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洛陽男子耕地種羊肚菌曾被稱“神經病”,如今一分地收穫近萬元


“種羊肚菌我也算下了大工夫了,前後種了差不多快十年,也是今年才小有成績。以前大家都不相信,耕地裡頭咋可能種出來羊肚菌呢,就有人說我是神經病,年紀輕輕不出去打工掙錢,經常耗在深山裡……”說起自己種植羊肚菌的經歷,剛過40歲的宋喜偉有些感慨萬千……如今,經過改造的山區耕地真的長出了羊肚菌,而且這塊僅僅一分多點的貧瘠耕地就出產了十公斤羊肚菌,產值超過10畝玉米的收入,讓所有人目瞪口呆。

河南省汝陽縣王坪鄉地處豫西山區,耕地主要是山溝裡的沙土地,很多耕地土層較薄,翻得稍微深一些,下面就是大石頭,糧食生產能力自然很低。2014年,外出打工回來的宋喜偉開始專門研究羊肚菌的種植,村裡一位嫂子跟他開玩笑,說:羊肚菌都是山上野生的,你在這石頭攏的地裡頭種羊肚菌,瞎胡能,你能種出來我跟你姓……

為了種好羊肚菌,在駐村扶貧幹部的聯繫下,宋喜偉等人到四川、甘肅等地考察學習,回來後夏季鑽進山裡,研究野生羊肚菌的生長習性,做土壤樣本檢測、空氣溼度、溫度記錄,第一年的種植只有少許羊肚菌長了出來,家人也很不理解,費了那麼大勁,種出來的羊肚菌還不夠放開吃一頓的,宋喜偉也曾有些氣餒。有幾個夥伴看不到希望,揹著被子外出打工了……宋喜偉說:人家都能種出來,我做的努力也不小,為啥不行?


宋喜偉連續幾天蹲在自家地裡,情緒很低落,抓起一把泥土用力捏碎……無意中宋喜偉發現,泥土裡有一些沒有分化的菌絲,找來放大鏡,宋喜偉終於發現了問題,從四川引進的菌種不適應本地的氣溫,根本就沒有生長……宋喜偉開始從菌種找原因,四川引進的,甘肅引進的,甚至是山林裡挖回來的,通過第二年的每日觀察,終於提高了產量。

之前種植都是引進菌種,外地的菌種在貧瘠的大山裡效果並不好,宋喜偉開始和妻子在家裡自己培養菌種,2016年,培養出來少量菌種,種植在自己家的耕地裡。豫西山區耕地稀少,平均每人不過半畝地左右,宋喜偉決定用一分地做實驗,來驗證自己培養的菌種,另一個大棚種植引進的菌種。4月中旬,宋喜偉培養的羊肚菌很快鋪滿了大棚,妻子有些高興又有些後悔,高興的是從來沒見過這麼多的菌菇,後悔的是沒有多種一些地。

兩口子每天採摘一次,很快家裡的蘆葦蓆上就擺滿了,院子裡,房頂上都是晾曬的羊肚菌,種出來的羊肚菌大小均勻,也沒有太多腐葉,顯得非常乾淨。宋喜偉帶了一些到縣城裡給人看,沒有人相信這些是他種出來的,一位收購山珍的老闆當即就要跟宋喜偉籤合同,有多少要多少。


可惜的是作者到的時候是傍晚,宋喜偉採摘了幾個稍微大一點的說:今天上午摘得已經送城裡了,地裡的都不太好,現在也快結束了,明年你早點來,能見到好的。宋喜偉告訴作者:山區勞動力都進城打工了,小麥已經幾乎沒有人種了,種羊肚菌和小麥播種時間一樣,南方小麥出苗後羊肚菌也慢慢長大,咱們這兒4月份是旺季,採收後種玉米也不耽誤,基肥還能增加玉米的產量。

在宋喜偉的家裡,他告訴作者:不管幹啥事,都得堅持,以前人家說失敗是成功之母,覺得就是句話,現在真信了,羊肚菌種著其實也沒啥難的,這麼多年的試驗,我明年還要再驗證一下,要是還行,我才能推廣,效果不好我還得繼續研究改進。

宋喜偉拿出來曬乾的羊肚菌說:已經賣出去一部分,家裡剩下的都是最近才曬乾的,旺的時候一天採一次,這幾天不行了,兩三天摘一回,沒多少了。為了驗證宋喜偉的說法,作者在附近村子裡打聽,當地人都說種這個真行,剛開始摘得時候村裡人和鄉里的幹部們都進大棚裡看,地上長得跟香菇一樣,一堆一堆的。一位大娘說:這娃子真是在地裡頭種錢呢,我活了幾十年了,真不知道咱這兒這瞎地能種出來這樣貴的東西……


宋喜偉比劃著曬乾的羊肚菌,說:大的有一紮這麼長,要是按照今年的收成,我一分地種出來20斤,明年計劃種三畝地,就可以慢慢帶著村裡致富了!至於羊肚菌的收購價格宋喜偉沒有透露太多,只說一畝地管理的好,收入十萬塊錢應該沒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