肃,最后恍然大悟勃然大怒:“魏征那个倔老头总劝我远离奸佞小人,我一直不知道他说的是谁,我也曾怀疑过你(意常疑汝而未明也),今天终于知道了也找到了,原来你就是那个佞臣!”

一看马屁拍穿了,宇文士及又拿出看家本领磕头如捣蒜:“朝堂上那些老古板总是跟您吵架,弄得您想干啥都不行。现在我在您身边,再不说点让您高兴的的话,您当皇上不是太乏味了吗?”

在一棵树下说了两句话 李世民大怒:我身边的佞臣今天终于找到了

虽然儿皇帝石敬瑭找人编的《旧唐书》对宇文士及不吝溢美之词,但是欧阳修主编的《新唐书》却一针见血直指本性:“太宗知士及之佞,为游言自解,亦不能斥。彼中材之主,求不惑于佞,难哉!”

这个马屁精拍了一辈子马屁,最后居然高官厚禄得以善终,不但像秦琼尉迟敬德那样陪葬昭陵,李世民还想给他一个谥号叫“恭”,但是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当时的黄门侍郎刘洎带头站出来反对:“宇文士及这厮奢侈放纵,那配谥号为恭?”最后大家意见统一,给了个谥号叫“纵”,这也算是盖棺定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