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国内的综艺节目制作质量怎么样?

燕子李三fighting


国内的综艺缺乏原创精神是毋庸置疑的,好听点说国内现在很多节目都是购买版权引进国外的,说的中性点就是“克隆”“借鉴”“模仿”说的难听点就是“抄袭”。就拿跑男来说,跑男是引进韩国的RunningMan,学人家的创意和模式就算了,可是真心没有人家做得用心,尤其是刻意的作秀和硬广告。总结就八个字一个用心,一个用钱。

再说说最近大火的“土偶(偶像练习生)”和“乡创(创造101)”一个是爱奇艺出品没有购买版权,无论是抄袭还是剪辑都非常不好,但是很多选手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

另一个就是腾讯执手购买版权的“乡创”,就购买版权来说,好感度就不会太差。虽然两个收视率都不差,但是论“名声”,吐槽前者的则更多。这两者都存在同样的问题,学创意,却不会推陈出新。再好的创意都会审美疲劳,这时候就得顺应时势的变化,“取其精华,推陈出新”

接着说一说综艺界的“大佬”芒果台,综艺节目做的久,数量多,质量相对好。《亲爱的客栈》、《中餐厅》、《向往的生活》无论是后期的神剪辑、还是弹幕的渲染、就连BGM都透着精良,总之很多细节都处理得很好,看得出用心。这些节目都足以说明,芒果台领先的不仅仅技术了,它还领先了新鲜的理念,对中国观众喜爱也更是了解。

《向往的生活》分分钟让你笑出腹肌

近些年来,文化被娱乐化,娱乐被商业化。制作经费被压榨,节目组有苦难言这些都不是理由。翻版就像是被重复加热的菜,番茄炒蛋是好吃可是回了三四次还能吃吗。

大众喜欢的是走心去制作的节目,从而认识到那些并不是太火的明星,甚至于重新了解那些过气明星,传播正能量,认识中国文化。

这才是一个好的综艺节目所带来良性的效果。而不是把精力放在花多少钱请流量明星,国内综艺不能只依赖购买国外版权,而是要有自己的核心,然后再其基础上创新,这样才能有质的发展,走得更远。


朱以恩


目前来说,国内综艺节目可谓是层出不穷,参差不齐。而且国内原创的综艺比较少,大部分都是购买国外的版权,甚至还有一些都是抄袭的。


不管是各大卫视的综艺还是网综,为了节目效果,为了收视率,各种炒cp,各种“托”,特别是一些比赛类的综艺,有着说不完黑幕,做不完的戏。所以,认真你就输了。

不过,国内还是有很多不错的综艺。央视出品,必出精品。给大家分享一些小编比较喜欢的综艺:

《朗读者》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节目旨在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传导作用,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

2017年12月,获得“2017中国综艺峰会匠心盛典”年度匠心制作人奖和盛典作品奖。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是科教频道自主研发的一档大型演播室季播节目。本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邀请全国各个年龄段、各个领域的诗词爱好者共同参与诗词知识比拼。

《最强大脑》是江苏卫视推出的大型科学竞技真人秀节目,专注于传播科学知识和脑力竞技。




记录纪录


央视一出,必出精品!就简简单单的综艺节目来说,央视这个老大哥,真的可以说是精品!我说几个,你们没看过的可以去看看!

先说说几年前的《谢天谢地你来了》,对于没有剧本的表演,最近的来说就是贾玲的《开心俱乐部》后面几期真心不怎么样,可以看看央视的,可以说请的明星有很多,黄渤,范军等人,还有崔永元这个主持人!



在这里还不得不说《了不起的挑战》,可以说是主持人脱胎换骨,撒贝宁,尼格买提,华少,乐嘉,沙溢,岳云鹏,阮经天。可以说是充满了正能量,虽然是和韩国团队一起的,但是让明星真正的体会各个行业的辛苦,岳云鹏煤矿哭了,沙溢成都卖票,撒贝宁和岳云鹏在东北捕鱼,尼格买提和阮经天在海南钻井平台,在做节目的同时还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艰辛!





最近的《国家宝藏》,可以说是好评如潮,将9大博物馆藏品展现出来,这是多么大的魄力!更是让观众对博物馆产生了兴趣,将文化进行传承!还有即将播出的《信中国》,用书信去了解,60多位明星,也只有央视才能集合这么多明星,就单单李幼斌来说,没见过他上综艺。还有唐国强,黄渤等一系列明星!

还有之前的《朗读者》,央视一出,必出精品,综艺也不例外!你喜欢吗?期待《信中国》吗?


好剧随心说


首先,得问问观众有多假。99年去参加春晚,发现现场各个角度都有人带头鼓掌、叫好,一看就是安排好的。后来做了节目才知道,录制节目前还有暖场环节。先出个工作人员,给观众讲笑话,组织观众鼓掌,逗观众发笑,导播先把热烈鼓掌的场面录下来,然后抓拍一些好的观众反应特写。最早的暖场风俗是欢乐传媒从台湾引进的,《欢乐总动员》专门从台湾请来主持人LA来暖场,后来几年这一衣钵传给了本土的毛毛。《欢乐总动员》及其欢乐传媒制作的一系列综艺节目,工作人员几乎个个都会暖场。这一传统后来被绝大多数综艺节目移植,至今保留。后来有些节目为了所谓效果,还会安排一些假装感动的群演。总之你在节目里看到的观众反应镜头,很多都是提前录制好的,或是别的段路移植过来的,当然,也有实时的反应镜头,不是全部都假。

其次,得问问嘉宾或选手有多假。选手造假的高潮也正是选秀节目最红火那几年,讲故事成了音乐类选秀节目常规套路,能从本人身上挖掘的挖掘,狗屁都挖不出的就胡编瞎造,今天在这个节目里说是励志小保安,明天在那哪节目里说是淘宝店老板,今天说为天堂的奶奶而歌唱,明天换个节目说因为外婆而唱歌,节目组甚至还出现了专职编剧来给选手写剧情。韩红有一次在一个真人秀选秀节目里骂过一个谎话连篇家伙,就是刚在另一个选秀节目里买过苦情的,不知道这韩红是真性情呢还是节目组故意安排,总是场面显得特傻。还有《中国X声音》里有一次,南玛子X一首看似全情投入一气呵成的歌里,竟然出现了两个完全不一样的话筒。还有个《山盟X誓》的节目,很多情节都是按照写好的剧本来拍的,不知最后的胜出者是否真把大奖带回家了没。

再者,明星真人秀有时也很假。两种假,一种是按照节目组安排的剧情来演的,假模假式,很无聊,一种是基于明星大腕的结缔,晚辈在长辈面前处处让着,游戏过程和游戏节目假模假式的。比如那英和刘嘉玲参加的某节目。

还有,你看到的大多数现场投票的环节,也基本是假的,投票数都掌握在节目组的手里。很多名次也是早早内定。

还有一种更可恶的假,比如某道,参加选手可花钱买了名次,周冠军,季冠军和年度总冠军,不同名次不同价。某反串红人当年就是把跑夜场的积蓄全投进去了,结果收获了巨大回报。很多选手花钱镀金,完了接商演,十万一场的大有人在,哪怕回到夜场继续,身价也翻翻。


曾念群


近几年来,综艺节目爆火,各式各样的真人秀、脱口秀等等节目都出现了,但是综艺节目的套路大家又知道多少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综艺节目的套路吧。
观众也有假,在很多重要节目里总会有那么几个观众的表现比明星更抢眼,有的陶醉不已,有的痛哭流涕,难道这些都是真的吗?其实职业观众在圈内早已经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了。
更是有网友曝出职业观众的价格表,还有职业粉丝团的价格表,难道连粉丝也有假?
嘉宾也有假,早年间相亲节目十分的火爆,这也有造就了假嘉宾的事情,很多人在很多档相亲类节目中出现,被观众识破原来是职业嘉宾。
嘉宾也能假起来,是不是一下接受不了呢?
故事也有假,有些家庭纠纷类的综艺节目,连故事都是假的,某综艺节目曾经出过一期《我给儿子当孙子》的节目,引起网友的纷纷议论,后面网友一扒节目中的故事竟然是瞎编的,不孝子也只是个临时演员。

不只是设计


娱乐、综艺节目做得好的要数湖南卫视、浙江卫视、东方卫视了,但是这几家各有特点!

湖南卫视

湖南卫视在早期改革开放后是最为大胆的内地节目了,它敢于创新,1997创办的《快乐大本营》可以说是它综艺娱乐节目的代表。近年来,随着真人秀节目的大火,湖南卫视也开始走真人秀综艺节目,他们选择的节目基本都是以韩国很火的综艺。

2013年购买韩国亲子真人秀《爸爸去哪儿》版权,一直录制到今年,这个节目为湖南卫视第三季度的收视带来了相当不错的创收。虽然现在节目已经在线播出,但是其吸金能力不减反增,大广告主、芒果tvAPP日浏览量和会员收入等等,这个节目是湖南卫视非常成功的一档综艺。

去年,黄磊、何炅和刘宪华拍摄的《向往的生活》也是模仿韩国综艺,虽然一直被吐槽,但收视都不错!节目的主要形式是三个主人公在农村生活,剧组邀请他们的明星朋友来访,由来访嘉宾点菜,黄磊他们来做。其实就只靠来访的嘉宾来吸引观众。

浙江卫视

这两年浙江卫视已经赶超湖南卫视,在综艺节目上做的如火如荼。同样是引自韩国超火综艺《Running man》的《奔跑吧!兄弟》一连做了好几年,收视率也一直居高不下。

近两年,浙江卫视的综艺越来越多,质量也都很高。《戏剧总动员》、《中国新歌声》、《开心俱乐部》、《挑战者联盟》等基本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今年暑期的综艺节目排行榜,浙江卫视的《中国新歌声》碾压各大卫视的综艺秀,收视占据榜首!

东方卫视

上海东方卫视的综艺节目最好的要数《极限挑战》了,它可谓是综艺节目里的一股清流,是东方卫视原创的大型励志体验真人秀节目,这一点就足够秒杀其他抄袭综艺;节目共12期,于2015年6月14日在东方卫视首播,节目六位固定成员是黄渤、孙红雷、黄磊、罗志祥、王迅、张艺兴。

《极限挑战》每一期节目都围绕一个社会热点或时代背景而展开,节目中“极限男人帮”体验过出租车司机、家政服务等最平凡普通的职业;常走在城市街头,与普通百姓“亲密接触”,而路人们不再仅仅只是围观,也可能为节目的进展起到关键作用。

现在已经录制三季了,每一季播出时都会成为时下热点,支持中国原创!


娱乐有梗


能有多假就有多假。综艺就是一种娱乐的形式,目的就是吸引观众,勾起别人的好奇心,提高收视率,为了达到目的做什么都可以。

例如某某卫视的歌唱选秀节目,凡是登到台上唱歌的学员没有不是交过钱的,但是同样是声音好听的,有的没有那么些钱不就登不上这个舞台了吗,存在着许多的不公平。而且,台下的的观众的掌声和欢呼声不一定是针对某个选手的,导师的神情和态度也不一定就是对这个选手的,都是后期通过剪辑师东凑西凑地把整个节目拼出来,让观众看到最精彩最紧张的画面。


有些真人秀节目,更是过分的按照拍好的剧本进行,与其说是真人秀,不如说就是在演戏,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这就是一种噱头,不然一直平平静静地相处,有什么看点呢,后期剪辑也没有办法留出悬念来插播广告呀。而且一般都是年级大的唱红脸,年纪小的唱白脸,因为对于刚出道的演员们负面新闻是要避免的,要在观众中树立好的形象。

至于某某平台的综艺节目,每一期邀请几个火热的明星,配合着五个主持人,开始了一场知道下一秒就会发生什么的录制,现场观众还叫好,还欢呼。台上的人就是“该配合你演出的我尽力在表演”,因为有彩排,有剧本,所以有时候你认为主持人说的话很中听,很有道理,那都是提前写好的东西,只不过背一下就可以了,毕竟他们拿着麦克风,掌握着主动权,舞台上他们说了算。


其实我们也没必要那么认真的去看一档综艺节目,综艺节目本身就是给我们提供一种消遣的方式,我们就顺着剧本发展,跟着乐呵乐呵就得了。


李洪伙


大概从2012年开始,国内的综艺节目开始了一个爆发期,节目类型也更加多元化,从之前的歌舞选秀、相亲交友到现在烧遍各大卫视的真人秀节目,层出不穷,资历比较强大的地方卫视可以将综艺节目做到「天天看」。当然,这其中有精华,也有为了做而做的「糟粕」。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一旦红了是非就多。我不知道这种「指责抄袭」的声音最早是因为哪一档综艺节目而兴盛起来,但我深刻记得「中国好声音」火起来的时候各路媒体和路人铺天盖地的质疑之声。再后来就更多了,而且多与韩国综艺有关,比如「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极限挑战」……以及今天这位当事人——「向往的生活」。

诚然,很多节目少不了「抄袭」的影子。我始终相信的一点是,虽然不可避免会有抄袭嫌疑,但大多数国产综艺节目其实还是有追求的,而对于少部分没追求的,也不能以偏概全。

韩国综艺为什么那么强?

虽然可能众所周知了,但是开头还是要强调一下,韩国不只综艺强,电视剧、歌舞、服装设计、文创产品、电子竞技都很强。为什么要强调一下呢?因为不能把韩国综艺当成一个单体来看待。韩国的这些文化产品就像是一棵棵茁壮的大树,不能离开那片养育它的「土地」。韩国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文化立国」政策了则是关键的推动力!

也不知道怎么,就想出大力发展文化相关产业、向外输出文化产品来刺激经济发展这么一招来。巧的是,还真就实现了政策目标了。经过近20年的扎实铺垫,一股文化「韩流」席卷整个东亚地区,不仅是我们国家的人在抱怨被韩国节目占领,连日本这样重视文化的国家也没能幸免,甚至还波及到欧美。最先火起来的是韩剧,霸屏东亚不要太嚣张,即便没看过也听说过「蓝色生死恋」的大名。

总结,韩综强就强在了成熟的模式、市场和环境上。


中国综艺「差」在哪里?

对比之下,我们的节目制作技术和设备一点不落后,甚至可以说先进,我们差也就差在了模式、市场、环境和人才储备上。设备和资本可以达到很高的水平,但关键还是要有「用活」的能力,就好比电脑的功能很强大,连上网就能足不出户观遍世界,但关键是你得会用,还要保证别给用坏了。

之前不会做综艺,就跟韩国的公司去合作,购买他的版权,有些人说「抄袭」也不完全对,因为我们是真金白银花钱去买的呀。通过跟韩国公司的合作,我们慢慢学会了此类节目该如何编排以及它的运作模式,开始有一些在借鉴基础上的创新,甚至完全自主做出一档综艺节目来。这本是一件「没毛病」事情——我知道了模式,有设备、有钱、有人就可以复制出来。

没什么娱乐精神的我们要去做娱乐节目,总归是有点为难我们自己了。所以大多数真人秀节目的游戏环节,只能是玩人家剩下的了。虽然说「你行你上」有些霸道,但话糙理不糙,我们说中国综艺节目「抄袭」、「没创新」,但我们谁也想不出一个比现在更好的玩法。就像欧美那些年轻人组成的乐队,很多都是自己玩出来的,一不小心玩成明星了。


六月腊肠


自己很少看电视,也很少看央视及各地方台的综艺节目!

但就过去看过的一些栏目,其制作质量,最主要的是它的创意,自己是不敢恭维的!

综艺顾名思义是供观众娱乐的,娱乐完了总应该为人们留下点什么,总该让人思考点什么!这就涉及到它的主题和创意了!一个没有主题,一个看完后不能给观众留下任何想象和思考空间的综艺节目,个人认为无论从它的策划、制作,还是试拍、实拍到最后的播出都是失败的!尤其是近年来大行其道的穿越剧,更是看完后让人高呼上当!

穿越也许也是一种创意,但它的制作应该是非常严谨的,不是博人一笑,自感好玩就可以了,尤其是它细节的刻画和常识常理性的把控应该是不留任何瑕疵的,这样才算成功,否则哄堂大笑之后,就是一种苍白,就是一种无力和被愚弄!

艺术的创新来自经年累月的磨炼和磨合,不是突发一个点子就能毕其功于一役的!前几年老赵主演的小品火得一塌糊涂,但最终走向了穷途!其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太过直白和苍白!人们可以在现场笑的前仰后合甚或岔出气甚至背过气去,但醒来呢?还能在你的大脑里留下什么?无非就是“公鸡能下蛋”和几个脑筋急转弯罢了!这就是它失败的原因所在!

艺术发端于生活,但它应该远远高于生活!把生活摸透了再去创作也许就能成就一个个惊喜!


冀之笔


国内综艺节目现在最火的几类,包括实景真人秀、棚内歌唱比赛、棚内谈话等等类型,要说“假”,在那种类型里最严重,小编认为……不分伯仲。但是,综艺节目毕竟是节目,和电视剧、电影、网剧等等一样,是影视节目的一种,它不是电视新闻,”真“不是它的追求,不管真假,节目好看,能吸引观众才是第一位的。之前有很多节目,也有剧本,也有设计,但并没有很多人说节目”假“,那么为什么现在,”假“已经成了然观众深恶痛绝的综艺节目弊病了呢?答案就是”过“-假的太过分了。

首先说“真人秀”,经常有小伙伴问真人秀节目有没有剧本。答案是肯定的,要想让节目好看,综艺真人秀的文字大纲提示是必须的,很多真人秀节目也会有随组编导负责提示下一部剧情冲突。这些都无可厚非,但是为了玩人设,或者为了造”反转“,有的节目无视观众智商,故意设置一些假的不能再假的冲突,拜托,吵架吵得一点都不真实,故意制造这样的矛盾有意思吗?

棚内节目被吐槽”假“,很大程度上源于一批”戏精群演观众“的涌现。小编记得自己在电视台实习期间,第一份工作就是在录棚之前给观众暖场,讲笑话,一边摄像大哥捕捉一些观众开怀大小的镜头,后期插入节目中。对,你们看到的观众傻笑,并不是因为台上并不好笑的相声小品,而是开场之前,我们这些暖场小弟的荤段子。至于那些痛哭流涕的观众,谁知道他们哭的是什么呢?有时我也深深佩服他们的演技,作为专业”领掌“专业”暖场“的小编,自认为没办法楞哭成那样,看来在综艺造假的道路上,还是一山更有益山高,学海无涯苦作舟的。(D)


分享到:


相關文章: