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有個習俗瞭解一下?

明天就是清明節小長假的第一天了,大家是不是在考慮春暖花開之時去哪裡遊玩呢?表急,遊玩之前就讓春小花帶您回顧一下清明節的習俗吧~~~

明日清明 | 有個習俗瞭解一下?

清明節

,既是節氣又是節日。清明節前一日為寒食節(民間流傳最廣的說法是為了紀念春秋時期晉國的賢臣介子推)。自唐代始,寒食節與清明節合而為一。民間在這天都要去掃墓,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載:“三月清明日,男女掃墓,擔提尊榼,轎馬後掛楮錠,粲粲然滿道也。拜者、酹者、哭者、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錠次,以紙錢置墳頭。望中無紙錢,則孤墳矣。哭罷,不歸也,趨芳樹,擇園圃,列坐盡醉。”其實,掃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際,清明掃墓則是秦以後的事。到唐朝才開始盛行。《清通禮》雲:“歲,寒食及霜降節,拜掃壙塋,屆期素服詣墓,具酒饌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樹,剪除荊草,故稱掃墓。”並相傳至今。清明也是遷墳殯葬的日子。清明後,開始春耕春種,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的農諺。

明日清明 | 有個習俗瞭解一下?

清明折柳也是延續兩千多年的風俗,民間有“清明不栽柳,紅顏成皓首”的諺語。這天早晨人們砍下柳樹枝編成圓圈戴在孩子們的頭上,婦女們將柳條皮剝去,編成小巧玲瓏的圓環戴在發邊,猶如“步搖”之美;用大柳枝上的細條編成一個個小圓圈,叫“柳樹狗(音)”,插在水缸裡或屋簷上。

明日清明 | 有個習俗瞭解一下?

清明節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是城裡人踏青的好時機,並可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鄉下的滿族人要吃“清明餑餑”,亦稱“小根菜餄子。”營口地區有用綠豆芽、大蔥卷煎餅吃的習俗,今在部分山區仍延續著這種習俗。

明日清明 | 有個習俗瞭解一下?

  當然,古代文人也作了很多有關清明節的詩詞,但情調大都是憂傷哀怨的,不過,我也搜到了一首好詞,情感豐富有活力,大家感受一下:

破陣子·春景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

巧笑東鄰女伴,採桑徑裡逢迎。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鬥草贏,笑從雙臉生。

賞析:歸飛的燕子,飄落的梨花,池上的碧苔,清脆的鳥啼,映襯著笑靨如花的少女,讓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機勃勃和青春的無限美好。

在《珠玉詞》中,這是一首清新活潑的作品,具有淳樸的鄉間泥土芬芳。上片寫自然景物。“燕子”、“梨花”、“碧苔”、“黃鸝”、“飛絮”,五色雜陳,秀美明麗,寫足春色之嬌嬈媚人。下片寫人物。擷取爛熳春色中一位年輕村姑之天真形象和幼稚心態進行表現。“巧笑”已聞其聲,見其容;“逢迎”更察其色,觀其形。“疑怪”兩句通過觀察者心理活動,用虛筆再現“女伴”“昨宵春夢”和“今朝鬥草”的生活細節,惟妙惟肖,將村姑的天真可愛一筆寫足,與上片生氣盎然的春光形成十分和諧的畫面美與情韻美。“笑從雙臉生”,特寫,綰合換頭“巧笑”語意,收束全篇春光無限之旨。全詞渾成優美,音節瀏亮,意境清秀,場面輕快,洋溢著誘人的青春魅力。尤其上下片的構思,景與人對應著寫,將春天的生命寫活了。其中巧笑的東鄰女伴,彷彿春天的女神,給人間帶來生氣、美麗與活力。

明日清明 | 有個習俗瞭解一下?

  如果您對營口的歷史文化感興趣或是手中有相關資料,歡迎您投稿到營口市史志辦編輯的《營口春秋》期刊,與我們共同講述營口的歷史故事! 

  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