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3 美国人眼中的米格25战机:一堆垃圾造出“奇迹”,苏联人太聪明

文 | 郭晔旻

苏联的航空工业并非只会跟在美国人或是西方后面亦步亦趋,苏联的航空工业也有自己的骄傲,譬如1969年装备部队的“米格-25”。

美国人眼中的米格25战机:一堆垃圾造出“奇迹”,苏联人太聪明

北约代号“ 狐蝠”的高空高速截击机米格-25。

这是一种重达22吨、可以实现“双三”(飞行速度3倍音速,高度3万米)性能的高空高速截击歼击机,北约组织给予其的代号是“狐蝠”。在20 世纪 70 年代,“狐蝠”魅影成了北约挥之不去的梦魇。当时美国SR-71“黑鸟”高空高速侦察机的最高速度可达音速的3倍,令普通截击机望尘莫及,而“狐蝠”却可以轻松地尾随其后监视航向,并随时提出警告。1971年第 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前夕,4架苏联“米格-25R”进驻埃及,不时被派往以色列上空实施侦察,令以军非常头疼。一次,以色列空军派出当时西方最好的战斗机——美制 F-4“鬼怪”实施拦截。谁知“狐蝠”打开加力燃烧室,转眼就抛开了尾追的“鬼怪”。后者情急之下发射“响尾蛇”空空导弹,谁知“狐蝠”快得离谱,连导弹都撵不上。此时以色列的地面雷达站发现,这架“米格-25”的速度已经超过了3.2倍音速!这足以令美国人惊呼“这大概是当今世界生产的最好的截击机”。美国人完全无法理解,苏联如何能在短短几年间制造出最高时速超过3倍音速,还能在2.7万米高空携带 4 枚大威力重型导弹的歼击机。毕竟美国人自己在20世纪70年代研发的F-15战斗机都无法实现这一性能指标。

至于苏联方面更是将“米格-25”当作武库中最可怕的武器来进行最严密的防范。这种战斗机一直只配置在苏联本土防空部队,并不提供给东欧卫星国;在苏联的官方文件中,竟至不能直呼“米格-25”战斗机,而必须以“产品第84号”来代称。

可是,谁也没有料到,1976年9月6日午后1时半,日本北海道南端的函馆机场上,竟然降落了一架从苏联叛逃出来的“狐蝠”战斗机。苏联空军上尉维克多·伊万诺维奇·别连科为西方送上了一份做梦也不曾想到的大礼。几天后被卸下机翼的“米格-25” 由一架美军运输机运至东京近郊的空军基地。由于苏联战斗机仍在离函馆不远的上空徘徊,为了这800公里航线、2个小时的秘密夜航,日本航空自卫队调集了第2、6、7三个航空团的40架战斗机为运输机保驾护航。随后,这架“狐蝠”被大卸八块,200多名美国飞机制造、武器装备、电子、冶金和空气动力学方面的专家把飞机仔仔细细研究个遍。

揭开神秘面纱的“米格-25”战斗机令美国人有些失望。专家们事后说,“狐蝠”机体70%的部件是镍合金钢,结构重量大,格斗性能差,虽然极限速度很高,但是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有些地方简直粗糙得令人吃惊:它的座舱狭小,视界不好;作为战斗机,它缺少适应空中格斗的机动性;作为截击机,它的雷达又没有“下视”能力,对于对方采用低空突防战术的飞机,它就没有截获的本领了。

美国人眼中的米格25战机:一堆垃圾造出“奇迹”,苏联人太聪明

苏-15拦截机

但美国人也不得不承认,苏联工程师用相对落后的技术生产出了“米格-25”这种某方面性能突出的战机。超音速3倍的飞行会使得飞机表面产生高温,美国为此不得不放弃常用的航空铝合金,改用耐热性能强10倍的钛合金来制造SR-71,但钛合金不仅昂贵,而且难于加工,造成成本高昂的“黑鸟”机动性很差,高速时转弯都费劲得像火箭一样;而“简单粗暴”的苏联人只用镍合金钢就做到了超音速3倍这个指标。“米格-25”全机有80%是由钢制成,其他主要材料则是耐高温的D19铝合金,而钛合金只占8%。钢结构比较重,这是“狐蝠”空重超过20吨的主要原因。但钢不仅坚固、价廉、耐热,而且热胀冷缩相对较小,容易焊接,避免了高温铆钉和密封件的难题。“米格-25”上的电子设备还在使用电子管,这在已经采用晶体管固态电路的美国人看来是早就过时的做法,但苏联看重的是电子管除了成熟可靠外,电流输出特别大,频带特别宽,不怕核爆引发的强烈电磁干扰。实际上,“狐蝠”雷达的设计指标就是在80千米距离“烧穿”一切已知的电子干扰。在如此苛刻的要求面前,当时苏联晶体管技术力有不逮,最后仍旧靠的是电子管的“蛮力”解决了问题。这种“旋风”雷达的天线直径高达900毫米,重达500千克,功率更是达到600千瓦。由于发射功率太强,苏联军方严禁“米格-25”的飞行员在地面打开雷达,因为这种雷达发射的微波可以把300米外一个跑过跑道的兔子当场煮熟,所以地勤人员维护雷达的时候都是战战兢兢的,生怕被这个可怕的电磁旋风卷进去。

苏联航空人正是用简单粗暴的技术手段创造出了“米格-25”这个奇迹,并赢得了对手的称赞。“这种飞机的制造过程,反映出俄罗斯人极善于用取之不尽的聪明才智来弥补资源的局限。他们非常巧妙地把新老工艺结合起来,在较短时间内且花费不多的情况下,制造出这种技战术性能的飞机,而西方要达到这样的性能则需要投入巨额经费。”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看,美国人的这番评论不啻是将“米格-25”的设计者们大大褒奖了一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